探究萧何奇人辉煌的原因
2016-03-16盛永芝
盛永芝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探究萧何奇人辉煌的原因
盛永芝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摘要]一代名相萧何,在汉初不以军功为最,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独特的眼光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万世之功,是汉初布衣将相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中国古代鲜有的得以善终的丞相。本文主要梳理萧何由秦朝时的主吏掾,在追随刘邦后逐步登上汉朝相国的位置的过程;他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倾注心血,始终忠于刘邦,却不时遭到怀疑,但他能从善如流,才得以化险为夷,在晚年因未能及时隐退,系于牢狱之灾,险些丧命;但萧何能够顺应时势,除秦苛法、制九章律,以治理国家,可谓功在当代,利益后世;直到东汉也被几代帝王祭拜,礼遇如此之高。笔者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关键词]萧何;刘邦;过程;表现;东汉;原因
史学界对萧何的研究比较多,成果丰富。如韩国磐的《萧何九章皆沿秦律而来》论述了萧何制定九章律的来源;高一萍《论萧何于刘邦的情谊》,论述了萧何在刘邦称帝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论述了陈改娟的《论萧何的明哲保身策略》论述萧何的智慧等。本文的着眼点与其不同,是根据《汉书》和《后汉书》的记载萧何身后恩宠不减的史料,从这一着眼点展开探究的,来探索萧何辉煌一生的原因,以及在东汉优宠不减的原因展开探究的。
一、萧何辉煌的历史地位确立的过程
萧何擅长文吏的差事,精于断案狱令之事,因考课第一被秦高官提拔,然而萧何不为所动。一方面说明萧何并不为追求利禄的鼠目寸光的普通小吏,确有治理之才,后来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刘邦为泗水亭长时奉命送刑徒去咸阳修皇陵,萧何大力赞助,“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可见萧何确不是小气之人,也为后来在论功行封打下基础。追随刘邦的人除了萧何的社会地位稍高些,其余基本多为布衣,他有一些管理的才能和经验,刘邦任命其做丞督,也是情理之中的。
陈胜吴广死后,项羽立楚怀王为帝,依据怀王之约,先入关中称王。因项羽生性残暴,刘邦被认为有长者之风,得以入关。汉元年,沛公西入关中,在平定咸阳之后,“诸将皆争走金帛财务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其中萧何收秦图书之事,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可见萧何的与众不同,他并不是贪财好利之徒,而是具有独特远见的政治眼光。才使得后来汉王得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为其后来称帝后得以很好的治理国家提供重要的档案材料。在金史中有这样的记载:“窃为汉高帝入关,任萧何而收秦籍,唐太宗即祚,命魏征以作《随书》。盖历数归真主之朝,而编载前代之事,国可灭史不可灭”阿鲁图显然是将萧何作为榜样的。萧何的这一主动,显然让后人注意到了保存史料的重要意义。
项羽不服从怀王之约,平定河北后,率军四十万西入关中,驻军鸿门。沛公只有二十万军队,刘邦因军事实力无法与项羽抗衡,因项伯的帮助刘邦才得以解鸿门之危。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三分关中,刘邦欲攻项羽。萧何劝谏,为其分析在汉中称王胜于死。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汉中,养其民以至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说明萧何有独到的政治眼光,萧何一直据守此地,汉中也成为刘邦得以项羽对抗的根据地。汉元年,刘邦就国后,任命萧何为丞相,留守巴蜀,镇抚关中,抚慰百姓,不时供给军粮,萧何为刘邦提供了必备的军需物资。由此观云,萧何担任丞相之职也是很自然的。
萧何同时还有伯乐的识人眼光,韩信因得不到刘邦的重用连夜逃跑,萧何将其追回。高祖怒骂,萧何谓高祖曰“至于信者,国士无双,……欲争天下非信无所计事也。”后以礼拜韩信为大将,为刘邦挽回了一员大将,韩信确实如高祖所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为其得天下立下大功。也说明萧何确实有伯乐的眼光,从此确立了其丞相的地位。
