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地理学的自觉建构
——“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讨会综述
2016-03-16杜昆
杜 昆
(信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当代文学地理学的自觉建构
——“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讨会综述
杜昆
(信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2015年11月6日至8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信阳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豫风楚韵之地信阳隆重举行。出席这次盛会的代表有120余人,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河北、四川、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海南、福建、河南等十多个省、市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其中既有著作等身的资深专家,也有崭露头角的年轻学者。新时期以来,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当代文学承接“地气”且凝聚“人气”,至今方兴未艾、硕果累累,这次会议是相关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会议围绕主题,主要就中原作家群研究、当代文学与文学地理学两个方面开展了热烈和深入的讨论,就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中的问题与方法进行了坦诚交流,并达成了一些共识:由中原作家群等地域性作家群落构成的五彩斑斓的当代文学版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当代文学地理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这是中国文学地理学领域的又一次盛会,是当代文学研究界对文学地理学的自觉建构。
一、中原文化与文学豫军研究
中原大地曾经滋养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当代也涌现了魏巍、姚雪垠、白桦、李凖、二月河、张一弓、刘震云、周大新、李佩甫、阎连科、刘庆邦、李洱等著名作家。中原文化是他们创作的源泉和书写的对象,不论仰仗还是审视,不论钩沉历史还是反映现实,中原文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一直是作家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学界对中原作家群的研究,无论是整体观照,还是个案分析,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次会议众多代表立足于对作家作品的精细研读,而不是从某种西方文论出发生硬地解读作品,从不同层面重点阐述了文学豫军中的李佩甫、阎连科、刘庆邦、墨白等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质。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丹梦认为:地域文化书写是作家构建个人认同的方式,地方文化的凸显与自我的伸张互为因果,民族文化的多元即是个体意识的多元;地方文化显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矛盾和不确定性的防卫式拒绝;追溯、皈依地方文化的过程与争取和描述自我的连续性,互为表里。李丹梦在梳理刘震云、阎连科、李佩甫、周大新、李洱等人的“新历史”小说之后,发现文学豫军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带有明显的创伤意味,表征着肇始于宋代的由中心到边缘的文化失范结构。而文学豫军的创伤性历史书写,亦可作为全球化语境里中国乡土文学在当下和未来发展的参照和缩影。信阳师范学院的吴圣刚谈到:当代河南作家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历史已经成为他们精神自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历史的端口、回到生活的源头构筑文学世界,成为作家主要的表达方式;对这片土地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激发着他们以种种“春秋笔法”表达着这里人们的生老病死、苦乐生活,他们的作品沉淀了中原人民太多的苦难和压抑,因而风格显得厚重朴实,叙述非常具体形象。
新近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生命册》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这显然和李佩甫多年来在中原大地上的出色耕耘有关。信阳师范学院的樊会芹表示:作为“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生命册》是作家人生阅历和创作思想的大总结,延续了李佩甫对中原大地人情世态、民风民俗的凝视,贯注着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对中原民性的反省和对现实发展的忧虑,也是李佩甫作为一个中原赤子强烈的责任感的集中体现。