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变迁中的河南新农村建设——以新乡地区为研究中心
2016-03-16上官韶楠
张 敏,上官韶楠
民俗变迁中的河南新农村建设——以新乡地区为研究中心
张 敏1,2,上官韶楠1
(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2.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从民俗民风的角度研究了以新乡地区为中心的河南新农村建设,选择居住民俗、饮食民俗、婚姻民俗、节日民俗等来探寻传统的民俗观念、民俗事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变迁,研究当地的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出来的传承性、归化性、植入性特点,由此理清民俗文化变迁与新农村建设的双向互动关系,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观察视角和理论支持。
民俗变迁;新农村建设;新乡地区
民俗文化是研究民众的生计方式以及与此有关的民众的生活文化,包括一个地方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民间社会组织、民间信仰等系列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会随着社会转型而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描绘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蓝图。在建设新农村、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地方民俗的变迁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什么影响?如何在民俗文化变迁中促进新农村建设?本文即从民俗变迁的角度研究以河南新乡地区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梳理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出来的特点,理清民俗文化变迁与新农村建设的双向互动关系。
1 新乡地区民俗变迁概况
新乡地区紧邻河南省会郑州,是豫北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这一地区在“新农村建设”当中非常突出,裴寨新村、古固寨新村等成为全国新农村的示范地。201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专门提到要“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支持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民俗文化的变迁大多是在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等外界因素主导的基础上发生的。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新乡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面临着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民俗文化势必要发生相应的转变。
1.1 居住民俗变迁
新乡地区位于中原,讲究居住环境的营造,如原来农村家屋前后都有栽竹种树的习惯。村落的布局、家屋的地基和朝向也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讲究”,体现着风水意识。通常老百姓都是自建住房,这主要与平原地带有广阔的土地、喜欢聚族而居有关。近年来,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新乡地区以国务院文件精神——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为中心,参照城市社区标准制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水电、煤气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农业现代化带来土地有效利用的要求,因此住房由“自家风格”变为相对的“整齐规范”,由“宅院式”变为规划的多层、复式乃至高层住宅,并且按照城市的装修风格进行家居布置,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装饰材料等的大量应用成为必然趋势。
1.2 饮食民俗变迁
以往在新乡农村,食物大多自给自足,购买的食品很少。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很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外出务工或在附近乡镇企业工作,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再加上农村现代化流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人们的饮食不用再单一靠自给自足,还会在乡村集市乃至正规的交易市场购买,甚至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也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的饮食习俗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的饮食种类更加丰富、全面、健康。
1.3 婚姻民俗变迁
在新乡地区,以往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得子早得计”“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所以适龄青年普遍在媒人牵线的情况下早早踏入婚姻殿堂,将家族血脉传承、人丁兴旺、追求功名作为实现人生理想、价值的重要途径。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婚姻观念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新人的结合更多的是自由恋爱的结果。“血脉传承”的传统观念尽管未被撼动,但“多子多福”却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不再盛行。变化更大的是婚姻仪式。传统结婚仪式繁文缛礼,如今仪式的内容和细节大大简化,传统浓厚的民俗风味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受城市文化和西方婚俗影响的摄影婚纱、时尚照片、婚庆策划、全程录像等。
1.4 节日民俗变迁
新乡地区的岁时节日是最具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文化领域,春节、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是最重要的民俗节日。每个民俗节日都有沿袭自古以来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除夕年夜饭前的祭祖仪式、家中悬挂祖先像及家谱图、家主通宵独坐堂屋“守岁”等等。随着社会演进和文化变迁,新乡农村的节日习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经济宽裕的家庭会在春节期间到酒店进行团聚,拜年的习俗也被微信、短信、电话等电子形式所代替。另一方面,受西方文化影响,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愚人节等“洋”节日的习俗也逐渐传入新乡,从城市蔓延到农村并被人们普遍接受。
除了以上民俗变迁,新乡地区还有服饰、礼仪、消费、丧葬等诸多民俗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新型农村建设而发生了变化。“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权威,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进行人际和代际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不可能毫发不爽地被重复。在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要进行适当的调适,民俗也就随即发生变化。”[1]8那么,新乡地区的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哪些特点呢?
