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启示*

2016-03-16闫志利宋晓欣刘顺霞

关键词:通识学院社区

闫志利,曾 姗,宋晓欣,刘顺霞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职业教育研究所,河北 秦皇岛 066004;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191;3.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启示*

闫志利1,曾 姗1,宋晓欣2,刘顺霞3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职业教育研究所,河北 秦皇岛 066004;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191;3.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经过百余年的变革,美国社区学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表现出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及教育目标清晰、教育内容丰富、课程实施顺畅、考评方式多元等特点,既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借鉴美国经验,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理念,细化通识教育目标,丰富通识教育内容,科学评价教育质量,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并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社区学院;美国

美国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西欧自由教育与本土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类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该类教育在保持自由理想的同时,尽可能地满足了社会需要,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求得了协调[1]。经过百余年的变革,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不同学科知识相互融通,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具体实践。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开放的人。”[2]基于美国社区学院承担的高职教育职能,笔者系统归纳了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明确了对我国高职院校加强学生通识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兴起时期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开始引入先进技术修铁路、办工厂等,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紧张的状况。因此,培养市场人才的“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应用而生。18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一、二年级叫“学术学院”(Academic College)(1896年更名为初级学院),学生“初级学院”毕业后可直接就业,也可进入“大学学院”(大学三、四年级)继续学习[3]16。“初级学院”主要实施转学教育,课程设置与四年制大学一、二年级基本一致,专注于通识教育,专业课程相对较少。Cohen分析了1922年美国58所“初级学院”课程设置情况,发现多数课程为通识教育课程[4],课时数量达到165.3学时,为总学时量的77.14%。其中,语言类课程占总学时的1/4,农学、商学、工程学等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仅占总学时量的23.00%。可见,“初级学院”的建设促进了通识教育的兴起。

(二)衰退时期

1930年后,美国经济开始进入萧条阶段,失业率飙升。应对社会需求,初级学院增加了职业教育职能和成人教育职能,将教育对象扩大到无法服役的男青年以及妇女等,初级学院数量及招生人数均实现了持续增加[3]16。较之前相比,此期初级学院的商业、公共服务、机械等为就业做准备的专业教育课程受到民众的欢迎,通识教育课程比例下降,走向衰退。1938年,文图拉(Ventura)初级学院、圣塔莫妮卡(Santa Monica)初级学院、帕萨迪纳(Pasadena)初级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学时分别下降到总学时量的52.14%、54.48%、46.31%[4]106。伊尔斯(Eells)分析了美国当时279所初级学院课程的设置情况,发现包括音乐、教育和家政等课程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学时数量比例下降到68.96%[4]109。

(三)复兴时期

1947年后,美国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各领域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逐步增加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1947年,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将初级学院改建为社区学院,使其能够扎根于社区并为之提供服务的目标[5]。社区学院增添了社区服务职能,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开设课程逐渐增多[6]48。与此同时,社区学院课程设置也逐渐实现了多样化,逐步增加了以概况课程(Survey Courses)和名著课程(Great Books)等“新兴的通识教育课程”。除传统的人文科学课程外,还设立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婚姻准备、工作经验、学生活动、职业选择和交际学等课程,拉丁语、希腊语等课程则被逐步消弱。普特南(Putnam)研究了1956年425所社区学院课程样本,发现各学院开设的音乐欣赏、社会问题、世界历史等传统通识教育课程重复率较高,物理学调查、交际学、商业导论等课程逐步兴起,急救、心理卫生学、婚姻准备等课程初绽头角[7]。

(四)全盛时期

1984年,美国联邦教育测试服务组织(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调查确认美国高中生质量普遍下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测试确认有近半新生的写作能力存有明显缺陷[8]。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学院开始设置补救课程(Compensatory Curriculum)并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使通识教育呈现出基础化、实用化等特点。1990年后,美国众多学者建议用“发展教育”(Developmental Educational)替代“补救课程”,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知识的培养[3]245。各社区学院积极行动,不断完善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有学者统计,到2011年,美国社区学院专业设置共分38个大类、226个二级类、750个专业,明确开设通识教育的社区学院多达1 002所,占社区学院总数的60.00%以上[9]31。社区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由1992年的38.96%提升到42.03%,专业教育课程由61.04%降到57.97%[9]6。

二、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

(一)教育目标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完整的人”,具体目标来自于州政府和社区学院两个层面。

州政府目标由州高等教育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Commission,HEC)提出,规定了学生应具备的通识教育知识、技能水平和情感、态度等。各州对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目标的描述虽略有差异,但均可分为批判性文化技能(Critical literacy skills)和公民技能(Citizenship skills)两个方面。批判性文化技能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道德观和价值观等;公民技能包括社区参与度、提高家庭生活的能力和参加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多元文化的理解力、领导才能等[10]。

