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2016-03-16方亮
方亮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黄山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方亮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黄山市周边乡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要依托地方的旅游资源,分析黄山市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况,提出“以自然风光游为主导、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游为主体、以古村落游为特色、以土特产品为支撑、以名人古迹游为点缀、以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游为呼应、以地形地势游为补充”的总体思路。
黄山市;乡村旅游;开发
一、引 言
乡村旅游起源于欧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90年代我国开始倡导乡村旅游,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对乡村旅游进行研究。从现有研究成果上看:何景明(2002)等从活动内容和特征上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林刚(2006)、龚娜(2010)等从活动的场所和内容上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陶玉霞(2009)等从对象的纵向层面上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关于乡村旅游的开发研究主要包括:周永广等(2009)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弗里曼(1984)、乔磊(2010)等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陈谨(2011)等从开发主题、特色和类型的角度阐述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安贺新(2010)等主要围绕乡村旅游开发的程序和路径进行阐述;毛勇(2009)等主要研究了乡村旅游产品的类型;马勇(2007)等阐述了乡村旅游开发的阶段和过程。另外,张蓓(2012)构建了农业旅游游客忠诚度模型,分析得到结论:游憩保障、观光康体、社交休闲和文化体验对农业旅游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农业旅游游客满意度显著影响游客忠诚度。张硕等(2013)结合北京乡村旅游的实践,分析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发展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深度融合发展的途径。屠玉帅(2015)认为我国的三农问题与乡村旅游具有紧密的联系,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式来改善农村落后面貌和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城市和乡村经济具有显著差距的现状下,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张卫平(2015)对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休闲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开发的问题、投资者与乡村居民之间的效益分配问题、对农业、农村居民的惠民政策问题以及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开发的项目资金等问题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问题。魏卫等(2016)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园的模式进行,提出了“公司+农户+网站”、“内嵌式保护开发”、“复合农业立体展示”等乡村旅游产业园的创新模式,还认为应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并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周边乡村和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黄山市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城市周边旅游资源丰富,著称于世的秀美风光、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星罗棋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黄山市开发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开发
黄山市周边乡村拥有丰富的地方旅游资源。第一,黄山市以秀美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山风景区和新安山水画廊,新安江被誉为黄山市的母亲河,流经黄山市的主要区县,成为联结黄山市各锦峰秀岭、山乡古村的主要纽带。第二,黄山市是徽文化的发源地,是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全市的1 131个行政村中,共有古村落101个,古民居13 438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8处、文物保护单位80处,还保留有大量完整的祠堂、河坝、牌坊、老街、古巷、古董等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遗迹;黄山市还有不计其数的历史名人以及大量的历史遗物、作品、故居、传记等,全市现有文物古迹5 000多处,位居全国之首。第三,黄山市周边乡村还有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戏曲、雕刻、徽墨、茶艺、民俗、方言、礼仪、传统技能等[1]13-14,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黄山市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9项,传统手工艺、民间礼俗、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戏曲、消费习惯等,已经成为黄山市乡村的特色,被村民群众世代相承[2]58-59。第四,黄山市气候温和,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乡村散布各类植物3 000多种,包括水杉、花榈木、黄山松等国家名贵和特有物种;黄山市周边有动物种类360多种。第五,黄山盛产山珍类土特产品。黄山市是闻名中外的茶叶之乡,拥有名茶30多种,中国十大名茶有四种出自黄山,还有笋干、蘑菇、山核桃、枇杷、猕猴桃、贡菊、灵芝、茶干、烧饼等名闻遐迩。
