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视阈下民间剪纸艺术的文本与传承
2016-03-16熊辉
熊 辉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12)
受众视阈下民间剪纸艺术的文本与传承
熊辉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12)
民间剪纸源远流长,它的传承离不开剪纸受众的直接作用,剪纸受众可分为直系传承人、学徒、一般受众等三类;并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与符号学理论将剪纸文本分为:第一文本、第二文本、空白文本与否定文本等四类;受众与民间剪纸文本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民间剪纸的传承关系。这种传承关系正是农耕社会生态背景中,受众视角下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的需求机制。
受众;民间剪纸;文本;传承;期待视野
一、民间剪纸的渊源
剪纸艺术属于民俗美术的一种形式,即用剪、刻刀工具,剪(刻)纸或皮革、金箔等材料所呈现出的一定造型美的图案。剪纸艺术可追溯至人类的童年时期,原始人用石刀切割兽皮、树皮时所产生的朦胧的审美造型意识,成为剪纸产生的意识基础。如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装饰,“形制为圆形,内有镂空图案,其圆形金箔上的镂空纹饰,如同一幅均匀对称的剪纸图案”[1]它是商代后期古蜀人对鸟图腾崇拜的视觉表现,也是人类最早的剪纸形式的实物之一。20世纪50年代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址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五幅团花剪纸,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当时剪纸作为随葬品,具有一定的祭祀功能。北朝乐府诗《木兰辞》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2]其中“花黄”就是黄色的剪纸,诗中所描述的正是当时女子剪贴化妆的场景。唐代杜甫有诗《彭衙行》:“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可见唐代日常生活中剪纸具有一种巫术招魂的功能,这种功能至今在江淮流域还能见到遗留。农村小孩子头痛发烧,一直未见好转,民间巫鬼观念认为是小孩魂魄放失了,长辈们用黄纸剪出纸人与纸钱一起在离家较远的十字路口烧掉,将丢掉的魂魄召唤回来,以祈求小孩子病痛快点康复。从民俗学意义上讲,这种剪纸活动属于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民间剪纸艺术是在农耕社会条件下,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它受到民俗生活的深刻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民俗性、程式化、艺术性、神秘性等特征。
二、民间剪纸艺术的受众
受众,是作为传播学意义上的受传者,它是构成传播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视觉传播中,受众并不是研究的重点,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以联邦德国南部的康斯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理论的发展,受众成为艺术研究的焦点。然而从受众角度分析民间剪纸文本与传承并不多见,民间剪纸艺术的受众可分为三类。
其一,受众是指一般的普通民众,即民间剪纸艺术的观赏者、消费者、使用者等。这类受众人数多,覆盖面广泛,是民间剪纸艺术的普通受众。他们对于传播民间剪纸艺术起到讯息传递的作用,在广度上为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奠定基础。
其二,受众是指民间剪纸艺术的直系传承人,通常指民间剪纸艺人的直系继承者,如父传子、母传女、兄传弟等关系中的子、女、弟等。这类受众既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播者,又是民间剪纸艺术的直接传承者。这是三类受众中的特殊受众,他们对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直系的血缘关系。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主要依赖于这种直系相传的受众关系。
