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社区康复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03-16刘云云
刘 云 云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高职社区康复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刘 云 云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摘要:通过调研我国高职社区康复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对口持续就业率,分析我国高职社区康复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指出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就业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社区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职;社区康复专业;就业;对策
社区康复模式的提出源于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该模式是一种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1],其目的是弥补机构康复资源有限、费用较高、服务面小的不足,满足大多数伤、病、残患者长期康复治疗的需求,使康复工作更具人道主义,使残病人群回归和融入社会[2]。
1我国社区康复专业设置背景分析
社区康复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残疾人、慢性病人和老年人。目前,我国这三类需要康复的对象人数已经超过2亿人,然而各类康复服务人员不到2万人。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至少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员[3]。因此,康复人才的供给短缺与社会对康复服务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矛盾。
国家对社区康复日趋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以保障社区康复的大力发展。2011年,国家颁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要“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健全保障机制,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全面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号召要切实有效地抓紧推进社区康复工作。这大大提升了社区康复的重要性,也增加了对社区康复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符合行业需求、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具有较高就业竞争力的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就尤为重要。
2社区康复专业招生就业现状
与社区康复行业的飞速发展相比,全国开设社区康复专业的高职院校却是凤毛麟角。据调查,2013年我国1 266所高职院校中有23所院校开设了社区康复专业,仅为高职院校总数的1.8%。2014年我国高职院校中设有社区康复专业的院校不到20所,占全部高职院校总数的1.3%[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社区康复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开设情况不甚理想。每年从高职院校毕业的社区康复专业的毕业生仅有600—700人,近三年社区康复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2011年的85%—90%、2012年的90%—95%、2013年的80%—85%;专业对口就业率仅为50%左右,毕业3年后的专业对口持续就业率则更为低下。与社区康复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相比,毕业生的数量及就业率则明显不适应。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社区康复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均不甚理想。专业的招生率和对口持续就业率低下,很多学生不愿意报考社区康复专业,很多学校已经逐步减少社区康复专业人数的招生,甚至有部分院校停办此专业。
3社区康复专业就业问题
社区康复专业学生就业现状欠佳主要与以下五方面问题有关:
3.1招生与就业门类矛盾
我国高职院校社区康复专业的招生属于公共事业门类的公共服务类学科,而就业则主要是卫生系统,包括医院康复理疗科、残疾人康复中心、社区康复站、养老院等,其工作范畴属于卫生技术类工作。因此,社区康复专业的招生与就业门类矛盾,直接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困境。
近年,我国医学院校相继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卫生职业院校开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这些院校隶属于卫生系统,因此专业的招生和就业门类均为卫生系统,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安排顺畅,招生和就业情况理想。这就导致了社区康复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对医学院校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竞争,很难进入卫生系统工作,出现了学生就业尴尬和困难的现状。
3.2晋升空间狭小
我国高职院校社区康复专业学生虽然在校期间要求考取推拿按摩师证、养老护理员证等相关资格证书,但是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社区康复治疗技术岗位工作,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在毕业二年后考取康复治疗师(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未来在工作中逐渐晋升到康复治疗师(初级师)和中级康复治疗师。康复治疗师的考取和颁发隶属于卫生系统,而许多省市的卫生系统因为社区康复专业隶属于公共服务大类而拒绝学生报考,所以学生毕业后在社区康复治疗技术工作岗位上晋升空间狭小,前途不明朗[5]。因此,许多毕业生不被允许从而不能从事社区康复治疗工作,同时,许多已经从事本工作的毕业生则逐渐离开岗位,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对口持续就业率低下。
3.3社区康复发展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康复事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级康复网络不健全,双向转诊难以落实,社区康复发展不完善。我国大部分综合医院的康复力量薄弱,专科康复机构较少,社区康复的专业人员和设备配备较差,因此绝大多数地区的患者无法得到连续完整的康复服务[6]。而社区康复发展的不完善就必然导致社区康复岗位的欠缺,阻碍了学生的就业路径。
3.4学生职业期望与现实反差较大
社区康复专业学生多在综合医院的康复科室或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实习,而毕业后则很难进入医院工作,大多数学生在基层的社区、康复机构和福利机构等部门工作,而基层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和薪酬待遇等方面与医院差距很大,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期待和现实的就业情况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和矛盾。很多学生眼高手低,不愿意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因而选择离开基层岗位,甚至完全脱离社区康复专业工作领域。