汉五年,刘邦称帝,在讨论论功行封时,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引起诸臣的不满,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以猎人和猎狗为喻,说萧何是发号司令的猎人,而立军功的将领只扮演猎狗的角色,加上当年萧何在刘邦为亭长时在给刘邦的支助就比别人多两百钱,萧何还让家族中能作战的十几人都跟随刘邦从军作战;加上鄂千秋进言,说萧何守巴蜀立的是万事之功,而曹参立的是一时之功,所以萧何的功劳排在第一,才使得众人才服。说明刘邦对萧何的重视与信任,萧何的功劳最高,自然他的地位就比较稳固了。
汉九年,立萧何为相国,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相国要比丞相的地位更显尊贵,从此萧何的历史地位最终确立。
二、萧何奇人辉煌的原因
萧何不仅很有智慧,还能从善如流。他由丞督事到相国的十年时间及在成为相国后做事都是很谨慎的,并且对刘邦忠心耿耿在遭到刘邦的多次怀疑后,由于萧何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最终化险为夷。尤其在任相国后,因为民请上林苑为耕地,系于牢狱之灾,险些丧命。因陈都尉为其说情,才幸免得以善终。可见,刘邦与萧何的关系是微妙的。
(一)从善如流才得以化险为夷
汉三年,刘邦与项羽逐鹿关中时,萧何留守巴蜀,可谓忠心耿耿,不时为其补充军粮,刘邦却“上使使者劳苦丞相”。可见刘邦在外征战,对留守巴蜀的萧何并不信任,派使者明则慰劳丞相,实则来打探萧何的举动。说明刘邦为人的谨慎和猜忌,生怕后院起火。其门客鲍生建议“莫若遣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之”。萧何听从他的建议,果如其然,刘邦大悦,萧何才得以宽心。后来在论功行封时,说萧何曾举家数十人随自己入军作战,萧何功劳最盛,这也是原因之一。
汉十一年,此时的萧何已经居于相国的高位,也并不那么轻松。刘邦平定陈豨叛乱,萧何献计除掉韩信,刘邦令五百人都尉为相国卫。众臣为其道贺,独召平悲伤。召平是故秦东陵侯,秦灭亡后,为平民,因种冬瓜众人讥讽把他称冬瓜侯,他还是很有眼光的。正所谓旁观者清,召平为其分析其形势的危险,他说“祸自此始,夫置卫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赏军”。刘邦所派的侍卫明则彰显优待萧相国,实则监视萧何的所作所为。刘邦的这一举动无非是因为韩信、陈豨的叛乱已经让他如芒在背,怕萧何也乘机作乱。萧何听取他的建议,拿出家产以充军用,再次摆脱险境,得以幸免。
汉十二年,黥布叛变,刘邦亲自带兵平定此次叛乱,并“数使使问相国何为”。萧何自从入关中有十几年,得百姓心,百姓都依附于他。此时的刘邦不安的,若萧何背叛,关中强大百姓随萧何后果难料。再次派人监视萧何,客有劝相国曰“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赊贷。以自污,上乃安心,从其计,乃悦”。可见萧何在关中深得民心,只有自毁名声才不至于被刘邦猜忌和憎恨。
这三次猜忌是一次比一次严重,如果萧何没能听从他们的建议,可能也只会布韩信之后尘。就在于萧何能够从善如流,才得以化险为夷。接着的为民请上林苑一事,是萧何人生中一次最大灾难,险些毁了自己一世英明。
汉十二年,因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都荒废了,萧何为民请命,使高祖让出空地给百姓耕种,不收赋税。高祖大怒,以为“萧何是收贾人贿赂,令收之入狱”。后王衙卫为其求情,说他在留守巴蜀时未收受贿赂,此时更不会为诱惑所动,为民请上林苑实在是一个丞相的职责。还提到秦朝君主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而靠臣子为其分过而灭亡的道理,刘邦最终认识到自己理亏才赦免萧何。刘邦之所以如此对待萧何,是因为萧何在关中的影响太大,功高镇主,后来还是念旧萧何的忠心,才未忍心除掉萧何,最终得以幸免。
身为丞相何为何不为,既要心忧天下,为百姓的利益考虑,还要揣测帝王心理,实在难以兼顾平衡。如果萧何能从这几次劫难中能够效仿张良及时功成身退,也不会系于牢狱之灾,险些丧命。萧何虽身居高位,何尝不是胆战心惊,其以汉十二年最为严重,其辉煌的背后也难免多劫难。不过萧何就是萧何,他虽身处险境,还是能摆脱困境,成为历史上鲜以善终的一代丞相,对汉初的建立立下万事之功,因此对汉初及后世的影响深远。
(二)顺应时势,制九章律令
萧何能顺应时势,改弦更张,于高帝十二年,“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胡三省在注释中提到“萧何據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废除秦朝苛法,制定九章律。
因为秦人厌恶苛刻的峻法已久,加上汉初动荡的政局刚刚平静下来,只能实行休养生息的治国之策才能恢复发展经济,实现社会安定。加上刘邦进入关中以后实行约法三章,在汉王朝建立以后,仅仅凭借此法不足以控制奸邪之事。萧何能看到时局的变化,因此才改变秦律,矫枉过正。九章律是沿袭秦法,也是根据时宜的变化有所改进,但对后世影响深远。
