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博物苑旅游文本英译探究*

2016-03-16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博物外国游客目的论

张 云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人文系, 江苏 南通 226007)

ZHANG Yu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Nan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Nantong 226007, China)



南通博物苑旅游文本英译探究*

张 云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人文系, 江苏 南通 226007)

中华民族缤纷的异域文化吸引着无数的外国游客,博物馆则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条捷径。博物馆文本的英译资料作为最直接的宣传工具,担负着传播中国文化、吸引外国游客的职责。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必须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文章试图在目的论的关照下,本着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翻译原则,对南通博物苑的旅游资料英译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翻译策略提高旅游资料英译文本的宣传效果,以实现它的预期交际目的。

目的论; 文化交流; 翻译策略

ZHANG Yu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Nan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Nantong 226007, China)

一、引 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积极关注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而博物馆则是他们接触中国文化的一条捷径。博物馆可以从各个方面反映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的职责,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南通博物苑位于风光秀美的南通濠河之滨,由晚清状元,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于1905年创办,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作为展现南通历史底蕴、城市发展、文明进程的媒介,南通博物苑承担着大量的对外接待任务。博物苑凭借自身的魅力,早已成为南通对外交流的窗口。由此,南通博物苑旅游文本的英译承载着对外宣传旅游文化信息和吸引潜在游客的重要职责,在南通旅游文化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这一翻译理论产生于德国。功能学派的第二位代表人物Hans J.Vermeer 于20 世纪70 年代建立了目的论,并认为“目的”就是翻译过程中的核心。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码转换过程,而是人类的具体形式的行为,是受目的支配的。任何一项翻译在开始之前都必须弄清楚它的目的,否则就是无的放矢[1]27。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必须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过程,即翻译的结果决定翻译的方法。翻译目的论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优的处理方法[2]51。

旅游资料英译的目的就是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信息,让国外游客读懂、看懂、听懂,并且喜闻乐见[3]48,实现译文文本的交际功能,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推动国内旅游业发展。因此,旅游资料英译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4]55。所谓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就是要尽可能多地保留中国文化信息、宣传中国文化,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所谓以译文为重点,就是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要从译文读者角度出发,对译文做出适当调整[5]161。

三、南通博物苑文本英译实例分析

例1 南通博物苑:Nantong Museum

笔者在南通博物苑的宣传册上见到其英文翻译为“Nantong Museum”,这种译法是否准确呢?南通博物苑最初的格局包括中馆、南馆、北馆三种主体建筑,分别陈列天产、历史、美术等部的文物、标本。苑内广植树木花草,饲养以丹顶鹤等禽类为主的一些动物,并建有假山池沼亭台馆榭等设施,形成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近代博物馆相融合的特点。这也正是名为博物苑的缘由,含有园林、苑囿的意思。而“museum”一词的英文解释则是:

“A museum is a building where a large number of interesting and valuable objects, such as works of art or historical items, are kept, studied, and displayed to the public, or a depository for collecting and displaying objects having scientific or historical or artistic value.”

从以上的英文解释来看,“museum”一词并不能阐明南通博物苑的文化内涵,不能起到宣传中国文化的作用。试想一下,对于这样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一个对中国文化并不了解的外国游客可能很难将博物馆与园林、苑囿联系在一起。看到这样的英文翻译,他们会以为南通博物苑与一般的博物馆并无差异。

那若是翻译成“Nantong Garden Museum”是否可行呢?随着时代的发展,“garden”一词已经派生出“园林”之意,这可见于中国各大园林景点的英译文,如苏州的拙政园译成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扬州的个园翻译成“Ge Garden”等。但是,将“garden”和“museum”放在一起,译文读者势必感到疑惑,这到底是“museum”还是“garden”,还是两者的结合呢?综上所述,笔者作了适当解释,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试译为:“Nantong Museum----the integration of garden and museum.”这既能传播中国文化,又能让译文读者理解接受,最终达到翻译的预期目的,不失为一个好的译文。

例2 表门:Omotemon (Front Gate), Memorial Gateway

国秀坛:Guoxiu Parterre, the Altar of National Excellence

滕东水榭:Tengdong Waterside Pavilion

谦亭:Qianting Courtyard, the Pavilion of Humbleness

鉴池:Mirror Pool

魁星亭:Kuixing (God of Literature) Pavilion

以上所选几例都是南通博物苑内各处景点名称,这几处景点都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在西方文化中存在词义的空缺,如果不做解释说明,外国游客就很难理解其内涵。