社区学院目标是州政府层面目标的具体落实,由社区学院依据自身办学使命、办学理念以及招收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以卑尔根学院(Bergen Community College,BCC)为例,州政府层面目标在学生语言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对美的鉴赏力、道德推理能力、全球和公民意识等六个方面做出了规定[11]。社区学院层面目标则细化为七项具体标准[12]。一是培养学生言语和写作技能,增强与他人有效交流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分析美术、音乐、戏剧、文学、哲学和宗教艺术作品或著作的能力,熟练地使用某门外语;三是培养学生使用社会科学理论和概念分析人类行为、社会与政治制度的能力,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公民;四是培养学生理解非西方以及美国社会历史事件和各种运动的能力;五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使用科学探究方法的能力;六是培养学生恰当使用数量、统计概念和运算方法,分析数据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七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二)教育内容

美国社区学院根据通识教育内容,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程和分类必修课程两个部分。

通识必修课程包括英语(English)、沟通(Communication)两个领域[13]。英语领域课程内容主要为英语写作(English Composition),旨在锻炼学生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沟通领域课程主要为有效演讲(Effective Public Speaking),旨在培养学生在学术或工作场合的沟通能力及倾听技巧,确保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有效地传递各种信息,自信地进行演讲等。

分类必修课程主要为知识领域课程,所有学生必须在相应领域内选择课程并修满规定学分。尽管各社区学院课程设置不一,但均涵盖了人文科学(Humanities)、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数学(Mathematics)和历史(History)等内容,且各类课程相互关联。

(三)课程实施

美国社区学院根据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领域,将通识教育课程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在完成规定总学分的前提下,可根据自己兴趣任意选择,学院设有最低学分要求。同时,将通识教育课程分布于各个学期,使之与专业课程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卑尔根社区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为例[16],第一学期设有言语交际、英语写作I等课程,第二学期设有英语写作II、人文科学选修等课程,第三学期设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选修课程;第四学期设有通识教育选修等课程。

通识教育具有严格的实施步骤。各门通识课程实施之前,教师会从学院的通识教育委员会得到一些辅助资料,包括学院通识教育目标能力表、课程说明及要求、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师获取这些辅助资料之后,具体设计课程实施内容,确定教科书或学习资料以及采取的教学方法、学习活动安排等,而后提交到学院通识教育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即可实施。常用教学法有讲授法、阅读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部分社区学院要求学生在学习写作、数学、自然科学等通识教育课程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写作和计算等方面的基础技能。如果学生未达到相关要求,则必须先学习补救课程。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之前必须参加电脑分级测试,成绩必须达到82 分以上。学生学习自然科学领域生物学和化学等课程,则需要补修相关实验课程知识[13]。

(四)考评方式

社区学院通识教育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包括校外考评和校内考评两个层面。美国没有官办考核与评价机构,校外评价均以商业化方式组织实施[9]62,评价机构多为非盈利性民间服务性组织,并吸收学生家长及行业企业参与。社区学院内部均设置了通识教育考评委员会,负责制定通识教育的考评目标、计划、实施步骤以及对计划实施情况的追踪问效等工作。

考试方式包括标准化测试、平时课堂测试、单元考试、期末考试等。标准化测试由校外非盈利考试机构提供并实施,测试对象可以是整个学院学生乃至全州某一特定年级的学生;标准化测试按目的分为针对个别学科成绩的的测验(Achievement Test)和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测验(Aptitude Test)两类。前者考查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后者了解学生的通识教育整体表现和潜能,评估学生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更高层次的学习。标准化测试包括基础测试(ARC-College Base)、学习结果评估(ACT-COMP)、水平学业能力测试(ACT-CAAP)、学业能力与发展测试(ETS-MAPP)以及华格二氏批判性思考评估(Watson Glaser Critical Thinking Appraisal)等[14],主要考察学生的写作、阅读、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由教师自行安排的平时课堂测试、单元考试和期末考试多为平时某一阶段、本单元或本学期所学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和转学参考。

评价方式包括学分评价、操作评价、个人日常表现评价、教学评价等。学分按学科的重要程度和课时数确定,成绩合格者即可取得相应学分;操作评价包括让学生解答问题,用短文对知识进行描绘、分析、解释、总结以及写作、公开演示、口头论述等;个人日常表现评价以被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某一道德或价值问题的回答、课堂作业、试卷、论文等为依据,由任课教师直接评估。教学评价有多种方式,包括社区学院督学实施的教师评价,组织学生进行评议以及同行评议、教师自我评议等。

