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方言中的特殊词汇举隅

2016-03-16

关键词:一词多义副词形容词

米 静 妍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南阳方言中的特殊词汇举隅

米 静 妍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南阳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区中的中原官话区的郑曹片,其在语音、语汇以及语法等方面与普通话有一定差异。总结南阳方言中的一些特有词汇,以副词、形容词为主,分别从其词义、词性以及用法等角度加以阐释。

关键词:南阳方言;形容词;副词;一词多义

0引言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全市辖新野、西峡、社旗、桐柏、浙川、唐河、方城、内乡、镇平、南召、卧龙、宛城、邓州等10县2区和1个县级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1987年合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南阳方言属中原官话郑曹片。

因南阳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区,故与普通话相比整体差异不大。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政治、历史等各方面的因素,南阳方言内部在语音和词汇上有一定差异。从微观上分析,南阳方言中的一些词语是普通话所没有的,或者与普通话相比有着不同的意义内涵。一方面,这些词语以程度副词居多,此外还有少量特殊副词、形容词以及个别动词;另一方面,其中一些词语存在特殊的一词多义现象,这些词语体现出南阳方言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和韵味。作者母语所在南阳市的语音语汇系统能较为客观地反应南阳方言的大致情况,以下笔者将针对上述现象进行详细分析。

1与形容词有关的用法

1.1家伙

“家伙”在普通话中是名词,在南阳方言中,它除了做名词的习惯用法之外,还可以充当形容词,意为很大、很多,属中性词语。

例1:这河水镇家伙!(意为河水很急很大)

例2:这一碗酒可真够家伙了。(意为这碗酒很多)

“家伙”做形容词的用法较为粗犷,故多见于男子的口语中,女性一般很少运用。

1.2壤差

“壤差”意为“差劲、不牢靠”,属于贬义词语。它既可以用来形容某件具体物品,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状态。

例3:这桌子质量太壤差。(意为桌子质量不佳)

例4:他的英语基础太壤差,需要恶补。(意为英语基础不好)

“壤差”用在句中时,前面多会出现“太”“很”等程度副词进行修饰;同时,被修饰的名词多位于“壤差”的前面,其后不再有其他成分。

具体结构为:名词/名词性短语+很/太/非常等+壤差。

2与程度副词有关的用法

2.1较起儿

“较起儿”意为“稍微、有一点儿”,所表示的程度较轻。

例5:前几天我的胳膊受伤了,现在较起儿还有(一)点儿疼。

例6:胃口不好也要较起儿吃(一)点儿(饭),一整天啥都不吃哪中。

例7:——这个桌子角掉漆了。

——较起儿(掉了)一点儿(漆),木事。

从以上用例可得出以下结论:

(1)“较起儿”有两种用法:其一,修饰形容词,较起儿+有点儿疼,表示疼的程度较轻;其二,修饰动词,较起儿+吃点儿,表示动作程度较轻。

(2)“较起儿”多与(一)点儿连用,不能单独使用。当“较起儿”修饰形容词时,结构为:较起儿+其他+(一)点儿+形容词,被修饰的形容词不能省略;当“较起儿”修饰动词时,结构为:较起儿+动词+(一)点儿+其他,被修饰的动词可酌情省略。

2.2恁、镇

“恁”意为“那么”;“镇”意为“这么”。两个词用法大致相同,所表示的程度较深。

例8:恁大;镇大。

例9:恁长;镇长。

例10:恁漂亮;镇漂亮。

从以上用例可得出以下结论:

(1)“恁”和“镇”多用来修饰形容词,表示很、非常、十分之意。

(2)“恁”和“镇”所代表的感情色彩是感叹,属于中性词语。

(3)同时,这两个词也有一些区别。“镇大的西瓜,你一个人咋抱得动”和“我昨天看到那栋楼了,恁高的楼,不知道盖了多久”两句。“镇”所表达的是叙述者直观的,眼前的,属于现在时的境况;而“恁”所表达的则是描述中的,属于过去时或是将来时的,较为抽象的境况。

2.3趋

“趋”意为“很,非常”,所表示的程度较深。

例11:这天一到晚上七点就趋黑了。

例12:你这是咋回事,裤子弄得趋湿。

在南阳方言中,“趋”的用法多为:趋+形容词,意在加深这个形容词所形容的程度,“趋”所修饰的形容词为单音节形容词,不能修饰双音节形容词。同时,“趋”一般不与动词连用。

“趋A”相当于普通话中的ABB结构:“趋黑”相当于“黑黢黢”,“趋湿”相当于“湿漉漉”。

3与特殊副词有关的用法

3.1情

“情”意为“就、尽管、只管”。

“情”多用来修饰动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表鼓励,表支持;另一种是表劝诫。

例13:你们情吃了,不够锅里还有。(鼓励对方多吃)

