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经济价值观的推进
2016-03-16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曹琳琳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曹琳琳
论生态经济价值观的推进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曹琳琳
传统的经济学大多建立在自然资源可无限开发利用的前提上,忽略了生态成本这一关键因素。只有摒弃以浪费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将生态增长视为新的社会发展衡量标准,才有可能形成在稳定状态下持续发展的经济。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与其说是经济变革,不如说是观念革新。新观念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投资重点从对“物”的投资转向对“人”的现实的投资,其内在要求在经济、伦理、生态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为知识投资、人的现实的再造以及整体的观念。
生态 经济 伦理 价值观
1 生态经济价值观的理论构建
1.1何为“稳定状态的经济”
生态经济价值观中追求的“稳定状态的经济”(SEE),就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可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从经济增长角度出发,从个人生活角度出发。“稳定状态的经济”是相对“异化消费”的市场经济提出来的,异化消费显示了人对于物的纯粹冲动性的占有,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诉诸于消费的瞬间带来自我实现的幻象。而“稳定状态的经济”则强调人是人之为人独立存在的意义,强调人的理性批判思维方式,强调在创造性劳动和自由活动过程中满足个人的真实需求。大力发展追求的不是物理的量上的增长,而是资源利用“质”上的提高。因而,衡量人类生活水平的指标应当摒弃传统片面的利润、收入、消费等纯粹经济词汇,而应当通过“足以有优裕生活的人均资源使用水平上生活的累计年限”来衡量,SEE不是静止的,是一个阶段性变量,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
1.2生态经济价值观的构建方向
现实的人与人关系的合理性落实,必然需要相应的制度支撑。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异化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只剩下欲望的满足和金钱利益的关系。先进的科技在带来改造自然强大力量的同时误导了人们的思想,让人类误以为自己拥有改造自然的绝对自由,人们只拥有技术理性,却丢弃了思想。人在运用技术理性控制自然的同时也被控制了,控制过程中的人成了物,个人失去了批判精神变成了只有服从精神的人。同样,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消费问题也只有在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中,通过人们符合个性的创造性劳动才能消除。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产出的本质原因与其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不如说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实施得不够彻底。一方面,那种建立在人类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真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从未被真正实践过。因此,生态伦理践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建构恰当的制度或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合理的、有节制的、符合人类时代文明的开采利用生态资源的方式。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带来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加剧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限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世界各国在掠夺地球有限资源的时候并不承认自己的行为具有资源利己主义性质。它们往往以民族冲突、宗教冲突、维护人权、保护民主、调节民族矛盾等为借口来掩饰其掠夺资源的真实目的。”因此,对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责任,发达国家应当承担与其开发利用资源的自由相称的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也决定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建构的施行无法离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制度正义。
所以,中国经济生态价值观的推进必然需要引入制度建设,而从我国国情而言,必然需要在批判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从生产制度正义、分配制度正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制度正义三个层面入手来建构和践行以人为本的当代中国的经济生态价值观。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制度建设不能仅致力于“由上而下”的完善制度的理论建构,更应当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国情,在“由下而上”的政策实践中完善制度建设。在强调国家政府法律制度执行力的基础上,不能忽略作为接触民众“第一界面”的民间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如同梁治平所言:“对于一个公正的社会来说,法治只是其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而在今天的中国,法治的目标本身也要借助于法律以外其他社会制度和社会实践的发展才可能达到。”因此,社会生态经济价值观的推进对象逐渐拓展到国内家族式企业、中小企业是必然趋势,许多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企业也较易接受“熟人圈”信息的交流。但这种适合传统中国社会“人治”和“礼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并不具备正当性,且并非是积极向上的具备正能量的精神资源,最终趋势必然要走向“法治”,即建立让人信任且行之有效的法律系统和金融体系。
2 生态经济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对“人”的投资
萨缪尔森曾提出稀缺规律,认为由于人的欲望的无止境,稀缺是永恒的,人的欲望与可支配的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动力。针对这个问题,历史上提出的解决方案大致可归为三类:“人类历史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一是提升生产者劳动素质和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单位资源所创造的生产产值;二是探索资源物理特性,发现资源新的有用属性;三是发现资源可加以利用的多种实现形式,最大限度提取其经济价值。”这是与资本的两种类型(生产要素资本、社会关系资本)相符合的。生态经济价值观内在要求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投资重点从对“物”的投资转向对“人”的投资,从而达到对“量”的扩张转向对“质”的提升的目的。寄希望于依靠单一引进先进仪器、先进技术来提升生产力是有限的、不长久的。