许昌学院的黄高锋认为:《生命册》把叙事伸向广阔的“历史场”,写出了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变革与沧桑,贯穿着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承载着知识分子的反省精神,包含了作家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中原文化的冷静反观,充盈着启蒙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信阳师范学院的方志红指出,李佩甫的“豫中平原”既不同于阎连科“耙楼山脉”文学世界那样的苦难、荒诞,也不同于莫言“高密东北乡”文学世界的野性、热烈,而是以隐忍、罪与恶彰显出身居平原的人们独特的生存样态;借助“重复”的叙事策略,李佩甫构建了开满“恶之花”的“豫中平原”的文学世界,获得了“树状”的小说结构和意义生长方式。四川大学的唐小林认为:李佩甫是背负着历史、土地和文化行走的作家,他书写了中原文化的厚重以及底层民众人性的复杂,李佩甫的文学地理学和文学植物学都值得重视和研究。
从南阳盆地走出的周大新在文坛不断攀登向上的台阶,新作《曲终人在》探索了文体实验,再次表达了他对中国现实重大问题的殷殷关切。信阳师范学院的沈文慧认为:《曲终人在》是一部“去官场化”的官场小说,采用“反情节化”的叙事结构和多重聚焦的叙事视角以及新颖别致的叙事声音,思考了当今中国的官场生态、反腐斗争的严峻形势以及“官本位”的文化根源与生成机制。许昌学院的石长平认为:周大新的《曲终人在》明显地从温情的批判现实主义转向了严峻的现实批判,文本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一部饱含批判与期盼的时代忧思录。
乡土小说构成了文学豫军的主要实绩,这和中原大地文明的滞后和文化的保守密切相关。同时,乡土也是作家想象中国、反思生命的重要场域。怀化学院的罗先海认为:乡土中国成了阎连科魂牵梦绕又痛彻心脾的地方,在现代性话语受到挑战的转型期的中国语境中,阎连科荒诞、独异的乡土小说以一种“民族寓言”的表意策略完成了对乡土中国的现代性书写。信阳师范学院的吕东亮认为:刘庆邦《黄泥地》对乡土中国的生存情况进行了隐喻式的书写,既描述了乡村的封闭性、稳定性,又揭示出乡土中国的疏离性、瓦解性力量,小说带有浓郁的挽歌气息。平顶山学院的盖伟说:《黄泥地》深刻展现了当代乡村政治的复杂性与国民文化的劣根性,从文化和人性的角度揭示了国民劣根性中的泥泞感和纠缠性。信阳师范学院的王海涛认为:《黄泥地》是当代乡土文明的批判力作,对当代乡村政治的反思和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都显得沉着、理性,但小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让人回味不足。此外,江西师范大学的孙溧认为:刘庆邦的《东风嫁》是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优秀作品,对乡村弱势人物生活苦难的书写流露出作家“介入”民间的现实主义情怀。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的张新谈到刘庆邦《平原上的歌谣》塑造了震撼人心的饥饿少女形象,记述了三年灾害时期豫东平原上的苦难记忆。刘庆邦对苦难的反复书写,可以看作是童年创伤性记忆的深刻影响,苦难的反复叙事既是作家精神上的自我疗救,同时,个体化的叙事也是一个时代集体记忆的闪光的见证。
同样书写豫东平原,墨白的创作在观念和方法上更具先锋色彩,营造的文学空间更具有抽象性和隐喻性。周口师范学院的冯庆华说:墨白前期的作品持有启蒙立场,揭批国民劣根性,后期作品倾向于先锋姿态,坚持探索叙事方法的创新,不过墨白的前后期作品一贯保持着对人性、社会的思考与拷问。信阳师范学院的杨文臣认为:颍河镇是墨白一直孜孜营造的文学家园,这是一个开放的、变动的、具有象征性和普遍性的空间,是乡土中国的隐喻,也是人类的一个缩影。龚奎林谈到:墨白在先锋文学书写中逐渐走进了新历史主义叙述,其创作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后现代的叙事策略去解构历史和传统,在野史中挖掘普通民众人性的异质性、复杂性和欲望本原性,进而以历史的文本性终结超个人的全能政治视角对历史的控制垄断。
近年来,文学豫军的后起之秀乔叶、计文君等也引人注目。在焦作师专的张凤梅看来,乔叶以充满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她对怀川大地的浓浓深情,展现了怀川大地丰厚的精神底蕴;乔叶吸收着充沛的焦作文化地气,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灵性的怀川大地。信阳师范学院的李群谈到,计文君的“钧州系列”小说在塑造女性形象、刻画女性性格、讲述女性成长的过程中,钧州的老城、钧州出产的钧瓷都寄托了作家对故乡、历史、人生独特的思考,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二、当代文学与文学地理学
新时期文学的繁盛局面和各种地域文化的精彩书写呈现出相得益彰、密不可分的关系,套用贺敬之的诗句可以形容为:地域文化织锦绣,海北天南一望收。文学地理学为文学研究拓展了研究视野和方法,作为一个逐渐兴起的交叉学科,对以时间为维度的文学史学科而言,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和纠偏,但它不是文学史的附庸,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得到杨义、梅新林、曾大兴、邹建军等学者的大力倡导和示范。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核心是研究文学与地理的关系,这终究要落实到文学的地域性。
