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儒家思想的“常道”与“新命”
——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综述

2016-03-16王瑜瑜

王瑜瑜

探寻儒家思想的“常道”与“新命”

——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综述

王瑜瑜

摘要:2015年9月27日—28日,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召开,参会学者围绕“儒家思想与当代价值建构”主题及“儒家思想的当代哲学使命”“儒学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礼乐文化与社会道德”“儒家思想与公共文化空间”四个分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关键词:第七届世界儒学大学;儒家思想与当代价值建构;学术综述

2015年9月27日—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济宁市人民政府和孔子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5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陈来、董金裕两位学者获得本届孔子文化奖。来自中国内地、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美国,德国,俄罗斯,马其顿,埃及,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越南,蒙古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暨颁奖典礼。

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文化盛会。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1]儒学研究只有植根于当代中国、当代世界,才能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建议的基础上,本次会议确定了“儒家思想与当代价值建构”的主题,包括“儒家思想的当代哲学使命”“儒学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礼乐文化与社会道德”“儒家思想与公共文化空间”四个分议题,学者们围绕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本届大会于孟子故里邹城设立了青年博士论坛分会场,国内外青年学者汇集一堂,就本届大会议题分享了精彩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见解。

一、儒家思想的当代哲学使命

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思想价值观念对个人的精神世界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这不仅是由于儒家思想与国家、政治、社会乃至个体命运密切关联,更重要的是儒学的思想长河拥有不竭的“活水源头”。清华大学张岂之先生指出,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独有的“会通”精神使儒家不断从道家与佛家的宗教思想、哲学思辨方法中汲取智慧,最终促成了自身连绵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存山研究员提出,在儒家经典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常道”,需要传承和弘扬,但并非全部内容都是万古不易的真理。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儒家文化只有通过“博稽众说而唯真理之从”的方式加以“损益”,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命”。

美国学者安乐哲教授认为,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大规模内部移民潮、加剧的个性化等元素汇合在一起,所导致的道德不稳定现象反过来刺激了回归本土传统的需求,本土传统被用作对当代困境的回应资源,而儒家思想是这一资源的核心要素。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先生对这一核心要素进行了富于当代性和现实针对性的阐释。他认为 “君子”作为一种理想人格范式,将中华美德凝结在人的文化生命之中,使“做人”成为中华思想的主题,在当代中国,需要对君子文化的核心要素结合现实予以诠释和创新。他依据儒家相关论述,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体验,把君子道德人格概括为“六有”:有仁义,立人之基;有涵养,美人之性;有操守,挺人之脊;有容量,扩人之胸;有坦诚,存人之真;有担当,尽人之责。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多有争议。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杜维明先生认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儒家提出的义、礼、智、信、孝、忠等如果和“仁”没有关系,就不圆融,或容易被异化,因此没有任何价值能够脱离“仁”,同时,所有的价值也都能丰富“仁”。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指出, “仁”不仅是儒学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核心;“仁”不仅打通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更是中国人无法割舍的精神基因。中国政法大学林存光教授进一步提出,有必要从实践论的角度来反思、推进和深化儒家的仁学思想。儒家的仁学实践论只有向人们明确指出实践的门径或进路,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和考量,才能真正富有现代的价值和意义。台湾政治大学董金裕教授对《尚书·尧典》所述“五教”的意涵进行了“正本清源”的探讨,提出“五教”应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之教为确诂。他同时指出,要认识到“五伦之教”守分乐群、敦本善俗的价值,继续发挥其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韩国首尔大学郭沂教授提出了以人类终极价值和终极信仰的共同基础化解文明冲突的见解。