2.1对“人”的投资在经济上体现为知识投资
知识投资体现为对服务对象的个性化投资。企业在能够解决生存竞争问题的前提下,针对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做到只为某个人服务,此时的企业生产才是真正以人为本位的生产。譬如,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对客户进行分类,对其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并满足,形成对客户的有效贡献,最后做好售后跟踪和反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挖掘其潜在需求,为其未来进一步进行规划,以实现客户的高附加值为最终目标。当今网络流行的“推荐系统”就是这样一种引导客户潜在需求以提高营业利润的大数据工具。
知识投资体现了对企业组织、部门乃至团体的“重组”——将最佳的人才放置于最大的机会上。企业和部门的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将不同领域里的知识工作者整合在一起,使他们的工作紧密结合,根据各自特性,有效地发挥功能和贡献。“因为管理就是‘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地有效经营每一个组织的优势与个人的长处……将资讯、知识、创意、判断、价值、理解和期望集中于决断、行为、绩效和成果上。”简言之,知识投资就是将个性化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地重组,发挥知识人才的最大个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最大效能。
2.2对“人”的投资在伦理上体现为人的现实的再造
“现代化经济的真正力量并不建立在劳动力上。要在短时间内训练劳动十分容易,然而,真正的经济力量来自许多受过教育的人才。”这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而是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与时代、现实紧密联系的新型教育方式,这样的人才也正是现代知识社会所需要的。
知识社会需要的人才必然是急于接受教育再造的人。现代教育体系侧重于对事实的学习和死记硬背,无法为知识社会缔造富有创造力和责任心的人才。在知识社会,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并非待到毕业就会结束,在工作岗位更是如此,既有知识也会折旧,需要得到及时更新,否则会有被淘汰的风险,这是人们亟须更正的教育观念。
知识社会需要的人才必然是有社会责任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方面,越是接受高等教育,其承担的责任也越大。知识社会的人才应当将受过教育视为一种责任,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而不是将受过教育作为享有某种特权的资本。另一方面,拥有高超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知识社会人才必然拥有强大的力量,若没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则该人才对于社会发展只能是威胁而非助力。
对于知识人才的工资收入而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不再是知识和技能本身,而首先是生活与工作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知识人才在成熟市场经济中的“人力短缺”实质上“不是技能的短缺,不是学历太低,也不是资历不够,而是缺乏工作热情,缺乏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感,缺乏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而导致的”。
2.3对“人”的投资在生态上体现为整体性的观念
企业作为行为主体来说,“整体”应包括企业整体和社会整体,企业作为社会机制的有机部分,要能发挥最大效能,不仅需要依赖企业自身优化后的组织功能,还需要社会其他组织和成员的支持。
首先,从企业得以长远发展内部要求出发。一方面,企业组织整体要发挥最大的效能,如上文所言,不仅需要对企业组织、部门甚至个人进行合理“重组”,必要的时候,还要有计划的放弃。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家族式中小企业来说,除了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另一个乃是接班人的补给问题。由于个人无法日理万机且无法永远保持理性,有必要建立有效的接班制度和企业文化,以形成长效机制。
其次,从企业做出社会性的外在道德行为选择的可能性出发,一般来说,只有当企业能从自己的道德行为选择中得益时,其自觉选择较为道德的经济行为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因此,在已无生存竞争问题且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做出公益性的道德行为,为社会整体制造公共产品,并能够短期内承担该公共性行为之成本。为社会成员做出实在的贡献,在宣扬企业理念的同时又构造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这种公共道德行为能够拓展潜在市场的效果是无法估量的。
最后,从生态资源的公共性和资本的社会性出发,亟须推进资源产权化发展。“资本并非仅仅是积累起来的具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而是蕴藏在资产中能够开展新的生产潜能的社会关系。……资本具备的这种生产潜能极具抽象性,在它能释放潜能之前,必须把它加工确定成具体的社会形式。只有在法律上拥有对它的所有权,才能拥有对其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的分割权。”因此,资源产权化的作用并不仅便于管理责任的清晰划分,更在于作为拥有资源使用权凭证的所有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所有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对其社会生产力进行整体评估,从而提高产值的再增值。但资源产权化并不等同于私有化,这需要建立在社会整体法律、道德意识较为完善的基础上。
3 结语
综上,对于企业生态经济价值观的构建,寄希望于社会或政府的一次性捐赠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只能依靠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对企业组织进行个性化投资,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对“人”的投资并不等同于学习成本,这是“用金钱代替思考”的落后思维方式,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投资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效果的好坏。“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在于金钱的多寡,而在于人才。只有高效而专业的人才,才有可能将金钱发挥得更有效能、更具价值。”因此,落到实处才是正道。
[1] 张军,刘迪平.论企业生态伦理的实现机制[J].前沿,2010(3).
[2]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诸大建,胡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F062.2
A
2096-0298(2016)07(c)-144-02
曹琳琳(1988-),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伦理学博士在读,主要从事经济伦理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