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湖南文人竹枝词中的土家文化意蕴

2016-03-16朱秀敏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竹枝词土家土家族

朱秀敏

(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怀化418008)

清代湖南文人竹枝词中的土家文化意蕴

朱秀敏

(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怀化418008)

现存清代湖南的土家族竹枝词在数量上有百余首,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丰富多样,它们记述民族历史与传说,吟咏山川美景和物产,描绘生产劳动图景,展现真实的社会风俗,咏唱男女间的爱情,反映特定的社会历史与背景。虽是文人创作,却用“竹枝词”这种由民歌改造的诗体形式,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土家儿女的各种生活情态,内容真实,感情真挚,体现出鲜明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情,具有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清代; 湖南; 竹枝词; 土家族

竹枝词又称“巴渝竹枝”、“巴歌”、“巴渝辞”、“巴人调”等,本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巴人的一种民歌,在经过历代文人,尤其是唐代刘禹锡的加工改造后,成为一种新的诗体。土家族作为巴人的后裔,虽然没有文字,但其民族文人却用汉语以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竹枝词的形式,记录了他们的社会生活。

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集中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中以永顺县为中心的酉水中上游土家族聚居区,古称“溪州”。翻检清代史志中的艺文卷,如《永顺县志》、《龙山县志》、《辰州府志》等,并结合目前收录竹枝词作品数量最多的《中华竹枝词全编》①以及《溪州土家族文人竹枝词注解》②等文献资料,作于清代湖南土家族聚居区的竹枝词主要有永顺县彭勇为、彭勇行、彭勇功、唐仁汇、彭施铎③、向晓甫、周植斋等人的同题《溪州竹枝词》共计百余首。此外,覃树英(武陵人,嫁于永顺县)的《永顺竹枝词》、饶瓒(生平不详)的《南溪竹枝词》④、康熙年间湖北人向兆麟任沅陵教谕时写的《酉江竹枝词》等作品同样写于土家族聚居地,也反映了土家族的日常生活。这些作品与古代的巴人民歌一脉相承,富有土家的民风古韵。它们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生动地描绘了土家族的民俗风情,有较高的社会认识意义和艺术文化价值。

一、记述民族历史与传说

溪州是古代土司管辖的土家族聚居区之一,包括上溪州(今龙山县一带)、下溪州(今永顺、古丈一带)。自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至清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置县,溪州地区经历了三十二代长达八百多年的彭氏土司政权的统治,湘西州是土家族古文化遗存最完整、最丰厚的中心区域。

土家族文人大多将描绘家乡民俗风情的竹枝词命名为《溪州竹枝词》,如清代永顺县的彭勇为、彭勇行、彭勇功、唐仁汇、彭施铎、向晓甫、周植斋等人有同题《溪州竹枝词》共计达百余首,其中彭勇行作有48首,彭勇功作有46首(据彭南均编著的《溪州土家族文人竹枝词注解》,本文所引竹枝词,如无特殊标注,均引自此书)。永顺土司为彭氏,彭勇为、彭勇行、彭勇功兄弟三人又是永顺人,因此他们常常在作品中回忆往昔,抚看今朝,如:“土家自古住溪州,质朴淳良境最优。听得康衢歌一曲,采风人爱古风流”、“上溪州接下溪州,又到黔安古砦头”、“溪州曾记古州名,福石犹留旧郡城”(彭勇行《溪州竹枝词》)等,在或高扬或低沉的笔调中,反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溪州铜柱作为土家族历史的重要见证,也常被土家文人写入竹枝词来抚今怀古,如:“儿女何关家国事,为看铜柱也来游”、“试翻铜柱八百歌,六峒长官意若何。五十八旗分辖处,向王田李数家多”(彭勇行《溪州竹枝词》)、“千年铜柱壮边陲,旧姓流传十八司”(唐仁汇《溪州竹枝词》)。这些作品里还提到了古溪州的土司制度和姓氏流传。彭勇行的另一首《溪州竹枝词》:“郎官星罩竹王祠,旧姓相沿十八司。除却彭家都誓主,覃杨冉白亦男儿”,则在思古怀旧的同时还提到了土家人对竹王的敬奉和崇拜。

