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实施综合育人的若干思考*

2016-03-16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全员任课教师辅导员

朱 倩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ZHU Qian

(School of Management,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121, China)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实施综合育人的若干思考*

朱 倩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随着校园无线网络的普及和手机4G时代的到来,如何管理后进生,转变班级班风、学风,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课堂教书育人质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源头上分析了困扰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们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 新媒体; 全员育人; 策略研究

ZHU Qian

(School of Management,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121, China)

当前,校园无线网络的普及和手机4G时代的到来,给广大学生带来了无线手机上网的便利,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据任课教师反映,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常集体迟到旷课、课堂上玩手机、不认真听讲,越来越难管理。尽管学生管理部门每天派出相关辅导员和值班学生早上查迟到、旷课,但这一局面没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尤其下午的旷课、迟到现象依旧存在;更有甚者,到了周五不经班主任、辅导员准假就提早回家了。这些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带坏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而班风、学风一旦松散,整个班级就会如同一盘散沙,这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原因分析

客观地讲,导致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育管理者不应当“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机械处理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抓住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一困扰班主任、辅导员和广大任课教师的难题。

1.从学生角度而言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从大一入学开始,在学习上就没有目标,进而缺乏学习动力。有部分同学自入学以后,一直处于一种混沌、迷茫状态。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不确定,不知道自己将来继续深造还是工作,因此他们在学习上找不到自己的动力源泉。部分同学专业基础太差,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进度,对自己自暴自弃、放任自流,表现为迟到、旷课、上课玩手机、交头接耳等违纪行为。

2.从教师自身角度来看 部分教师对课堂管理处于懈怠状态。有些任课教师对班级课堂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对学生课堂违纪行为听之任之,一味迁就放纵,从而导致学生课堂行为放纵。从思想根源上讲,这些教师畏首畏尾,害怕严格管理学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课堂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图息事宁人。长此以往,学生更加放任自我,坏的习惯成为自然。有的教师认为,对学生严加管理会得罪学生,会遭到学生打击报复;有的甚至担心学生将自己告到学校,或者学生家长蛮横不讲理到学校闹事。有的教师责任感与责任意识不强,对诸如学生迟到、旷课、上课玩手机等违纪现象不闻不问,从而导致学生迟到、旷课、玩手机之风形成。另外,当前的学生评教体制让部分任课教师失掉了自己的原则。有的教师甚至担心对学生严格要求会得罪学生,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评教得分,因此只想充当老好人,一味纵容学生,一味迎合学生,对违纪学生的行为放任自流,以求自己在期末学生评教中能够获得高分。

二、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现状,就需要“全校师生总动员”,全员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中来,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不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某个单方面的因素。只有各方面通力合作,树立正确的全员育人理念,创建有效的全员育人途径,完善全员育人的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一)树立全员育人理念

全员育人,顾名思义就是学校所有人员都应加入到育人队伍中来,包括学生、任课教师、教育管理者、后勤服务人员等。从学生角度而言,入学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引领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学业生涯发展规划,让学生尽快明确自己将来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升学还是就业,从而使学生找到学习动力。应该区别对待有志于就业的同学和“专转本”“考研”的学生,采取分层引领、分层管理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措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那些毕业后即参加工作的同学,要引领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职业技能发展,并将这部分同学组织起来,让他们到工厂企业一线去现场实习体验,从而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存在的差距。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督促他们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习得专业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那些有志于“专转本”或者“考研”的同学,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学习、复习备考开辟专门的自修教室,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此外,良好的班级班风、学风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是否有一支精良的班干部队伍。辅导员、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队伍培养,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优秀的班干部能够以身作则,有强烈的责任心、优良的学风、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能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带动班级向正能量方向发展。只有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得到彻底扭转,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课堂学习效果。

