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6-03-16李玉霞

淮海医药 2016年2期
关键词:子痫前期低剂量阿司匹林

李玉霞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李玉霞

[摘要]目的:观察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高危孕妇子痫前期患者1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记录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平均动脉压(101.04±4.86)mm Hg,24h尿蛋白定量(1.31±0.23)g;对照组干预后平均动脉压(114.51±8.35)mm Hg,24 h尿蛋白定量(1.93±0.51)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胎盘生长因子(87.36±13.25)p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6 938.43±2 459.36)mIU/ml;对照组组干预后胎盘生长因子(68.93±8.82)p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7 563.21±3 832.86)mIU/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3例,新生儿Apgar评分(8.11±1.15)分,产妇产后2 h出血量(87.32±14.21)ml,产后24 h出血量(367.28±28.84)ml;对照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2例,新生儿Apgar评分(8.07±1.19)分,产妇产后2 h出血量(86.19±14.25)ml,产后24 h出血量(365.49±29.01)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阿司匹林应用在高危孕妇子痫前期中,可以有效降低动脉压和24h尿蛋白量,提升胎盘生长因子浓度并降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不增加胎儿并发症及产妇并发症,应用安全。

[关键词]子痫前期;低剂量;阿司匹林;高危孕妇

子痫前期属于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病情较为复杂且变化快,容易给产妇造成精神负担,也是造成围产儿和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报道显示全球每年有5~6万产妇死于和子痫前期相关的疾病,严重的影响了产妇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1]。近年来,在临床采取期待治疗子痫前期的药物主要是硫酸镁,有报道称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妊娠高血压病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低剂量应用能够降低血管活性物质敏感性,让血管发生扩张,降低周围的循环阻力,改善产妇组织灌流[2]。我院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应用在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资料130例均为2014年1月-2015年6月入院治疗的高危孕妇子痫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28.46±2.19)岁。孕产次1~4次,平均孕产次(1.83±0.97)次,其中初产妇45例,经产妇2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28.76±2.21)岁。孕产次1~4次,平均孕产次(1.87±0.91)次,其中初产妇48例,经产妇1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产妇在怀孕前血压正常,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患者均具有子痫前期临床高危因素:年龄≥40岁;具有子痫前期病史;经抗磷脂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或者罹患慢性肾炎;具有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及糖尿病;初次产检体重指数超过35 kg/m2;具有子痫前期家族病史等。患者经子宫动脉多普勒检查提示子宫动脉单侧或者双侧舒张期压迹、高抵抗指数以及高博动指数;血管紧张素敏感试验低于10 ng·kg-1·min-1,且舒张压下降20 mm Hg,可判断血管紧张素敏感试验阳性[3]。所有患者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侧卧位休息,限制患者活动,限制钠盐摄入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钙剂,同时给予25%硫酸镁注射液20 ml+5%葡萄糖100 ml在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然后以25%硫酸镁注射液60 ml+5%葡萄糖溶液1 00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50 mg/d,在晨起一次性口服,治疗10 d为1个疗程,终止妊娠前1d停止使用。

1.4观察指标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浓度变化。采用ELISA法使用胎盘生长因子试剂盒测定胎盘生长因子浓度变化,采用CLIA试剂盒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变化情况。记录2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对比。

2结果

2.1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24h尿蛋白定量浓度比较观察组干预后平均动脉压(101.04±4.86) mmHg,24 h尿蛋白定量(1.31±0.23)g;对照组干预后平均动脉压(114.51±8.35)mmHg,24 h尿蛋白定量(1.93±0.51)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s)

注:与干预前比较,t=11.2405,△P<0.05;与对照组比较,t=8.9346,*P<0.05。

2.22组患者胎盘生长因子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比较观察组干预后胎盘生长因子(87.36±13.25)p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6 938.43±2 459.36)mIU/ml;对照组组干预后胎盘生长因子(68.93±8.82)p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7 563.21±3 832.86)mIU/m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s)

注:与干预前比较,t=9.3351,*P<0.05;同对照组比较,t=18.8096,△P<0.05。

2.32组新生儿评分及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2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s)

