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2016-03-16刘晓光
刘晓光
(湖北师范大学学工处,湖北 黄石 435002)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刘晓光
(湖北师范大学学工处,湖北 黄石435002)
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干部队伍在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服务管理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社会发展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原因,地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突出困境,分析原因、提出破解难题的对策对地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学生组织;培养
学生干部队伍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一个特殊群体——既是受教育的对象,也常常扮演着教育活动组织者、实施者的角色,近年来颇受社会关注。不论是褒是贬,虽没有道出这个群体全面、真实、鲜活的形象,但引起了人们对学生干部角色及其作用的思考。这对指导高校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然而,由于对高校性质特点、环境条件、学生特点等因素认识的不足,很多思考与建议缺乏现实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地方高校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地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地方高校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关于我国高校的分类划分,学界早有研究。如果按隶属关系或管理权限划分,我国高校可归为教育部所属、国家各部委所属和地方政府所属三类[1]。1999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一段跨越式发展的历程,高校的隶属关系和举办主体由过去的中央政府管理为主向地方政府管理为主转变,高校布局由省会城市、重点城市逐渐向地级市延伸[2],地方高校成为高等学校的绝对主体。所谓地方高校,即是指隶属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等地方政府管理,办学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供给的普通高等学校。 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长期采取“扶优保重”的政策,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在少数重点高校[3],导致数量更多的地方高校与部属重点高校差距不断扩大。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劣势”(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经费短缺。在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社会捐资、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等收入方面,地方高校均不能与部属重点院校相提并论,经费不足在很大程度影响到了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第二,生源质量不同。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地方高校招生的层次。地方高校特别是地市高校的隶属关系又决定了招生的“区域化”。部属院校与地方高校成为高分学生和低分学生以及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的分水岭。第三,内涵建设差异。部属重点院校大多有较长的办学历史,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学术传统和管理经验,校园文化、师资力量、学科专业、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水平整体上让地方高校都难以企及。第四,社会声誉差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部属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形成了很强的优势,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较之于地方高校要高。这些“先天不足”却正是地方高校在生存与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最大现实,也从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方高校大学生以及学生干部成长发展。
二、地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在学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起着桥梁纽带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地方高校,由于教育经费、资源投入的不足,政工干部队伍配备无法满足学生人数和学生事务增加带来的需要,学生干部往往成为非常重要的补充。可以说,学生干部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高校校园文化、服务管理的质量,影响着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的水平。从推动形成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意义上说,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生干部队伍对地方高校显得更为必要。然而,从近些年地方高校的调研来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不少现实困境[4],影响着学生干部队伍整体正能量的发挥。其突出表现在:
1.学生干部队伍结构不优,“低龄化”现象蔓延。一支结构合理的学生干部队伍应是由高、中、低多个年级学生相衔接组成的。中、低年级的学生承担更多具体的日常事务,高年级学生负责某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学生组织的全部工作。从学生干部的成长规律来看,这样的培养路径也是比较适宜的。但在地方高校,学生干部“低龄化”现象较为普遍,学生组织中高年级学生越来越少,中、低年级学生成为“绝对主力”,低年级学生主持部门工作也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学生干部倾向于“2+2”大学生涯模式,即大学一、二年级在学生组织中锻炼,三年级开始为个人的毕业前途转向。“低龄化”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年龄概念,更多的是指向经历、履历、经验的范畴。对学生干部而言,思想的成熟、能力的获得、经验的累积只有通过一次次活动、一项项工作的历练才能成长。一、二年级往往只是一个学生干部的成长期,三年级才是施展才华的黄金期。
2.学生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功利性思想浓厚。学生组织是由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自治群体,其宗旨是代表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维护学生权益,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学生干部作为组织成员,理应秉承组织精神,践行宗旨意识,在服务同学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从现实情形看,部分学生干部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一些同学把加入学生组织当“干部”作为增加将来就业竞争的砝码,有的将之作为向党组织靠拢的跳板,还有的为了在各种评优、评先、评比项目中占得先机等等。在学生工作中,一旦掺入了名利的影响,势必会对工作的态度、热情乃至效果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既不利于学生干部自身成长成才,也不利于学生组织目标的实现,还对学生组织、学生干部的整体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3.学生干部能力不足,活动组织格调不高。学生组织的目标通过丰富的学生活动来实现,学生活动又是学生干部价值实现的舞台。高质量的学生活动是一项融创意、规范、纪律、执行、应急、协作等要素为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使受众获益,也能充分检验学生干部(活动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领导、组织、协调、应变、表达、创新等综合能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干部能力的不足,活动效果往往欠佳。有的活动缺乏亮点,陈陈相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活动则是一味创新,缺乏对原有经验的继承,显得轻浮草率不严谨;有的缺少对突发情况的预判和应对,造成整体上的驾驭不足;更多的是盲目追随潮流,缺少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只求迎合观众口味,缺少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活动格调不高。
