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策略

2016-03-16刘杨铭吴海平易秋莎

关键词:医学期刊不端学术

万 美,赵 珣,刘杨铭,吴海平,易秋莎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79)



医学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策略

万美,赵珣,刘杨铭,吴海平,易秋莎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湖北 武汉430079)

概述医学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策略。通过采取医学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策略:单位核实、查重软件帮助、同行专家审稿、编辑与作者的合理沟通。倡导作者从科研论文设计开始即遵循医学伦理学的准则和法规,重视医学科研科学严谨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发表真实可信的医学科研论文。 为最优化利用医学期刊出版资源,确保医学期刊的出版质量,从大量的自由来稿中遴选出真实可靠、高质量、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医学科研论文,必须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医学期刊出版界对科研诚信行为日益关注和重视,以确保医学科研论文的真实与尊严,捍卫医学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医学期刊;学术不端;防范措施

医学科研论文的发表源于学术交流的需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医学科研论文的数量剧增,遴选出真实可靠、高质量、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医学科研论文成为医学期刊优先发表的主要出发点,其中医学科研论文的真实性尤为重要,目前修正其真实性的主要机制之一是撤销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1]。

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近年来大幅上升,尽管撤销已发表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是一个不多的事件,只有0.02%的出版物[2],但是它的危害是严重的,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且影响恶劣,制造和伪造不正确的信息,提供虚假数据来源,既浪费科研经费,又妨碍医疗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对患者和消费者构成医疗风险。

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也直接影响作者的声誉、信誉,浪费了有限的出版资源、浪费了编辑与审稿专家的宝贵时间,违反了学术的严谨性,侵害了期刊社的专有出版权,同时也损害了医学期刊的声誉与读者的利益[3]。

1 医学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的特点

学术不端行为涉及到学术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学术研究、学术出版、项目申报、成果鉴定、职称评定、研究生培养等诸多环节。医学期刊中学术不端行为由于其公开性、被传播性,以及发表后虽被撤稿,发表申明,但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优先发表的快速推送,网络链接的强大,仍可能被多次引用,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其与其它学术不端行为相比,后果更为严重,影响更恶劣。

1.1期刊论著类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

医学期刊论文发表中学术不端可以大致分为5种情况:抄袭、数据伪造或篡改、违背医学伦理学和学术道德、涉嫌欺诈、一稿多投[4]。在医学期刊的不同栏目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分布有差异。例如:医学临床类论著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率较高,体现了作者目的性, 因大多数省市医疗卫生人员职称晋升需要临床类论著的发表,其它栏目形式的论文不能作为职称答辩论文, 作者往往拔高资料来源,为了片面追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扩大样本量;只报道阳性率,回避阴性结果的报道[5]。

例如:我刊曾受理一篇有代表性的阴性结果报道的论文——“某铁路局高速动车组集中空调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污染现状及分析”, 作者对 2014~2015年共采集的138份高速动车组集中空调冷凝水水样按标准方法进行嗜肺军团菌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高速动车组集中空调冷凝水中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合格率为100%。这就是一篇典型的阴性结果的报道,说明某铁路局高速动车组集中空调冷凝水未受到嗜肺军团菌的污染,但我刊仍给予了刊发,因为调查结果综合表明采集风管积尘样品较冷凝水样品更具有监测代表意义,警示铁路卫生主管部门应继续加大对高速动车组集中空调系统监督监测,做到严防严控,以保证更有效地抑制军团菌等致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减少人群感染或暴发的机率。还是应加强集中空调定期监测,以保障旅客健康和铁路运输生产安全。这篇论文刊登后,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关注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单篇被引率很高,扩大了期刊和作者的影响力。

另有的作者盲目将2~3万字其他作者的学位论文进行删减,较容易拼凑成一篇3000~5000字的临床类论著。有些研究生毕业从事工作后,因晋升需要,将学位论文摘抄后投稿,仅是病例来源换个单位,临床资料来源、方法、结果和讨论都源自学位论文。也有的基层医疗单位作者要求不高,只想投稿病例报告栏目。但就发表论文而言,对每一篇发表论文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数据真实可靠,论述完整,只将就诊时间更改就再投稿,编辑是很容易辨识真伪的[6]。

