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业加快转型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14期
关键词:银行业结构性供给

徐 婷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银行业加快转型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徐 婷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党中央在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后提出的经济改革新思路,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的实施,银行业将面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压力,以及扩张规模和速度放缓的挑战。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银行业加快转型,不仅能促进自身更好地经营发展,还能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供给侧结构调整,利用金融的力量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的推进。本文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业带来的几大挑战,并提出了银行业应如何转型,以助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业;转型;金融支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过去常常提到的需求侧改革,是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得出的智慧结晶。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银行业的支持,发挥金融市场的力量,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的完成,还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现了很多中长期性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较为普遍的供给过剩与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的问题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并强调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在此后的多种场合中,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不断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月和5月,人民日报分别刊文《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含义、重要性和对策等。

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化解过剩产能,提高有效供给的能力,这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经济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从简单分工到复杂分工演进的客观要求。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1]

从2015年开始,银行业出现利润率下滑、不良资产率上升的趋势,传统的业务模式难以促进银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我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银行业原有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加快转型助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当前银行业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业的挑战

我国现在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主要是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长期目标是要树立、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短期来看,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去库存、去杠杆等政策的不断实施,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银行业扩张速度面临挑战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这是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重要特点之一。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转变经济驱动方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而不是以前那种简单靠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减少,对信贷结构也产生巨大的影响,银行业的扩张速度将受到制约。

(二)金融“脱媒”趋势明显,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

银行传统的业务收入主要是利差收入,主要靠宏观经济规模的扩张来带动银行利润的增长,现行盈利模式主要是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但是随着我国居民的理财意识增强,同时企业直接融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业绩好、实力强的大公司对银行的依赖性越来越低,金融“脱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证券、保险、基金等理财方式的发展,削弱了银行业的存款基础;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直接融资,使银行业的对公业务受到影响,优质企业客户的资金需求减少。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融资渠道越来越完善,金融“脱媒”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这会导致银行业的利差收入减少,传统的盈利模式面临巨大挑战。

(三)不良贷款率增高,银行业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中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三者做好尤为重要,这三者的统筹协调推进不仅需要银行业的支持,也会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带来挑战。实体经济去产能的过程中,客观上会导致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双上升,尤其是在钢铁、煤炭等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在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银行的不良资产会大大增加,使银行业的金融风险上升。在去库存的过程中,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去库存,可能会导致银行贷款风险的暴露,致使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改革任务推进的过程中,短期将会对银行的资产质量产生冲击,这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三、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的实施,银行业不仅要加快转型以应对其带来的挑战,还要运用其金融资源支持、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经营理念,加快业务发展方式转型

银行业应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变老旧的经营理念,转变一味注重扩张的规模和速度的思想,强化可持续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要优化经营管理模式、精简业务操作流程、加强风险防范机制,提升银行自身实力和竞争力。

同时,要转变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重速度轻管理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要坚持内涵式发展,提升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盈利。在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率、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科学地、合理地布局银行内部的因素和资源,优化自身机制建设和内部管理。在客户经营模式方面,要树立全方位营销理念,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增强客户服务意识,通过建立差别化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不同需求,通过全方位的营销和服务,提升不同层次客户的满意度,尤其是中高端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二)推进银行业改革,加大银行业金融创新

为更好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的激烈竞争,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的“走出去”战略,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银行业应该确立一套能实现标准化定价和差异化定价相结合,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要加强利率风险防范的能力,建立一套能够有效防范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体制。同时,要求加快相关人才培养,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个方式,建立一支精通利率定价、利率风险管理等的专业型人才队伍。

为更好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巨大挑战,抓出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银行业应该立足自身客户基数大、营业网点多、能直接接触客户、多年成熟的运作模式等优势,银行业应该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在利用自身数据库的同时,打造更加完善的大数据体系,更快、更准确地分析客户行为,了解客户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更便捷的个性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面对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银行业应加大金融创新,即在理念创新、产品创新和人才创新。转变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改变金融产品浅层次创新的现状,将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结合起来,对三个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开展跨系统的合作创新[5]。同时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为推进银行业的不断深入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三)优化资金配置方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银行业应优化资金配置方向,将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向传统产业改革升级倾斜,更好地支持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的完成。

第一,要将关注点转移到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制造业,支持我国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大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的信贷支持。第二,要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用并购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传统产业中的企业并购重组,化解过剩产能。第三,对因技术、资源、需求变化、效率等原因而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银行业要逐步压缩并退出相关贷款。银行业分别对我国新兴产业的振兴和衰退产业的调整两个方面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更好地优化与升级。

(四) 规范中间业务,整顿金融服务乱收费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效益较低、收费无序,为了改变银行间恶性竞争的现象,保障客户利益,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提升对中间业务的重视度,完善中间业务的定价机制,规范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6]。这对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第一,要整顿金融服务乱收费现象,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第二,要充分考虑到银行投入的成本,并适当考虑银行的合理利润,参考发达国家银行业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这样才能提升中间业务的质量,减少恶性竞争,赢得客户和银行的双赢。第三,提高中间业务的技术水平,升级信息系统架构,利用人工智能的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有针对性、更全面的产品和服务。

(五)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防范金融风险

面临“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机遇,也会在中短期内给银行业带来许多冲击和挑战。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实施过程中,可能导致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升”。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可能加大。因此,银行业要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防范金融风险。

第一,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合理实用的风险评估体系,来帮助银行计量、评估其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第二,提升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建立科学的不良资产识别、评估、处置的长效机制,要利用自身直接追偿、法律手段、市场手段等各种方式,提升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效率,使回收价值最大化。第三,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银监会和人民银行之间职能应划分明确,让银监会更多的发挥监管作用,健全境内业务、境外业务、表内业务、表外业务的监管体系。第四,要加强内部员工风险文化学习,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注重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技能,建立一支专业的风险管理员工团队。

[1]胡鞍钢、周绍杰、任皓,20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02):2-7

[2]曾刚,2016.商业银行加快转型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银行业,(02):44-45

[3]汪芹、章惠,2016.银行业“一破一立”助力供给侧改革[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03):56-59

[4]马腾跃,2016.中国银监会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整合银行资金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金融家,(02):46-48.

[5]陆岷峰、张玉洁,2015.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改革模式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02):11-15

[6]董艳玲、王立锋,2016.论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J].中外企业家,(07):56-57

[7]佘志远,2016.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探析[J].武汉金融,(03):66-67

徐婷,女,四川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现工作单位为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猜你喜欢

银行业结构性供给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