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汉酌金:努尔哈赤的“新年”活动

2016-03-16于冬萃王家乐

文化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满文努尔哈赤汉人

于冬萃 王家乐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文史论苑】

参汉酌金:努尔哈赤的“新年”活动

于冬萃 王家乐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努尔哈赤是清帝业的缔造者,在其统治时期,由于与汉人接触日渐加深,民族融合的趋势得到发展。作为汉人传统节日的“新年”,即成为努尔哈赤积极参与的重要节日。努尔哈赤在继承汉人“新年”文化活动的同时,利用节日提供的良机来化解“亲人”之间的矛盾,并将本民族的文娱活动注入“新年”节日中,从而丰富了传统佳节的节日内涵。努尔哈赤对“新年”的继承与发展,即是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彰显。

努尔哈赤;新年;参汉酌金;民族文化认同

新年,不仅是汉族的重要节日,也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其他少数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外化。学界对统治者新年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由汉族建立的王朝,而对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的研究则屈指可数,尤其是作为清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清入关前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女真族(满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员,对努尔哈赤新年活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换一角度来重新审视:女真族(满族)对民族文化形成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及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走向。

一、参汉

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其帝王多会在元旦(正月初一日)举行拜祭、朝贺、宴飨等活动,努尔哈赤亦是如此。《满文老档》载,天命七年(1622)正月初一,努尔哈赤首先率领“八旗诸贝勒大臣等,出城叩谒堂庙”;然后“回衙门升座”,开始接受叩拜朝贺。其顺序为:首先“八旗诸贝勒率群臣,叩祝汗长寿”;其次“蒙古恩格德尔额驸、莽古勒额驸、古尔布什台吉率众蒙古人叩祝”;然后“抚顺额驸、西乌里额驸率众汉官叩祝”;最后“唐古特部二喇嘛及朝鲜四官员叩祝”。叩贺结束后,努尔哈赤大宴群臣,并“备陈各种汉人乐舞”,以助新年之乐。至天命九年(1624)正月初一,又对元旦活动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安排:卯时(05:00-06:59),拜祭;辰时(07:00-08:59),朝贺;巳时(09:00-10:59),宴飨;未时(13:00-14:59),结束。

正月十五,观赏焰火也是汉族新年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文老档》载:天命九年(1624)正月初二日晚戌时(19:00-20:59),因各地蒙古贝勒远道而来,努尔哈赤将“观赏花炮”的时间由“十五、十六日”提前到是日,其观赏地点就是在“城西墙之怀远门上”。

新年也被汉人赋予化解家庭矛盾、彰显团圆和美的文化内涵。努尔哈赤亦借此新年文化内涵,化解因被他消灭而与乌拉、叶赫等诸部“亲人”形成的紧张关系。努尔哈赤在崛起的过程中,为实现其“远交近攻”[1]整合女真诸部的目标,经常采取与各部联姻的方式来减少进兵阻力,亦因此形成了复杂的亲属关系。当努尔哈赤在大刀阔斧地逐个消灭“亲人”时,与“亲人”结下仇恨。为化解仇恨,《满文老档》载,努尔哈赤于天命十年(1625)正月初七日,派人恭请“拜珠虎伯父、郭兴阿伯父及乌拉外姑、叶赫布尔杭古额驸之母、德勒格尔阿哥之母、察木布之母”。其中“乌拉外姑”是“满泰汗之妻,汗之岳母”;布尔杭古之母和德勒格尔之母分别是叶赫布寨和金台石的妻子。乌拉部经过努尔哈赤长达七年的“伐大木”之举,最终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正月部灭家亡;而叶赫布寨和金台石也皆死于建州(后金)。努尔哈赤不顾“兀喇国岳母(满太贝勒妻,皇后之母也),及夜黑国岳母等,皆唆其夫与我为仇”[2]的怨恨,借新年之机,降下身段行“年礼”,分别向二伯父、四媪叩拜,其三福晋更是以儿媳之礼叩拜二伯父及四媪,并在饮宴结束之后奉上兽肉等物。努尔哈赤对“亲人”可谓是礼敬有加。

二、酌金

与汉族庆贺新年的活动不同,由于女真族能骑善射,“熟习弓马”[3],所以在新年之时会有“行猎”活动。《满文老档》载,天命八年(1623)正月初八日,努尔哈赤带领八旗子弟骑马射猎于辽河等地。努尔哈赤“行猎”辽河,是为了保持女真人的尚武精神,这为新年时的咏诗作对、猜谜画符的“文”文化,注入了“武”的内涵。

东北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与雪成为东北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从而也形成了特有的冰雪文化,而女真人的体育活动——“冰嬉”,即是其中之一。[4]《满文老档》载,天命十年(1625)正月初二日,努尔哈赤率领“众福晋、八旗诸贝勒、福晋、蒙古诸贝勒、福晋、众汉官及官员之妻,至太子河冰上,玩赏踢球之戏”。之后,努尔哈赤与众福晋“坐于冰之中间,命于二边等距离跑之”,即进行冰上赛跑活动。先令汉官之妻三十六人,“跑往取之”十八处之银;再令蒙古众小台吉之妻十六人,“跑往取之”八处之银;最后令众女儿、众小台吉之妻、福晋及蒙古之众福晋等二十四人,“跑往”取之十二处金银。由于冰滑,在比赛争金银的过程中,经常有“摔倒于冰上者”,努尔哈赤见此情景“大笑”不止,这是在史书中努尔哈赤以冰冷、严峻视人外难得一见的“可爱”形象。“冰嬉”结束之后,努尔哈赤“杀牛羊,置席于冰上”,享受“冰宴”。由于快乐非常,至戌时(19:00-20:59)努尔哈赤才回城休息。

如今过年,仍然流行着南国看花、北国看雪的风俗。不难看出,冰雪已成为东北地区新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新年注入了地方文化因子。

三、结语

笔者在阅读《满文老档》《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洲实录》和《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等史书时发现:对努尔哈赤新年活动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天命六年(1621)之后,这与其入主辽东后与汉人接触日渐频繁相一致。而在新年之时,努尔哈赤多有赏赐之举,其中有一类人值得注意——八旗教书之汉外郎。《满文老档》载:天命六年(1621)十二月三十日的旧历最后一天,努尔哈赤为了表彰汉外郎教习八旗子弟学习汉文化的用心,特赐银三两。此举无疑是努尔哈赤对汉文化认同的彰显,加之女真旧有文化的保留,通过努尔哈赤“新年”活动这一缩影,展现出的正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而“多元”亦是中华民族生命力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

[1]李朝宣祖实录(卷189)[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478.

[2]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A].潘喆.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381-382.

[3][清]昭梿.啸亭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16.

[4]阎崇年.清史论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191.

【责任编辑:董丽娟】

K249

A

1673-7725(2016)03-0216-02

2015-12-15

于冬萃(1992-),女,辽宁大连人,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猜你喜欢

满文努尔哈赤汉人
秦人称谓小议
辽代壁画墓汉人出行图浅议——以关山4号墓为例
赏赐仇人
满文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翻译方式探析——以《发愿文》、《普回向真言》为例
三田渡汉文满文蒙古文碑文对比研究
民族整合与文化认同:努尔哈赤汉人“恩养”政策
佛教传入辽朝原因及来源探析
清代审理哈密和吐鲁番回人案件的两份满文题本译释
北京地区满文古籍纵横谈
李成梁收养努尔哈赤说的起源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