1.2期刊综述类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

目前高校一般要求研究生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方可毕业,于是毕业生毕业前仓促投稿,往往在数据库检索出相关专业文献,摘抄摘要拼凑成一篇论文,以综述的形式投稿。我们期刊一般拒绝研究生的综述,拒绝在综述领域没有发表过论文的作者的综述,即一般拒绝自由投稿的综述。综述的撰写水准一般要求较高,是作者对一个领域的独特见解,需要作者的专业沉淀,需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具有专业学科的引领力。切忌抄袭、拼凑的综述,杜绝毫无信息情报价值、学术交流价值和科研指导价值的综述刊登。

1.3作者署名的学术不端行为

一般医学研究类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往往为一位作者,例如:一个规模较大的研究,比如随机试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研究,作者只有一位,这种情况很不正常。一般规模较小的医院,科研经费一般不充足,疑难病例或病情比较重的病例不常见,如果出现与实际情况不匹配,那么该篇论文应重点审核[7]。

有时作者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与所研究的专业领域不一致,也不正常;另外,集体作弊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2 医学期刊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

2.1科研环境因素

医学科技的进步使学术不端行为急剧升高,文本格式转化为电子版本、期刊的在线存取、电子期刊、查重软件的时间滞后性等,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便利;有些医药代表以为医生发表论文来获取利益,使学术不端行为泛滥[8];不法的论文发表中介机构急剧增多;同行医学期刊竞争日益加剧;有的医疗单位发表论文与绩效奖挂钩,使有的医生拼凑论文,凭空造文。

2.2作者因素

有些作者不了解、不重视而忽略了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伦理学法则;有些作者不了解论文在发表前必须要经过学术不端检测,为了职称晋升的需要写论文,为达到医学期刊的要求,使论文能顺利通过审核,随意增设对照组、虚报病例数、篡改数据(追求大样本量,为了统计学处理的结果有差异)、未取得受试者知情同意的也写上已取得等,只为了论文能刊登。有些则是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只考虑自己的工作需要,没有征求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不考虑受试者的利益;甚至恶意造假、剽窃他人成果等。

2.3复杂的社会因素

首先是人才考核机制不完善,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影响因子的高低变成了论文答辩、评定职称和科研资助的标准,因此就出现了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等论文造假的现象,期刊级别越高,造假作者的层次越高;科研论文中存在利益输送,导致导师在学生的成果上署名,领导在下属的成果上署名,集体成果的署名等。

3 医学期刊中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策略

学术不端行为的范围可以从简单的不诚信延伸至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处罚取决于问题的严重性,范围从论文发表后的道歉信到刑事指控。国际上许多学术期刊针对不同程度或类型的不端行为,设置了更正、撤销及表达关注(expression of concern)栏目[9],这只能提醒读者发表的该项研究不再是科学的有效的或值得信赖的,但是有些问题是无法弥补的,比如一篇在1994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并被撤稿的论文,在随后的19年中被引用了255次[10]。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措施最重要的是致力于构建系统,可以预防、检测,减少错误发生时的影响。全球出版伦理委员会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流程图给出了一系列直观、详实、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可供医学期刊编辑参考[11]。

学术态度与学术不端行为息息相关,如果医学期刊编辑态度容忍,学术不端行为即会泛滥。因此,编辑要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甄别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3.1作者单位证明

对于学术不端论文的甄别贯穿于审稿的整个流程,首先需要作者单位出具证明,证明论文“研究属实,数据真实,作者署名无争议,无一稿多投”,请作者单位先审核、把关。对作者、作者单位及科室与该项研究是否匹配进行初步的判断,如果单一作者开展一项比较复杂的研究,或规模较小的医院开展一项不匹配的研究,或作者从事的领域与论文研究的领域不同,都提示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3.2利用查重软件筛选论文

接受投稿后利用多个查重软件进行查重,可起到互补作用,以免遗漏,Google和百度搜索引擎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有些学位论文在有的数据库检索不到,新近发表的论文在数据库中也检索不到(一般论文在发表后4个月左右才能检索到)[12]。

