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校对工作刍议

2016-03-16张秀兰

关键词:原稿差错科技期刊

张秀兰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湖北 黄石 435000)



科技期刊校对工作刍议

张秀兰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湖北 黄石435000)

校对工作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校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刊物的质量。科技期刊有时由于一个字、一个符号、一个数字的差错,轻者使读者费解,以讹传讹,严重的还可能在社会上造成危害和事故,贻误他人。因此,认真细致地做好校对工作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证。

科技期刊; 清样校对; 出版质量; 学术质量

校对,古代称之为“校勘”“校雠”,校雠形成理论,作为一项独立的学问,始于西汉。校对,顾名思义,就是校正、核对,或者是指专门从事校对的人。现代校对是出版生产现代化的产物。现代校对的特征是同编辑工作分离,成为一道独立的工序。现代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实现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价值的重要保证。校对的主要任务就是消灭差错,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只有将差错消灭在出版前才能保证出版物的传播和积累价值。而科技期刊作为一种重要的出版物,承载着记录、存储和传递科技信息的重要功能。科技期刊上的文章是科技工作者劳动成果的体现,一经发表就成为他人研究时的参考依据以及读者的学习资料。那么,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做好科技期刊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对质量是构成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及校对工作十多年,现结合实际就如何做好科技期刊的校对工作谈几点体会。

1 充分认识校对工作的重要性

鲁迅说过:“校对和创作的责任是一样重大的。”校对是一种再创造性劳动,是出版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出成品、出精品的保证,未经严格校对的稿件充其量只能算是半成品。

校对是刊物付印之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保证刊物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一切差错都应被消灭在校对环节中。编辑审稿环节的错漏还可以通过校对来弥补,但校对环节的任何错漏都将无可避免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校对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刊物水平的高低。所以说,要做好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首先要高度重视校对工作,充分认识校对工作的重要性。

2 切实履行校对人员应尽的职责

各校次校对人员既有共同的职责,又有按具体工作任务的不同而分别应承担的具体职责。

《出版专业实务》[1]一书中指出校对人员的两个基本职责是:第一,忠实于原稿,依据原稿逐一核对校样,消灭排版上的一切错误,包括文字、符号、图表、公式等方面以及格式错误。第二,发现原稿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或不妥之处, 用铅笔在校样上空白处提出疑问或填写“原稿疑问单”, 提请编辑部门解决。责任校对的职责是:1)参与各校次校对;2)进行文字技术整理;3)检查校改质量;4)通读付印样。

校对的职业特点是追求完美,锱铢必较。既然担当了科技期刊的校对任务,那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履行校对职责,不放过一个错漏。科技期刊的校对做起来尤其繁琐,图表符号、公式、外文符号、专业用语比较多,甚至有些错误隐蔽性很强,例如,激光照排校样时可能因输入法、击键失误、误看原稿导致输入别字,或者多字、漏字、颠倒字,抑或造字差错;插图可能横纵坐标值不准确、横纵坐标标值线不等距、插图缩放比例与植入文字字号不匹配、图的构成要素缺项;排版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版面文字重复,文字中出现多余符号,漏行、漏段,邻行、邻位错改,转页差错,格式前对后错,出现背题,转行不合要求,字体字号不对;计算机系统本身的问题可能导致简化字、繁体字转换差错,表格续排差错等等[3]。

校样上的差错五花八门,要做好校对工作既要善于发现问题又要善于解决问题。为保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我们应该切实履行校对人员应尽的职责,把好校对关。

3 在日常工作中边校对边学习

校对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多做、多查、多学、多问,手头常备工具书和笔记本,将校对时自己以及同事发现的错误都记录下来,定期翻看,总结文稿的出错规律,上一篇文章校对时发现的错误在下一篇文章校对时就会提醒自己注意,增强职业敏感度。例如,作者在用电脑写作时经常会用到复制和粘贴功能,有的文章有多处表格,笔者在校对时常发现文章中明明应该是表2的却错成表1,这显然是作者在做表2时运用了复制键但却忘了将“1”改成“2”。笔者在校对本刊2015年第9期的一篇文章《古今录验续命汤联合硫酸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一文时发现该文正文中出现的是“……硫辛酸治疗……”。显然,一个硫酸锌,一个硫辛酸,标题与正文不符,后来与作者核实应该是硫辛酸。在校对工作中还常常会遇到很多错别字,就拿时珍国医国药杂志来说,由于性质是中医药期刊,所以常遇到错误的或不规范的中药名称,譬如:黄芩错成黄苓,枸杞错成枸祀,旋复花错成旋覆花。不同性质的期刊有着不同的出错规律。科技期刊是连续性的,校对工作日日做,月月做,通过长期的工作积累我们在头脑中就可以形成对本刊清样校对时出错规律的掌控。