除了追忆、缅怀历史,土家族文人还常常引民间传说和民谣入诗。如彭勇行的“池分九曲颗砂庄,一树娑罗盖夕阳”(《溪州竹枝词》)一句中,颗砂地名的由来就向我们讲述了土家族中流传的“公公佬‘烧火’,为子为孙;幺幺佬‘烧火’,正当名分;伯伯佬‘烧火’,砍头充军”[1]7的民间传说。彭勇行的另一句“千山万岭桐花白,正是农家下种时”(《溪州竹枝词》),则引土家民谣“穷人莫听富人哄,桐树开花要下种”入诗,指出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春耕生产,体现了土家人的勤劳和智慧。

土家族文人以悲壮沉雄的笔调,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现了当地在土司制度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研究古溪州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可以提供史料方面的佐证。

二、吟咏山川美景和物产

湖南西部地处武陵、雪峰两大山脉和云贵高原环绕的广大地区,沅水、澧水中上游及其支流汇聚之地,这里的山同脉、水同源,文化相习,民俗相近,而且地域偏僻,道路险峻,世居这里的土家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同缅怀历史时的沉雄悲壮不同,土家族文人用热情欢快的笔调咏唱着对家乡的热爱。如“玉屏山上草萋萋,玉屏山下水澌澌。大乡城廓图难画,山外青山溪外溪”(彭勇行《溪州竹枝词》),将近景与远景相结合,很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把土家人的生息繁衍之地描绘得有声有色,秀丽壮观,令人神往。“青峰顶上夕阳低,北岭冈头鸟又稀。何处诗翁贪晚景,击壶吟眺竹桥西”(彭勇功《溪州竹枝词》),崇山峻岭间,飞鸟、夕阳、竹桥相映成趣,诗翁击壶吟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声情并茂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城依山势合成围,石罅中有一水飞”(佚名《溪州竹枝词》),写山形水势;“每逢转路见炊烟,犬吠鸡鸣别有天。指甲花开茅屋外,画眉啼到竹篱边”(佚名《溪州竹枝词》),土家人居住的地方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犹如世外桃源;“千条溪水万条沟,山下瓜分到处流。莫道洞庭波浪阔,须知此地是源头”(彭勇功《溪州竹枝词》),则饱含着作者对家乡奇山秀水的深情。

写物产的竹枝词也特别多,如彭勇行《溪州竹枝词》:“三月山蕨初茁芽,枞林九月菌生丫。秋岭红熟累累果,玉腼狸肥味更佳。”列数家乡一年四季的物产,如蕨菜、菌子、玉腼狸等,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其他如:“三五姑娘齐吹奏,悠扬婉转咚咚喹”(佚名《溪州竹枝词》),是写土家特有的乐器咚咚喹;“楠木叶香自动风,森森独秀五溪中。北京营造太和殿,采伐栋梁立首功”(佚名《溪州竹枝词》),是写当地独有且珍贵的木材楠木;“谁识柴窑与定窑,新瓷都是醴陵烧”(覃树英《永顺竹枝词》),则在夸耀“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醴陵的陶瓷,满怀自豪之情。此类竹枝词同描绘山川美景的作品一样,语言洗炼清新,格调鲜明,感情真挚。

