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阈下抑郁成因及综合干预对策的研究
2016-03-16刘爱楼刘贤敏
刘爱楼,刘贤敏
(1.湖北师范大学,湖北 黄石 435002;2.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大学生阈下抑郁成因及综合干预对策的研究
刘爱楼1,刘贤敏2
(1.湖北师范大学,湖北 黄石435002;2.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
阈下抑郁作为抑郁症的新亚型,是现代社会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亚健康状态。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正导致阈下抑郁人群不断扩大,大学生已成为阈下抑郁的高发人群。以大学生阈下抑郁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归纳总结大学生阈下抑郁的现状、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认知纠偏先行,社会支持跟进,自我干预为要”的思路,探索构建大学生阈下抑郁综合干预方案。
阈下抑郁;大学生;成因;干预对策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各种压力的传导,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人数逐渐增加。有研究显示,情绪的抑郁问题,已成为大学新生中仅次于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的第三大常见心理问题[1]。高校对抑郁症学生倍加关注,但对阈下抑郁的认识和重视远远不够。阈下抑郁是介于健康与抑郁症之间的一种心理亚健康状态,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其发展为抑郁症的可能性较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正受其害却不自知。抑郁不是简单的器质性变化,它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对它的干预需要完备的综合性机制。因此,立足“防患于未然”,针对大学生阈下抑郁的现状和特点,研究探索针对大学生阈下抑郁的干预对策,对大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和高校学生工作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大学生阈下抑郁的现状与特点
“阈下抑郁”又称“抑郁倾向”,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国内外对其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心理协会在1993年召开的“抑郁症:新亚型和治疗挑战”专题讨论会上将其定义为抑郁症的一种新亚型。参考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和当前学界研究现状,本文中“阈下抑郁”指的是情绪的抑郁状态或倾向,按程度划分包括抑郁状态和轻度抑郁,是抑郁症的最早期反应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大学生,虽然症状表现并未达到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轻生的念头并不强烈,但心理和生理指标均有下降,社会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学习、生活遭受明显困扰。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一是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低落、心境不佳、无精打采;易悲观、自责、自我评价较低;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下降、人际交往出现问题;二是出现明显但不严重的躯体化反应,如失眠多梦、睡眠质量下降,或有主观上的躯体不适感(如感觉肠胃、呼吸道不适,易疲惫,或头痛、背痛、肌肉酸痛等等);三是部分个体会产生神经症倾向,如强迫、疑病等。万春秀等[2]通过量表测试发现,阈下抑郁大学生在强迫症状、焦虑和敌对等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说明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堪忧。
国内外相关调查对大学生群体抑郁状况的检出率在15.32%-83.8%之间,女生检出率较男生更高。笔者回顾10年来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历,发现因抑郁前来咨询的人数占总咨询量的2/3强。Bonner等[3]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有抑郁体验或患临床抑郁的可能性是其他同龄群体的2倍。
由此可见,大学生是阈下抑郁的易发、高发群体。阈下抑郁者没有明显的抑郁症症状,易被[作者简介]刘爱楼(1980—),女,河北保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刘贤敏(1981—),女,山东单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学校、同学和家长忽视,但他们其实正在经历着抑郁情绪的困扰,若不及时干预就有可能发展为抑郁症。Lyness等[4]的研究显示,相较于心理健康人群,阈下抑郁人群在一年后发展成重度抑郁的机率高出5.5倍。李一云[5]也发现,有72.5%的阈下抑郁者两年后仍维持原诊断不变甚或发展为重度抑郁。因此,对大学生阈下抑郁的识别与干预应引起教育、心理、医学乃至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共同帮助他们摆脱抑郁困扰,使他们将来能够发挥好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作用。
2 大学生阈下抑郁产生的主要原因
