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著录参考文献 提高科技论文质量

2016-03-16

关键词:著录科技期刊参考文献

方 华

(湖北省医学会,湖北 武汉 430071)



准确著录参考文献提高科技论文质量

方华

(湖北省医学会,湖北 武汉430071)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编辑;作者

在科技期刊论文中的意义

正确著录参考文献可以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维护作者和他人的知识产权;体现作者严谨和求实的科学态度,反映论文有广泛的科学依据;可以起到情报检索与文献计量研究作用。提高参考文献的正确著录率,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也可以避免由于文献的书写错误造成他人检索困难。因此,正确地引用参考文献详细信息尤为重要。

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一项专门供著者和编辑编撰文后参考文献使用的国家标准,已于2015年发布并实施[2]。这个标准对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部分条款的修改、补充和完善。2015版对部分术语进行了修订,统一了汉语拼音书写人名的著录,新增了标识类型,增加了“获取和访问路径”及“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等[3]。

2 科技论文常见的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问题分析

2.1参考文献省略或转引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有的作者却将此忽略,或者编辑加工稿件或排版时为了节省版面而删除作者的参考文献,这样的论文缺少参考资料的佐证就不完整。因此,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一部分,不能省略,这既是对前人及他人工作的尊重,也体现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参考文献必须是由作者亲自真正全文查阅的,不能转引参考文献。当然,众所周知或公认的参考资料可以不引用。

2.2参考文献陈旧

我们在实际编辑加工稿件时经常发现,有一些作者,虽然近年来他们的研究选题报道的并不少,可是他们在写论文之前,并没有系统地去查阅最新文献,所以他们在论文中引用的新文献很少,这样就会导致文章的科学前沿性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引用文献最好引用自己亲自阅读过的近5年内的文献。

2.3所选参考文献与本文关系不大或过度

本次研究以2015—2017年的卫生人才数量作为基础,预测2019—2021年东丽区卫生人才的需求情况,预测东丽区2021年卫生人才的数量将超过2 250人,见(表2)。

科技论文必须恰当引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参考文献。有的来稿缺乏引用密切相关的重要文献,引用的参考与论文主题不相符,甚至有些文献与文章没有明显的关系,牵强附加引用一些可有可无的文献,使文章主题不突出。论文引用的文献应该是与文章主题相关,但是如果是本学科常识性的内容,不用再引用参考文献。还有些稿件过度引用一些参考文献,所谓过度引用参考文献,就是指假如引用1个文献就能够阐明某课题的研究现状的,却罗列2个以上的文献[4],这种情况在来稿中也经常遇到。

2.4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和内容方面的问题

对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和著录质量,期刊编辑部都会有明确的要求,一般通过《稿约》和《作者须知》等形式告知作者。但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往往发现,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稿件退修时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引用的参考文献没有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未能在文内标出参考文献引用的位置或与文中引用处位置不对应、有些文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不对、参考文献严重缺项、作者名缩写错误、著录符号错误、混淆期刊的卷(期)及著录错误的起止页码、文献重复罗列、中外文期刊的刊名著录错误、混淆参考文献和注释等[5]、国际化背景下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双语著录产生的一些问题等。

3 参考文献正确著录的策略

3.1期刊编辑人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引导作者正确著录参考文献

对编辑来说,既要能够严格规范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还应利用文献检索技能和专业知识,去挖掘参考文献引用中的隐蔽性差错,重视参考文献在文中的正确标注,向作者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从而提高论文质量。

3.1.1编辑要从思想上重视并积极向作者宣传参考文献的作用当前,有些学术期刊在编辑加工过程中,仅重视参考文献的规范化著录,还未对文献的真实性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期刊编辑,要高度重视提高参考文献质量及正确规范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才能在编辑工作中认真审查参考文献。编辑还应积极引导作者增加对参考文献的重视程度,帮助作者逐渐形成良好的引文习惯,提高标引参考文献的能力,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

3.1.2在文章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要与作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编辑在与作者的联系与交流中,可通过《稿约》和《作者须知》等形式提出要作者认真核查参考文献;也可结合一些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举办有关论文写作的专题讲座,或是在期刊的补白处不时刊登关于规范著录参考文献格式的专栏,帮助作者提高参考文献的著录水平;在编辑加工稿件过程中,编辑也可结合文章的具体情况,告知作者一些参考文献检索方法和著录规范供其学习参考。遇到参考文献著录质量较差的作者,在文稿退修时,应提请作者注意文献引用的适当性和必要性,并对存在的问题对照规范格式,逐条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不能笼统地建议作者删减参考文献,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退修效率。如果作者没有按相关要求修改,编辑需将有关信息再次反馈给作者。当编辑意见与作者意见相左时,编辑需要耐心与作者交流,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以提高参考文献著录水平,乃至论文的质量。