惠帝二年,萧何死后,曹参为相国时,凡事无所变更,遵从萧何的治国之策。百姓或官员有小过失,都不予追究,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环境。曹参常与官吏饮酒大醉,惠帝怪曹参不问政事,令其子劝说,后曹参将其子打二百丈,谓惠帝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曹参曰“高祖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曹参遵循萧何的休养生息的治国之策使得在惠帝和高后一朝出现一片祥和。使得在孝惠帝、高后之时,百姓远离战争之苦,因此“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萧何的治国之策对后世还是大有裨益的。
西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一直推行黄老思想,实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也是萧何治国之策的指导思想。萧何能顺应时世,改弦更张,又无前例可以借鉴,实在难能可贵。萧何是功在当代,恩泽后嗣,利益千秋。萧何不愧为古代鲜有的得以善终的一代名臣。总之,一代名臣萧何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万事之功,其一生也并非一帆风顺,虽身居高位,但如履薄冰,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审度事实的慧眼最终得以善终。为汉王朝鞠躬尽瘁,死后也能得到优宠,以致恩泽后嗣,流传千古。后又得到东汉几代帝王的祭拜,优宠不减。
三、萧何在东汉受到的礼遇
据《后汉书》记载:
汉明帝永平二年十一月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祀萧何。
汉章帝建初七年冬十月,遣使者祀太上皇于万年,以中牢祀萧何。
汉和帝永元三年十一月诏“高祖功臣,萧曹为首,有传世不绝之义……可遣使者以中牢祀”。
汉安帝延光三年冬十月,遣使者祀太上皇于万年,以中牢祀萧何。
后汉书记载东汉帝王祭祀萧何的史料至少有四次,萧何作为西汉的一代名臣,两百年前在西汉登上了相国的位置,地位令众人仰慕,在他死后甚至绝后以后对其恩宠不减。两百年后为什么还有如此大震撼力,让至少四代帝王对其祭拜,从汉明帝到汉安帝,礼遇如此之高,为什么影响力会如此之大呢?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东汉王朝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是东汉政权刚刚建立,需借鉴萧何的治国之策。
西汉末年,王莽依靠其姑母王太后逐步把持汉王朝的政权,最终成功篡位并建立“新莽”政权,取代了西汉王朝。由于王莽的改制导致了社会的混乱不堪,加上自然灾害严重,于是在王莽末年,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时身在南阳的刘秀虽是刘氏宗室,王莽篡权之后早已落魄不堪,在李通、邓晨的劝说之下也揭竿起义。刘秀在脱离更始政权后以河北为根据地最终消灭了赤眉军、隗嚣、公孙述后,稳定了社会动乱。在此期间及之后多次祭拜高庙,是因为刘邦作为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加上自己是汉景帝之九世孙,以此来表明自己是以西汉为正统,东汉王朝是西汉政权的延续,以此来维护东汉政权的正统地位。
汉明帝于永平二年十一月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祀萧何。以此加强了东汉王朝继承西汉政权的合法性,因此章帝、桓帝都纷纷仿效,祭祀萧何,这些为了彰显自己的贤明。
由于汉末的长期动乱,加上长达约十五年的战争,刘秀最终建立了东汉政权。光武帝于建武十三年罢军开始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于建武十五年下诏“州郡检覆垦田倾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两千石长吏阿枉不正平者”,体现了当时急需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开始统计人口和土地来稳定人心。当初在西汉王朝建立以后,萧何也为发展社会生产,实行休养生息的社会政策,也为明帝、章帝等统治者所借鉴。
汉明帝继帝位后,“于永平二年十一月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祀萧何”,说明在当时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恢复发展社会生产时首要之事。同时也说明萧何在当时顺应时势,及时调整步伐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社会生产是很必要的,因此汉明帝是要效仿萧何的正确举措,祭拜萧何同时也彰显了自己的贤明。刘庄在位期间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令官吏劝督农桑,治理病虫害;并以公田赐与或赋与贫民。
