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望闻问切”理论审视各类毕业生就业案例
2016-03-16舒琳
舒 琳
(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
基于“望闻问切”理论审视各类毕业生就业案例
舒 琳
(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
摘要:基于医学上的“望闻问切”原理衍生出用人单位“望闻问切”理论,运用个案研究法剖析文中列举的各类真实就业案例,呈现各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众生相,并开出处方,以启发毕业生在就业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经验参考,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用人单位;望闻问切;毕业生;就业
0引言
治病救人的关键不外乎两个字:诊疗。对于诊,中医学课堂曾教给我们既基本又经典的方法,就是“望闻问切”。《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而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简而言之,即:观气色,看体质;听声息,察心理;询症状,察精神;摸脉象,看生理,合称四诊。四诊中,以望诊最为重要。望诊所得信息量最大,通过望诊,患者的体型体貌、精神状态甚至心理性格皆可知悉。当然,光靠望诊是不够的,历代医家都主张“四诊合参”,全面完整地收集信息,体现整体思维。这在古时诚为医之纲领,其实同样适用于现代西医。对患者而言,只有诊断准确,开具合适的处方并实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每年的校园招聘会,简直就是这四个字的翻版,用人单位将这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并通过其决定了每个毕业生的大致去处。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革,过去的统包统分、供需见面的指令性分配制度变为如今的“市场导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使得作为买方市场的用人单位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和主动权。据报道[1],中国高校2015届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大学生面临史上更难毕业季。因此,学生们在按照招聘方的要求把自己打造成对方心目中的“Mr.Right”的同时,如何变身骁勇善战的应聘常胜将军是需要费点心思的。本文基于医学上的“望闻问切”原理衍生出用人单位“望闻问切”理论,运用个案研究法剖析文中列举的各类真实就业案例,呈现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众生相,并开出处方,关注毕业生在就业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经验,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1“望闻问切”理论概述
毕业生应聘路径主要包括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应聘和用人单位到高校举行招聘会两种。交通土建类的学科专业特点和工作性质,很多交通土建类招聘单位到高校进行现场招聘。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每年来校招聘的有几百家企业,这些企业的招聘流程环节大同小异,无非是宣讲、互动、投简历、面试、笔试。这个流程中,面试(如,心理测试和结构化面试[2])、笔试尤其重要。用人单位通过面试判断应聘者的言谈举止,了解其家庭、性格,定位其胜任的职务,参考笔试成绩,最后裁定是否与其签约。在面试过程中,招聘官们是如何望闻问切的呢?
商品的促销需要良好的包装,人的自我推销也要讲究“包装”。美国兰斯登博士认为:“一个人给人的初步影响力,几乎永远是视觉上的。在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前,我们是在第一眼看到他时,便形成了对他的看法。如果他的样子顺眼,我们就会在他身上寻找其他好的特质;如果他的样子不讨人喜欢,我们会倾向于探求他不良的特质。”因此,林肯在竞选总统时,曾蓄起胡子,以增加威严感,使他的男子汉形象更高大,给选民以坚强、可靠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了更多的选票。