3.3同行专家审稿

仅依靠查重工具来判断学术不端行为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依靠审稿专家据专业分析而做出的定论。从论文的标题,到论文的参考文献,都可以发现作者的专业背景与论文所述的匹配度。文题不符,有明显的抄袭、拼凑倾向;对医学科研设计是否合理,病例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等是否明确;随访时间是否合理;统计学方法是否准确;结果中数据是否正确;统计学分析结果是否合理;论文的讨论内容是否突出了主题;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准确等进行推断。

3.4 编辑的合理沟通

有时编辑与作者的联系沟通过程中,也可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例如:作者无法具体回复审稿专家意见,不能对审稿意见进行逐条修改并说明,或论文的修改人不在署名作者名单内。有学者报道,有53%的学术不端论文出自他人之手[13],因此,编辑部应建立黑名单,对署名不实的作者,给予警告或退稿处理。

3.5引导作者对文献的合理引用

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目的是纠正论述内容并确保其学术和研究的完整性,而非惩罚任何作者。每一位作者,在撰写论文前,须遵循良好的、科学的写作规则。应先复习相关专业学科的文献,国内国外相关专业学科的报道,回顾专业背景,了解其专业学科现状及前瞻动态[14]。

论文写作中,应正确引用参考文献,对于作者不甚了解适当的引用方法,编辑可引导作者引用适当的文献,避免引起学术不端的建议:

1)遵循医学伦理学和学术道德;

2)充裕的时间设计构思你的论文;

3)了解所在学科专业领域的工作现状;

4)避免学科专业知识单一的复制粘贴;

5)引用之处注明来源文献;

6)了解如何引用,以及何时引用,避免拼凑;

7)尽量引用近3~5年的公开发表的医学专业文献;

8)引用文献准确;

9)避免一稿多投;

10)投稿之前使用查重工具自行检测。

医学期刊编辑和作者均需加强学习,提高医学伦理道德意识和科学素养。作者要从论文研究设计伊始即遵循医学伦理学的准则和法规,重视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公正性[15]。编辑人员更要加强稿件审查,对不符合医学伦理学准则的稿件以及学术不端的稿件坚决加以抵制,捍卫学术科研的真实与尊严,促进医学科研诚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1]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 科研诚信知识读本[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冯坚. 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EB/OL]. http://my.opera.com/shp918/blog/academic.[2012-05-12].

[3]秦小川.《中医学报》应用AMLC检测结果分析和体会[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122~1125.

[4]常宏建,方玉东,陈越. 关于一稿多发界定的探析[J]. 中国科学基金,2012,(6):339~344.

[5]Tamara Welshot. Springer : 如何防止学术造假与学术不端[EB/OL].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65281/.[2014-02-08].

[6]苗妮. 撤销120篇恶搞论文带来的反思. 中国科学报[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304/11/872587_357583432.shtml.[2014-05-06].

[7]李伟,陈新石,游苏宁. 医学期刊编辑在预防学术不端中的辅助作用[J]. 编辑学报,2012,24(3):253~255.

[8]张小强,赵大良. 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J]. 编辑学报,2011,23(5):377~379.

[9]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de of Conduct and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Journal Editors.[EB/OL]. http://publicationethtics.org/files/Code_of_conduct_for_journal_editors_editors_Mar//.pdf. [2012-02-18].

[10]Nature journals′policy on duplicate publication [EB/OL]. http://www.nature.com/authors/policies/duplicate/html.[2013-05-15].

[11]王晶,钟紫红. 全球出版伦理委员会流程图对期刊编辑应对学术不端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11~15.

[12]徐海丽. 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预防措施[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545~551.

[13]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Members[EB/OL].http:// publicationethtics.org/members.[2012-02-18].

[14]大渝网. 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主席谈科技期刊发展趋势[EB/OL].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65281/.[2011-10-19].

[15]Publications and retractions by year 1977-2012[EB/OL]. http://pmretract. heroku.com/byyear.[2012-05-25].

2016—05—27

万美(1968—),女,副研究员,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与医学编辑学.

G232

A

1009-2714(2016)03-0143-04

猜你喜欢

医学期刊不端学术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不端查询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教育部首次以部门规章明确6种学术不端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