三、描绘生产劳动图景

“竹枝”本是劳动人民的歌谣,清代湖南的土家族竹枝词虽是文人创作,仍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当时的农耕生产和生活。溪州土家族聚居区多高山大泽,相对恶劣、闭塞的自然环境对土家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性格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土家人在顺应、征服地域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勤劳、淳朴、率真、乐观的民族性格,这在很多诗歌中都有体现,如:“夜半忽然暴雨淋,牵牛冒雨抢田耕。灯笼悬挂牛角上,满垄满山叱犊声”(佚名《溪州竹枝词》),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夜半冒雨抢耕图。土家儿女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如彭勇行的《溪州竹枝词》:“新垦荒山山脉胶,微风细雨度花朝。嘱郎仔细看黄历,立夏棉花社日荞”,就体现了他们对农时的准确把握。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渔猎采集生产也是土家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澄江州里鹭鹚飞,斜日王村打浆归。争报码头新涨价,榔溪浑水刺鱼肥”(彭勇行《溪州竹枝词》),写土家渔民根据市场行情捕鱼的生活,一“飞”一“争”,动感十足,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幅忙碌景象,渔民满心的欢喜也跃然纸上。土家人称围山狩猎为“赶山”、“赶仗”,因为山高林深,他们的捕猎非常艰辛:“沿山狩猎风雪天,随狗奔趋屡转弯。猎获归来真得意,烧香默默敬梅山”、“翻山越岭苦追寻,百兽成群藏老林。犬吠连声消息好,相邻齐集共尝新”(佚名《溪州竹枝词》)。他们对猎祖梅山神特别敬重,捕获了猎物一定要祭谢梅山神,分配猎物时则遵循“山上赶肉,见者有份”的传统习俗。“野花簇簇露凝香,酿蜜野蜂善作房。百丈悬崖壁上挂,攀崖援壁取来尝”(佚名《溪州竹枝词》)一首诗则生动地描绘了土家人攀援悬崖峭壁采集蜂蜜和蜂房的场面。

清代湖南土家族竹枝词中还有不少关于手工业、建筑业、畜牧业等生活场景的作品,如佚名《溪州竹枝词》中的两首:

绩麻拈线过三更,细细麻丝缕缕分。麻布织成浆水泡,不亚杭纺与湖绫。

锯木两人用力攻,一迎一送两心同。断金快利多如此,交友从来尚古风。

第一首诗交代了土家妇女纺纱绩麻的全过程,突出她们的勤劳、智慧。第二首诗从现实中的锯木劳动联想到交友必须同心的道理,从记叙到说理,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此外,还有一些作品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和贸易状况,彭勇功说:“忽闻货殖鼓声镗,雏语呼来到小廊。各样花丝鸡蛋换,背爷偷学绣鸳鸯”、“六媪三姑赴市廛,手携幼儿口呼烟。临场笑问江西客,一尺洋青要几钱。”(《溪州竹枝词》)这两首竹枝词反映了光绪年间当地的贸易状况,其中既有走街串巷,肩挑背扛,用响器声、吆喝声招徕顾客的行商,也有被称为“赶场”的摆摊设点的集市贸易。在产品交换上,既有物物交换的简单形态,也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四、展现真实的社会风俗

清代湖南土家族竹枝词的作者,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永顺人彭勇为、彭勇行、彭勇功、唐仁汇、彭施铎、向晓甫、周植斋、彭支夏等,还是嫁于永顺的覃树英,抑或曾在湖南为官的外乡人向兆麟,都对土家族聚居地的日常生活非常熟悉,他们用竹枝词这种带有民歌情调的诗歌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土家族的土俗民情,保存了丰富的民俗学方面的史料。

其中有反映劳动生产习俗的作品。如土家人在薅桐茶山时,有换工薅草的传统习俗,为了忘却疲劳,鼓舞干劲,调动积极性,就要请歌师唱薅草锣鼓歌,不少诗人都对这一劳动场面进行了描述:

邻家锄草唱山歌,奖赏挑红五尺多。除去唐书愁记少,临行仗胆约哥哥。(彭勇功《溪州竹枝词》)

金鼓喧阗薅旱苗,歌声亲切语声嘈。新词最爱“孟姜女”,不识“红牙”与“绿幺”。(唐仁汇《溪州竹枝词》)

薅草赶山敲鼓锣,辛勤男女满山坡。上回唱过《杨家将》,这次又听《子母河》。(佚名《溪州竹枝词》)

从以上三首竹枝词,我们知道歌师经常会唱唐书、孟姜女、杨家将和子母河等传说故事,土家人也比较熟悉和喜爱,可见中原和外族文化在这里的影响和受欢迎程度。土家人在进行渔猎劳作时则有祭神习俗,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上文已经提到打猎时要敬梅山神,而捕鱼时则要祭江神:“丹崖齿齿石粼粼,结构渔梁据水津。看取赤鳞刚六六,先教头尾祭江神。”(向兆麟《酉江竹枝词》)[2]677“刚六六”为土家语,意为肥胖,土家渔民在捕捞结束后,要选取一条最重、最肥的鱼,砍下它的头和尾来祭祀江神。

