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逻辑的现代政治认同建构
2016-03-16范根平
范根平
(钦州学院教育学院,广西钦州535011)
中国逻辑的现代政治认同建构
范根平
(钦州学院教育学院,广西钦州535011)
政治认同是人们从内心深处对政治系统产生的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归属感,它与政治合法性密切相关,有助于确保政治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政治认同发生了历史性飞跃,但同时在大的社会转型变革中,广大公民政治认同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处于转型社会这个因素,以健全制度化认同机制为基本点、以完善政务公开为突破点、以建立社会利益均衡机制为关键点和以培育法治精神为生长点,大力推进我国公民现代性政治认同建设。
政治认同;逻辑;制度;建构
政治认同作为政治与认同的联缀词,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从内心对所属政治系统产生的认可、同意的情感倾向和亲近、接纳的心理归属,其本质为社会民众对政治制度的认可、对政治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政治价值的信仰。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一直是国家构建的核心内容。现代政治认同是一种积极、自由、包容的主导性元素,建立在高度理性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上,它不同于传统政治认同。公民只有具备现代性政治认同,才会对政治制度表现出高度的拥护,对政治文化极其赏识以及对政治价值所具有的使命感、责任感引以自豪。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大公民政治认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深刻地改写了中国政治生活的逻辑,赋予政治认同以新的特色,继而推动传统与现代政治认同的形态转换。在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理念成为全党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展经济都是巩固执政地位、赢得广大民众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行业和领导人也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政治认同就有了,执政党的合法性自然就生成了。这种政治发展原则带给整个社会的是发展结构失衡、公平正义缺失、权力寻租横行等严重问题。换句话说,政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面临着困境,广大民众对执政党的政治认同遭遇了重大压力,即陷入政治认同困境。与此同时,中国转型的社会结构特点使政治认同主体的角色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给现代政治认同的构建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基于此,建构现代公民政治认同,必须立足中国当前实际,理清中国式逻辑,使其适合于历史国情、契合于社情民智、植根于中国文化,努力化解其成长中的困境。然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以健全制度化认同机制作为基本点、以完善政务公开作为突破点、以建立社会利益均衡机制作为关键点和以培育法治精神作为生长点。
一、基本点:健全制度化认同机制
机制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是对人们总体行为的规范。健全、完善的制度对于保障民众合法权益及维护公平正义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潘恩认为,政府即使在其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一旦碰上它最坏的时候,它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1]。换句话说,人们需要时刻提防政府。在人类政治发展中,无论是政府的定期选举与更替,还是司法制度的设立与运行,无不表明人们对政治权力的高度警惕。在经济开放与融合分工的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制度方面的竞争。在我国,尽管社会转型给现代政治认同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其结构和形态也确实朝着现代性方向转变。但必须注意到,已经建立的制度化认同还比较初级,难于充分发挥其建构政治认同的功效,一些体现现代性政治认同的制度安排尚处于“真空”状态,致使社会上“潜规则”现象横行,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贪污腐败现象升温。这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政治信任度,极易引发社会政治危机,摧毁党和政府执政的根基。当前,健全制度化认同机制亟需解决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激发制度活力,强化制度功能。在现有制度体系中,某些制度由于制度设计的问题或相关制度运行不畅等原因,它们并没有很好地运转起来,没有充分发挥规范公共权力、增进政治认同的功效。例如,近年来中央政府在各地推行审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不少官员感到恐慌,有的官员甚至为此丢了“乌纱帽”。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很多被审计确认为严重违法的个人或单位并未受到惩处,国库资金依旧被侵吞,这说明相关制度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进。
第二,适时进行制度变迁。一种制度发挥作用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范围之内的,不是抽象地普遍发生在一切时间和空间之中的。而且任何制度的安排都不是绝对的、长效的。换言之,制度变迁是一种相对常态化的现象。“当环境发生变化,不变的规则组合也会差生伤害,因而需进行调整。毕竟制度本身并不是目的,它们只是追求自由、和平、繁荣等价值观的手段。所以人们应该探讨的是制度如何变化,为什么变化,以及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如何才能保障可预见性。”[2]例如,同一制度要充分发挥作用受到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差异化的影响或制约,故要求制度制定者在设计时,既要统筹规划,又要适时进行制度迁移,确保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第三,借鉴他国经验,弥补制度空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任何对人类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制度或机制都理应被尊重和使用。在积极推进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应突破束缚,解放思想,对于有利于我们完善制度认同建设的一切合理因素在实行“拿来主义”的同时进行积极地改造,最终以实现为我们所用。历史事实证明,任何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的做法都不可取。在这个开放与竞争并存的时代,要推进政治认同建设,就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合理吸收一切优秀的制度文化。
二、突破点:完善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指的是政府机关和法律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法定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3]。透明公开,本身就是一种防腐剂。倘若政策不透明的话,就很容易使民众产生隔膜感,进而衍生政治不信任,最终使政府失心于民[4]。同时,政务公开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程度的度量标尺,我们完全可以从一个国家政务公开的程度上来判断其政治文明发展的程度。因此,为了建构现代性政治认同,政府在治理社会过程中尽量要做到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决策透明度,树立“阳光政府”形象。具体来说:
第一,树立公开理念。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说明了党和政府就政务公开、建设透明政府达成了共识。然而,在有些地方,政策的制定和推广、官员的录用升迁采用的是“暗箱”操作的方式,这不仅为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暖床”,而且败坏了政府名声。因此,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树立公开理念,以塑造“阳光政府”形象。
第二,注意公开内容。在政务公开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同时不断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层级,把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全都向社会公开[5]。例如,方针政策要公开,法律法规要公开,行政程序要公开,管理信息要公开,行政结果要公开,以使人民群众真正参与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共权力得到正确行使。
第三,规范公开形式。这主要是解决如何公开的问题,从公开准则看,就是要及时、正确;从公开方式看,政府习惯于“强力灌输”,但这种整齐划一的媒体宣传,强势的灌输容易形成听众的逆反心理。基于此,政府在主动通过电视、新闻、广播、网络等方式向民众发布信息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开放新闻市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6]。
三、关键点:建立社会利益均衡机制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传统与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历史传统,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因此构成影响民众政治认同因素的根本变量。历史地看,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各方面需求获得了很大满足。同时,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带来了社会利益格局的失衡,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分化,一些人的相对剥夺感开始产生,与之相伴的是公平正义感的缺失和生活幸福指数的下降。这为广大社会民众客观知悉和评价政府,形成政治认同心理设置了难以超越的屏障。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李普赛特指出:“新的社会结构建立以后,如果新的系统不能在时间长得足以在新的基础上确立合法性的时期内,满足主要团体的期望,则会出现新的危机。”[7]由此看来,解决利益结构失衡,实现公平正义,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建构现代政治认同必须面对并切实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平均主义不但窒息了社会活力,而且导致了普遍的贫穷,与当前所提倡的利益均衡体系相悖。因此,必须建立现代社会利益均衡机制,促进社会公平,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
