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研究

2016-03-16山东潍坊职业学院王建军

中国商论 2016年21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院校高职

山东潍坊职业学院 王建军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研究

山东潍坊职业学院王建军

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然而这种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创业人才模式的改革成为众多高职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然后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创业人才 培养

长久以来,高职院校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无非是选择就业和深造。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对于新时代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给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由此可见,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强化专业创业教育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1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1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创业教育成为各大高校课程改革的潮流。但是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都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况且,目前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标准仍是就业率。这就使得创业教育得不到重视,创业教育课程也流于形式。

1.2创业课程不完善

创业教育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学科。但是在实际的创业课程中,多数学校只是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而且没有制定与专业科目相类似的教学计划等。另外,大多数创业课程也是交由教师自行设计。这就使得没有兴趣的学生对创业教育产生了厌烦情绪,而有意向的学生由于没有专业的指导而逐渐失去创业兴趣。可见,创业课程势在必行。

1.3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脱离

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业兴趣,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同时创业教育的载体是专业知识,脱离专业知识,创业教育只是纸上谈兵。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在创业教育课堂上传授的是有关怎样就业,怎样选择职业的知识,并没有涉及到创业知识的讲解。

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2.1“2+1”学商结合的教学模式

所谓“2+1”学商结合就是指将教育活动与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需要高校、学生、企业三方参与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说高校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创建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在第一学年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第二学年开展学商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三学年开展专项的实践教学。这样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人才培养:一是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修养。同时这也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二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安排教师与学生共同进入企业学习,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教学内容,推动工商结合教学模式的革新;三是建立校内实训场所,为学生提供可随时实习的公司,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重视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此外,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学商结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企业真正的运作流程和工作问题,为学生以后的创业提供可参考性的模板。只有真正感受过企业生存的真实环境,才能走好创业之路。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从而减轻高校生的就业压力。

2.2为高校生创业提供有力的后备保障

创业是一项艰难的事件,需要创业者具备足够的资金和能力。但是大部分高校生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因此为了培养会计专业的创业人才,高职院校应该重视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和创业资金。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联系社会上的一些资源,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创业基地,或者是基础设施。况且,通过建立创业基地,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学生、学校三方的有效结合。例如有的院校在校园内开办了创业园,并免费提供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场所。还有的院校,在该地区的经济繁荣地区专门租赁商业店面,以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此外,还有的院校为了减轻学生的创业负担,提供了创业者工商代理、财税管理、知识产权保护、人事代理、法律服务、政策申报等一条龙服务,而且还能享受创业导师、孵化机构提供的全程孵化指导。

其次,高校或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如2016年各地区政府都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创业支持。如安徽:大学毕业生初创科技型、现代服务型小微企业,可享受一次性5000~10000元补助。江西:高校学生休学创业最多可保留7年学籍,财政每年注入1000万元资金充实青年创业就业基金,重点支持1000名大学生返乡创业等。另外,各高校也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如某院校专门制定了创业资金申请委员会,只要学生能够提供足够的文件证明和材料,就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业资金支持。由此可见,高校及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是解决高校生创业的重要途径。

2.3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传统的教学内容并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更新教学课程,以使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能尽快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社会越来越残酷,只有强化高校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如在《财务管理》等课程中,加入创业实践教学。例如加入企划以及公司融资、筹资等内容,真正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或者在实践课中,加入创业技能的培训,重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业务拓展能力、交际能力等。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如某院校通过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和创新创业实践必修学分,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按照“全体覆盖、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四个方面来实现创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其次,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创业管理、创业风险、人力资源等公共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由此可见,教育课程的改革是培养会计专业创业人才的基础,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依据。

2.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组建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以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邀请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充实教师队伍。这样不仅能给学生分享一些创业经验和创业经历,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首先,高校应该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责任意识,创建对于教师的创业教育考核体系,促使教师能够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创业人才的培养。另外,高校还应该给予指导项目获得成绩的教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其次,高校应该专门配备教师与学生,形成专业的创业队伍。或者是邀请创业成功者作为校外指导教师,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最后,高校应该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来提高教师的创业实践教育能力。此外,高校还应该创建创新教育教学科研团队,整体提高创业教育队伍的水平。总之,加强师资队伍力量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是保障学生创业成功的重点。

3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会计专业创业人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高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以及社会实际,培养创业人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 朱晓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4(17).

[2] 徐赟,王鹏.高职院会计专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5(80).

[3] 徐杰.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3).

[4] 陈丽君.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策略研究——基于会计职业能力视角[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04).

F204

A

2096-0298(2016)07(c)-190-02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