“表门”一词来源于日本,指的是正门,其英文翻译“Omotemon”是日语的音译,而“Memorial Gateway”是对其含义的误解,是一种误译。

“国秀坛”建于1907年,又名国粹坛,中部假山以太湖石为主,最著名的是“美人石”,坛内还散置了不同产地之石材,以示中国物产的丰富,其实就是达到了“National Excellence”。

“滕东水榭”建成于1913年,以其西枕藤萝、东临濠河而得名。因占据风光之胜,且自身有极富传统园林建筑之美,故用作游客休憩和嘉宾雅集之所。其英译文“Tengdong Waterside Pavilion”只是说它是水边的亭子,没能全面阐释其文化内涵。

“谦亭”为南通博物苑内有名的建筑之一,原为师范学校教员疗病修养之处,偶亦供外来贵宾住宿。“谦亭”的“谦”就是谦虚的意思,用英文“Humbleness”还是可取的。然而,亭子该译成“Courtyard”,还是“Pavilion”呢? 根据它们的英文解释:“A courtyard is an open area of ground which is surrounded by buildings or walls; A pavilion is an ornamental building in a garden or park”,可发现“Pavilion”更可取。

“鉴池”的“鉴”,在中国文化中就是镜子的意思。民间有种说法,在科举制未废除前,在清代,各县所考取的合格生员(即秀才),若要升为举人,必须参加会试。生员在会试前,必先到鉴池中照一照,如果照出来有监生模样则必能被录取。博物苑内的鉴池便取自此典故,仅仅译为“Mirror Pool”,并不能传递文化信息。

“魁星”是一个汉语词语,也是中国古代星宿名称,是汉族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楼,并且其香火鼎盛。此外,魁星还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小说,在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传说包公是魁星下界。此处,魁星亭解释为“God of Literature”,既顾及了外国游客的认知,又向他们传播了中国文化。

对于景点名称的翻译,完全音译适用于行政区划名称,比如北京(Beijing)、西安(Xi’an)、南通(Nantong)等。南通博物苑内的景点名称,如果完全采用音译,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只是毫无意义的符号堆砌。这种情况一般应采用音意双译的方法,即专名音译,通名意译,如国秀坛(Guoxiu Parterre)、滕东水榭(Tengdong Waterside Pavilion)等。但是,对于一些有着文化特色的景点名称,为了更好地介绍中国文化,达到让外国游客听懂、看懂的目的,采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更为合适[6]140。基于这样的目的,笔者对于上述几处景点名称的翻译作了修改。

表门:Biao’men Gate (Front Gate)

国秀坛:Guoxiu Parterre (the Altar of National Excellence)

滕东水榭:Tengdong Waterside Pavilion (with Vines to its West and Haohe River to its East)

谦亭:Qianting Pavilion (the Pavilion of Humbleness)

鉴池:Jianchi Pool (for the Scholars to see their future)

魁星亭:Kuixing (God of Literature) Pavilion

例3 设为痒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Museum established as school to educate, for students to see nature more.

以上所选一例是张謇写的一副对联,上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语出《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意思是说,人民的生活有着落了,便要兴办“庠”“序”“学”“校”来教育他们。联语略去句末的“之”字,以古人之语,言其“国待人而治,人待学而成”的主张。下联“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语出《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说,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在近处事父母,在远处事君主,还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张謇的这两句话体现了其创办博物馆的目的,即让学生们能够在博物苑内亲眼看看书本上的鸟兽草木,让他们有一个亲身体验的场所,最终促进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这两句话的英文翻译为:“Museum established as school to educate, for students to see nature more.”此译文通顺、流畅,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译文读者出发,对原文内容进行了调整、转化,外国游客很容易理解。如果将对联中的文化负载词一一译出,势必显得冗余,外国游客也很难接受。目的论认为,为适应译文的文化功能和读者的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应将自己放在译文读者的位置上,根据译文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作内容和达到目的语的文化标准,并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调整、删减甚至改写[7]256。所以,本着让译文读者读懂、看懂并接受的目的,使用改写的翻译方法,原译文还是可取的。