3.5课程设置不全面
社区康复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以康复医学课程为主,有些院校涉及社会工作原理与方法、社会工作法规、社会调查等课程,但是课程和学时安排较少,使得学生的技能单一,就业面狭窄。除了在基层从事康复相关工作以外,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
4对策分析
针对社区康复专业就业的五方面问题,提出对策如下:
4.1调整专业归属
想要突破现有困境,解决社区康复专业招生与就业门类矛盾的问题,首先要从招生门类考虑。相关政府部门应考虑将社区康复专业的招生门类调整为医学技术门类。这样一方面可以为三级康复网络提供大量专业的社区康复人员,促进三级康复网络的完善,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社区康复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晋升空间。
4.2转变就业方向
现阶段,改变社区康复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主要应从就业方向上考虑。
我国自2000年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浪潮”呼啸而来。2014年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4亿,占人口总数15.5%以上。据测算,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人,2034年将突破4亿人,其中约有50%需要康复医学服务。随着养老行业的大力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已经成为主流,其服务强调将养老与医学相结合,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保健、疾病护理、疾病康复、心理护理、临终关怀等全方位服务。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九部委《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重要性,要求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放在首位,做好康复护理服务。
因此,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在我国大力发展社区康复的前提下,在“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的推动下,应当探索社区康复专业就业的新出路,将就业门类由“卫生系统”调整为隶属于“民政系统”的养老机构,而养老的巨大缺口将为社区康复专业学生提供巨大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机遇。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培养具备老年康复护理技能的社区康复专业人才符合国家未来发展规划,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培养储备大批人才,实现国家关于“医养结合”政策的实施,从而解决学生未来就业问题。
4.3提高晋升空间
首先,各省市的卫生系统应该容许社区康复专业学生报考“康复治疗师”,并且容许学生在康复行业得到正常晋升。其次,相关部门可以设置“社区康复师”“康复协调员”“康复护理员”等专业技术资格,并提供进一步晋升空间,促进社区康复的大力发展,为专业人群提供就业发展保障。
4.4完善社区康复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逐渐完善三级康复网络,完善社区康复体系,配备社区康复岗位,增强社区康复的建设工作。具体从加大社区康复的财政投入、解决社区康复岗位人员编制问题、改善社区康复设施、增强社区康复宣传力度、培养社区康复专业人才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实现三级康复机构的对接,建立、完善社区康复体系,逐步满足老年人、慢性病人和残疾人群社区康复和居家养老的长期需求。
完善的社区康复体系必然会整合并发展成一套包括社区康复管理者、社区康复技术师、社区康复协调师、社会工作者、残疾人家庭互助组织或协会在内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对于工作者的职业能力要求也会不断提高[7]。由此,将给社区康复专业学生带来巨大的就业市场和庞大的发展空间。
4.5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通过人文课程教学、医院实际岗位培训和基层社会实践等多环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有责任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医德知识、医德情感、医德行为等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社会认知、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等工作经验。通过职业素质教育,使毕业生顺利通过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使毕业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社会,准确职业定位,确立职业方向,找到符合专业技能和自身发展的职业岗位。
4.6完善课程设置
社区康复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以康复医学课程为主干课程以外,针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合理添加老年养护相关课程、社会工作相关课程、管理经营相关课程等,使学生从事康复相关工作以外,能够胜任养老护理工作、社会工作、机构管理工作、相关经营工作等岗位。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的社区康复专业应以职业为导向,调整就业方向,研究设计制订符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培养出符合现阶段养老康复需求的复合型专业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斌尧,从晓峰.国内社区康复事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3,(2):16.
[2]马洪路.第十六讲:残疾人社会工作[J].社会工作,2010,6(上):24.
[3]Nirula R., Diaz J.J. Jr., Trurkey D.D., et al. Rib fracture repaire:indications, technical issu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Word Journal of Sury,2009,33(1):14—22.
[4]王长兴,刘琼,王凤臣.新时期下高职院校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才智,2015,(23):216—217.
[5]许晓慧.高职社区康复专业“入口”和“出口”的矛盾剖析[J].中国报业,2011,(6):52—53.
[6]胡坚勇,孟祥博,樊振勇.发展社区康复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10):21—22.
[7]梁子浪.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4):13—17.
责任编辑:卢宏业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3.036
收稿日期:2016-04-20
基金项目: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课题(课题编号:DZKY2015B43)
作者简介:刘云云(1978—),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涉老专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3-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