第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处于高高在上的领导地位,由上而下驱使着整个社会的活动及其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政府应该果断放弃“包揽一切”的观念和做法,把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这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而且有利于发挥其他市场主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主要行使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必须将“服务人民”作为自身活动的终极目标,切实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尽心竭力为广大民众谋福利,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优化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第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尤为重要,它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促进人类社会平衡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伟大的共产主义导师恩格斯早就说过:“要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8]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因此,在分配制度层面,要制定严格的税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与此同时,继续完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鼓励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事实上,利益均衡更多是通过公共政策来完成,而公共政策的本质就是社会价值与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这种分配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具有弥补市场竞争所导致利益失衡的功能[9]。社会民众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环节,才能最大限度地表达他们的意愿与诉求,协调其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以便社会利益得以充分表达,这样不仅有利于政府科学地制定决策,而且有助于社会的稳定。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只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活动中来,政府才能赢得社会群众的广泛认同和信任。
四、生长点:培育法治精神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法治精神的核心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在法治社会中,社会秩序的获得、社会生活与生产的正常化都源于法治,法治要求现代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根据法治的精神来构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回顾近代中国的历史,俨然一部血泪史,亦是中国法治发展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过很长一段弯路,法治被人治替代,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始终把法治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谋划,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必须在法治精神指引下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把法治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整个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10]。
培育法治精神,一方面要大力弘扬法精神。“法精神是法治精神强化的前提和基础,法律具有至上的权威,强化法精神应着重强化人权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公正精神等。”[11]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自觉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将政府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不断增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有效提升广大社会民众对政府的政治认同感。同时,继续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不断加强对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督,使权力真正为民所用。
政治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政治态度,但它体现的是一种人心向背,并与政治服从、政治合法性和政治稳定密切相关[12]。当前,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变迁。社会转型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也是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社会利益呈现出巨大分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我国公民原有的政治认同感。而现代性政治认同倡导的是一种合乎理性的、平等的、自由的价值观、方法论和生活方式,它迎合了我国广大民众的需求。因此,必须建构现代性的公民政治认同,且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中国自身元素,吃透中国式逻辑,以健全制度化认同机制为基本点、以完善政务公开作为突破点、以建立社会利益均衡机制为关键点和以培育法治精神为生长点来全面展开和推进。
[1][美]托马斯.潘恩.常识[M].何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
[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64.
[3]杨秋菊.政府诚信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22.
[4]范根平.政务诚信建设的路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15.
[5]张宇钟.行政诚信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35.
[6]上官酒瑞.现代社会的政治信任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346-347.
[7][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6.
[8]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9]程竹汝.利益均衡与权利保障: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制度建设[J].江苏社会科学,2007(1):137-138.
[10]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著.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6-87.
[11]赵爱玲.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80.
[12]彭正德.论政治认同的内涵、结构与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91-92.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olitical Identity of Chinese Logic
FAN Gen-ping
(College of Education,Qinzhou University,Qinzhou,Guangxi 535011)
Political identity is th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sense of belonging and attachment to the political system,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is helpful to ensure the political stability.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ese citizens'political identity has been a historic leap.But at the same time,in the society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there are some challenges to some extent for our citizens'political identity and has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Thus,we must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factor that our society is in transition period,to perfect mechanism of identity as a basic point,to improve the publicity of government affairs as a breakthrough point,to establish a social benefit balanced mechanism as the key points and to strengthen the spirit of the rule of law as the growing point,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modern political identity of our citizens.
political identity;logic;system;construction
D03
A
1671-9743(2016)08-0054-03
2016-08-24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度课题项目“生态视域下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研究”(2016BMCC10)。
范根平,1986年生,男,江西丰城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助教,研究方向:西方政治思想、公共行政理论、社会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