校对工作需要不断地经历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学习过程,需要运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比较、质疑、推理,从而做出判断,通过查找依据来改错补漏[2]。这个过程有时是短暂的有时却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时间的长短正是由知识和经验的丰富程度决定的。由于科技期刊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这就要求编辑校对人员既要做“专家”,也要做“杂家”。做“专家”是指对所从事的期刊所属的专业优势,熟悉科技期刊的编辑标准和规范;做“杂家”是要知识广博、视野开阔。那么,这一工作就要求校对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学问等,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向专家或作者学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在线阅读自主学习,可以参加编辑业务培训班接受再教育,也可以参加各种相关会议向同行学习。总之,在日常的校对工作中,应提高警惕,带着疑问的心态,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校对,做有心人,勤思考,勤钻研,在工作中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掌握自身期刊校对时文稿的出错规律,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办出质量精良的科技期刊,切实为读者和作者服务。只有让学习成为常态,校对工作才能进入状态。

4 让作者参与到校对工作中来

作者是文章学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文章进入编校流程后,在编辑环节,责任编辑对文章进行了加工、调整,此时如果将校样稿发给作者校对,让作者清楚地知道编辑的每一处改动,一方面是对编辑工作的承认,另一方面也是发现编辑是否有错误修改的地方,以及补充原稿的疏漏之处[3]。编辑校对和作者校对的侧重点不同。编辑校对注重的是文章的体例、版式、文字、符号、图表以及参考文献的著录等等辑标准化、规范化表达,而作者更看重文章的学术质量。以时珍国医国药杂志为例,我们期刊在录用了作者的文章之后,经过编辑加工排版完毕都要出一份纸质清样并附上校对通知快递寄给作者校对。在这份清样校对通知里面,我们会详细地告知作者文章哪些地方需要核改。作者校对三遍后寄回我刊,清样稿回到编辑手中,核验后在电脑上作相应修改,再出一份清样装订在原稿及作者校样之上备用。如果遇到文章改动太大、改动太多、笔迹不清晰的还要要求作者进行二次校对。这项工作是我们杂志自创刊以来就一直执行的一项措施。

科技期刊刊登的文章专业性比较强,编辑在编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学术盲点,有些科学性、知识性错误编辑很难发现,所以请作者参与到校对工作中来,可以弥补编辑工作的不足,保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5 克服职业倦怠,保持身心健康

编辑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据报道[4],编辑、记者的职业倦怠率达38.3%。从事校对工作多年,由于校对对编辑人员的高要求、低回报以及期刊的连续性、重复性劳动等特点难免会造成编辑人员的职业倦怠感。

职业倦怠是上班族普遍存在的一种工作重压之下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校对是伏案工作,需要动眼、动脑、动手,坐在办公室一整天,你的身体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你需要放松。心理学家多米尼克.赛尔旺建议人们在紧张和焦虑的时候运用调整呼吸、放松身体、正念疗法、直观化这四大技巧帮助自己克服负面消极的情绪。在工作中如果状态不对,可以暂停手头的工作,或品茶,或眺望远处,或与同事交流心情。一些基础性的方法能够使你快速放松下来,比如握拳一至两次,然后感受拳头松开的过程,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不同部分,引导自己体会一种轻盈感。抽出几分钟专注地倾听自己的呼吸,并在呼吸时让胸口和腹部的运动停滞片刻,留意一下呼吸带给自己的身体感受。

有人把校对比作勤劳的啄木鸟,校对是咬文嚼字,校对是字斟句酌。面对一篇清样稿,从文章标题、署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到文末参考文献,有责任心的校对绝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差错。正是因为有了高水平的校对,科技期刊的出版质量才得以保证。每每看到作者的来稿经过编辑的妙手从初稿到一校、二校、三校到最终定稿再到出版,作为一名编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有的期刊被评为优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我们都可以找到工作的意义。

有了职业倦怠感并不可怕,只要能做到积极应对、劳逸结合、赋予意义、链接优势,重拾信心,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

6 结语

校对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校对绝不是什么“简单劳动”,而是“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作为科技期刊编辑,运用所学,借力工具书和互联网,不断地总结校对的规律以指导自己的工作,使具体的工作有章可循、合乎科技期刊的编辑标准和编排规范,联合作者做好校对工作对确保科技期刊的质量有现实意义。

[1]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89.

[2]武志敏.新形势下校对人员如何做好校对工作[J].编辑之友,2011,10:76~77.

[3]魏艳君,彭熙.学术期刊应重视作者校对[J]编辑学报,2015,27(4):371~373.

[4]张文忠.编辑的职业倦怠和自我调适[J].编辑学刊,2012,4:94~98.

2016—04—11

张秀兰(1978—),女,湖北黄石人,编辑,主要从事编辑及校对工作.

G237.5

A

1009-2714(2016)03-0269-03

猜你喜欢

原稿差错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