三、美国社区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特点

(一)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实施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发展历程是教育机构适应社会人力资源需求实施调整的过程,也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南北战争时期,美国职业分工专业化程度较低,“广而博”的通识教育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萧条时期,美国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多,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通识教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区学院强化了服务社区职能,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兴通识教育课程”得以快速发展,通识教育内容更加丰富;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通识教育则针对学生基础素质,逐步向基础化和实用化发展,且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目标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20世纪80年代,针对高中生学业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社区学院开设了大量基础性、实用性补救课程。对完成两年学习后欲转入四年制大学的学生,通识教育学分要求较高,重视写作、历史等基础学科的培养;对直接就业学生,通识教育学分要求较低,重视道德伦理、团队协作、语言沟通等职业能力的培养。如美国的卑尔根社区学院(Bergen Community College)对文科副学士通识教育学分要求为45~47学分,对理科副学士要求为30~32学分,应用科学副学士为20~22学分[12]。无论是升学或是就业,美国社区学院规定各课程学分可按照相应规则相互转换,主动为学生走向更高的学术殿堂或职场提供服务。

(三)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既有共性,又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如西斯敦·瓦佩顿社区学院(Sisseton Wahpeton College)开设了达科塔系列课程(Dakota Studies),包括达科塔语言、达科塔历史、达科塔歌曲和舞蹈、达科塔珠饰、达科塔毛饰、达科塔习俗、达科塔文化等[15],旨在传承部落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同时,该学院开设的成功之路(Pathways to Success)和顶点(Capstone)课程也具有一定特色。成功之路课程旨在教会学生如何管理时间、高效读书、健康生活、科学理财等必要技能;顶点课程一般放在学期最后,让学生整合自己学过的不同学科知识,展示知识链接和应用技能,为进入四年制大学做好准备。此外,有的社区学院还依据地域特色,开设了度假村管理、城市研究、音乐治疗、社区健康与预防等特色课程,培养毕业生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情怀。

(四)全面顾及了学生个体发展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较多,且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英语、沟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历史等各个领域。学生可按社区学院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兴趣要求及发展特长,任意在学科领域内选修课程,满足自身兴趣需求。由于社区学院设置了多样化的课程,有学者将社区学院形容为“课程沃尔玛”。如美国卑尔根社区学院(Bergen Community College)有人文科学学部、表演艺术学部、专业研究学部、自然科学或数学学部、工程科学学部、医疗卫生和职业技术学部、建筑结构学部等7个学部,设置经济学、市场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60多个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多达180门[12]。学生依据专业要求修完指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后,还可根据自己爱好选择其他选修课程并获得学分。

(五)考评主体多元,形式多样

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成果考评”(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Assessment,SLOA)体系建设,社区学院通识教育分为校外评价与校内评价两个层面。校外评价由民间非盈利性服务组织实施,并吸收学生家长及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校内评价由学院内部通识教育考评委员会实施,具体负责通识教育考评目标、计划、实施步骤以及对计划实施情况的追踪问效等。考评综合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结合、模糊与精确结合、日常观察和系统测验结合、他评和自评结合等多种方法,标准化测试、平时课堂测试、单元考试、期末考试等多种考试方式以及学分制、操作评价、个人日常表现、作业、校友跟踪调查、学生档案等多种考核方式。使用最为广泛的标准化考试按目的分为针对个别学科成绩的评审测验(Achievement Test)和学习能力测验(Aptitude Test)两类,考评内容包括知识(认知的)、技能(行为的)、态度(情感的)三个方面。

四、对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强化通识教育理念

美国社区学院基于社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产生,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其他教育类型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社区学院的通识教育与其五大职能的逐步完善、学生及社会发展需求密切关联。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出现了“双向分化”现象,一向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另一向为学生通过“专升本”等途径继续到本科院校学习。对就业学生而言,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应确保“高职”毕业生“高质”。对升学学生而言,本科院校对高职毕业生的基础素质状况也不尽满意。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多数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就业率,忽视了通识教育和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要求[16]2,高职院校必须强化通识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

(二)细化通识教育目标

美国各州政府规定了通识教育的宏观目标,各社区学院再将其分解为微观目标,再由各系部制定通识教育实施计划,做到了层层落实。目前,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的宏观目标要求,但各高职院校有关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未能细化到具体专业。不同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升学与就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基本相同,未能体现出应有的差异。通识教育选修课少,难以兼顾学生兴趣,挖掘个体潜能。