3.1.3做好参考文献的校对工作参考文献真实性的核实是科技论文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编辑应充分发挥参考文献在审稿中的作用,深入学习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编校核对参考文献时要细致。在编辑加工时重视参考文献著录审核和加工,并做好文献的校对工作。为彻底解决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著录差错问题,早期在退修论文时,期刊编辑可以请作者提供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原文首页复印件,以提高参考文献编校质量[6]。同时,也可让作者按照规则要求与文献原始信息进行逐项核对参考文献,提醒他们著录时要谨慎,无形中请担负起一部分责任。

3.1.4解决参考文献引用陈旧的问题新的文献支持新颖的主题,要解决引用的参考文献陈旧性的问题,需要作者充分理解参考文献的“新”对论文的新颖性非常重要,通过了解文献时效性的重要性,大大增强作者的信息意识,在今后的论文写作中会自觉将文献的时效性放在重要位置,有选择性地阅读近期发表的文献,这样也会对作者也起到培养的作用。

3.1.5引导作者自查作为论文的责任者,作者对文章引用的文献最为熟悉。编辑在给作者退修稿件时应附上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列举常见类型的参考文献著录范例,并提示常见的著录错误,让作者高度重视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及著录规范,引导作者逐一对照自查。同时,也可以借鉴一些知名期刊的做法,把“文后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合理、全面”作为审稿意见表中的评审指标,让作者充分认识到参考文献的合理和准确引用与稿件能否被录用密切相关,从而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7]。

3.1.6注意参考文献的原文核实原文核实即编辑在了解了各种常见错误之后,注意核对参考文献各项信息中容易出错之处[8]。随着网络数据库的发展,改为要求作者提供各参考文献的网络检索资料,编辑根据资料进行参考文献核对,明显提高了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著录质量。同时期刊编辑也可以利用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核查参考文献,常用的有: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数据库、Pubmed网站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查阅期刊主页进行查询。

当然,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对于文后参考文献过少、参考文献陈旧、没有代表性、参考文献错引、漏引及缺少项目、引用不合理等问题较多的稿件,参考文献无法补充完善,实在无法修改的稿件可以作退稿处理。

3.2作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正确著录参考文献

3.2.1提高对参考文献重要性的认识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参考文献在论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标注参考文献要做到三条:全、准、新。要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该引用的引用,不该引用的不引用,并要确保文内参考的文献的内容与文后的文献出处对应,避免标错位置。

3.2.2重视参考文献著录的准确及著录格式的规范并提高写作的基本功作者在投稿前应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按照期刊自身的规定著录参考文献。熟练掌握关于文献引用内容及著录规范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功。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主动学习并熟练掌握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照所投期刊对参考文献的具体要求,核实文中所列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规范著录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依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在文中作相应标注,以便检索和查阅。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先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再用其他语种著录。

3.2.3注意引用参考文献的时效性在编辑实践中,常常遇到作者不重视参考文献的时效性,由于信息意识淡漠,所引参考文献非常陈旧。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引用年代久远的参考文献太多,就会导致论文自身的老化。应选择与论文密切相关的近3~5年的文献。

3.2.4所引参考文献必须与文章主题关系密切,并适量引用作者在引用参考文献时,要注意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需与文章的主题密切联系,引用的论点、数据等要准确无误,能很好地支持作者的观点。引用文献要恰当,不能多引和漏引。从学术不端系统的检测中可以看出,引用的文献越多,文字重复比例也会相应地增加,因此,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加以控制,也减少抄袭的比率。

3.2.5作者要进行参考文献的科学性审查作者在直接查阅原文的基础上,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等文献资料时,均应列入文章的参考文献。为提高参考文献著录质量,作者除了严格遵守参考文献著录规定外,还要加强对参考文献的科学性审查,保证所引参考文献各项内容准确无误,避免引用结论错误的文献,使引文真正起到参考文献的功能。

4 结语

参考文献著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期刊质量的重要体现,确保参考文献著录的准确性和引用的合理性,提高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刻不容缓。我们希望通过作者和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春.论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著录要求及编辑审稿要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532~534.

[2]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2015[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3]陈海燕.《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部分条款解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3):237~242.

[4]陈先军.文后参考文献引著质量及其审查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9):1145~1148.

[5]谢二娟.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著录常见错误及编校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182~183.

[6]罗杰,程春开,孙立杰,等.请作者提供参考文献首页复印件的实践和思考[J].编辑学报,2003,15(5):356~357.

[7]沈志宏,邓晓群.提倡向主要参考文献作者赠阅论文[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5):451.

[8]马勇,张伟伟,赵文义.科技期刊参考文献作者信息著录错误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121~124.

2016—04—26

方华(1974—),女,副主任技师,从事编辑学及相关研究.

G232.2

A

1009-2714(2016)03-0223-04

一般情况下,科技期刊论文包括几个部分:前言、正文、讨论。论文中有关研究背景的描述、运用他人的方法和讨论中有关他人研究结果及见解等均应引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作用在于可对文章中的观点、概念、理论加以证实,提供一些相关的科学依据。本文从论述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出发,列举了一些参考文献常见的著录错误,并从编辑和作者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提高参考文献著录准确率的策略,以期提高科技期刊的论文质量。

猜你喜欢

著录科技期刊参考文献
科技期刊的分类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