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2016-03-16刘方水
刘方水
济南市历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刘方水
济南市历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不确定经济事项日益增多,某些人和单位利用自身的条件,进行会计造假行为,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行为,减少甚至杜绝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
一、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使会计造假没有了造假的载体并从源头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
(一)重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是会计工作依法进行的有效保障。实行会计监督必须要有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做保障,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难以保证。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建立并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建立有效的企业内外监管机制和制度,这对一个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与执行需要单位内外部形成合力予以监督方能奏效,才能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以保障企业有序健康地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完善制度建设
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的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一)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
“土地确权将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发育和优化配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随着土地确权工作的完成,下一步应当做好土地流转市场服务工作,让农村土地确权证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同时,土地确权工作中的相关经验也可以在后续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农村宅基地改革 “三块地”改革中推广。
建议结合会计从业资格发证、注册、年检等工作,对全国会计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道德行为档案管理制度。
(二)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光靠职业道德准则的实施,法规法制的约束是不够的,因为道德的观念是靠教育和引导的手段,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要求,通过潜移默化会计人员的道德意志,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觉悟,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达到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目的。
(三)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可以说是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一种道德的进步。
(四) 积极倡导会计人格道德教育
会计人格道德亦称会计人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会计人个休身上的表现,是会计人通过长期的会计道德实践所形成的稳定的、整体的个人心理和行为品质上的倾向与状态。
三、加强独立审计作用
独立性是社会审计的灵魂,离开了独立性,审计质量只能是一种奢谈。如何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的质量有必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审计职业道德管理
外在的监督与监管是审计质量保证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要建立一个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机能的机制。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准则,重塑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二)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
在会计事务所的审批条件上,应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提出更高要求,并从总量上控制会计事务所的数量。
(三)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风险意识
尽管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以《注册会计师法》为等相关法规、规章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法规体系,但不可讳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低风险的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总体偏低。
(四)提高审计从业人员门槛,保证审计人员的业务质量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门槛较低,报考者只需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而且考试内容偏重理论问题,实务要求不够,结果使注册会计师队伍盲目膨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业能力下降。因此在报告条件上必须要求报考人员具有一定的会计从业经,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市场准入的监管,以确保执业质量。
四、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会计造假行为的一种手段,也是形成会计造假事实的结果,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要根据新的业务发展趋势,根据经营决策的需要,及时修订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明确会计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详细规定,形成规范化制度,以弥补业务信息披露的不足。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加强风险防范。
(二)完善法规准则
由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复杂性,立法监督准则制定者的具体操作是很困难的,因而最佳会计准则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应努力做的是如何把规则制定得更可行,使得其要现实经济业务中的各种应计项目或待摊费工等项目都能在法规中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尽量增强会计工作的客观性和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三)合理运用稳健和重要原则,在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之内修正历史成本,使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
总之,会计造假行为损害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必须进行治理,加强监督。只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会计国际交流和合作,建立和完善会计、审计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内部控制制度,更好发挥会计理论在会计改革和发展中的指导作用。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减少乃至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