有些竹枝词还生动地记录了土家族特有的节令习俗。如摆手歌舞活动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节日活动,明清时期即已非常盛行,清雍正年间的《永顺府志·风俗》载曰:“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聚集跳舞长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3]352在彭南均编著的《溪州土家族文人竹枝词注解》一书中,除了彭勇为、周植斋、饶瓒三人,所收清代湖南土家族竹枝词的其他作者都对摆手舞的演出盛况作了描述。覃树英《永顺竹枝词》曰:“蛮方亦自有花台,冲雪寒梅一样开。儿女村前齐摆手,春灯红处踏歌来。”[2]663描绘了湘西永顺县的老司城在摆手舞演出时的情景,土家儿女欢庆新年,举行摆手活动来祭祀祖先,场面宏伟壮阔,热闹非常。

土家族特有的婚恋习俗在这些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婚恋习俗中反映哭嫁的作品数量最多,彭勇行、彭勇功、向晓甫等人都有此类内容的作品,而且很多作品的内容大致相同。哭嫁的内容主要有:“哭父母”(彭勇行《溪州竹枝词》:“养侬长大又陪装,养女由来也自伤。最是哭声听不得,一声儿罢一声娘。”)、“哭哥嫂”(彭勇功《溪州竹枝词》:“兄嫂恩情似海深,斑斑血泪哭声声。悲悲切切千般苦,肠断天涯不忍闻。”)、“哭梳头”、“哭十姊妹”(佚名《溪州竹枝词》:“新梳高髻学簪花,娇泪盈盈洒碧纱。阿母今宵陪远客,当筵十个女儿家。”)、“哭媒人”(彭勇行《溪州竹枝词》:“住违侬志去违亲,去住难留女儿身。明识及时婚嫁好,痴心无奈怨媒人。”)等。其中饱含骨肉之情、养育之恩、各种离情别绪以及对婚后生活的担忧。哭嫁歌正是她们在人生的重要时刻到来时,丰富的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宣泄。

此外,竹枝词中还有关于其他社会风俗的作品。如土家人民自古信仰巫神,有了天灾人祸,他们都向巫师求救:

病来请个女神仙,乌布蒙头跳画堂。做到三更无别术,追魂尽点短油香。(彭勇功《溪州竹枝词》)

巫师求雨傍河洲,抬起三神洞府游。归路通忘红日火,搬云突自打跟头。(彭勇功《溪州竹枝词》)

绛帕蒙头逐大傩,明灯千盏绕山河。绿章封事词应理,谁返骚魂易九歌。(向兆麟《酉江竹枝词》)[2]677

第一首写女巫治病,第二首写巫师求雨,第三首写土家族人还傩愿的情景,三首作品对土家人的巫神信仰都或多或少带有讽刺的笔调。

五、咏唱男女间的爱情

土家青年男女的恋爱比较自主、自由,他们常常趁传统节日,如舍巴日、元宵节、挑葱会等,结识意中人,并谈情说爱。挑葱会是特为土家儿女挑选终身伴侣而定的节日,他们以歌声和木叶为媒,任何人都无权干涉。雍正年间《永顺县志》上说:“土民以歌声为奸淫之媒。”乾隆二十八年抄本《永顺府志》上说,土民“凡耕作出入,男女同行,无拘亲疏,道途相遇,不分男女,以歌声为奸淫之媒,虽亲夫当前,无所畏避”[4]170。现在看来,“奸淫”一词虽然使用不当,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家儿女“改土归流”前在恋爱婚姻上的自由、自主。他们常常通过唱山歌、吹木叶的方式来谈情说爱,情歌在土家族的民歌中占很大比例。竹枝词作为一种由民歌发展而成的诗体,咏唱爱情也是其中的一大主题。土家儿女咏唱爱情,有时颇为直白、大胆,如向晓甫《溪州竹枝词》:“映山花开女儿忙,岭上挑葱葱味香。歌唱相联凭木叶,娇音吹断路人肠。”[2]753每年农历二、三月间的“挑葱会”,是土家青年男女联谊交友的节日,他们相约上山挑葱,通过吹木叶、唱情歌的形式来自由恋爱。