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3]51-54。乡村旅游要依托于地方的旅游资源,应通过旅游开发、设计旅游项目,深度挖掘旅游产品的价值,满足游客的需求,并为地方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拓宽渠道,实现资源、村民、游客、社会等多个利益主体的共赢效果。黄山市拥有独特、优美的乡村景致,是对现代城市景观的补充,也能极大地满足都市对原生态、传统文化美的需求。因此,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开发要体现“以自然风光游为主导、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游为主体、以古村落游为特色、以土特产品为支撑、以名人古迹游为点缀、以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游为呼应、以地形地势游为补充”的总体思路,打造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产业结构完整、文化内涵丰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以自然风光游为主导
1.以新安江为主线的山水游
新安江江水清澈碧绿、水色如镜,沿江两岸风光绮丽、秀色可餐,被称为“新安山水画廊”。新安江沿途串联的乡村景致包括有千年古樟的漳潭村、宰相故里雄村、枇杷之乡“三潭”、王茂荫故居义成村、万亩蜜桔地正口、以兰花、茉莉花和珠兰花著称的南源口、民居林立的新扬村、以龙门瀑布著称的新溪口等,村落交映,风光如画。黄山市的乡村旅游开发应以此为主线,推出精品乡村旅游路线,创造“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画境感受。
2.乡野田园游
俗话说“山岳之美在黄山,黄山之美在乡间”,黄山市周边的乡村一年四季各种山花、农作物的花果轮番登场、争奇斗艳,富有浓郁的乡野气息和田园情趣。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使游客可以在绿野山林、百花丛中赏花踏青,悠闲散步。旅游项目的开发最好选取几项特色鲜明、知名度较大的景点进行重点开发,然后采取“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开发思路。例如歙县的乡村旅游开发可以选取石潭的油菜花、大谷运乡的茶园、卖花渔村的徽梅盆景、南源口的珠兰花、白兰花、茉莉花基地、三潭的枇杷园、金竹岭的贡菊种植基地、上丰乡的雪梨园、“三口”的蜜桔园、富岱的杨梅基地等,然后规划游客游览的路线,做到“游览过程不走回头路、观光过程不看重复景”,最后村村连接,县县相连,形成一张乡村旅游景点网络。让游人在游览中感受“人、山、景、物”,共同谱写别样的乡村牧歌。
(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游为主体
1.品味别样的民俗风情
徽文化中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散布于乡间,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应该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特色。旅游开发中需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在有效保护和继承的基础上向人们宣传和展示徽文化的巨大魅力,使之发扬光大。第一,在重点选择的乡镇中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对重要文物和文化承载物加强保护,通过博物馆的展示厅和视频展示的方式让游客欣赏。第二,旅游开发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保护与利用。对徽州民间婚俗、徽州年俗、徽州节俗、服饰、宗教信仰、祭祀、方言、风水等独特的文化遗产,需要加强原生态保护,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中要尊重文化的本质和内涵,不做媚俗的改变和曲解,要在文化生存的根基上建立生态保护区和游览区,不做复制式的移植,让游客感受最原生态的文化魅力。第三,展示非遗技艺。重点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徽州三雕、纸笺、歙砚、徽州漆器技艺、祁门傩舞、民歌、徽派传统民居建筑、徽派盆景技艺、茶制作技艺和大位珠算法、绘画、曲艺等的展示和宣传,利用乡村的建筑物、祖辈传承物、村民的生活方式、村民作业方式等文化载体,让游客深入乡间生活或者组织展示活动、表演活动、交流活动等,感受独特的民俗风情。
2.享受徽州特色美食
徽菜作为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山珍野味为主要原料,口味鲜美,并形成了独特的菜系。“吃”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特色饮食可以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亮点,在对饮食文化的挖掘中要突出“自然本味”,切忌乡村菜肴的城市化和趋同化现象。第一,在重点乡村和重点旅游景点建设徽式菜馆,提供正宗徽菜美食。如在西递、宏村、南屏、棠樾牌坊群、唐模、呈坎、潜口等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乡村应该有初具规模的徽式菜馆。第二,在古村落、名人故居、特色农业园区、动植物观赏区等应该有配套的农家菜馆和土菜馆,推出能真正体现徽州乡村特色和地方独特资源及工艺的菜肴。
3.体验茶艺文化
黄山市盛产茶叶,全国十大名茶黄山具有四种,每年产茶量居全国各市前列,茶树是四季常青植物,所以黄山市周边乡村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草木苍翠。因此,黄山市可以推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第一,开辟供游人游览的茶园,让游人零距离接触茶叶的种植和采摘,现场感受茶农的农作过程;第二,规划游人种植、抚育茶叶体验区,亲手参与茶叶的种植和采摘,体验农作生产活动,感受乡野生活情趣;第三,茶园炒茶和品茶,亲身体验自己亲手酿制的鲜茶,可谓“自己酿茶茶更香”。这不仅是对农村生活的体验,更是对情操的陶冶。第四,组织茶趣活动。如讲解茶叶知识、普及茶文化历史、宣传茶叶历史故事、有奖茶对联、举办茶歌舞、茶戏、茶民俗等活动。
(三)以古村落游为特色
俗话说“到北京游皇宫,去徽州看民居”,具有徽文化标志意义的古村落、祠堂、牌坊等已经形成了黄山市独特的乡村旅游景观,也是徽文化的重要载体,向人们传递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成为吸引乡村旅游者的重要招牌。黄山市需要把100多个古村落和10 000多个古民宅完整保护起来,联合设计一套以西递、宏村为“点”、以新安山水画廊为“线”的徽州古村落乡村旅游网络,达到“线线相连、村村互动”的动态效果。
(四)以土特产品为支撑