2.1应激事件
2.1.1学业压力。学业压力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是显著的。涂毕华[6]对学业困难大学生与非学业困难大学生的比对研究发现,学业困难大学生抑郁情绪相对更严重。阳德华[7]、王黎恩[8]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活事件各个因子均与抑郁状态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学业压力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最为突出。魏义梅等[9]对大学生近一年所遭遇生活事件的调查结果显示,发生频率高于50%且位居前两位的分别是考试失败或不理想(82.1%)、学习负担重(69.1%),充分证明了学业压力是大学生群体主要的压力源和应激事件。
2.1.2人际关系紧张。从行为角度分析,阈下抑郁的形成与人际交往能力差、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正强化以及难以应对人际关系压力等有着直接关系。因为人际关系紧张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而无价值感恰恰是阈下抑郁的显著特点。国外早期研究中有关抑郁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特别强调了人际关系问题是导致抑郁情绪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10]。魏义梅等[11]对大学生近一年所遭遇生活事件的的调查结果显示,与人际关系相关的生活事件发生频率很高,如被人误会或错怪(68.8%)、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63.1%)等等,表明多数大学生都比较在意周围人的目光,特别是关系密切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等。因此,人际关系紧张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应激源。
2.1.3情感问题。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中思想开放、精力充沛、个性彰显的阶段,除了学业,感情生活在这一阶段占有重要地位,恋爱引发的情绪问题也不少。在恋爱中,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敢爱敢恨、情感强烈的特点,但他们仍处于人格逐渐成熟的阶段,情感相对比较脆弱,在面对恋情不顺或失恋时,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甚至绝望心理。王希华等[12]研究显示,失恋大学生的SCL-90测试结果“强迫、抑郁和精神病性”3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未失恋或未恋爱大学生。这说明恋爱不顺利或者失恋这类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抑郁情绪有明显预测作用。
2.1.4经济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加剧,贫困大学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据有关报道,全国高校中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约占20%。贫困生受到的生活应激大大超过普通学生,一方面是经济困难本身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经济困难诱发的人际关系敏感、环境适应不良。家庭经济困难并不是大学生抑郁的直接原因,但它在相当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过强自尊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造成心理压力过大不堪重负。薛朝霞等[13]研究发现,家庭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堪忧,抑郁倾向的比例显著高出普通大学生人群。
2.2原生家庭问题
家庭是人出生后最早的生活环境,也是成长的最主要场所。家庭影响具有早期性、长期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在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深远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在情感、人格、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子女成长有着显著影响。张静[14]研究发现,不同抑郁程度大学生在家庭环境因素分量表中差异显著,阈下抑郁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多是情感封闭、压抑、控制、教条、关系冷漠、矛盾冲突多,尤其是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成员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其得分显著低于无症状组大学生。李恒芬等[15]研究指出,家庭环境亲密度越高,子女产生抑郁情绪以及发展为抑郁症的几率就越低。
父母教养方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也得到了多项研究证实。笔者连续10年对所在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情绪因子中抑郁倾向的水平,且差异显著。母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和父亲的过度保护等不良教养方式都会增加子女出现抑郁的可能性。多项研究[16-18]佐证了笔者的结论,处于阈下抑郁状态的青少年,其父母较多采用冷漠、不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不良教养方式。