面试无异于一次竞选,很多人面试成功是得益于悄无声息的“形象包装”。主试的眼睛,总试图从应聘者的外部包装透视到其内在性格的弱点:不修边幅,可能是窝窝囊囊、邋邋遢遢的外露;上身衣冠楚楚,皮鞋却沾满泥土,会被看成没长性;服装式样夸张色彩“跳眼”,也许正是过于爱表现自己的象征。应聘者的面试也许就“砸”在不良的包装上。因此,面试时“包装”应该讲究。礼仪问题其实也是很重要的,现场的一些小细节更是决定了应聘者的成败。因此,包装的好坏影响着考官的“望”的直观感受,左右着考官的“闻”的结果判断。
望:即观察,是获取信息、验证信息的关键。看长相、身高、体型,穿着打扮,面善与否,举手投足,礼仪礼节,简历精美与否,学科专业,籍贯,家庭意向,成绩是否优秀,实践活动多寡,获奖荣誉级别,师生评价优劣等。
闻:即聆听,深化沟通和重构“望”的印象。通过闻感受应聘者的风度气质,进而判断其性格特征;通过闻评定应聘者的处事风格,进而判断其胜任的职务;通过闻评价应聘者笔试成绩,进而判断其专业水平。
问:即咨询,是消除疑虑,走向明朗的途径。提问是面试的必经环节,包括一般提问、压力式提问、假设性提问等,主要考察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仪表与性格、人格品行、敬业精神、专业知识、特长经验、自知力和控制力、表达能力等。
切:即实践,是相互尊重和检验应聘者的保证。笔试,如考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专项技能(如英语口语、球技)等,但属于非必要环节,因单位而异。
“望闻问切”是一个辩证统一的系统理论,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是应聘者与招聘者间互动的沟通过程。“望闻问”是“切”的前提和基础;“切”是“望闻问”的深入和深化。
2毕业生就业案例剖析
医学上“望闻问切”原理衍生出用人单位的“望闻问切”理论,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应对思路。但现实中,不是每个考官都那么单纯得让你轻易作出判断。每个学生都试图揣摩考官的心态,读懂考官,拔得头筹,而结果多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经过用人单位的“望闻问切”,考官一般对应聘者有了基本的判断,何去何从,也近尘埃落定。因此,笔者尝试从“诊”“处方”“案例”三个方面呈现各类毕业生就业案例中不同的处方:不同性质的单位,不同级别的企业,不同类型的岗位,不同的培养模式,供毕业生和学生就业管理教育工作者参考。
【案例一】
诊:望:专业对口,简历殷实,成绩优秀,老实厚道,若来自茅以升班、隧越班、詹天佑班等精英班,则更具优势;闻:举止尚可,懂礼数;问:具备吃苦精神,沟通能力强;切:签约。
处方:去特等单位,例如中国五百强——中国路桥,必要条件是得去海外工作。如想留国内,可去中交一公局这样的大型央企,实力雄厚,业务量多,平台好,底气足。
2008级土木工程(隧道及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目前在中国路桥塔吉克斯坦项目)自述:工作两年多来,打算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买一套房子,两年时间能够在一个沿海城市买一套海景房,这是我毕业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今却即将变为现实。2010级土木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学生在中交一公局旗下一公司负责几座桥,虽长期加班,但得到的锻炼和收获颇多,有望能当上项目负责人。
【案例二】
诊:望:专业不错,长相普通,但成绩拔尖;闻:懂基本礼节,举止文雅,身体健康;问:沟通无障碍,家教不错,喜静心做事;切:笔试,这类人公共题和专业题往往均以高分胜出。
处方:去中小型设计院,做按部就班的工作。当然,近年也免不了跑工地,更可怕的是极可能长时间加班熬夜影响身体健康,要做好心理准备。
2007级土木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优秀学生成功签约某知名设计院,工作自然非常体面,但常年处于加班状态,以至薪水没地儿花,QQ签名长期在这类话左右徘徊:生存以上,生活以下。
【案例三】
诊:望:近视度数300度以上,长相不狰狞,老实可靠,特健壮;闻:基本礼数掌握,穿着朴素大方,眼神不游离;问:家里没负担,在农村长大,从小吃苦耐劳。切:签约。
处方:大部分施工企业均适合,岗位以技术为主,身份多为施工员。
实际案例太多,无法枚举。目前大多数尚在兢兢业业工作的毕业学子中,当然免不了吃不下苦担不了大任而另觅其主的。
【案例四】
诊:望:身材高大,长相英俊,热心助人,普通话说得很好;闻:可以签;问:签了没?来我们单位吧!我们需要你这样的!切:签约。
处方:如此气质好、稳重、热心的人,只要专业沾边,大多企业都想纳为贤才。这里虽是卖方市场,但应聘者一旦成功逆袭,便可任意挑选单位,抛出最高身价。
2009级一位男生,长相英俊,风度翩翩,特man,现场积极张罗,热情耐心,推荐同学。但凡来招聘的企业无一不赏识,纷纷邀请去其单位!即使被婉拒,也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力邀:来听下宣讲吧,来了解一下、交流一下可以吗?