例14:你情吸烟了,总有一天后悔都来不及。(劝诫对方不要吸烟)

“情”在句中出现时,一般结构是:人称代词+情+动词/动词性短语+了。“情”不能单独使用,多数情况下在动词后会加助词“了”。

3.2清是

“清是”意为“真是、确实是”,或者表强调语气。

“清是”可用来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对说话者情绪的表达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

例15:他清是有本事。(肯定,赞叹)

例16:你清是坏透了。(否定。斥责)

例17:咱们清是去一趟看看。(表强调)

“清是”所表达的语气较为强烈,十分富有表现力,在句子中的结构为:代词/名词+清是+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动词/动词性短语+其他。

3.3通

“通”意为“很、非常;一直,还”。

例18:他还通能吃着呢。(很,非常)

例19:你要是不批评他,他还通改不过来呢。(一直)

例20:这桌子还通能用呢。(很,挺)

例21:路还通远着呢。(很,非常)

“通”可用于修饰形容词或者动词,放在句中时一般前后会有连带成分,不能单独出现,在句子结尾会有“呢”“哩”等助词出现,一般结构为:还+通+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动词/动词性短语+呢/哩/嘞。

4一词多义现象

4.1血

4.1.1作程度副词

作程度副词时,“血”意为“很、特别、非常”。

例22:血精(形容某人非常精明)

例23:血高(形容某物或某人很高)

例24:血傻(形容某人很傻)

“血”做程度副词,多用来修饰形容词,能够加强语气,增强表现效果。一般结构为:血+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

根据相关语境,“血”做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时,一般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如:“他做生意血精,别人卖不动的到了他这儿就成了俏货。”此句带有赞誉、钦佩和肯定的感情色彩;“跟他打交道可要招呼住了,他这个人血精,一点亏都不肯吃。”此句则带有嘲讽、贬损的否定意味。故“血”做程度副词时不仅仅是对被修饰形容词程度上的加深和强调,而且带有或褒或贬的强烈感情倾向。

4.1.2作形容词

例25:遇见你我真是倒血霉了。(意为倒了大霉)

“倒血霉”相当于“血倒霉”,前者的“血”是形容词,后者的“血”是副词,两个短语意义相同,在使用时可以互换。但在多数情况下,“血”只能做程度副词,不可互换。例如“血聪明”不可换为“聪明血了”。“血”做形容词的用法不如做程度副词的用法普遍,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会存在。

4.2怪

4.2.1作程度副词

作程度副词时“怪”意为“挺,很”。

例26:怪好。

例27:怪长。

例28:怪快。

例29:怪能吃。

“怪”多用来修饰形容词,含有惊叹的、出乎意料的意味,多具有中性偏褒义的感情色彩,结构多为:怪+形容词/形容词短语。

4.2.2作动词

作动词时“怪”意为“生气,不高兴”。

例30:我刚告诉她这个消息,她这会儿正怪着呢。(生气)

例31:你不要动不动就怪,真是惹人讨厌。(不高兴)

“怪”用做动词时,其后一般不接其他成分,且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他又怪了”不能说“他又很怪了”。

5结语

南阳方言中有许多词语存在着与普通话不同的用法,这些词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盆地风味,形成南阳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根据自己个人的一些发现大致从副词、形容词和一词多义等角度对南阳方言词汇进行分类并作了简要分析。南阳方言的内涵十分丰富,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思考,希望今后能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从而得到更为严谨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闫克.南阳方言副词“情”与“情管”[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2]李鑫庚.南阳方言中部分特殊词语的历时研究[J].语文知识,2013,(2).

[3]李鑫庚.南阳方言中的特殊词语探究[J].语文学刊,2012,(12).

[4]樊守媚.南阳方言语法现象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2.

[5]王静.新野方言词语探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6]陈曦.南阳方言特征词初探[J].青春岁月,2012,(1).

[7]井雪.南阳方言中的语气助词[J].大舞台,2011,(8).

[8]樊守媚.河南南阳方言儿化现象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6).

[9]陈安子.河南南阳方言词汇初探[J].大众文艺,2011,(6).

[10]李妍.南阳方言古语词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1.

[11]李娟红.试以南阳方言为例论汉语的规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

[12]樊守媚.南阳方言中“左”的情态范畴语法探析[J].语文知识,2011,(2).

[13]樊守媚.南阳方言中的程度补语词辨微[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

[14]王焕玲.南阳方言中保留的古语词例释[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3).

[15]王晓红.河南南阳方言中的代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10).

[16]丁全,訾小广.南阳方言中的特殊否定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责任编辑:李增华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3.064

收稿日期:2016-03-08

作者简介:米静妍(1992—),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3-0151-03

猜你喜欢

一词多义副词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词义分析的原型模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
副词和副词词组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