2.3认知-人格因素
2.3.1负性认知偏向。负性认知偏向是指个体对自己、周围环境以及未来的认知通常采用负性的信息加工方式。个体长期倾向于用消极的方式对待内在和外在世界,对自己和未来持悲观态度,最终进入抑郁状态。前述诸项因素多是通过负性认知偏向起作用而导致阈下抑郁。
2.3.2人格特质。有关研究发现[19],人格特质对大学生抑郁状态具有重要预测作用:神经质、外倾性和精神质的人格特质对大学生情绪体验有显著影响,神经质分数越高、外倾性分数越低的大学生体验负性情绪的程度越重。
2.4生物性因素
2.4.1神经生化因素。从神经内分泌角度研究抑郁障碍的发生机制,目前已获得重大进展。生物胺的代谢紊乱是心境障碍的易感因素,抑郁障碍是因为一种或者多种生物胺相对缺乏而造成的。去甲状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在抑郁障碍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分布在大脑的各个区域,调节情绪表达、睡眠及食欲等行为活动[20]。5-羟色胺水平低或者甲状腺机能减退,会使大脑神经递质水平处于失调状态,从而导致心境的不稳定,最终导致抑郁。
2.4.2家族及遗传因素。有抑郁家族史的个体患抑郁症和进入阈下抑郁的风险更大,其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导致的大脑结构异常有关,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到脑的形态,从而影响抑郁易感个体(尤其是母亲是或者曾是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神经递质的产生。有研究指出,抑郁症与人类第4号、12号、18号、21号染色体存在关联[21]。
2.4.3睡眠和生物性节律。睡眠障碍和生物学节律失调会导致抑郁。杨本付[22]等研究发现,大学生失眠与抑郁情绪之间高度相关,长时间失眠会引发抑郁。许多慢性持续性失眠患者都伴有忧郁和焦虑症状,有22.26%的失眠者被诊断为心境恶劣。
3.大学生阈下抑郁综合干预对策
国内高校对大学生中显著抑郁人群有完备的干预和处置机制,但对阈下抑郁尚未给予足够重视,干预方法总体上也处于探索阶段。针对上文分析归纳的大学生阈下抑郁成因,笔者提出“认知矫正先行,社会支持跟进,自我干预为要”的思路,探讨大学生阈下抑郁的干预对策。
3.1纠正认知偏向
阈下抑郁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低下,要么过分消极、悲观、自卑,要么过分自尊、敏感,排除生理原因不表,其实更多的是由于认知出现了偏差,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内在与外在。因此,干预大学生阈下抑郁,首要工作是矫正认知。
3.1.1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要矫正手段。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的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其对所遇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采用该方法,首先要分析个体的认知模式和应对事物的策略,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帮助个体逐步建立积极合理的认知方式,习得新的应对方式;通过反复训练和积极支持,最终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
大学生抑郁状态的产生大多源于他们在认识和对待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感情等应激事件上存在偏差。多项研究证实[23-24],CBT在干预大学生早期或轻度抑郁状态上有显著效果;张文悦[25]明确指出,CBT能显著改善阈下抑郁状态。
3.1.2贯彻积极心理学思想理念。积极心理学区别于传统心理学研究模式,从过去以心理问题为中心转向重点关注人类拥有的潜能和积极力量。由此发展出的积极心理疗法,主要通过挖掘个体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激发积极情绪体验,形成积极思维和行为。积极心理疗法手段多样,包括培养乐观性、感恩训练、表达善意和品味生活等等,已广泛应用于干预抑郁情绪。该方法能够帮助个体形成从正面、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认知方式,配合CBT干预效果更佳。多项研究表明[26],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消极和抑郁情绪。
3.1.3以箱庭疗法为辅助矫正手段。箱庭疗法是一种非言语疗法,通过游戏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个体心理状况和认知的改善。干预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箱庭作品和感受一般不进行过多的分析和评价,只是陪伴、欣赏和共感。在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里,个体抑郁情绪得到宣泄,自我也在自发性地产生积极改变。该方法的非言语特征和形式特点很适合作为干预大学生阈下抑郁的辅助手段[27]。
3.2扩充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阈下抑郁干预单靠任何个体的力量是难以为继的,需要社会支持。传统的“社会支持”主要指家庭支持,笔者在此提出扩充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是指由学校牵头、多方联动,综合各方优势来防治和干预大学生阈下抑郁。