例4 濠南苑囿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

证史匪今三代古,尊华是主五洲宾。

能容草木差池味,亦注虫鱼磊落人。

但得诸生勤讨论,征收莫惜老夫频。

Green is the garden on the south of Haohe River and flourishing

Faster and prettier is everything here growing

Relics remnant prove modern times changing

Rich cultural heritage hosts China and treats the world

The museum now gathers all the natural paragons, displaying

To entertain the viewers in the animation

And to allure enthusiasts here onto exploration

With all these, the aging I will not remorse for the trouble collecting

此诗最早乃是张謇记于日记页眉上的一首无名诗,后人题名为《营博物苑》,镌刻于2005年建成的博物苑新馆的白石墙上。前两句咏景赞时,继而表述营建博物馆之初衷:从历史证之,今日社会已非同往昔,悠悠之文明激励国人以中华为主,视五洲为宾,赞博物苑建设;预见到博物苑广为陈列的自然界动植物之标本,可以吸引青年学子纷纷来此学习、受教育。因此,虽创业维艰,当堪以自慰。这是一首绝妙的好诗,流露出张謇经营博物苑初成的自豪与愉悦之情,寄托着他对博物苑发挥辅助教育之功的殷切期望,伟大与深远意义溢于言表,读来感人至深。

这首诗前两句的译文用了“flourishing”“growing”两个动词,译出了诗歌的意境美,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看到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景象,心生向往。诗词本身是有感染力的,翻译时只要易懂,做到大致押韵,就可以增加译文的感染力[8]78。第四句中的“主”和“宾”译成了“host”和“treat”两个动词,言简意赅,惟妙惟肖。第五、六两句中的“差池味”“注虫鱼”“磊落人”等主要信息在译文中没有体现,译者说明了园子里聚集了大自然的精华之物、展示了许多实物陈设,这一切是为了“entertain the viewers”“to allure enthusiasts”。只要置身博物苑之中,译文读者一定能够理解这些精华和实物指的是池塘、假山、花鸟鱼虫等等。如果将其逐一译出,势必破坏了诗歌的美感,无法传达诗歌的语言形式和风格。最后一句译文中的“the aging”放在句首,巧妙地点出张謇为了营造博物苑可谓是殚精竭虑,但遥想到将来青年学子们纷至沓来,又倍感欣慰。这样的译文读者能够接受,并产生共鸣。

在目的论指导下,诗词翻译者灵活变通地译出古诗的主要信息和意境美,根据译文读者的表达习惯、接受心理、价值观念等,力求给读者提供一个易于接受的译文,由此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古诗的审美功能和实用效果。旅游翻译是目的性很强的翻译。这种目的决定了译文要传达出原文的基本信息、关键信息、语言形式和风格,使读者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动,有所为[9]40,实现译文预期的交际目的。

四、总 结

本文探讨了博物馆文本翻译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旨在提高旅游资料翻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实现旅游资料的交际功能,达到旅游翻译的目的。在目的论的关照下,本着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翻译原则,译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变通,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一方面传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让外国读者和游客身心愉悦,得到美的享受,最终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文本英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问题依然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更多的学者和专家齐心协力,不断提高博物馆文本英译的质量,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最终认同中国文化。

[1] 王 皓.从目的论视角看广告翻译的再创造[J].中国科技翻译,2013(1).

[2] 李良辰.基于目的论的景点现场导游词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3(2).

[3] 蒲元明.谈谈旅游资料英译的几个问题[C]//中国翻译编辑部.中译英技巧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4] 张 宁.旅游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5).

[5] 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6] 闵大勇.旅游翻译初探[C]//中国翻译编辑部.中译英技巧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7] Nord Christiane.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M].Amsterdam:Bodopi,2005.

[8] 覃晓霞.从旅游翻译看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9] 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of Tourism Text of Nantong Museum

The colorful exotic culture of 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foreign tourists. And museum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for them to know Chinese culture. As the immediate tool of propaganda,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m texts of museums assum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mmunicating culture and attracting tourists. Skopos theory considers the principle of Skopos as the primary principle of all translations. With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of Chinese culture oriented and translation texts center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m text of Nantong Museum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m texts in the context of Skopos theory, in attempts to improve the propagating effect of tourism texts and realize the expected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tourism texts.

Skopos theory;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y

2015-06-19

本文系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传播视野下博物馆文本英译模式探究——以南通博物馆群为例》(2014SJD6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 云(1983-),女,江苏南通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及其教育教学研究。

H315.9

A

1672-2388(2016)02-0042-04

猜你喜欢

博物外国游客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新西兰开征外国游客税每人约23.45美元
博物馆奇妙页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新疆外宣英译特色探究——以目的论为视角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
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