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MRMC模型的创业团队稳定性研究

2016-03-16哈尔滨商业大学

中国商论 2016年21期
关键词:稳定性成员因素

哈尔滨商业大学 马 骏



基于EMRMC模型的创业团队稳定性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马骏

创业团队稳定性是创业有序运行的关键。创业团队稳定性有其核心特征,本文在厘清创业团队稳定性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引入EMRMC模型,挖掘影响创业团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继而提出促进创业团队稳定运行的可行性对策。

EMRMC模型 创业团队 创业团队稳定性

国家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思路,为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然而,在创业过程中更多的不是单打独斗的个人主义行为,需要建立一定核心的创业团队。在创业团队运行过程中,由于成员内部的异质性和结构的差异,会出现多元化的团队关系,甚至冲突。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可以减少团队冲突,和谐团队关系,促进创业团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目前对于创业团队关系以及相关研究主要都是围绕着团队绩效、团队领导力等方面进行的,学者通过对创业团队关系治理的研究进行述评和展望,指出未来本土化的关系治理研究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赵婧,2015)。关于创业团队稳定性的研究不多,尤其是以创业团队成员视角进行分析的更少,本文尝试构建创业团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模型,从而为创业提供必要的参考。

1 创业团队稳定性的内涵和特征

团队稳定性是团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无法想象一个不稳定的团队会产生高的效益和发展空间。如何理解创业团队稳定性的内涵是本文研究的基础。所谓创业团队稳定性,与一般意义的团队有所不同,创业团队更多地倾向于初创期或是新创期的团队。分析其稳定性更为重要。创业团队稳定性是指创业团队在其运行过程中,所表现的团队发展目标明确,团队成员角色和分工合理,团队内部有着明显的任务依赖,沟通渠道畅通,关系融洽,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特质。

从团队稳定性内涵可以看出,其表现的特征有以下方面:一是团队目标明确性,它是创业团队稳定性的方向特征;二是团队成员角色合理性,它是创业团队稳定性的运行特征;三是团队任务依赖性,它是创业团队稳定性的关系特征。学者也曾对创业团队的目标明确性、角色合理性以及任务依赖性对团队稳定性的影响作用进行过深入分析(陈忠卫,2013)。

2 影响创业团队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创业团队稳定性的因素是多元的综合因素,既有团队核心领导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团队凝聚力,还有创业团队所在行业的发展环境、外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环境,更多的是由于团队成员异质性产生的不同成员对于团队的忠实程度。创业团队成员的个体差异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团队的运行。“合适的团队组成是创业团队顺利合作的关键前提。背叛成本、预期回报、有效沟通以及创业伙伴间的价值认同和信任是影响创业团队成员合作的主要因素”(张帏,2012)。本文基于EMRMC模型,主要从创业团队成员角度,分析影响创业团队稳定性的因素。

基于组织承诺理论,结合创业团队的关系结构,总结归纳出EEMRMC模型,所谓的EMRMC模型即情感基础(Emotion)——动力机制(Motive)——约束机制(Restraint)——物质条件(Material)——信用保障(Credit)。该模型对于解释创业团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具有很好的适配性。

一是E,即团队成员的情感因素。模型中建构的情感基础,是团队稳定关系的重要前提,因为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成员对团队的情感关系,决定了是否愿意为团队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是任务依赖性特征的直接表现。成员之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会有效地融合异质性,发挥优势互补效应,实现合力最大化。然而,良好的团队成员关系是建立在成员间融洽的情感关系基础上的。稳固的情感基础会降低成员之间、成员与团队之间的摩擦,减弱离职倾向,使团队趋于稳定。反之,脆弱的情感基础,会因为团队任务和工作开展中的细微矛盾和摩擦,放大成员离职倾向,团队稳定性也就无从谈起。

二是M,即团队成员忠实团队的动力因素。所谓的动力因素,是从创业团队成员的理想实现方面产生的。成员在团队发展进程中,关注自身理想的实现以及个人发展,重视自身特长是否能在团队中得到认可和有效发挥。团队是否可以为其创造进一步的学习机会和晋升空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忠诚。如果团队成员认为在团队中找不到自身的位置,能力不被团队认可,没有提升能力和晋升的空间和机会,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和心理波动。认为其无法实现自身理想,会出现忠于团队的动力不足。根据赫什曼的EVL模型观点,团队成员的状态会有退出和忠诚两种,一旦团队成员产生抵触情绪,认为理想无法实现,就会对工作失去信心,倦怠情绪加重,直至退出团队。因此,动力因素也是影响团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三是R,即团队成员忠实团队的约束机制因素。所谓的约束机制因素,是从创业团队成员对团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展开的。成员对团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在是否遵守团队章程和规定,是否符合社会秩序和规范,是否遵守职业道德,是否对团队具有较高责任感,是否全身心投入团队工作,是否对团队忠诚和热爱等。这些方面都可以构成约束机制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受到成员的受教育背景,社会规范和道德以及团队文化的影响。团队成员教育背景的差异,会使团队成员对于职业和社会道德出现较大差异。有的成员会认真遵守道德规范和约束,有的成员又会出现觉悟低意识淡薄,对团队没有责任感。不同团队文化也会产生不同的约束和影响,宽松和谐的团队文化氛围,会使团队成员自愿遵守相关规范,而紧张冲突的团队文化则会使团队成员逆反甚至逃离。如果团队领导者的领导力不足、管理不当更会加重成员的离职倾向。因而约束机制因素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团队的稳定性。