河北师范大学的崔志远在新时期小说地域文化研究领域深耕多年,提出了“中国地缘文化诗学”的研究框架,颇有理论建树。崔志远认为:文学的地域性说到底是文学的地域文化性。地域文化是一个由文化景观、文化风俗和文化性格构成的文化体系,而地域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地域文化性格。崔志远着意建构一种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阐释了新时期小说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总结了地域文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并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文学的地域性具有现代性,也需要不断走向完整和成熟。
文学的本土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日益受到重视,这是中国文学形成特色和优势的必经之路。寻根文学兴起以来,文学本土化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走上了自觉、繁盛的阶段。海南师范大学的毕光明认为,立足本土是寻根文学的思想遗产,寻根主将韩少功的核心思想是文学要深掘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进行富有主体意识的创造,以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知青作家对本土、民间和民族文化的重视,有多种思想渊源,而他们留下的思想资源更是在中国文学的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导向性意义和思想史价值。华中师范大学的晓苏谈到:地方语言是一种文学言语,它是作家经过修辞处理的、带有地方特色的、具有叙事功能的语言。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出现了邓友梅、陈建功、冯骥才、林希、王安忆、金宇澄、池莉、方方、陆文夫、范小青、迟子建、铁凝、莫言、韩少功、杨争光等一大批擅长运用地方语言进行叙事的作家。地方语言对于打开童年记忆、展现地域文化底蕴、转换不同形态的话语具有独特而强大的审美效能。
来自商洛学院的程华认为:地域文化影响文学创作,具体到贾平凹与商洛文化的关系方面,商洛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贾平凹的艺术气质,使其禀赋中自有一种风流俊秀的飘逸之美;贾氏小说世界充满魔幻和神秘意味,这又与广布商洛民间的巫术崇拜有关;贾氏在小说中大量运用民间方言和古语,不仅仅是为了抵制语言的流俗和粗鄙,而是借助方言的运用,彰显着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安庆师范大学的陈宗俊认为:贾平凹的乡土小说表现了商洛故土的神奇和神秘,同时展现了作家对故土煎熬与守望交织的撕裂之痛,书写了三秦大地乃至整个乡土中国在新时期以来发生的巨变过程,描绘了四十余年来传统农业文明在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壮丽图景,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同时,这些作品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史、民俗史与移民史等方面的意义。
河南大学的刘进才指出:中国20年代乡土文学的勃兴正是由于其反映了不同作家各自的不同地域生活,但作者文化地域空间的迁移与文学生产的内在关联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被故乡放逐之后的作家,随着空间的转移,重新获得了一种新的观照故乡的眼光,他们对不同的乡村风俗、方言土语、乡土文化的自觉引用,使得其乡土文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地理学景观。西南大学的李永东认为:作家对天津形象和民国社会的建构走向了市井传奇,市井政治是想象天津的一大特色,让津味小说呈现出漫漶的奇特风格。怀化学院的邓立平谈到:湖南作家邓宏顺的创作成果丰硕,其创作反映了大湘西近百年历史沧桑和现实人生画卷,始终关注大湘西沅水流域,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体现了强烈的悲悯情怀和底层情结。河北大学的刘起林认为:文学湘军在上世纪80年代的兴盛,与湖南的地域文化紧密关联,具体作品的价值含量,则与作家对湖南地域文化的开掘、提炼、升华程度密不可分,正是湖南地域文化的优势,成就了80年代湖南文学的兴盛。只有作家从人性、人类文明的高度进行观照和领悟,地域文化的蕴涵才能从精神文化的较高层面显示出一种普遍的意义和人性的光彩。
西北民族大学的张向东认为:甘肃当代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甘肃所处的语言地理状况。首先是由于历史和现实中多民族的交汇融合而造成的借词的大量使用,塑造了甘肃当代多民族文学繁复多彩、和而不同的华丽景象;其次,多样化的方言俗语,凸显了甘肃当代文学鲜明的地方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三,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了民间的情趣和人物的个性。宜春学院的彭晓波认为:宜春新时期文学,都打上了赣文化的深刻烙痕,彰显了赣文化中的自然精神、正统意识和红色情结等特质。西南科技大学的黄群英认为:“康巴作家群”的创作因表现康巴民族风情而备受关注,而独特的空间表现是创作中的亮点,雪域高原的地域特征、甘孜、拉萨以及建构的神性世界,构成了“康巴作家群”空间书写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魅力。