(二)探索全员育人途径

1.任课教师从教学内容、理念、课堂管理方面探索育人途径 (1)在教学内容方面,任课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不断充电,与时俱进,将课堂内容和当前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结合起来,多设计一些与课堂相关的有趣活动,从而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兴趣,变灌输式、填鸭式课堂教学为启发引导式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说,当前任课教师的备课就是在跟互联网上的有趣信息进行竞争,就看谁更有趣,谁更精彩。此外,教师不能一味地站在讲台上讲解,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要加强对整个课堂情况的掌控与管理,随时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动态,并及时走下讲台,与学生打成一片,尤其是对那些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没有时间玩手机。(2)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教书,而应当在教书的同时进行育人。当前,部分一线教师观念上存在偏颇,认为任课教师只要上好自己的课程,育人工作只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事情。“教师之所以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非‘知识的工程师’或‘智慧的工程师’,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育人上负有更高的使命与责任。”[1]68-70事实上,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不良行为的最先发现者,应当随时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纠正,将违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否则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对非常棘手的问题,任课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协商。只有与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多交流、多沟通、多协商,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3)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要宽严结合。对学生从严要求也是大爱育人的体现。教师要从严要求学生,在严中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在某个教师的一堂课中养成的,因此,全体任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承担起课堂管理的职责,而不是只顾上完自己的课程,而将课堂管理置于不顾。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同样没有管理的课堂是没有效率的课堂。教师一味地只顾上自己的课程,其教学也不会有多大效果。古语云“业精于勤荒于嬉”,长此以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也会敷衍了事,学生的学业也会逐渐荒废。

2.学生工作管理者从入学教育、生涯引领、学困生思想转化方面探索育人途径 任课教师要成为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教师,除了平时积累经验之外,还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多学习,多多请教。作为“管理者应注重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2]81-83。下课之后,任课教师应当及时与那些课堂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何在,从而有针对性地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经过这样的谈话之后,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思想转变。教师要在下一堂课上及时关注那些上一堂课表现不好的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好相应记录,课下及时将思想交流沟通工作继续跟进。教师应该经过反复做思想工作,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想、态度与行为的根本性转变。美国现实疗法之父威廉格拉瑟说:“态度转变的根本标志是行为的转变。”为此,我们教师要重点观察这些后进生的课堂行为有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此外,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对学生合理的心理诉求要及时予以满足,对不合理的诉求则要及时予以纠正,而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

(三)完善全员育人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不能完全以学生的评教分数确定教师的教学考核结果。正如看待一个人需要长时间进行考察、考验一样,考核一个教师同样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方位进行考核,不能以一次考核决定教师的考核结果。针对学生反映的教师问题,校方应该及时全面了解情况,而不能一味地指责老师。只要教师管理得当,就应当维护教师尊严,从而为教师敢于管理学生做好机制保障。“管理者要视教师为知己,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教师,把教师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去解决,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创事业、支持人才成事业,建设一支大爱育人的教师队伍,形成爱心满院的文化氛围。”[2]81-83

学校应该创造一种让教师敢管,不怕承担责任的良好氛围,而应当对那些对课堂问题不管不问的教师形成问责机制。教育管理者要学会保护自己,只要自己按章依法管理,就应当理直气壮。当然,严格管理学生并非体罚学生或者言语呵斥学生。因为,当前90后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内心较为脆弱,自尊心特别强。对学生只有“宽”或者只有“严”都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宽严相济,只有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的关爱,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工作者应当“紧紧围绕学风建设,通过运用关爱、对话、交流、理解等双向互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真情实意的关怀,努力实现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管理模式转变”[3]69-72。

三、结 语

全方位综合育人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人性化质量工程,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为此,学校应当实施全员育人、大爱育人的教育理念,班主任、辅导员、全体任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齐抓共管,只有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解决好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难题,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班风、学风,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1] 张明菊,范天森.新形势下高校“全员育人”的理念与实践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1).

[2] 万 祎.大爱育人:打造永恒的人文风景[J].教育与职业,2011(1).

[3] 刘富文.树立大爱育人理念 培养德才兼备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

Thoughts About Education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media Age

With the spread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on the campus and the arrival of the 4G age of cell phones, how to supervise the underachievers, transform the class atmosphere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education qua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ject facing head teachers, counselors and course teacher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which perplex the faculty membe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hus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as well as their core competitive powe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w-media; education by great love; strategy research

2016-04-21

本文系2015年度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建构研究》(SZ15B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朱 倩(1983-),女,江苏徐州人,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G711; G641.5

A

1672-2388(2016)02-0011-03

猜你喜欢

全员任课教师辅导员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