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经验,我国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的目标指向。首先,立足社会需求,对不同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能力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特色鲜明的、与专业教育协调的通识教育目标;其次,区别对待准备“专升本”的学生和准备“就业”的学生,对前者通识教育学分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其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其继续学习的能力;再次,依托不同岗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将通识教育贯穿于所有知识领域课程之中,构建独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三)丰富通识教育内容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各领域知识。学生可遵循学校规定,结合自身兴趣、特长等在一定范围内任意选修相关课程,促进个性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多以基础课和公共课的形式出现,课程较少,且内容单一,学生选择余地较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对专业知识的多样性要求。高职院校应依据不同专业及不同岗位需求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自由选择,在博学、“复合”的基础上达到“精和专”。课程设置可采取分类必修、核心课程、自由任选等多种形式,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实现有效结合。国家应积极鼓励各高职院校开发、开设更多、更新、更实用的高质量通识教育课程,尽量涵盖较多的学科门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

(四)科学评价教育质量

美国建立了完善的社区学院通识教育考评制度,吸收了社会各方面人士参与,运用了多种考评方式,不断提高了通识教育质量。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完善公平公正、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16]10,但目前对高职学生的通识能力和基础素质仍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学生考试考核成绩仍是评估通识教育效果的唯一依据。部分职业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着落实不彻底、考核不严格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借鉴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发展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将现有各种评价技术实施组合、改造和创新。一是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全方面考察通识教育效果;二是实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结合,强调评价过程的连贯性;三是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为达到通识教育目标提供保障;四是改革评价组织,不仅由政府管理部门、学校及相关教师实施评价,还要吸收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学生及家长的积极参与。

(五)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通识教育之“通”乃“贯通”,目标在于使学生能够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从跨学科视角解决现实问题。因此,通识教育需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通识教育目标融合到专业教育之中,进而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学生通过接受通识教育,获得就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高职院校应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保障学生既不能“通而不专”,也不能“专而不通”,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唯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本土化、技术与人文等关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劳动者。

(六)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如西斯敦·瓦佩顿社区学院开设的达科塔系列课程等。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可见,特色应该是高职院校的内在特质与独有风格。立足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可从构建总体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等三个方面入手。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应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的总体特色;高职院校分布于不同地域,基于保护地方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要求,应适当增加体现当地文化特征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现高职院校的地域特色;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使通识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形成学校特色。

[1]董成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于本土化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4(1): 80-84.

[2]张书义.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14-16.

[3]ARTHUR M C, FLORENCE B B, CARRIE B K.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M].Montgomery:Jossey-Bass, 2014.

[4]KENNETH M M.The Community College Mission: History and Theory, 1930-2000[M].Proquest: Umi Dissertation Publishing, 2008.

[5]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68.

[6]续润华.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

[7]GWYER S.A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View of the Community College Curriculum, 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M].Montgomery: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9.

[8]周志群.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9]王义智,李大卫,董刚,等.中外职业技术教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10]HIGGINBOTTOM, GEORGE, ROMANO, et al.“Curriculum Models for General Education”[J].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1995(92): 110.

[11]New Jersey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EB/OL].[2015-12-05].http://www. state. nj.us/highereducation/.

[12]Bergen Catalog2012[EB/OL].[2015-12-05].http://www.bergen.edu /Portals 0/Docs /Academics/Catalog_2011-2012.pdf.

[13]Sinclair Catalog 2015[EB/OL].[2015-12-05].http://catalog.sinclair.edu/ resources/catalogs/2015-2016Catalog.pdf.

[14]蔡文敏.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2011.

[15]SWC Catalog 2014[EB/OL].[2016-09-05].http://www.swc.tc/Documents/ SWC%20Catalog%202014%2010-16-14.pdf.

[16]孙志河,刁哲军.中国2009~2011年职业教育要事概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杨燕萍)

Development History, Feature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 and Its Enlightenment

Yan Zhili1, Zeng Shan1, Song Xiaoxin2, Liu Shunxia3

(1.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2.Graduate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191; 3.Luohe Medical College, Luohe Henan 462002, China)

The system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 became more perfect after the reforming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which showed features of clear education goal, rich education content, smooth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multiple ways of evaluation. It not only cultivates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but also promotes studen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ferencing American experiences and basing on current demands of China's new normal state and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should refine the goals of general education, rich the curriculum contents, evaluate education quality, merg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manifes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stud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oroughly.

general education; community college; American

10.3969/j.issn.1672-7991.2016.04.013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研究”(HB15JY05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路径及改革研究”(2017-ZDJH-149)。

2016-10-24;

2016-11-16

闫志利(1963-)男,河北省唐山市人,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G719

A

1672-7991(2016)04-0084-06

猜你喜欢

通识学院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