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战胜历史虚无主义

2016-03-16

关键词:虚无主义战胜历史

邱 琳

(河南工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1191)



用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战胜历史虚无主义

邱 琳

(河南工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119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在于通过颠倒是非,混淆视听,制造思想混乱,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颠覆政权、搞垮消解国家的目的。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要从根本上战胜历史虚无主义,就必须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具有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迷惑的辨别力;就必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具备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蛊惑的定力;就必须不断谋求文化自强,壮大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实力。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1]这深刻地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及围绕历史问题斗争的政治性质。历史虚无主义暗流涌动,有其深刻复杂的国际背景。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要从根本上战胜历史虚无主义,就必须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具有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迷惑的辨别力;就必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具备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蛊惑的定力;就必须不断谋求文化自强,壮大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实力。

一、文化自觉——具有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迷惑的辨别力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的理解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对自身发展及其缘由的深刻反思,是对自身的长处和不足的清醒认识,是看穿偏见、谬误与偏激的洞察力的不断提高,是对自身发展所处位置的准确定位和自身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与觉醒,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对自身如何发展、如何进步的清醒认识与定位,是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先决条件与起点,是不断地与时俱进、向事物的根柢处探索、寻求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阵地是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是国家安全的“软肋”。要战胜历史虚无主义,就必须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具备识别“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具有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迷惑的辨别力。因为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会贴上标签或赤裸上阵,他们往往把自己打扮得或光鲜,或隐蔽,极具迷惑性。比如,一些舶来的影视作品、一些改头换面的公开出版物、一些吸引眼球的娱乐节目、一些网上别有用心的作品、一些空穴来风的流言蜚语等,都或多或少地掺杂着历史虚无主义的“黑货”。它们往往不是公开张扬,而是裹在有“趣味”的作品之中,躲在假象之后,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麻痹人们的思想,消磨人们的意志,最终否定历史真实。如果缺乏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辨别力,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者任意歪曲和篡改历史、丑化历史人物、丑化领袖人物、丑化英雄的宣传,就会缺乏“免疫力”,就会“中招”。比如,苏联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卓娅的抹黑、污蔑、诋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41年11月的一个冬夜,在莫斯科西面86公里的一个村庄,一位18岁的姑娘在焚烧德军马厩时不幸被捕,虽受尽酷刑和折磨也不屈服并保守秘密,最后被德军残忍地绞死。她就是被苏联奉为民族英雄的卓娅。卓娅的牺牲曾激励苏联红军将士在前线奋力拼杀。让人迷茫和心痛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已牺牲多年的卓娅却被历史虚无主义者抹黑、污蔑、诋毁——卓娅不是什么英雄,卓娅当年神经病发作,她不是烧了德军战车而是烧了老百姓的房子,被乡亲们送给德军处决的。英雄卓娅被如此抹黑、污蔑、诋毁!不久,苏联分崩离析、走向解体,而搞垮苏联的政客们却举起酒杯发出胜利得意的笑声。苏联解体后,中国就成为西方反共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点,极力向中国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以达到“西化”和“分化”中国、搞垮中国的目的。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所反映的不仅是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在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苏联解体证明,历史虚无主义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抹黑历史、污蔑领袖人物的做法,会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而社会思想混乱就会造成政治上的动乱。“在全世界范围内,无论古今中外,道德模范和偶像的示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美国也不例外。美国就连拍《蜘蛛侠》《超人》这样的电影都不忘加上从货车边救起小姑娘,或者扶老太太过马路这样的情节,其目的就是达到像雷锋、赖宁一样的示范效果,进而使得全球人民心向美国。然而美国一方面通过各种影视剧作在全球范围内塑造自己的道德偶像,另一方面又加紧通过网络系统性地摧毁中国人自己的道德偶像。在中国的微博微信及各大论坛上,一些抹黑中国道德偶像的微信公共账号、微博账号、论坛水军铺天盖地,几乎没有一个中国的正面偶像可以逃过他们的抹黑。”[2]在这样的背景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美国文化冷战就是“长期有组织的通过互联网制造方方面面的谣言,其目的就是形成文化包围圈,架空中国的政治自信和道路自信,并最终通过推出虚假政治谎言来神话美国体制、丑化中国体制,以达到引发暴乱及和平演变的目的”[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3]。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前车之鉴,看到“欲灭其国者,先去其史”的路线轨迹,看到由社会思想混乱进而引发的政治上的动乱,看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苏联解体的前奏是丧失了文化自觉意识,苏联社会主义文化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所瓦解,使苏联失去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和主体文化,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和主心骨,被西方的“新自由主义”牵着鼻子走,最后在“政治多元化、经济私有化”的过程中分崩离析、走向解体。一个失去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思想战线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正本清源,睁开鉴别真伪的“火眼金睛”,揭穿历史虚无主义者制造的种种谎言和迷雾,让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自觉这个“照妖镜”下“现原形”,以文化自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维护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文化自信——具备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蛊惑的定力

增强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蛊惑的定力,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恩格斯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4]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方法论错误和逻辑错误如以点概面、以偏概全,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等,都是违背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了建立在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思维基础之上的文化自信,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具备了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蛊惑的定力,使谎言说一万遍仍然是谎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坚持唯物辩证法,有文化自信的“定海神针”,历史虚无主义者就掀不起大的波浪,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会随波逐流。有了文化自信,才会树立起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价值的坚定信念,具备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和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蛊惑的定力。因此,要具备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蛊惑的定力,就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列宁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5]历史虚无主义者按照自己所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或者对历史进行恶意裁剪、断章取义、指鹿为马,全面诋毁中国历史,毁灭中国道德标杆,甚至编造谎言,篡改历史。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问题有正确的把握;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虚伪、真假,才能揭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增强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蛊惑的定力。