四是M,即团队成员忠实团队的物质条件因素。所谓的物质条件因素,是从创业团队成员对经济的考虑产生的。团队成员因为害怕离开团队就会减少经济收入,所以不愿意离开团队。团队稳定性受这种因素的影响也很大。团队如果能够提供给成员公平的、较高的经济收入,团队成员就会增加留在团队的意愿。这种因素仅仅是因为团队成员为了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不离开团队。与团队工作的性质以及兴趣无关,更与团队成员的工作责任感无关。团队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因素,合理的收入分配会使团队成员降低离职倾向。因此,物质因素也是制约创业团队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

五是C,即团队成员忠实团队的信用保障因素。所谓的信用保障因素,是从创业团队成员的个人品质和素养产生的。创业团队初创期,由于成员都忙于团队发展,个人较少有机会考虑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问题。一旦创业团队运行到一定时期,成员就会利用自身拥有的能力和资源拓宽自己的领域,由于个人品质和素养不同,就会抛开创业初期的成员承诺,离开现有团队,甚至做出不利于团队发展的行为。信用因素较多的是对创业团队中具有一定领导权力和核心地位的成员的考量,这一因素也不可忽视。

3 基于EMRMC模型促进创业团队稳定性的对策

当前我国的社会创业热潮势不可挡,但仍需要理性地处理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影响因素,实现创业的有序运行,基于以上关于创业团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3.1明确团队成员的地位关系

为了保证团队成员明确的地位归属,应当由政府机构成立第三方中介,采取团队成员劳务合作模式,新创业团队将成员看作自己员工,政府与创业团队之间形成联合关系,实行待遇均等,在收入方面保障成员达到满意的效果,由社保部门按成员收入水平进行合理的补充,政府承担必要的费用。政府负责提供创业团队成员的收入均等,增强创业团队的吸引力,推动整个团队的发展,纠正部分团队成员的意识。

3.2营造和谐宽松的成员职业成长空间

为了实现这种局面,要求团队成员的努力,还应当有政府监督机构的配合,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来改善团队成员在社会成员中的整体形象,建立科学观念。进而建立团队成员的总体职业形象。增强社会认可程度,一是为创业团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整个团队高度统一,建立创业团队的良好形象。在业务咨询、新闻报道、公益事业方面发挥充分的功能和作用。二是健全为不同客户服务的考评体系。提供较高状态、综合方位、不同角度、附加值高的创业服务,建立创业团队的整体社会形象和口碑。三是加强团队成员的诚信教育。以诚信作为职业成长的首要基础,并制定相应的诚信档案,对创业团队成员的诚信进行分等定级。从而促进成员的诚信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3.3制定动态性薪酬体系

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能够保障团队成员心理上的认同,对其所付出的劳动能做出客观的衡量和评价。要制定有效的薪酬体系,需要结合创业团队整体成员队伍规模、工作性质、承担责任、成员素质等多方面来考虑。还要把握当前所处的总体经济状态、行业发展状态、区域状态等外在因素。因此,需要在行业基本薪酬基础上,建立动态性薪酬体系。建立“资历+”制度,根据员工进入团队的时限匹配工资,综合考虑创业团队的实际和员工绩效,既满足员工基本生活,又体现劳得相符。还可结合关键事件和贡献,提供必要的奖励,从薪酬体系的设计上增强创业团队成员的组织归属感。

3.4建立多元化的激励体系

在薪酬激励基础上,还要结合团队成员的个性、能力等因素,建立多元化的成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激发其对团队的热情,继而实现团队的稳定。如何实现激励机制对成员的激励作用,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办法。一是声誉激励。对于团队成员,尤其是创业初期的成员,十分重视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和赞赏,因此,通过为成员建立声誉激励制度,使其增强信心,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二是特殊激励。在团队成员完成其工作任务、取得较好成绩时,除保障其薪酬所得、声誉所得外,还要赋予其一定的特殊激励。如带薪旅游等福利性激励。除此之外,在激励体系设计时,要保证团队成员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并合理设计比例和形式,不可盲目。

3.5建立团队成员间的良好沟通机制

团队成员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成员更好地理解工作任务,熟悉彼此的工作方式,增进彼此情感,提供工作效率。良好的团队成员沟通机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合适的沟通时机。要通过调研,拟定合理的沟通时间,可以根据团队工作任务的需要制定每天或者每周的定期沟通时间,对工作任务及时进行交流,提出改进办法,协调矛盾,增加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合适的沟通地点和渠道。要建立沟通场所,可以是固定的办公室、网络视频,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形成畅通的多形式沟通渠道,可以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信息共享。三是良好的沟通氛围和环境。要使所有成员能够自愿参与交流和沟通,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从团队发展的视角提出彼此的言论,并能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适当的评价、总结,实现沟通的目的和效果。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才可以增进成员间彼此的信任,促进团队的稳定。

[1] 赵婧.创业团队关系治理的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5).

[2] 陈忠卫.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特征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10).

[3] 张帏.高科技创业团队的合作驱动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2012 (7).

F272.92

A

2096-0298(2016)07(c)-159-02

猜你喜欢

稳定性成员因素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一类k-Hessian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渐近稳定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解石三大因素
作战体系结构稳定性突变分析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类离散非线性切换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