应该指出,上述三种困境只是地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方面,有些方面也可能存在于部属重点大学,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差别,在地方高校体现得更为明显,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和人才培养更为不利。
三、地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建设困境的形成既受社会转型发展的深刻影响,也与高等教育跨越发展过程中自身衍生的问题息息相关。结合前述地方高校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作探究。
1.就业压力环境下,个体价值选择更趋功利化。价值观念是人们行为的内驱力和评价尺度,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性作用。价值观念的形成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5]。从2003年第一届高校扩招毕业生开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屡创新高。严峻的就业形势率先考验的是占全国高校主体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恐慌与焦虑是如今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普遍性心理状态,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焦虑心理正由毕业年级向低年级慢慢扩展。考研、考公务员成为地方高校大多数学生的理想目标。加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和影响,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权衡面前,个人前途、利益的选择占据着个人价值选择的上风。学生干部作为现实关系中的个体,在本该施展个人才华的黄金期选择离开学生组织而为毕业出路作准备,或是把加入学生组织当作捞取就业资本的捷径,这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显然是有关的。
2.重使用轻培养,未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组织优势。价值观念的形成实际上也受一定群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影响[6]。除去个体的功利化考量,学生干部的去留与他们对学生组织的认识和感受以及学生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在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上,由于缺少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办学传统,很多地方高校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培养管理机制,存在“重使用而轻培养”的弊端:工作任务较多,学习培训机会较少;工作压力大,排遣释放压力的途径少;思想政治教育过多,专门业务能力培养较少。如果学生干部在组织活动中较多地体验的是个体价值的“工具性”,那么,学生组织在他们心中的崇高感、神圣感在日复一日的疲惫中逐渐退化而归于平淡,其获得价值实现的满足感自然较低。一个没有吸引力、感召力的学生组织也就不能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学生组织中,除了需要有远见的管理者设计合理的培养机制外,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契合度、情感关系也是维系学生干部的精神纽带。学生干部对组织的感情通常来源于在日常工作、生活交往中与其他成员建立的非功利化的稳定关系。在一个精诚团结、和睦友爱的集体中,人的工作状态、潜能会充分迸发。相反,如果一个组织纪律松弛、人心散漫,缺乏进取精神,缺乏人性的温度,则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会极大降低。学生干部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但仍然是处世不深的学生,有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没有和其他学生达成共识,或自我认识不够深,或行事风格特立独行,无法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因此产生的一些情绪化想法难以得到调整和舒缓而导致的心理上压力。他们对组织的切身感受,对成员之间关系的直接体验也会对他们的去留产生重要影响。
3.地缘、隶属关系的劣势,给学生干部的成长提供的资源有限。据有关研究统计,设在地、市(县)的各类普通高校已占我国高校总数的近一半,超过了省会城市高校数和4个直辖市高校数。从数量上看,地市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多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但这些高校由于地缘上的劣势,在获取教育经费、信息、项目等资源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更多的只能将目光专注于地方,立足于地方,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自谋出路。即便是在省会城市的地方高校,由于权限管理、隶属关系的原因,没有太多话语权,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与部属高校也是相差甚远。在现实语境下,地方高校学生干部获得的成长发展平台、就业信息、升学保研机会相对很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学生组织的专注度。由于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思维视野的局限,学生干部组织的各类活动、开展的各项工作常常显得格局狭小。
4.个体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点也是掣肘因素之一。有数据显示,北京大学农村生源从八十年代的30%下降至现在的10%左右[8]。这从侧面反映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最近二三十年部属重点高校的生源中占主体的是城镇学生,而在占全国高校大多数的地方高校农村学生占有更大比例。这也符合大多数地方高校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学生干部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也占多数,他们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个性特点。如上进心强、吃苦耐劳,大学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对加入学生组织锻炼综合能力有了更多的期待;热爱学习,虽然身居学生干部之职,他们始终对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很强的介怀;懂得感恩,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毕业时有一个满意的前途去回报父母、回报家庭。但另一方面,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整体不高,遇到挫折、困难容易形成思想包袱;当学习和工作冲突时,多选择放弃工作而专注学习;在开展学生活动时,由于成长环境、学识经历的局限,在思想引领高度、内容形式的创新程度等“卓越美德力量”[9]上稍显欠缺。这些现象对地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四、解决地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困境的主要对策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困境,既有时代、社会的因素,也有高等教育内部的因素,还有地方高校内部治理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地方高校内部着手,改进和完善学生干部培养体制机制。从学校外部着眼,争取更多资源为我所用,为学生干部成长成才创造优良环境。