黄山市盛产山货类土特产品,要充分挖掘土特产品的价值,大力开发山货土特产品以满足乡村旅游市场。第一,选择在交通便利和城乡结合处规划采摘园和特色农业园,例如瓜果种植园与采摘园、草莓采摘园等,游客可以亲身进入园区进行现场采摘;在适宜山果种植的地区建设山果采摘和种植基地,例如枇杷、柑橘、核桃、杨梅、雪梨、蜜枣等适合建设采摘园,为游客提供现场采摘、现场品尝的旅游项目,让游客真正融入乡村生活,体验乡野情趣,感受“走进黄山的乡村,就像走进世外桃源”的意境。第二,在乡村旅游景区内应规划土特产品的购物店和购物街,重点提供徽州小吃的包装销售,例如腊八豆腐、深渡包袱、徽州馃、徽式炒面、冬瓜饺、苞芦馃、双冬肉包、甜酒酿、绩溪菜糕等既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能代表徽菜的特色产品。第三,土特产品的开发与营销。黄山土特产以山货为主,对茶叶等产品分等级销售,对黄山猕猴桃、笋干、金桔、山核桃、灵芝、蜜枣、枇杷等土特产品加工成成品,零星销售或批量销售。
(五)以名人古迹游为点缀
黄山市作为徽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人才辈出,在历朝历代中有明确记录的有500多位名人,可以探寻的名人遗迹5 000多处。黄山市应该把丰富的名人遗迹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亮点,把历史名人的遗迹、遗物、书画、传记等合理保护和包装起来,建立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推出“故居线、牌坊线、祠堂线、古道线”的遗迹旅游复合线,其中“故居线”把陶行知故居、王茂荫故里、赛金花庭院、胡炳衡故居、程氏老宅、鲍家花园、新四军军部旧址以及著名徽商和文武状元的祖籍地等有序串联起来;“牌坊线”把许国石坊、胡文光牌楼、棠樾牌坊群、三元坊、潜口方氏宗祠石牌坊、龙兴独对石坊等有序串联起来;“祠堂线”把徽州区罗应鹤祠堂、黟县的汪氏祠堂、绩溪胡氏宗祠、绩溪县奕世尚书坊、婺源县汪口村俞氏祠堂、黟县南屏村叶氏宗祠、黟县南屏村程氏祠堂、黟县西递村追慕堂等串联起来;“古道线”把徽州古道、徽池古道、徽杭古道、徽安古道等串联起来。
(六)以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游为呼应
黄山市周边有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水,还有名贵稀有的动植物物种,游客走进乡村就是近距离和大自然接触,和原生态的动植物接触。黄山乡村旅游开发中可以依托地方特有的动植物资源,结合地区和物种分布的特征,建设原生态动植物游览区和动植物保护区,例如齐云山、花山景区、牯牛降、岭南风景区、十里山风景区、五溪山、天湖自然风景区、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周边乡村规划的植物生态园和游览区,清凉峰、岭南风景区、十里山风景区、天湖自然风景区、九龙峰自然保护区等周边乡村规划的动物生态园和游览区。
(七)以地形地势游为补充
根据乡村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有计划地开发探险、户外生存训练、漂流、垂钓、滑雪、溜冰、戏水、篝火等旅游项目。例如歙县的竹铺和三阳、金川,休宁的白际和溪口可以因势开发探险、户外生存训练等项目,休宁的白际瀑布、山泉较多,里庄有万亩竹海和百米飞瀑,还有黟县的桃花源、桃源山村群山环抱、山泉清澈,可以开发戏水、漂流等项目。歙县卧龙坑、阳湖田水库、瑶岭水库,休宁月潭水库、五方水库,黟县东方红水库,黄山区永丰水库等都可以合理规划水上项目,选择在接近江水、小河和水库的附近建设捕鱼池或垂钓园,游客可以亲身下水捕鱼抓虾或漂流嬉戏。
三、总 结
乡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发展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居民经济收入低、农村基本设施缺乏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难题。黄山市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地级市,也是我国具有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的地级市。黄山市乡村旅游开发,应坚持“以自然风光游为主导、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游为主体、以古村落游为特色、以土特产品为支撑、以名人古迹游为点缀、以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游为呼应、以地形地势游为补充”的总体思路,发展地方旅游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城镇化的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1]黄山市旅游局.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2]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M].合肥:黄山书社,2008.
[3]刘雪松.论吉林市旅游精品线路的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责任编辑:曲晓红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Huangshan City
Fang Liang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The villages in the countryside of Huangshan City are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which is the basis for rural tourismdevelopment.The paper elaborates thegeneral situation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Huangshan City,and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idea that takes natural scenery tour as the lead,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 as the main part and ancient villages tour as a unique feature with local special products being the support,famous archaic sites being the ornament,plant and animal species echoing each other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being the supplement.
Huangshan City;rural tourism;tourism development
F592.3
A
1672-447X(2016)04-0017-04
2015-12-30
2012年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148ZD);2015年度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1510375030)
方亮(1980-),安徽寿县人,黄山学院经管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