其三,受众是指民间剪纸的学徒,受众与传播者(剪纸艺人)之间是一种师徒关系,这种学徒式受众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是传统手工艺式的师徒传承形成的师承式受众。具体而言:民间剪纸艺人将手艺传给徒弟A,徒弟A即为受众,徒弟A再将手艺传给徒孙B,这时徒孙B也是受众,徒弟A的角色由受众变成了传播者;这个过程就是传播者与受众相互转换的过程。第二,是现代教育制度中的学生。民间剪纸艺术大师被邀请到学校为学生授课,形成了师生关系,此时的受众是不固定的学生群体。这种现代教育下的师生关系正成为传播民间剪纸艺术与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与传统民间剪纸技艺的传承又有本质的区别。师徒传承是技艺方法与经验的教授,注重民间技艺与创作,强调受众(徒弟)学习过程;现代师生传授是普及性通识教育,更加注重文化信息的传播,强调传播结果,这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传统师徒关系下的受众(徒弟)专注于纵向的传承民间剪纸工艺。现代教育下一般师生关系的受众(学生)是为了横向的广度传播民间剪纸艺术信息。
三、民间剪纸艺术的文本与传承
对文本概念作出贡献的有两个派别,一是德国“斯图加特学派”,代表理论是其领军人班斯的著作《文本理论》;二是莫斯科—塔尔图学派,他们把文本看作符号与文化联系的主要方式。塔尔图学派的乌斯宾斯提出广义的文本概念,“任何可以被解释的东西,因此任何携带意义等待解释的都是文本。狭义的文本是指任何文化产品,印刷品,绘画、音乐、电影、化学公式等人工符号构成的文本。”[3]据此,民间剪纸艺术也可视为一个文本来进行研究考察,这将有利于从受众视角来分析民间剪纸。
(一)民间剪纸艺术的第一文本接受理论认为文学或艺术作品不同于文学文本本身,“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4]此时的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相对于民间剪纸艺术而言,民间艺人剪出的作品为剪纸艺术的第一文本。即民间剪纸作品在没有被受众观赏之前都称为第一文本,它强调民间剪纸的自然客观属性。这时的民间剪纸作品属于讯息源,它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媒介,属于一个未完成的文本,需要不同的受众进行不同的解读。民间剪纸的第一文本没有与受众产生关系,也就没有传播效果,更无从谈及传承。
(二)民间剪纸艺术的第二本文第二文本是受众对民间剪纸观赏与解读过程的具体化,它表现为受众对民间剪纸艺术观赏、领悟后所产生的艺术情感和想象,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对象化的过程。第二文本是受众对民间剪纸艺术主动接受并积极联想与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民间剪纸艺术的创作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一种共鸣。受众在欣赏、解读民间剪纸的时候参与了民间剪纸艺术的二次创作,此时的受众角色正逐渐转化为传播者角色,受众参与创作的过程也是角色转换的过程。
民间剪纸艺术由此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受众成为掌控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的关键环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受众对剪纸有不同的接受与理解。民间剪纸第二文本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受众自身的文化修养、学识水平、生活背景等因素。受众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民间剪纸作品融为一体,形成了创作者与受众共同创作的新的民间剪纸作品。[5]正是这样的过程形成了解读民间剪纸艺术的开放性创作文本,即第二文本,它在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民间剪纸艺术的空白文本空白是波兰文艺理论家英伽登在阐释学“召唤结构”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空白文本是召唤结构的一种形式。空白是指“存在于文本中的,受到文本悬置的可联结性”。[6]具体而言:空白文本就是文艺作品中利用描写、叙述等进行情节转换、突然中断的状态,从而激发读者自己去填补意义的空白;或者是文本中含有未明确描述的、暗示的或提示的内容[7],从而也形成一种内容的空白。这两种空白都诱导读者参与文本的理解过程中,因此空白成为受众参与创作新作品的一个关键动因。
民间剪纸艺术的空白文本是它脱离了应有的社会生存发展环境,形成一种“抽真空”的状态。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生产生存需要一定的社会生态,任何将民间艺术抽离其原有的生存环境的艺术文本,都会形成一种茫然的空文本。当代大都市的各种场合随处可见民间剪纸作品,如高档时尚的橱窗、西式酒店、飞速的地铁上等,在钢筋水泥铸成的都市中,这种文化景观突然呈现在受众眼前,势必形成一种理解上的空白与茫然。如同一条美丽的金鱼在冰冷的柏油路面上挣扎的画面,金鱼虽好看,但让人觉得别扭与荒诞。民间剪纸脱离的原有的农耕社会生态环境,只会成为受众眼中的一个荒谬的符号。这种情况下的受众一方面反思民间剪纸带来这种“空白与茫然”的原因,另一方面反思社会大众应该怎样传承民间剪纸艺术,而不是消费民间剪纸艺术。民间剪纸所呈现的这种生活场景的空白,能够激发一部分受众反思当下工业文明的得与失,从而真正为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出谋划策,这部分受众以亲自行动来填补民间剪纸艺术被“抽真空”现象下的意义空白。