【案例五】
诊:望:专业不对口,女性,长相不错,身高够意思;闻:善意地说你很好,很优秀;问:安慰般评价你还有其他选择;切:签约。
处方:对不起,我们没有这个专业招生计划;对不起,我们不招女生。约等于被判死刑!
等死吗?NO!何弃疗?反击才是硬道理!2004级一位财经女生坚守招聘室大门到凌晨3点,逮住招聘部长去厕所的机会求情数次,终于成功签约广东某单位;2006级多个外语专业学生成功签约大家眼中的上等单位中交一航局。不认命,不放弃,死皮赖脸,软磨硬泡,甘当“面霸”,坚持就有胜利的可能。
【案例六】
诊:望:专业对口,长相可,成绩不理想且有多门课程未修合格;闻:气质好,挺懂事,会察言观色;问:能说会道,表达沟通能力极强,有处事不惊的大将范儿;切:考嘛嘛不行,但人家根本不在乎内容正确与否,只关注底气是否充足,气势是否逼人。
处方:签。
曾经带过一个留级三次的学生,最底层的“学渣”,但长相好,普通话标准,口才霸道,不怯场,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原本打酱油的他在某招聘会居然技压群芳,脱颖而出,成为当天首个被单位看中并成功签约的人。
【案例七】
诊:望:专业模凌两可,身高长相有优势;闻:举止尚可;问:有特长,如篮球、足球、田径、写作、善于交流……;切:转向实地考察。
处方:合格者签,优秀者急签并用优惠措施诱惑。
2007级一位材料物理专业学子成功签约安徽某业主单位,目前为技术骨干,皆因人品好,热爱集体,田径水平、篮球技术相当霸道,大学期间便是运动场上的风云人物。2010级一个理论与应用力学学子定位到中建企业,虽貌不出众,但文采拔萃,在职业生涯中为他添彩不少,大学期间一直是学院新闻社主力。
【案例八】
诊:望:无论专业对口与否,统一表现为成绩无法直视,表情相当木讷;闻:不知礼节,不谙细节,不懂人情;问:说话结巴,面红耳赤,大汗淋漓,不善言辞,沟通障碍,答非所问,声小如蚊,板如豆芽;切:还是不要了吧。
处方:“同学,你的条件有点恼火哟!你当初是啷个考起大学的哦?不好意思,我们单位暂时没有空缺。”客气是客气,不要还是不要。
遗憾的是,每年,各类高校都免不了有少许这样的学生。他们有可能通过努力暂时谋得一职位,但大多数无法签约理想单位。而毕业后,无一例外地悔不当初,后悔对大学四年的恣意挥霍和颗粒无收。另外一个学子,因成绩问题未取得毕业证,暂时签约一施工企业,但每月收入不足千元。多次跟我交流,常以泪洗面,好在毕业后艰难地通过考试补发了毕业证,终于享受了单位本科生待遇,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3结语
以上八个毕业生就业案例,也许无法准确全面反映招聘场众生相。但是,任何病人都有求生欲望,尤以绝症患者为甚。现代医学可能无法完全解决很多疑难杂症,但在就业过程中,我们却有很多的补救措施。因此,笔者尝试通过医学上的“望闻问切”原理衍生出用人单位的“望闻问切”理论呈现用人单位的“诊”“处方”并结合就业案例启迪大三学子以及苦苦寻找工作的学生。只要不是病入膏肓,一切都还来得及:你可以更好更强,你可以浪子回头,你可以挽回部分甚至全部,最终签到满意的用人单位。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EB/OL].(2014-12-10)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2/04/c_11135258 69.htm.
[2]李雁.人才招聘单位应对“信息不对称”的策略[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5):49—51.
责任编辑:富春凯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3.029
收稿日期:2016-03-28
基金项目: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度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科研项目“高校毕业生求职情商水平现状及培养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舒琳(1971—),女,四川大邑人,讲师,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3-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