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2016-03-16林钱贵

环球市场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林钱贵



简析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林钱贵

江苏原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但是施工要求却越来越高。对于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要求逐渐升高。特别对于高大模板,只有充分保障良好施工技术,建筑结构才能有效加固,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施工才能更加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1前言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是指建筑工程中的一种模板支撑系统,即现场的混凝土构件模板的搭设跨度大于18m,或者支撑高度大于8m,或者集中线荷载大于20 KN /m,或者施工总荷载大于20KN/m2。若以现行规范加以解释,则集中线荷载超过15 KN /m,或者施工总荷载超过10KN/m2,或者梁截面积超过600*1200 的便属于高大模板工程。在当下的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中,85%以上均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且该种现象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因此高大模板结构是以现浇混凝土方法为主导的,即基于模板体系的支撑进行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以及均匀振捣等措施。

2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主要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构造措施

由于髙支模在目前没有相应的规范,在竖向剪刀撑中,沿着架体四周的外侧立面,需要设置剪刀撑,轴梁的下架体也需要增设剪刀撑,剪刀撑应该从底部的扫地杆开始搭至12.6m 标高板或者是梁底模下面。水平剪刀撑以及纵向剪刀撑在计算受力的时候需要跟实际受力情况相符合,确定水平剪刀撑与纵向剪刀撑的布置位置。水平剪刀撑应该设置在扫地杆、中间与梁下,间距应该小于4.5m。垂直剪刀撑应该根据梁下布置,且应该设置水平缝护层。斜屋面应该按照剖面图来进行施工,上斜坡立杆、顶部应该设置通长水平杆。支架顶部伸出板模下部顶层水平杆悬杆的长度不应该超过400mm,在按照适当的步高距搭设至板模下的时候,如果上述的悬挑立杆的长度大于400mm,宜增设一道横杆,使其满足400mm 以内的规定。

2.2 混凝土浇捣控制

混凝土的浇捣控制是高大模板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浇捣之前,相关技术负责人应该组织监理人员、安全员以及质检人员共同来检测模板支撑能否符合论证之后的施工设计方案,扣件是否跟钢管牢固连接,钢管是否产生变形等。钢筋、模板工程验收合格以后,需要正确填写商品混凝土委托单,确保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之前应该仔细检查混凝土是否跟配合比报告相吻合,要实地测量混凝土进场的塌落度,在测量合格后再进行浇筑工作。柱、墙以及梁板应该分开浇筑,在竖向强度到达一定的强度之后才可以用作模板支架的约束端,支撑架应该跟到达相应强度的竖向结构实现可靠连接,以此来增强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

2.3 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该结合现场条件所养护的试块强度,在确保规范要求的百分比之后,由相关的技术人员下发拆模通知书之后,才可以拆模。模板以及支架在拆除的时候混凝土的强度应该达到规定要求。在拆除侧模的时候,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1.2Mpa( 结合拆模试块的强度而定),确保其表面以及棱角不因为拆除模板的顺序和安装模板的顺序相反,要做到先支的先拆,后支的后拆。楼板模板拆除的时候,应该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得其向下移动,以此达到模板与楼板的分离,保留养护支撑以及上面的养护木方或者养护模板,其他的模板都应该落在满堂脚手架上。在模板拆除之后吊至存放地点的时候,模板宜平放,然后再对其进行清理。如果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应该及时修理,以确保使用质量。模板拆除之后应及时进行板面清理,并涂上隔离剂。

3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3.1 加强高大模板专家论证工作

(1)严格执行高大模板方案专家论证程序

高大模板方案专家论证应先确定专家组组长,由项目部负责人介绍工程概况和施工基本情况,专项方案编制人介绍方案编制要点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审核人介绍方案的审核情况,专家勘察现场、查阅相关资料,专家进行评议,指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修改建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提问,专家组针对相关人员提出的疑问进行答疑,最后通报方案的评审意见和结论并签字确认。

(2)强化高大模板专项方案修改后的确认环节

施工单位应在高大模板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后,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报告,对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盖章、经专家组组长最后确认,方可具体组织实施。

3.2 监测策略

对于施工监测,应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垂直监测,另一方面为沉降监测。对于垂直监测来说,支撑架只有通过检验,确保充分合格,才能进行原始值记录。对于立杆,需要合理控制其垂直度偏差。对于本次工程,梁轴线方面,需要合理控制允许偏差,8mm左右为宜。混凝土浇筑实际阶段,控制值同样力求合理控制,12mm左右较为合适。对于沉降监测,从支撑系统角度考虑,之所以产生沉降,主要受到地基下沉等方面因素影响,还应考虑到立杆弹性,一旦产生压缩饶变,同样容易引起沉降。观察实际过程中,观察方式选择上,监测点以及吊杆之间,应进行对比,形成一定参照物。计算过程中,应针对预警值方面进行,同时沉降量为实现良好控制,控制值计算需力求精确。

3.3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对于钢筋保护层,应力求对其实现良好控制。基于保护层厚度,需合理控制。厚度分析过程中,需从施工交底方面做起,严格进行控制。与此同时,要素控制力求到位,严格把握具体施工过程。施工实施之前,针对工程具体部位,需要充分结合图纸,慎重考虑验收需要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明确保护层结构,钢筋保护层才能充分实现科学厚度。对于钢筋保护层,一旦厚度不够,太过于单薄,难以充分保障其耐久性,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但是一旦过厚,开裂容易出现,宽度同样容易加大,开裂率大大提升。由此可见,一方面需充分满足耐久性方面要求。另一方面,厚度确定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最小允许值。比如说,假设混凝土梁施工建设过程中,强度等级达到C30 级别,处于这样环境下,通过进行受力钢筋分析,我们得出其保护层厚度,最小数值达到25mm左右。对于混凝土来说,强度等级方面,一旦小于C20,混凝土厚度需要选择30mm左右。强度等级一旦较大,超过C50级别,需要进行慎重选取,25mm左右即可。通常来说,对于保护层厚度,纵向受力钢筋方面,需控制在40mm 左右,超过40mm较为适宜。特别注意对于高湿环境,保护层厚度选择过程中,适当进行加厚。一旦厚度出现不匀称现象,裂缝等问题容易发生。某些建筑物施工建设过程中,防火方面需要进行严格要求。基于此,对于混凝土保护层,需充分满足规范需求。由此可见,施工技术交底阶段,应该充分明确厚度,这样才能避免返工等问题出现。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一大支撑技术,其施工优劣直接关乎建筑整体质量和性能,因此严把质量关不仅重要,而且必要。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实际,科学设计,标准施工,严格管理,以此减少不足,降低隐患,提高施工质量,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建筑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保全.探讨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4,09:450-451.

[2]周腾飞,杨长君.建筑高大模板支撑施工工艺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18):72-72.

[3]梁绪广.建筑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新材料新装饰,2014,(7):562-562.

猜你喜欢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结构施工期内所受荷载统计分析
超高层嘉庚式建筑外挑檐口工字钢悬挑平台模板支撑系统施工设计
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浅述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析扣件式钢管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技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