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16-03-16于俊俊
于俊俊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时期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于俊俊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与开放的不断深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得到了长效的发展,但在新时期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想获得长效发展,必须转变思路、转换模式,谋求全面发展。文章对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梳理,分析了新时期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进一步优化政策和转化思路,结合当前安徽以及合肥的发展战略与全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提出坚持改革:形成高水平、优效益、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态势;深化开放:实现现代化、共赢型、全球化的开放发展局面;广揽人才:构建立体式、多元化、全面型的人才集聚体制三大对策,力争使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安徽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发展力量。
新时期;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发展;深化改革;坚持开放
一、前言
1993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挂合肥出口加工区牌子,辖省级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是安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与开放的不断深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得到了长效的发展,2010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元产值开发区;2012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安徽省首个两千亿元产值开发区;2013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安徽省首个综合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开发区;2014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入围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从官方的相关资料显示可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家电)”、全国首个政府引导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并获准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合肥的经济发展过程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甚至对全安徽省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新时期,随着经济增速的换档、经济驱动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异常严峻,各地经济发展必须转变观念、转换模式、转化增长,而在此过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目前,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258.57平方公里,其中产业聚集区面积42.34平方公里、城市建设面积62.88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153.35平方公里,全区设有高刘、海恒、锦绣、莲花、芙蓉、临湖6个社区,共有村(居)53个,辖区户籍人口301669人(其中高校学生112545人),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型区域经济体。因此,在新时期探索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对拉动合肥经济增长、促进安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一)坚持改革:形成高水平、优效益、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态势
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形成高水平、优效益、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态势。首先,加大改革改组力度,建立一支推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一体化企业生力军,要把加快产业一体化与优化资本配置结合起来,做大做强一批企业,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彻底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源头,提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重点企业的生产集中度,推动企业向集团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其次,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大力改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息、融资、技术培训、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全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积极扶持科技型和就业型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协作配套;最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快淘汰那些设备落后、技术陈旧、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和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为大企业和优势企业充分发挥生产能力创造条件。
(二)深化开放:实现现代化、共赢型、全球化的开放发展局面
开放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特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坚持开放,实现现代化、共赢型、全球化的开放发展局面。开放是一个双向的概念,既包括引进来,也包括走出去,其中:引进来是指要扩大对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展模式的引进,走出去是指要加大对外投资,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在贸易上做大、做强,又要在外资商做实、做优。只有处理好开放过程中的贸易与外资问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深化开放才是落到实处的,才能发挥长效。当前,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合肥投资地域分布亚洲、非洲各国,正有往欧洲、南美洲突破的趋势。合肥市正处于一个不断提高“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服务和保障水平的阶段,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该加快搭建对外投资服务平台,着力推动本市企业尤其是民营股份制企业大胆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三)广揽人才:构建立体式、多元化、全面型的人才集聚体制
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要素,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广揽人才,构建立体式、多元化、全面型的人才集聚体制。第一,逐步构建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和多元化的人才群体,加大对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本投入,如人才引进、人才培育等制度;第二,要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打破行政区域界,率先改革现行人事管理体制,加快人才激励制度创新,积极探索知识资本化、资本知识化的有效途径,建立技术股份、奖励股份、期权等多元化的激励机制;第三,加大区内企业的人才培训力度,加速推动中国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与区域内企业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科技型企业家积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
[1]高国平.温州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刘雪琦.基于“三E”对策理论的煤矿班组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04)
[3]高国平.国外职业安全与健康政府管制研究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11(05)
[4]周荣喜.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8(05)
[5]孙爱军.工业园区事故风险评价研究[D].南开大学2011
[6]王致兵.劳动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
于俊俊,男,1993-06-01,安徽省池州人,汉,在读本科,研究方向:税收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