本文基于四元数姿态表示,使用陀螺仪角速度更新四元数作为卡尔曼滤波的状态矩阵,结合自适应加速度分离算法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分量作为卡尔曼滤波的观测矩阵,通过改进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对运动状态下的微惯性导航系统进行高精度姿态解算。四元数可以通过陀螺仪参数直接进行更新,四元数更新的微分方程为:

歌咏爱情的土家族竹枝词内容非常丰富,从相识、追求、恋爱、钟情、离别、相思到盟誓,在这些作品中都有生动的体现。如彭勇功的“秋日离离茶果园,秋风瑟瑟茶花香。侬自甘心花样密,郎心结果茶果坚”(《溪州竹枝词》),从秋天的茶果园起兴,字里行间充满了土家姑娘与情郎之间爱情的甜蜜、幸福与坚贞。彭勇行“凉热洞中寻古迹,郎心曾否有炎凉”(《溪州竹枝词》)一句诗,则刻画了自由恋爱中女孩子微妙而细腻的心理,含蓄而又生动。

而在送别、离别情诗中,诗人则常常借景抒情,如彭勇行的两首《溪州竹枝词》:

花红簌簌草油油,家住施溶古渡头。心怕罗依溪水涨,每逢春好送郎舟。

北河春涨绿玻璃,朝上明溪暮镇溪。无数青山浓似黛,画眉人去画眉啼。

两首诗都是色彩艳丽,格调明快,在美景中寄寓着深情。第一首送别情郎时的“怕”字充满深情,写出了女子的依依不舍,含蓄而隽永。第二首中的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美丽的土家姑娘辞别后,土家后生思念不已,诗人以画眉鸟的呼唤伴侣为喻,令人回味无穷。土家族地区物产丰富,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带来经济效益,但因为这里多山多水,陆路交通不便,只有水路,所以在反映土家族生活的竹枝词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写年轻夫妻间的离愁别恨,他们的离别、送别也都离不开“山水”。如:“送郎不过凤滩头,此去辰州又澧州。载得滩边离恨去,蓬窗相伴盼中秋”(向晓甫《溪州竹枝词》)、“杜鹃花落杜鹃啼,花落鸟啼春满溪。春满小溪留不住,送郎送到竹桥西”(佚名《溪州竹枝词》),两首诗寓情于景,“高望界上离恨多,飞云如盖月如梭。郎行未到马蹄铺,妾泪已流牛路河”(彭勇行《溪州竹枝词》)一首将地名巧妙地嵌于诗中,均把夫妻间的离恨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些都堪称情诗中的杰作。在思夫情诗中,同样离不开山水意象,山水之类的自然物象与土家人的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仁汇言:“凤山之下绿荫繁,凤滩之上碧波翻。妾在滩头望滩上,相思可有凤能言”(《溪州竹枝词》)凤滩是酉水有名的险滩之一,因为山水阻隔,蓬船装载着夫妻间的离愁别恨。

男女盟誓的情诗更是体现了土家儿女对爱情的忠贞和热烈追求,如唐仁汇的两首《溪州竹枝词》:

观音岩下约焚香,金镂新鞵检点忙。莫信仙人真有洞,作仙争似作鸳鸯。

彭勇行的“黄菜花开碧柳丝,城南门外洗心池。劝郎洗尽闲烦闷,莫洗心头一点痴”(《溪州竹枝词》)一诗,同样是即景抒怀,由宜人的春景,生发出土家儿女对爱情真挚诚实的信念。