3.2.1优化识别手段。大学生阈下抑郁的发生率和发展为抑郁症的机率都比较高,早发现、早干预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开展定期筛查、跟踪随访工作很有必要。大规模筛查有赖于可靠的量表,而学界在阈下抑郁专用量表开发上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心理工作者只能结合SCL-90,CES-D乃至SDS,PHQ-9和HAMD等抑郁症专用量表来进行综合评定,操作繁琐且可靠度不够高。一个量表从开发到成熟需要大规模的应用和反复校验信效度,高校校际合作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为早日建立完备的大学生阈下抑郁干预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3.2.2提高心理辅导效能。针对大学生阈下抑郁,专职心理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大力开展团体辅导,灵活运用心理剧、人际关系疗法(interpersonal therapy)、拓展训练等方式方法,促进互帮互助,实现批量干预。团体辅导对阈下抑郁的干预效果已被多项研究证实[28-29]。二是尝试使用在心理治疗领域已广为接受的先进技术,如催眠技术,意向对话技术,情绪性条件反射技术,加速体验-动力性心理疗法(AEDP)等等。当然,这对教师本人的技术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3.2.3全力争取家庭支持。前面提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侯春宇[30]的研究表明,如父亲能加强对子女的情感投入,母亲能减少对子女的过度干涉,子女的阈下抑郁状况会明显改善。这也提醒我们,如能争取到学生家庭的全力支持,或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家庭团体辅导,对开展干预大有裨益。
3.2.4思想政治教育同步跟进。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职业规划教育、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对大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认知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符合“认知-行为”理论原理的有效方法。此外,引导学生发扬“利他主义”,积极参加慈善活动、青年志愿行动,能催生愉悦的情感体验[31],对建立积极认知亦有帮助。
3.3催生自我干预能力
对个体而言,掌握相关方法,最终实现自我干预阈下抑郁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他人无法替代。肖艳丽等[32]指出,人的心理结构中天然存在修复功能,可以利用这种特性引导人进行自我调节或者寻求帮助。在阈下抑郁的全面干预体系尚未建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本人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其心理自愈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3.3.1革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方面,应把阈下抑郁及其防治的内容加入到教育课程中,使学生对阈下抑郁的危害有充分认识,并具备基本的辨识阈下抑郁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弱化教育课程的理论性,强化其实践性和实用性,以“训练”取代“灌输”,教会学生自我调节、自我干预的方法。
3.3.2开发定制化情绪管理方案和阈下抑郁自疗方案。针对不同性格特质的学生,开发定制化的情绪管理方案,使学生学会自主调节情绪。利用现代化信息媒介的平台优势,开发基于网络的自疗策略方案,使学生凭借电脑、手机就能简易高效地进行阈下抑郁的自我干预。在这个方面国内外已有多项成功案例可供借鉴[33-35]。
3.3.3弥补社会适应训练的缺位。当今社会日益开放多元,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们如果“只读圣贤书”,不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生活中的棘手困难也会诱发抑郁情绪。因此,学校应该针对社会形势和热门问题,开设法制、理财、恋爱(性教育)、安全(消防,急救,防骗,防身,反网络欺凌等等)等教育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及时更新迭代,促使学生重视提高社会适应力。
3.3.4普及人体机能调理方法。健康的身体是个体防范阈下抑郁的根本依靠。中医养生法追求“气血平衡、情志调和”的和谐状态,很适合阈下抑郁的干预调理。一养神志。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音乐疗法[36]、正念冥想[37]等对改善抑郁和焦虑、提升睡眠质量有显著效果,且易学易用,很受欢迎。二养身形。从膳食角度来讲,荞麦、萝卜、辣椒、山药、枸杞、羊肉、低脂牛奶等食物对抑郁情绪有一定改善作用,香蕉、葡萄柚、樱桃、鸡肉、深海鱼油等能促进机体分泌更多可带来快乐情绪的血清素、多巴胺[38],应相对多摄入。从健身角度来讲,针灸、走罐、穴位按摩等传统保健方法和太极拳、八段锦、各种有氧运动对抑郁情绪有很好的干预效果,已获大量实证研究证实[39-41],可作为阈下抑郁自我干预方法的有益补充。
4.结束语
阈下抑郁大学生群体量多面广,干预工作不应只停留在个体心理层面,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相关方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统筹指导,高校应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完善相关硬件并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提高学生自治互帮能力。很多高校在专职心理教师能力建设和“学校-家庭”联动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亟待加强。只有构建多方合作的“大联防”体系,不断探索和创新干预方法,综合施策,久久为功,才能将阈下抑郁群体控制在极低量级,力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平稳健康地成才。
[1]刘爱楼,刘贤敏.理工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9(27):1093-1094.