3讨论

子痫前期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会导致产妇多个器官受损,一般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临床主要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的特征,如果临床不及早干涉容易造成孕产妇死亡,同时也是导致医源性治疗引发早产的常见原因,造成胎儿生长受限制、胎盘早剥和围生期死亡的诱因。因此及早的发现子痫前期相关高危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目前临床研究显示胎盘缺血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首要因素,一般在妊娠12周以前,蜕膜间螺旋小动脉由于胎盘血液供应需要血管重铸,纤维样物质取代螺旋小动脉的肌肉弹性层,螺旋小动脉的管腔出现扩大,在孕12~16周期间子宫肌层螺旋小动脉出现了血管重铸,保证胎盘正常血液供应,但是子痫前期由于绒毛滋养细胞的侵入不良,血管重铸仅出现在蜕膜间,肌层间螺旋小动脉血管重铸减少,容易引发管腔狭窄造成胎盘血流灌注减少,肌层螺旋小动脉的血管扩张能力出现减弱,造成了胎盘的缺氧缺血。此外研究发现,血管收缩因子和血管舒张因子平衡失调也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正常人群血流量和细胞因子、代谢产物调控会让血管舒张收缩活动维持平衡,保证机体脏器不受到缺血的影响,但是子痫前期患者由于胎盘长期的慢性缺血,缺血缺氧细胞出现了氧化应激反应,释放出炎症因子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广泛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体内调节血管收缩的内皮素与血栓素A2等物质分泌增多,调节血管舒张细胞因子和前列环素分泌降低,血浆中的总血管收缩因子和舒张因子失去平衡,刺激全身的小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引发血压升高等病理变化,最终形成恶性循环[5-6]。

临床上针对子痫前期轻微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休息、饮食控制、限制钠盐摄入等方法即可控制,但是部分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传统的药物是应用硫酸镁,该药物可以作用在神经肌肉接头,能够松弛骨骼肌,因此可以起到预防并控制子痫的发作,适用于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病患者,是临床首选解痉药物,但是对于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效果有限。我院联合了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该药物属于合成药物,历史悠久,具有解热、抗炎、镇痛的作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循环血液中血栓素A2以及PGI2水平处在平衡状态,维持了血液畅通,前者可以收缩血管,释放二磷酸腺苷与5羟色胺促进附近血小板集聚并诱发血栓形成。后者则属于血管壁花生四烯酸代谢主要产物,对血小板集聚最有效的内源性抑制药物,通过环氧化酶作用下,花生四烯酸能够生成不稳定环内过氧化物,进一步形成前列腺素,其在前列腺素合成酶与血栓烷合成酶的作用下又形成血栓素A2以及PGI2。研究表明,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不抑制前列环素合成,对血栓素与前列环素比值开展调节,降低了血管对缩血管活性物质敏感程度,让血管发生扩张,降低了外周的阻力,让血压下降,改善了局部的微循环,减少组织受损。此外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集聚作用,能够防止小血栓形成,降低了血管对血管紧张素的敏感程度,进一步起到了扩张血管的作用。本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平均动脉压(101.04±4.86)mmHg,24h尿蛋白定量(1.31±0.23)g;观察组干预后胎盘生长因子(87.36±13.25)p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6938.43±2459.36)mIU/ml,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低剂量阿司匹林应用在高危孕妇子痫前期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体征。观察组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不增加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并发症,应用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低剂量阿司匹林应用在高危孕妇子痫前期中可以有效降低动脉压和24 h尿蛋白量,提升胎盘生长因子浓度并降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不增加胎儿并发症及产妇并发症,应用安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婷婷,邓春艳,周凡,等.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人群预防效果的系统评价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5):21-26.

[2]姚硕,吴焕,余艳红.妊娠早中期服用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人群预防作用的系统性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6):868-873.

[3]张宝侠,马清连,王玉娥.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20):2429-2430.

[4]张侠.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6):118-119.

[5]黄禾,陈倩.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早期干预和预防作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10):748-750.

[6]赵应梅,肖丽萍,胡花,等.睡前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J].生殖与避孕,2012,32(5):355-357.

(收稿日期:2015-10-02)

[中图分类号]R 71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2-0169-03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2.018

[作者简介]李玉霞(1968-),女,副主任医师,大学。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455000

·临床经验·

猜你喜欢

子痫前期低剂量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脂联素mRNA在不同程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表达分析
42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学指标与尿蛋白值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子痫前期孕妇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监测的价值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