六、反映特定的社会历史与背景

清代湖南土家族的竹枝词中虽有少量作品反映土家生活的自由自在和闲适安详,如彭勇功:“男负犁来女负筐,桑林农事细商量。耕田锄地无他事,古风尚忆古羲皇。”(《溪州竹枝词》)但更多的则是反映农家生活的艰苦和社会现实的黑暗。周植斋的三首《溪州竹枝词》皆是对兵荒马乱、兵匪一家的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老幼惊魂走险中,一村庐舍半成空”、“十室九空叹洗劫,豺狼吃血正磨牙”、“栖草既愁餐硕鼠,营巢更恐饱饥鸢”,荒凉、恐怖和残酷笼罩其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匪徒的痛恨和对百姓的同情。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的苛捐杂税和苦役差事名目繁多,反映官衙敲诈勒索的竹枝词多了起来,彭勇行、彭勇功等人都有此类作品,如彭勇行:“接谕迎官事务频,传夫又要出王村。牌头星夜催呼急,不管农忙乱打门”(《溪州竹枝词》),对官差扰民、不顾民情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饶瓒的《溪州竹枝词》也多是以素描之笔,平铺直叙农家生活的勤苦,如:“豆花开后菜花香,大麦青青小麦黄。野菜和根糁粥煮,贫家供抵半年粮。”其中还有一首写到了兴办学校:“保甲联名举社仓,相期风化纪循良。稻花临水柴门静,时有书声出柳堂。”土家族地区在“改土归流”之后实行保甲制度,一些仁人志士提出要用集会祭祀的公集粮仓中的余粮来创办学校,借以提高土家后人的素养,改善社会风气,“时有书声出柳堂”可见其功效。

反映特定社会历史与背景的竹枝词虽然数量不多,但却用特有的浓缩文语细致、生动地描摹了不少珍贵的史实。它们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是鲜活的历史,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史料。

现存清代湖南的土家族竹枝词虽然在数量上仅有百余首,但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丰富多彩地反映了鲜明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情,虽是文人创作,却用“竹枝词”这种由民歌改造的诗体形式,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土家儿女的各种生活情态,内容真实,感情真挚,保存了大量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等方面的史料,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注释:

①丘良任等编:《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其第五册中有湖南卷。

②彭南均编著:《溪州土家族文人竹枝词注解》,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③彭南均编著的《溪州土家族文人竹枝词注解》第78页写为“彭司铎”,不知何据。据胡履新编《永顺县志》(长沙:长沙吟章纸局,1930年)卷二十九“彭施铎光绪丙戌岁贡署黔阳县训导”、卷三十六彭施铎有《味兰山房骈体文》二卷和《近古体诗》十六卷等,似应为“彭施铎”,丘良任等编的《中华竹枝词全编》第五册第750页亦写为“彭施铎”,故本文亦从之。

④彭南均编著的《溪州土家族文人竹枝词注解》第100页写为“溪州竹枝词”,江苏古籍出版社编选的《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5 ·光绪龙山县志 同治武陵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9页写为“南溪竹枝词”,本文依光绪《龙山县志》,饶瓒《南溪竹枝词》原为12首,该县志录有6首,与彭南均所编著内容同,丘良任等编的《中华竹枝词全编》第五册第692-693页录有饶瓒《南溪竹枝词》4首,遗收2首。

[1]彭南均编著.溪州土家族文人竹枝词注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2]丘良任,等编.中华竹枝词全编(第五册)[Z].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3]江苏古籍出版社编选.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68·同治永顺府志[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上)[Z].长沙:岳麓书社,1991.

The Review of Hunan Zhu Zhi Ci about Tujia in the Qing Dynasty

ZHU Xiu-mi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8)

The existing Hunan Zhu Zhi Ci about Tujia in the Qing dynasty is more than one hundred.They are diverse in terms of its content and the artistic technique.They record the national history and legend,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the products.They describe the picture of productive labor.They show the real social customs.They sing the love between the men and women.These poems reflect the particular social history and the background.Although these poems were written by literary,they have adopted Zhu Zhi Ci which converted from the folk song.They vividly depict the various life modalities of Tujia people.These poems have authentic content,sincere feelings and distinctive national and regional flavor.They have various values on history,folklore,sociology,ethnology and so on.

the Qing dynasty; Hunan; Zhu Zhi Ci; Tujia people

I207.23

A

1671-9743(2016)10-0068-05

2016-09-01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地域文化视阈中的竹枝词研究”(14B140)。

朱秀敏,1982年生,女,山东冠县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诗文。

猜你喜欢

竹枝词土家土家族
土家族情歌
书法《竹枝词》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族
土家摔碗酒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竹枝词两首》其一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