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①

2016-03-16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管理学院郭传章陈宏威

中国商论 2016年21期
关键词:学院大学生能力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管理学院 郭传章 陈宏威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①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管理学院郭传章陈宏威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是高校教改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统一领导,发挥二级学院的主体作用;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建立创新创业科研平台;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建设高质量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等。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实践能力 培养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能力是人们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这是高等院校亟待研究并解决的课题。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各高校或自己建立或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和经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学校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没有建立统一的机构统一领导、负责协调、监督,各职能部门多头领导,二级院(系)没能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主体作用,致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的教育内容相脱离、与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脱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相脱离,学生不能有效地将创新创业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1建立统一领导机构,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系)的主体作用

学院要充分认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建立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学校应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各部门通力合作,教学管理部门协调,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系)的主体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出统一的规划,形成学院统筹,部门负责,全院师生互动,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凝聚巨大合力。

2.2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整合课堂教学资源

(1)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将《创新思维》、《创业案例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并对某些课程进行整合,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例如,把社会实践教育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相整合,注重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把社会实践教育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相整合,使学生正确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为择业、就业和创业做好思想准备。改革后的课程相互渗透融合,打破学科界限,共享和节约课程资源,创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

(2)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发挥二级学院的主体作用,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融入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在教师中开展教学研究和交流,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各教学环节所规定的时间,明确各环节的教学目标。专业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按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安排学生进入教学实验室(实训室),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2.3建立创新创业科研平台

学院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地参加科研活动,为学生科学研究搭建平台。大学生参加学校的科研项目,不但能检验和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研素养和吃苦耐劳作风,激发学生参与科研与创新的兴趣,每年高校都有一些创新创业方面的科研课题,组织大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团队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严格的科研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会明显增强。

2.4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1)建立先进的现代化校内实验室、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的。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按照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建设专业类、综合类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场地要尽可能与企业现场的工作环境相一致,力求在较真实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2)构建稳固的校外实践基地。稳固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供技术、生产经营管理和创新创业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学校在人才供给、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学校与企业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学生在企业实习必须认真履行其岗位职责,能同时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2.5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学校应提高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安排到教学方案中,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并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地创新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把学生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在校内外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学院计划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2.6建设高质量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应安排现有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倡导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创业实践,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或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和设计过程。其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进修,参加国内外创新创业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最后,从社会各界聘请一些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2.7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

(1)做好各种形式的宣传、交流活动。通过报刊、广播、校园网络、海报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新政策、措施,高校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措施;宣传成功企业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先进经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学术报告、科技交流活动、创新创业主题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举办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创新创效创业”和“职业规划”等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以及各种技能大赛活动,通过竞赛丰富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善于实践、不断创新的校园风气。

(3)建立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制度。例如,对参加全国创新创效创业竞赛(或各类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社会实践、发表论文、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成果均可获得创新创业奖励学分;对于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生给予奖励。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国务院办公厅,2015-5-13.

[2] 汤佳乐,等.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

[3] 王方国.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5(3).

[4] 陈宏威.就业与创业视阈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辽宁高职学报,2016(1).

F243

A

2096-0298(2016)07(c)-183-02

①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联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2016lslktzijyx-10)。

郭传章(1959-),男,辽宁大连人,硕士,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财会、税务、财政等方面的研究;

陈宏威(1958-),男,辽宁沈阳人,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统计、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学院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