增强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蛊惑的定力,需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战胜历史虚无主义,需要从理论根源上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史观的表现。唯心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唯心史观出于阶级私利和偏见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经常歪曲历史,蒙蔽广大劳动人民。历史唯心主义用主观臆造的、臆想的联系代替社会历史的真实的联系,本质上是对社会历史本来面貌的歪曲。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的思想理论及方法论根源是唯心史观追求普遍价值、神圣化、绝对理性、主观臆造、掺杂阶级私利和偏见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已经觉察到施蒂纳虚无主义的威胁,认识到如果不澄清其“自我意识”概念下所潜藏的虚无主义深渊,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有可能被其虚无化。1846年在《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马克思对普鲁东《贫困的哲学》中所蕴含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普鲁东一方面承认自己完全不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借助普遍理性、上帝等绝对理念来推论和假设人类历史发展。马克思说:“他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怪论,一套妄图充当辩证怪论的怪论。他觉得没有必要谈到十七、十八和十九世纪,因为他的历史是在想象的云雾中发生并高高超越于时间和空间的。一句话,这是黑格尔式的废物,这不是历史,不是世俗的历史——人类的历史,而是神圣的历史——观念的历史。”[6]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思辨哲学及其唯心史观中,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科学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明确了阶级斗争及其人类解放的现实条件和历史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曾经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几度较量后黯然失色,日渐式微。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借网络媒体,散布精神鸦片,抢占思想舆论阵地,又开始沉渣泛起。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将西方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当作“普世价值”,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形态、政治形态和社会形态。今天,我们要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作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武器和主心骨,增强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蛊惑的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7]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成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的目的。”“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8]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哪里?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辉煌于世界的中华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坚定信念,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辉煌成就与骄人业绩,来源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源于我们的理论、道路、制度及文化发展均以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依归。历史虚无主义否定的是民族精神,否定的是历史丰碑,否定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否定的是中华文化,归根结底危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什么说危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一个稳定的、发展的、繁荣昌盛的中国是人民之福,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是人民之灾。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暗流涌动,肆意丑化历史,恶意诋毁英雄,伺机毒害公众思想,产生了极坏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背后,是一些对中国抱有敌意的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是其“文化冷战”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动摇我们的思想根基,摧毁我们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动摇国家和民族自信,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最后从根本上进行“颜色革命”和“政治转基因”工程,达到削弱和瓦解中国的目的。在此背景下,我们只有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镇定清醒从容,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不会被历史虚无主义所消解。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始终有自己的主见和主心骨,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具有把握自己、主宰自己的意志力,做到从容镇定、头脑清醒、是非分明,增强战胜历史虚无主义蛊惑的定力。

三、文化自强——壮大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实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地走向文化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9]。如何实现文化自强?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崇高的理想引领人,以真理的力量说服人,以道德的力量感召人,以核心价值观塑造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激励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中国精神召唤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自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国的崛起不只是物质财富的剧增、经济格局的重塑,军事实力的增强,更应凸显中华文化的弘扬。”[10]这就必须实现文化自强,加强新闻舆论工作,让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不断占领文化市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与竞争中,赢得市场,赢得话语权,赢得主动权,在实现文化自强的过程中不断壮大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1]因此,我们的舆论宣传要同时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讲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导权。揭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片面性、虚伪性;揭露西方政治家精心设计诱骗社会主义国家青年“变质、发霉、腐烂”的战略图谋;揭露他们以自由及人权卫士自居却疯狂监听本国和他国人的私密通信的“双面”嘴脸;揭露他们挥舞人道主义大旗却在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地制造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致使大量难民背井离乡;揭露他们自称“文明人”一边美化自己一边抹黑贬低别人的险恶用心。那些所谓“躲避崇高”“拒绝壮烈”“告别革命”一类误导青年的低俗的、反历史的说法,是美国文化冷战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当今世界,文化阵地是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是国家安全的“软肋”。 要从根本上战胜历史虚无主义,不仅要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意识,而且要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在于通过否定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从根本上否定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成就,进而全盘否定社会主义中国,通过颠倒是非,混淆视听,制造思想混乱,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颠覆政权、搞垮消解国家的目的。面对“西化”“分化”图谋,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三个“前所未有”和三个“高度警惕”概括中国当前的时局,即“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也要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高度警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高度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12]要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文化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做到三个“高度警惕”。在文化领域,我们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战胜历史虚无主义,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当我们实现文化自强,人民群众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豪感并油然而生敬意之时,当中华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沐浴全世界之时,当中华文化如汹涌澎湃的浪潮风靡世界、影响世界之时,当人民擦亮眼睛,充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坚定地走向文化自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谬言论能够看得穿、识得破、不为所惑之时,便是历史虚无主义丧失市场之日,便是彻底战胜历史虚无主义之日。

[1]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3.

[2]周小平.美国对华文化冷战的九大绝招[EB/OL]. (2014-07-14).http://guancha.gmw.cn/2014-07/14/content_11961243.htm.

[3]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讲话[EB/OL].(2014-07-0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7/07/c_1111497611.htm.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1-692.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6.

[7]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侧记[N].贵州日报,2014-03-10(01).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

[9]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EB/OL].(2013-11-29).http://www.whjlw.com/2013/1129/12742.html.

[10]孙寅生.关于宣传思想工作要体现出“四个讲清楚”的思考[J].求实,2014(4):80-83.

[11]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2016-02-19).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2/19/c_1118102868.htm.

[12]熊争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专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孙建国[EB/OL]. (2015-03-04).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45671451.html.

2016-03-09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7-ZZJH-076)

邱 琳(1969-),女,河南信阳人,河南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122

A

1674-3318(2016)04-0010-04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战胜历史
战胜“可怕”的一刻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我战胜了自己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