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和职业意识。我国就业的形势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地方高校的就业压力也将长期存在,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势在必行。对学生干部群体来说,要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活规划教育,使其认识到,只有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过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就业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生干部生涯正是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引导学生干部学会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处理好学习、工作、生活三者的关系,做到学习提高和工作推进两不误。教育他们在推荐入党、评优评先等荣誉面前,保持平常心态、清正本色,不投机取巧、锱铢必较,维护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的良好形象。鼓励他们把从事的学生工作当作事业看待,以兢兢业业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能吃苦、能坚守、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教育他们在面对学习、生活、工作的困惑、困难乃至挫折时,要保持理性、积极应对,清醒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理应承担的责任,具备一定的职业精神。
2.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增强对学生干部的人文关怀。学生组织是学生干部在宿舍、班级之外的另一个精神家园,为他们实现个体价值、成就个人理想提供了广阔空间。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组织文化对凝聚学生干部、激发学生干部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在改善物质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组织精神、理念、制度、作风、品位等团队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组织软实力、向心力。理顺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荣誉指标,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协调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的学生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减少分歧、增进共识,建设团结向上的学生集体。善于观察学生干部的工作状态、心态,通过团体辅导、素质拓展、文体活动等方式为他们舒缓工作压力、展示个性才能以及促进身心健康创造条件。及时了解学生干部的思想动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感情障碍、心理困惑、身体疾病等困难学生干部,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际帮助和精神关爱。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增强对学生干部的人文关怀,切实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3.改进学习培训质量,提高学生干部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学生干部被学生组织吸纳是在自身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基础之上的,但他们能否适应学生组织、履行好岗位职责,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价值,则需要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得以检验。越是在关键时刻、重要环节,越需要拥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干部去担当,也越能体现学生干部的意志、态度、品质、作风。因此,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培养,是学生组织丝毫不能放松的重要工程。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两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学生干部能否沿着正确方向成长,必须格外重视、常抓不懈。从某种意义上看,思想就是战斗力。目前地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少,而是多而不精,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要改进学习培训的质量,形式可以多样、内容可以更丰富、方式方法可以更加灵活、语言可以更生动。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的社会实践,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馆”的参观考察,围绕时事热点的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等都是很好的教育途径。还要经常总结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归类,通过集中培训或个别谈话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个人修养和业务技能。
4.改善资源配置格局,优化地方高校办学环境。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以来,地方高校的发展也得到很多机遇,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显著提高,一些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也得以较快上升,为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面对激烈的生源竞争、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社会对更高素质人才的期待,学生和家长对获得满意、公平的高等教育的诉求,地方高校还有更多进步的空间。地方高校的内涵提高一方面需要自身的努力,以育人为中心,合理定位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特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也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资源分配时更多的向地方高校倾斜,优化地方高校办学的外部环境。地方高校各部门、教学院系也要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策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争取更多的资金、项目、信息,真正为人才培养搭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1]杜瑛,戚业国.高等学校分类的历史与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05(3):123-125.
[2][3][7]王保华.千万别冷落了地方高校[N].中国教育报,2005-9-23.
[4]李嘉玮. 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和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钦州学院学报,2013(10):60-64.
[5][6]邹强.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现状的调查[J].咸宁学院学报,2007(4):123-127.
[8]徐静. 四成到一成 名校里农村娃少了[N].广州日报,2013-10-16.
[9]郑祥专.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6):69-74.
(责任编辑:胡乔)
2016—05—21
刘晓光,湖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
G647
A
1009- 4733(2016)05- 0103- 04
10.3969/j.issn.1009-4733.2016.0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