学者们试图从儒家为政思想、为政实践、社会治理方式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同济大学邵龙宝教授认为:儒学在当代中国治国理政中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建立在忧患意识基础上的道德自觉的人文主义精神,象征着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总规律和真善美精神实体的“道”文化,中华文化主体性、民族性、母体性、根源性的人文价值和经邦济世、治国理政等中国智慧。山东师范大学王钧林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刘彬先生分别探讨了孔子独特的“为政”方式和古代行政活动中的“时令”思想。辽宁师范大学李玉君教授等探讨了儒学对我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治国理念的影响,揭示了儒家思想精华对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民族统一融合具有的重要意义。台湾“中华孔子圣道会”高秉涵先生联系历史与现实探讨儒家“大一统”思想。曲阜师范大学陈东教授从中日邦交恢复的历史探究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格言在儒家与墨家的不同诠释。部分学者密切结合市场经济的背景,探讨儒学当代价值。如,山东社会科学院孙聚友研究员探讨了儒家养民富民和富国安邦的安人思想;山东工商学院房秀丽和杨家珍从以义取利、仁者爱人、诚实守信、忠恕之道、正己修身、自强不息、以和为贵七个方面概括总结了儒家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商业伦理的构建;刘甲朋、马兴波等深入辨析了“儒商”概念,颇有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意义。

儒家先哲在个体修身立命、精神世界建构方面的示范性和启示性也为学者关注。中国孔子基金会彭彦华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追求人生“内在超越”的生命文化。“心”蕴涵生命潜能和宇宙奥秘,“内求于心”“反求诸己”式的修行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儒家“心学”自成体系,传递着儒家的精神,维系着儒学的根基,在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孔子研究院卢巧玲结合孔子之学探讨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人生境界。日本爱知工业大学史文珍和日本东京福祉大学汪宇从仁(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义(目的)、知(知识和智慧)、时(时间)、名(立场)五个方面分析孔子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孔子之后,历代儒家学者对儒学的建构、发展、完善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多学者将古代重要儒家学者纳入研究视野,对他们的学术实践及学术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大连大学葛志毅教授以坚实的文献为基础,还原了孔子地位在汉代官方定位的历史事实。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李浩然先生深入研究了颜之推及《颜氏家训》,他认为颜氏哲学以儒学转型的历史语境、中道统一的逻辑方法和儒家的基本立场为前提,通过对君臣、父子、兄弟等人伦关系的扬弃得以完成,在复杂的政治思想环境中通过哲学超越使得儒家精神重新成为立身修教之本。中国人民大学梁涛教授在北宋儒学复兴、三教并行的历史背景下考察了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建构。台湾政治大学陈逢源教授对朱子后学北山一系学术思想演化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论述。明末清初著名学者王夫之、黄宗羲都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对象,北京大学张学智教授通过王夫之对“大有”卦的诠释,展现了一个富有民族气节、文化担当的儒者对当世和未来所作的深刻思考及现实关怀;中国石油大学张瑞涛则揭示了黄宗羲为学大旨和儒家知识精英政治哲学思想的特质;陕西师范大学李敬峰教授详细分析了清初大儒李颙《中庸》学的学术特色及其当代价值。清代中期至近代儒家学者的学术建树也未被忽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王俊彦教授全面阐释了乾嘉时期著名经学家程瑶田《论学小记》气之性情观。台湾铭传大学田富美副教授指出,清朝道咸时期思想家方宗诚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对程朱理学的转化凸显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和躬行实践、现实致用的功夫。武汉大学朱汉民教授分析了晚清以来士大夫和知识群体推动儒学近代化的文化思考和启示。北京大学干春松教授认为,康有为提出的孔教观念和政治儒学的方案构成了现代儒学的基本议题,因此,他才是现代儒学的起点。清华大学申祖胜先生论析了晚清士大夫的“守旧”与“革新”思想,他指出,晚清士大夫部分言论倾向看似偏离传统,但事实上他们的思想和文化心理未能超出传统的藩篱与近代接轨,甲午战争以后,才真正逐渐向近代意识层面迈进。

还有许多学者选取了较为独特新颖的视角研究儒学,值得关注。比如传统观念中,儒家在道、器之辨中往往更重视“道”的作用与地位,忽略“器”、技术等的作用。北京大学吕明先生认为,儒家理论中有丰富而独特的技术思想,《系辞传》中“圣王制器”的记载充分肯定了技术论题的哲学地位,包含了丰富的技术理论,不仅突破将技术、器用理解为物质生产力、机械技术、生产工具的狭窄思路;而且强调指向文明和人性目标的技术的社会意义,技术要全面地承担或充分地服务于礼乐建设,而不能偏执于物质财富生产。

