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访谈节目中话轮转换的技巧分析
——以《康熙来了》为例

2016-03-16郑伟丽

关键词:话轮小S蔡康永

沈 祯 郑伟丽

(安徽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电视访谈节目中话轮转换的技巧分析
——以《康熙来了》为例

沈 祯 郑伟丽

(安徽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电视访谈节目的核心是话语,而话轮是话语分析中的核心。《康熙来了》作为台湾地区一档成功的电视访谈节目,其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嘉宾之间、嘉宾之间的话轮转换技巧是比较成熟的。

话轮转换;技巧;《康熙来了》

电视访谈节目的核心是话语,而话轮是话语分析中的核心。就字面而言,所谓“话轮”可以理解为“话语的轮回”,即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的语义能够有始有终被表达出来。台湾中天综合台的《康熙来了》作为一档成功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一张一弛,巧妙地进行话轮转换,很好地把控着节目的节奏。以下笔者试从结构和内容上对其加以分析。

一、主持人间的话轮转换技巧

语料(一)

蔡康永(以下简称蔡):小S有一对好朋友呢,他们分别来康熙的时候,我都觉得非常的自然,因为他们各自术业有专攻,所以来谈他们的工作的时候,观众都能够很容易进入他们的世界。(A1)

小S(以下简称S):是。(B1)

蔡:可是他们两个一起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很不相称的感觉。(A2)

S:他们好像有一起来过一次。(B2)

蔡:那次我们有掉眼泪啊。(A3)

S:有。(B3)

蔡:因为当时就觉得你那个女的好朋友,就是步入了一个她不该步入的世界里面。(A4)

S:你当时是没有祝福他们吗?(B4)

蔡:有啦,当然有啊!我只是到现在,还不是很习惯他们是夫妻这件事。(A5)

语料(二)

蔡: S的这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不但夫妻,而且现在成为了爸爸妈妈,他们的小孩子,如果你有关注他们的话,在网路上是以非常令人疲倦的方式,不断地用照片和影片在轰炸我们(望向S)。(A6)

S:(点头)是。(B5)

蔡:可是我必须要说,那对baby就是非常适合上镜头。(A7)

S:(打断)其中有一个长得太完美了。(B6)

蔡:就是明星啊!(A8)

S:对,就怎么会可爱到……(B7)

蔡:(打断,望向S)你怎么可以只讲其中一个完美这件事,这一集他们长大以后看,就会发现你是个偏心的人耶。(A9)

S:我是没差啊。(B8)

在结构上,话轮的发起者总是蔡康永(如A1、A6),并且他在这个话轮中,往往会采用一些语法手段,如A1中的因为……所以,A6中的不但……而且。这既能保证自己的语义阐释完整、清晰,更重要的是给小S以提示,即话轮转换的关键位置所在,因而小S都做出了同样的肯定回应,见B1、B3、B5。这只是对蔡康永语义的一种肯定,小S自身并未继续讲话,话语权短暂移交后,再次回归到蔡身上,形成话轮的“相对转换”。而当蔡再次开启新话轮时,他都用到了“可是”,见A2、A7,接着将话题转向另一个方向,顺利实现语义的转变。可以说,《康熙来了》中小S实际上起到“顺应”的作用,话轮转换中始终遵循着合作原则。

在内容上,《康熙来了》的幽默在两段语料中也有呈现。如A4中蔡提到的“不该步入的世界”、B6中小S的“长得太完美”、B8中的“我没差啊”等等。话轮转换中的幽默往往表现在认知推理的过程中,即说话人与听话人所产生的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A4中指的是婚姻,B6指的是双胞胎兄弟,B8是指偏心遭人指责的状况。一般人普通的认知,即在最大关联原则下的反应分别是祝福、长得一样和内疚。而在这三句中,小S表现的则是个人认知语境下截然不同的反应。这就造成了发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与听话人的预测之间的极大反差,产生了幽默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段语料中,小S和蔡都有一次明显的打断行为。打断现象是会话交际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会话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反映了交际者试图控制和争抢话轮的意图,体现了话轮转换规则的特殊性。[1]如B6中的打断,小S出于个人对孩子的喜爱打断蔡康永的话,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其在语义上与蔡一致。于是蔡在A8中同样可以继续其情感表达。

此外,两人在话轮转换中还悄然采用了修正机制。如B4中小S纠正蔡不祝福新婚的新人、A9中蔡纠正小S的偏心,均是两人在互纠对方的语义错误。这样的纠正是必须的,既出于对当事人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隐性的话轮转换。因为出错的那一刻往往就是话轮转换的关键位置,搭档必须准确、及时地加以把握。

二、主持人与嘉宾间的话轮转换技巧

语料

蔡:你们什么时候才要拆穿你们婚姻的真相。(A1)

范玮琪:哎哟,又来。(C1)

陈建州:(重叠,盖过范的声音)网路真的盛传,这十几年。(D1)

蔡:(打断)我真的被认真地的问耶。(A2)

范:你说你被认真地问。(C2)

蔡:我被认真地问啊。(A3)

范:谁会这么无聊。(C3)

陈:(重叠)我也被问,你知道谁问吗?(D2)