2 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出的特点
2.1 传承性
虽然社会转型过程中民俗经历了很多变化,但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这与特定民族长期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有关,也与民俗的共同文化心理和认同的符号象征体系有关。如在新乡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变化的是实际的居住空间和居住民俗观念的具体事象,不变的是通过“讲风水”达到对安逸、和睦、人丁兴旺、荣华富贵等民间生活的希翼和盼望。比如婚俗中尽管新人穿西服、白色婚纱,但传统婚俗中的红双喜、红福字、红对联、大红请帖等等象征着喜庆信息的民俗符号仍然存在。
2.2 归化性
归化性是指传统民俗在变迁过程中,吸纳了外来成分,变化的成分通过改造归化,从而更利于本民族接受和理解。归化性在新乡民俗变迁中表现明显。婚俗方面,很多家庭的婚礼吸收采纳了西方婚礼中的仪式,但传统婚礼中的合理或“中国化”的成分却被保留下来。如婚礼仪式上,不拜上帝而拜天地、拜父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仪式的“归化”,而礼单上的“随份子”等则展现了过去只要一家有红白喜事,全村人都要帮助的优良传统的遗留。在节日习俗方面,中西节日混杂其间,虽然过“西方”的节日, 但庆祝方式很多却是中国式的。
2.3 植入性
植入性主要体现为与城市文化相适应、在人们生活中共同认可的那些习俗,通过交流移植到自身民俗之中,逐渐成为自身民俗重要的组成部分。居住民俗中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审美需求,在新乡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呈现出都市化、现代化、西方化的特点。如新乡县古固寨镇富康社区大多是精美优雅的欧式联排别墅,健身广场、文化舞台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农村社区功能设施完善齐全,居住环境得以改善,生产、生活更加方便。传统的居住民俗随着社会转型逐渐式微,“城市化”的需求如生活便捷、环境整洁时尚、设施完善齐全等随之植入到现代居住民俗中去。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往不曾有过的新风尚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产生,如网络购物、自驾旅行、集体婚礼等,体现了文化传播过程中强势文化的扩张态势以及传统民俗在社会转型期与时代相契合的适应力和吸纳力。
3 民俗文化变迁和新农村建设的双向互动
“民俗变迁是民俗功能演进的外化现象,既有具象外显的形态变化,又有抽象潜在的结构调整。”[2]民俗文化变迁与新农村建设相伴同行: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对民俗生存场景的搅动,促使了民俗的剧烈变迁;另一方面,民俗变迁所引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动等因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动力之一。
3.1 新农村建设对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第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俱全);第三是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第四是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3]。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对居住习俗、消费习俗等的变迁会产生较大影响。“民俗的变迁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公序良俗的建立有助于推进社会的更快发展。”[4]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既要顺应深藏在民众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同时也应该根据社会转型的具体情况,引导民俗的变迁向“公序良俗”的建立方向发展。
新乡地区为我们提供了正面的例子。在新乡县古固寨镇建设富康社区,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不同年龄的居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态度有所差别,年轻人普遍欢迎,而年纪大的人在新兴社区开始建造之时颇有疑虑和担心,如破了自家的好风水、没有地方安置农用产品和杂物、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布置房屋内外等。当地政府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民俗文化和心理需求,采取了“自主建房”和“集体代建”相结合的方式,古固寨镇的六个新型农村社区主要采取由农民自主建房的方式。在建房的过程中,居民仍然遵循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居住民俗,比如建房时要择日、“破土”要讲究等。这样,新农村建设虽然改变了以往的居住民俗,但充分考虑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和归化性,使民俗文化成为城镇化建设中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当地政府既顺应社会发展,又充分考虑到当地民俗,在顺应中改变,变化了的民俗观念进一步促进了新型社区建设,形成了顺应——变化——促进——再顺应的良性循环,这一经验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3.2 民俗变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动力
培养新农民,建设新文化,根深蒂固的民俗的变迁是关键。以婚姻习俗的变迁为例,由于中国人极度重视婚姻,所以特别愿意在婚礼方面大操大办。正如有些学者所言:“传统的中国社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而家庭纵向的传宗接代和横向的扩大势力都是依赖婚姻而实现的,因此,婚姻是中国人纵横交错的社会网络的连接点,历来备受重视。”[1]261在新乡地区,如今的婚礼相比传统婚俗虽然程序简化了,但由于历来对婚姻的重视,其铺张攀比奢华之风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结婚聘金高得让人咂舌、照婚纱照动辄成千上万、婚宴待客互比排场,“份子钱”也是节节攀高。很多家庭都是“打肿脸充胖子”,结婚给两代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如何遏制这种铺张之风,建设积极向上、健康简朴的婚俗文化?“移风易俗”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动力。笔者曾采访新乡地区某乡的工作人员,他们为了倡导新的农村婚姻文化风尚,在2012年组织过小型的集体婚礼,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改变人们原有的婚姻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表示“正确引导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既避免了不良习气侵扰,又营造了健康的婚俗文化氛围”。然而,这项活动并没有坚持推广下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透露出传统民俗文化的转变并非轻而易举,新农村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4 结语
民俗具有变异性,这种变异更多地表现为社会过程中的群体变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传统民俗势必会“与时俱进”,它们或式微、或转化、或更新。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当地民俗的变迁规律并加以“公序良俗”的引导,不仅是民俗研究者的职责和任务,也是当地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新乡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我国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进而构建幸福、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责任编辑杨文忠)
[1]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陶思炎.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J].东南大学学报,2002(3):128-131.
[3] 李阳.乡村民俗变迁与新农村文化建设[J].沈阳干部学刊,2011(2):33-36.
[4] 李阳.城乡民俗变迁与社会转型关系研究[J].文化学刊,2009(6):142-147.
2016-01-20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2014—GH—137);河南科技学院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11010714006)
张敏(1978—),女,河南新乡人,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
D422.6
A
1008–2093(2016)02–0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