苏州大学朱光磊先生探讨了儒家天人治学视域中本真空间和物化空间的问题。北京大学朱雷教授探讨了以儒家形而上学为人类经验展开新基础的问题,显示出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何繁研究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地”的概念。中山大学涂汉培先生针对公羊学“三代”“三世”提出新论。山东大学邹晓东先生深度剖析了《大学》“教-学”论与《中庸》“教-化”论的理论困境。陈支平教授通过地域文化的独特视角跨时空审视朱熹、李卓吾、严复的学说,认为福建儒学突破不合理传统,与勇于创新进取的文化精神一脉相承。曲阜师范大学黄怀信先生对目前儒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二、礼乐文化与社会道德

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宋代大儒朱熹揭示了这句哲言内在的逻辑关系:诗本性情,感人易入,足以让人们兴起好善恶恶之心;礼的根本是恭敬辞逊,且有节文度数,可以令人卓然自立;乐则以歌舞八音之节养人性情,荡涤邪秽,消融渣滓。由此可见,礼乐不仅关涉国家典章制度、政治活动、社会治理等宏观层面,更关系着每个人的立身、成长与道德完善等微观层面。从古至今,礼乐文化以其规范性、约束性、感召力、影响力塑造着不同历史进程中国家、社会、个人行为与活动的秩序。在当代中国,如何借鉴儒家礼乐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社会现状,促进社会道德建设,是儒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届大会上,许多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在儒家学术传统和道德伦理建设中,人格塑造、人性善恶之辨、心性之学是重要内容。吉林师范大学祖国华教授还原了儒家成人之道通过诗、礼、乐三种不同但又互相融合的方式塑造理想人格,经历否定之否定,辩证实现的过程。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涂可国研究员认为儒家人性善恶观念具有伦理主义特质,从哲学维度、性情维度、性欲维度分析这种特质,并探讨了此种特质对人的健康发展的启示。曲阜师范大学修建军先生认为,董仲舒的“和心”思想是其社会和谐思想的逻辑起点,蕴含着社会和谐之向度。山东大学任鹏程对比孟子、荀子道德哲学,指出孟子的道德哲学彰显了人的道德价值尊严与向善的信心;而荀子充分肯定了理智之心成就德性的重要作用,是对孟子道德哲学的批判性扬弃和创造性发展。

香港孔教学院汤恩佳先生、曲阜师范大学宋立林教授充分肯定了儒家礼乐思想在建设社会道德、和谐社会、家道家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孔子研究院杨朝明研究员指出,儒家传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仅是儒家道德学说的高度凝练,而且存在内在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对当代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台湾慈济大学林安梧教授结合台湾历史与现实探讨了儒教文化对于公民教养的作用及局限性。韩国中央大学梁承武认为,要发挥儒家思想对道德建设的当代价值,必须从恢复传统礼乐教育着手。曲阜师范大学李建、傅永聚认为儒学“仁礼合一”的思想学说是从自我人格修养向家庭、社会、国家、自然乃至宇宙天道扩展的过程,强化了人的道德自主和社会承担意识,奠定了儒家道德人文主义的思想基调,是当代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北京师范大学程旺认为儒家教化观念有助于纠正以往价值观建设的某些误区和偏失,促进价值观有序推展、内在认同及长效稳定。华侨大学冯兵教授从哲学高度阐述了“礼乐哲学”的形成、概念、性质与体系。

礼乐文化要在社会基层产生影响,对道德建设起到实在的推动作用,不仅依赖人们对于相关理念发自内心的信仰,还需要法治文化的协调与共同作用。西南政法大学董卫国教授从“文化信仰”角度探讨了我国当代的信仰危机、信仰的四个层面以及作为“文化信仰”的儒学应该具备的特质,为沟通礼乐文化、道德建设、信仰建构提供了重要启示。西南政法大学余荣根教授在法治中国视域下对中华礼法传统加以观照。他认为,中国传统礼法文化中诸如“德主刑辅”、重义轻利、诚信、基于“中道”的中刑与慎刑和恤刑、“无讼”和调处息讼等蕴含着“良法善治”智慧。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的演进、社会功能及其当代价值也受到山东师范大学丁鼎、王聪等学者的关注。