[2]万春秀,任运国.大学生阈下抑郁的症状特点及其应对方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8):59-60.
[3]R.L.Bonner, A.R.Rich. Negative Life Stress, Social Problem-solving, Self-appraisal and Hopelessness: Implications for Suicide Research[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98,(12):549-557.
[4]Lyness JM, Heo M, Datto CJ, et al. Outcomes of minor and subsyndromal depression among elderly patients in primary care settings[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6,144(7):496-504.
[5]李一云,樊洁,史永成,等.抑郁的亚综合征(SSD)两年后随访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12(4):275-276.
[6]涂毕华.高校学业困难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7]阳德华.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52-355.
[8]王黎恩,王极盛.医学院校大学生具体生活事件与抑郁状态的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55-57.
[9][11]魏义梅,张剑.大学生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6):582-583.
[10]Butler AC, Hokanson JE, Flynn HA. A comparison of self-esteem liability and low trait self-esteem as vulnerability factors for depress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66(1):166.
[12]王希华,张瑞.失恋对大学生恋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5):589-600.
[13]薛朝霞,卢莉,梁执群.贫困大学生抑郁情绪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7):853-854.
[14]张静.不同抑郁状况下大学生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64-69.
[15]李恒芬,曹素霞.焦虑抑郁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和认知倾向[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582-585.
[16]程文红,王祖承.青少年抑郁发病家庭因素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1):50-52.
[17]余毅震,秦泰然,孙琳,等.大学新生抑郁状态影响因素路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3):286-288.
[18][30]侯春宇.大学生阈下抑郁的影响因素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04:44-46.
[19][25][40]张文悦.抑郁状态人群针刺早期干预及静态磁共振成像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20][21]谌剑飞, 严颂琴.抑郁障碍遗传、神经生化及神经内分泌的病因和病机研究进展[C].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成都,2004:228-229.
[22]杨本付,张作记,岳喜同,等.医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关系的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9(5):346-347.
[23]郭天蔚.大学生抑郁状态早期筛查、干预及循环microRNA测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24]桑文华,杜波,张香云,等.认知行为疗法对轻性抑郁障碍疗效及依从性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9):1046-1047.
[26]周少贤.积极心理疗法对抑郁群体的干预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4(9):66-68.
[27]钱晓宇.大学生阈下抑郁人群的箱庭作品特征分析及其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8]张静.团体辅导对阈下抑郁的干预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2(11):46-47.
[29]林霞玉.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抑郁倾向干预效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31]马庆国,沈强,李典典,等.社会神经经济学:社会决策和博弈的神经学基础[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53-63.
[32]肖艳丽,杨文.阈下抑郁的辨识与调节[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7(1):90-91.
[33]Morgan AJ, Jorm AF. Self-help strategies that are helpful for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a Delphi consensus study[J]. J Affect Disord,2009,115 (1/2):196-200.
[34]王建中,陈新.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模式研究[C].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2007:370-372.
[35]刘琰,谭曦,张杰,等.阈下抑郁人群网络自救方案的初步构建[J],中国全科医学,2014,7(20):2305-2307.
[36][39]耿元卿.八段锦和五行音乐对心理亚健康状态干预作用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7]闫慧.正念冥想训练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调节[D].山西医药大学,2014.
[38][40]杨玉帆.抑郁症之文献研究及中医养生防治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41]何玲玲.穴位按摩结合情志疗法对高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干预[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6):62-64.
(责任编辑:胡乔)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DEA150266); 湖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资助项目(2015SZB10)
2016—03—06
G645
A
1009- 4733(2016)05- 0107- 05
10.3969/j.issn.1009-4733.2016.0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