S:谁?(B1)

陈:徐薇老师。(D3)

在结构上,语料采用了诸多相邻对,如“询问—回答”(A1-C1)、“陈述—提问”(A3-C3)、“陈述—肯定”(D1-A2)等等,而这也正是《康熙来了》在嘉宾访谈中的关键所在。因为相邻对的最大影响是在于前一轮对后一轮的制约性,即后轮必须按照前轮的语义展开,除非听话人直接排除当前话题。而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代表着机构性权势,无形之中对来宾有一种压力,因而大部分来宾对于节目的问题并不会回避。这样一来,节目就可以在近似于Q-A模式下持续开展下去。

另一方面,这段语料中同样存在着打断现象。这里的打断来自作为主持人之一的蔡康永,联系到前后话轮不难看出,A2起到了转折的作用,将节目内容从D1的埋怨转回到最初的A1。在这之中起作用的就是话轮转换中的话用因素,具体来说,其中同样具有话语权势的作用。

在内容上,这段语料的突出特点是重复。A2、C2、A3、D2都提到了“问”,并且C2、A3重复了“认真地问”,而这样的重复在话轮中的作用刚好是不同的类型。C2属于强调性重复,是对前轮内容上的一种整体态度,在语料中的态度显然是震惊、质疑,结构上再次形成Q-A模式。而A3中蔡的回复是肯定性重复,使得其后轮C3中听话人放弃了质疑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D2中陈建州的话也是当下语境中的一种重复,属于争夺性重复,目的就是转移焦点,能够快速形成新的话轮。而在其后B1中的追问,也显示其达成了既定目标,D3中开启了新话轮。

此外,语料中的D1、D2属于重叠,即听话人和讲话人在同一时刻讲话。话轮重叠是索取话轮的一个有效策略,是推进话轮动态磋商的重要手段。[2]D1中的重叠是作为夫妻的两人培养出的默契,针对A1的提问,异口同声地回答。而D2则是明显的争夺性重叠,为了获得话语权,开启新话轮,转移当下的话题。

三、嘉宾之间的话轮转换技巧

语料(一)

林俞汝:我其实不太敢讲我是台大的,怕给人有一种距离感。(E1)

苦苓:(抢话)就是说你漂亮到看起来不聪明了。(F1)

语料(二)

林:我高三上学期的时候蛮用力的,因为我高中在玩社团,高中那时候是仪队的队长。(E2)

蔡康永:那是很风光的事啊。(A1)

寇乃馨:仪队队长一定要平均70分到80分(望向林俞汝)。(G1)

林:(摆手,并望向寇乃馨)现在不用。 (E3)

寇:真的假的?(G2)

林:现在不用。(E4)

廖辉英:要80分以上(望向寇)。(H1)

苦:现在不用了。(F2)

寇:乐队要80分以上(望向廖)。(G3)

在语料(一)中,出现明显的结构上的“插话”。E1的提问原本是针对主持人的提问,遵循着是Q-A模式,然而F1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结构,形成了一个旁侧系列。在内容上,同样是最佳关联与最大关联的错位导致的幽默产生。

这一点在语料(二)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形式上,语料(二)基本上还是遵循相邻对,E2-A1,G1-E3,G2-E4都是一般的Q-A模式。但在这其中穿插了H1、F2这些话轮。即便将这些话轮拿掉,语料中的语义依然完整。那么,H1-F2即可视为插入系列。在这里,插入系列的出现打破了嘉宾之间一问一答的模式,呈现出讨论的局面,在这背后依然是对话语权的争夺。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一般而言嘉宾并不会主动采用话轮的顺序转换,以免节目过于程式化而显得呆板。《康熙来了》一般一期最多采用一次话轮顺序转换,通常也是主持人主动要求的,并在其中插入大量的插入系列、旁侧系列,来冲淡“依次”的色彩。语料(二)中的话轮转换同样是隐性的,即肢体语言。最常见的便是手、目光、肢体接触等,在语料(二)中便是目光,如G1、E3、H1、G3。正是这样的非言语提示,让听话人能够意识到话轮转换的关键位置,也能避免嘉宾过多造成大量“自我选择”式的话轮转换,有效维持节目秩序。

而在内容上,会话参与者的社会角色关系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话轮转换的方式和话轮的分配。[3]台湾的电视访谈节目开录前都会有脚本,嘉宾们大多按脚本发言,并不会存在主动开辟新话题的情况,一般都是对主持人话轮的“一般”认知。

(责任编辑 陶新艳)

[1]高丽娟.话轮转换与会话交际中打断现象解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 (5): 95-98.

[2]董敏,王冰.主持人话轮转换和话轮重叠现象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0): 52-57.

[3]苗兴伟.话轮转换及其对外语会话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3): 6-11.

G222.3

A

1671-5454(2016)04-0025-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4.007

2016-08-02

沈祯(1991-),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文化。郑伟丽(1991-),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猜你喜欢

话轮小S蔡康永
求职会话中的权力研究
小学英语实习教师课堂话轮分析
我必须爱一个真实的人
电视选秀节目导师抢人环节话语分析
有时,说的比做的更重要
教 养
试论电话连线新闻报道的话轮结束语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