汉章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章帝十分体恤民众疾苦,多次诏令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而他也常常以此自责,如永元八年,京城洛阳地区发生蝗灾,他下诏首先说:“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忧民之心,殷殷可见。
汉安帝也于建光元年,郡国三十五地震,或坼裂。诏“三公以下,各上封事陈得失。遣光禄大夫案行,赐死者钱,人二千。除今年田租。其被灾甚者,勿收口赋。”这些帝王都十分体恤百姓、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萧何之所以在东汉的影响如此之大,与其在西汉作为第一功臣的历史地位是分不开的。东汉帝王优待萧何是为了突出东汉政权的合法性,以及对萧何治国之策的借鉴,礼遇萧何也是情理之中的。一代名相萧何,可谓功在当代,影响却传之后世不绝。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出版社[M].1997.
[2]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出版社[M].1997.
[3]韩国磐.萧何九章皆沿秦律而来[J].厦门大学学报,1990(3).
[4]高一萍.论萧何于刘邦的情谊[J].秦汉研究,2007(00).
[5]陈改娟.论萧何的明哲保身策略[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中图分类号]K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6)03-0048-03
[收稿日期]2015-11-15
[作者简介]盛永芝(1989-),女,河南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Brilliant Xiaohe
SHENG Yong-zhi
(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g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Hunan)
[Abstract]Xiaohe is a famous prince.His military exploit was not the number one at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in the founding heroes,but he relied on his wisdom an special eyes to establish the credit forever.He was a bright superstar,and had a good ending which was rare in ancient China.This paper mainly presents the process that Xiaohe a turn to a prince after he followed Liubang from a main official of Qin Dynasty.He spent a lot of painstaking care to establish the Han Dynasty.He was loyal to Liubang all the time,but he was suspected by Liubang,however,he could follow good advice readily and could change danger into safety. Because he did not resign duly and was dropped into prison,he almost lost his life.Xiaohe was in tune with the time.He abolished the harsh law and formulated the Nine Chapter of the Law to run the country,which brought benefit to the present age and later ages.He was worshiped by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Emperor,and he enjoyed so highly treatment,which is worth exploring.
[Key words]Xiaohe;Liubang;produce;performance;Eastern Han Dynasty;r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