在儒家礼乐文化研究中,对“礼”的研究较为充分,也有少数学者论及儒家“乐教”思想。吉林师范大学丛连军先生论析了儒家“乐教”思想的价值意蕴,他认为乐教作为治国理政、道德践履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治心”“蕴德”“定俗”“知政”等功能价值,足以彰显出其对人与社会的重要性。陕西师范大学李河成通过乐化、乐德的历史分析探讨了“乐治”在法理社会中实施的可能性。

儒家祭祀活动具有浓厚的礼乐色彩,具有丰富的形态,也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黄燕强揭示了《礼记》祭祖仪式蕴含的成德思想。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常会营先生以丰富的史料记载为基础,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祭孔释奠礼仪。中央财经大学左汉林教授梳理了唐代郊庙雅乐的创立与沿革,并论及唐代祭孔礼乐。孔子研究院孔祥林研究员以嘉靖皇帝厘正文庙祭祀这一历史事件为考察对象,揭示了此次事件突出理学、强化纲常礼教的特点和以治统压制道统的实质。济宁学院刘振佳先生结合对曲阜孔庙的实地与历史考察,详细阐发孔庙民族文化信仰的内涵。台湾师范大学林素英教授从台北孔庙的个案出发,提出充分运用孔庙这一文化载体,传播六艺文化之道,培养“术德兼修”君子的建议。中央美术学院孔令伟对《宣和博古图》的研究以更直观的角度呈现了祭祀活动中礼器使用的一个侧面。孔子研究院谷文国将研究视野由文庙祭祀拓展到周公祭祀礼仪。浙江大学杨逸结合朱熹对《家礼·丧礼》礼仪的修订考察了朱熹的鬼神观。

在儒家提倡的多种品德中,“孝”由于亲缘关系的普遍存在与家庭关系的密切联系格外受学者关注。曲阜师范大学周海生教授认为中华孝道的核心是谏亲从义,形成一种内在调节机制。孔子研究院刘续兵副研究员指出,从孝道的不同层次,可以看出从“爱” 到“敬”、从“孝”到“忠”的延伸扩展,以及儒家由“内圣”到“外王”的发展理路;陈以凤则探讨了先秦儒家孝道的理性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同济大学曾亦教授分析了孝道的内涵及孔子对相关周礼的损益,为儒学现代转化提供了借鉴。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阮玉诗教授将越南与韩国孝文化的情况加以对比,揭示了二者的相同之处和差异性。曲阜师范大学王曰美教授介绍了韩国政府大力弘扬孝道的情况,并提出我国应该借鉴韩国经验,加大弘扬孝道的力度。

域外学者由于视角和文化背景不同,对“礼”和道德的认识与国内学者多有不同,往往具有启发意义。金陵科技学院陈光连比较了黑格尔与荀子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华东师范大学杨柳、宋健分析了美国汉学家芬格莱特对“礼”独特的认知与见解,还对儒家与康德伦理学中运气、幸福、道德的差异进行了对比。

三、儒学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公共文化空间建构

作为我国历代儒家先哲智慧结晶的儒学,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塑造着中国文化的面貌,而且随着自身的传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思想也成为世界思想宝库的重要财富。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在中华文化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作为中华文化杰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当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地发挥儒学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公共文化空间建构方面的作用是众多学者关注的议题。