(四)民间剪纸艺术的否定文本文本的否定结构是指对受众已有的观念、态度,或社会规范、习俗等以文艺文本特有的形式予以适当的否定,对受众既有的观念造成一种思想的冲击。激发受众参与其中,追求一定的心理平衡。民间剪纸艺术的否定文本是指一般大众、直系传承人、学徒等三类受众,他们在民间剪纸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对民间剪纸艺术所表达的意义不完全认同的情况。如民间大众利用剪纸作品《老虎镇五毒》来祈求避免五毒对农作物与人的伤害,民间举行驱凶纳吉仪式时,常将这类剪纸作品贴在门窗上。这是一种剪纸民俗活动,对于一般受众而言可能习以为常,并且也能够认同这些民俗观念,但是对于民间剪纸的学徒而言,他们作为新受众,并不懂以剪纸祈福的真正用意,这种情形带来多种可能性,其中之一是激发受众参与民间剪纸创作的欲望,使他们积极探索民间剪纸蕴含的民俗寓意;亲自体会农耕社会中民众的生活状态。受众从不理解、不认同到理解,再到认同,最后再到参与创作。这个过程是他们心理认知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这也是受众面对新环境不断追求心理平衡的过程。
(五)民间剪纸文本与传承的关系民间剪纸在未被公开于众之前都属于第一文本;相对于民间剪纸艺人而言,它属于已完成的作品,但相对于受众而言它还是个半成品,只有进入受众接受环节,民间剪纸才算迈入传承的第一步。当民间剪纸面对广大受众时,也就是第二文本形成的时刻,一般大众所形成的第二文本属于通识普及性需求。直接传承人属于特殊的受众,他们面对民间剪纸的第一文本所产生的创意思维即为第二文本,这种创意思维包括民间剪纸技法、色彩、图形、寓意等方面。他们主要体现了民间剪纸的纵向传承或深度传播,而作为一般大众与学徒属于民间剪纸艺术的横向传承或广度的传播。
空白与否定文本属于民间剪纸传承的核心驱动力,对于受众而言,民间剪纸的空白文本是激发受众思考学习民间剪纸文化的内在需求,民间剪纸的空白文本是受众反思当今工业文明背景下正确有效传承民间剪纸艺术的自省;否定文本是受众对民间剪纸艺术生存传承现状的自我否定,是受众在农耕社会中不断需求心理安慰的过程,它反映了民间剪纸文本传承的主观必要性。
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认为,一部文学史是读者、作品、作家三者共同书写的历史;民间剪纸艺术的创作与传承离不开受众,他(她)既是传承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传承的主导者。作为民间剪纸的受众,他们相对于不同形式的民间剪纸文本而言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民间剪纸文本只有面对受众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活态的文本,受众对剪纸文本的解读与否,则形成了他们自己对民间剪纸文化的认知。他们在特定社会生活背景下理解与感知民间剪纸文本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期待视野[4]340,正是这种期待视野心理才使得民间剪纸艺术在农耕社会生产生活形态下传承千年。特定生产生活环境与特定的受众心理期待,在集体无意识中产生了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的内在需求机制。
[1]黄剑华.太阳神鸟的绝唱——金沙遗址出土太阳神鸟金箔饰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4(01)130.
[2]程旭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散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03)120.
[3]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42-43.
[4][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04.
[5]陈力丹,陈俊妮.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4:193.
[6][德]伊泽尔.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M].霍桂桓,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71.
[7]王瑞. 伊瑟尔“空白理论”在小说艺术中的运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7)17.
责任编辑张吉兵
J505
A
1003-8078(2016)05-0056-03
2016-05-16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6.05.16
熊辉(1985-),男,河南新县人,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助教,硕士。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K103762015B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