赤峰学院的王丽君认为:迟子建小说明显的地域标志成为她自身的创作标签。《别雅山谷的父子》承续了东北地域文化书写,具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铁凝通过描写鄂伦春人生存场景和地方文化风俗,表达了对原住民文化衰落的担忧,寄托了她对特殊地理空间的文化体认和主体关切。信阳师范学院的徐洪军表示:作为鄂温克族历史上第一位产生较大影响的现代作家,乌热尔图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及生活方式具有一种深切的眷恋和关怀,《一个猎人的恳求》等小说是鄂温克民族集体记忆的文学表达,蕴含了深广的民族文化内涵。
河南师范大学的孙先科说:信阳师范学院在出版《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之后,接着举办“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讨会,做了河南高校文学院都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值得祝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同仁近年来非常关注并自觉地展开了文学的地域性研究,文学地理学这个学术热点正在当代文学研究界升温,与其直接先关的研究范畴和方法论仍然需要反思。武汉大学的於可训强调:文学地理学或当代文学的地域研究应该具体化或者说实证化,不能泛泛而谈,用空洞的、离作家创作实践较远的文化概念切入甚至比附作家作品的研究。《小说评论》的李国平谈到:地缘学、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的升温是全球化、现代性的结果,地域文化的升温可能显示当代文学面临再评价的问题,人文知识分子可能在下意识地构建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河南大学的李伟昉说:文学地理学研究需要向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专业吸取资料搜集、交叉研究等研究优势,重视经验积累和方法反思。兰州大学的彭岚嘉认为:地域文化增加了现当代文学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每一个时段的文学发展都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展现;地域文化在多个层面上影响到了作家和作品,但地域特色优势不是文学思想优势,地域性不是文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地域性可能演变成局限性。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指出,研究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对于推动文学的本土化和经典化具有重要作用,是书斋里的学术研究工作走出静态的、圈子化的传统变成影响现实文学实践的重要方式;他还向与会代表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主要精神,希望与会代表牢记职责,把握机遇,为推动文艺研究关注现实、承接地气再接再厉。河南社科联主席李庚香表示:“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中国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地理学学科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自2011年中国首届文学地理学年会召开以来,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五次,活跃在这个领域的学者大都是从事古代文学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的加入,文学地理学的阵容在壮大,影响在增强。本次研讨会内容涵盖了文学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当代各文化区域的文学地理和文学景观研究,语言、民俗与当代文学的地域性研究,这是来自当代文学领域的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集中展示和反思。与会代表对重要作家作品的地域文化特质阐释得细致而深入,自觉用作家论和作品论建构起当代文学地理学的基础性工作,扩大了学术影响;同时并不回避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憾,相关探讨充满质疑和反思精神,为当代文学地理学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思路,可以预期当代文学地理学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毕光明)
A Review of The Symposium on“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Regional Culture”
DU Kun
(SchoolofLiterature,XinyangNormalUniversity,Xinyang464000,China)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16)-02-0055-04
作者简介:杜昆(1981-),男,河南信阳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08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社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中原作家群资料库建设”(编号:[201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