部分学者介绍了儒家思想在国外的传播状况及其影响。德国学者大卫·巴拓石先生从历史角度回顾了欧洲对中国儒家思想的认识,列举历史上儒家思想被欧洲文化接受与引入的实例,并揭示了儒家思想作为国际化思维的优势,展望了儒家思想在解决当代与未来国际问题上的优势与前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帕特里克·孟迪斯探讨了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对于美国建国历程的影响。圣彼得堡马卡洛夫国立海运大学尼古拉·米古诺夫教授和中央编译局凤玲女士在文化比较的视野中揭示了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和谐而内在超越的话语体系的特点。厦门大学越南历史研究院阮国生集中探讨了儒学思想对于越南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当代儒学及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状况及传播方式、效果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台湾政治大学曾杰以宏观视野总结了世界范围内“波士顿儒家”“港台新儒家”“大陆新儒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现当代新儒家”的使命进行前瞻,在彼此交流与互动中,激荡出最适宜儒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准则。衡阳师范学院李栋才通过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四个方面对儒家传统全球化范式展开比较研究。他认为,在具体实践中,儒学和儒教扮演了中国儒家传统世界化的两种现实路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化的有益尝试。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艳对孔子、孔子学院的海外认同状况进行梳理和调查。她认为孔子、孔子学院的海外认同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互动关系。要进一步发挥民间主体与个人的力量,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做好国外受众的调查与分析,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传播策略,对孔子及孔子学说进行详尽、细致的符号梳理,根据受众文化消费的特点与需求,开发相应的文化产品,使孔子形象及学说在海外传播更加广泛。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教授以安乐哲先生及他的“角色伦理学”为例,提出在中西哲学比较领域中,要真正认识中国哲学,并用“中国话”讲述中国哲学,真正实现中国儒学国际化。

在当代公共文化空间建构过程中汲取儒家思想智慧并加以创新,不仅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清华大学方朝晖教授指出,应当从中国过去的历史传统特别是充满了深厚自由精神的儒家传统中探寻未来中国文化的秩序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陈乔见先生将儒家公私理念条分缕析,并挖掘了其中的公共意识及现代意义。潍坊市委党校盖立涛认为,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思想多元的当代,儒学应当积极主动应对新变化,主动融入到当前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为自身赢得发展空间。儒家思想主张的和而不同、宽容异端,以及儒家学说中体现的公共精神、公私领域原则等都可以为当代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供参考。中国传媒大学刘庆从文化公共空间建构的角度讨论了企业家的文化责任。他认为古代儒家在出世与入世、道与利等问题上的论述蕴含儒家在公共性上的价值立场,即“天下”所代表的人民的、公共的利益始终是儒家具有终极意义的关怀,企业不仅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精神财富,因此也担负着重要的文化责任。济宁学院王钦鸿探讨了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儒家文化。他认为,大众文化以其商业性、世俗化的特点以及戏仿、调侃、过度娱乐化的方式和手段,对儒家文化等文化形态造成了严重挤压和冲击。儒家文化必须承担起本身的责任担当,以其核心的价值观发挥对大众文化的引领作用,使大众文化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孔子研究院李翠、济南市委党校胡爱敏分别就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儒家文化的地位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个人见解。

儒学研究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宗教、政治、艺术等众多学科,参加本次会议的许多学者密切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发表了富于鲜明学科特色的成果。《人民日报》编辑部肖伟光关于《论语》“克己复礼”章的考辨,曲阜师范大学王红霞关于上博简《鬼神之明》学派归属的考辨,西安碑林博物馆陈根远对唐代《开成石经》的研究都体现了扎实的文献学功力;曲阜师范大学杨树增教授从文学角度呈现了春秋末期儒家历史散文形成发展的脉络;马士远教授追溯了儒家中和文艺观的源流;河北大学刘振东分析了冯小刚喜剧电影的人性内涵与儒家文化的关系,艺术色彩明显;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巨川从文字训诂出发,通过辨析“易”“仁”“祖”“是”等汉字的中心性文化蕴含,生发出对汉民族宇宙观、社会观、伦理观和价值观的认知。

世界儒学大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八次,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儒学研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学术研究永无止境,学术交流需要延续,每一位从事儒学研究的当代学人都需要铭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箴言,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以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视野,密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实,开展儒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普及和交流传播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EB/OL].[2015-12-1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_1112612018.htm.

(责任编辑周军伟)

文章编号:1006-2920(2016)01-0029-06

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1.006

作者简介:王瑜瑜,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 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