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山恋歌

2016-03-16彭愫英

中国西部 2016年1期
关键词:情歌黄柏山歌

文·图/彭愫英



大山恋歌

文·图/彭愫英

白族那马人村庄

歌声袅袅绕山岗

山脊游走的雾,像漂浮在水中的白纱巾,阵雨清洗后的山峦,尽展娇姿,雾在其上任意描绘,像龙、似凤、如象……

站在黄柏村采选厂欣赏雾景,人浮雾中,苍茫的澜沧江峡谷风云际会眼底。雾如海水,渐渐从四周漫上来,揽黄柏采选厂入怀中。雾挟裹来毛绒绒雨丝,我撑开伞,收好相机,扛起三脚架,跟着同伴向黄柏村走去。

“哦叶,信撒勾吾阿果底。哦叶,帝农别足呵事哟,比阿使撒得……哦叶,信撒勾吾阿果底。哦叶,干和参思熬能中,是啊到在嘴……”雾浓得看不清路面,小心翼翼地走在高低不平的泥泞山路上,我抹一把湿湿的脸,隐约听见雾深处飘来山歌《哦叶》,踏着熟悉的旋律,步履在浓雾里轻捷了起来。

“哦叶”是白族那马人支系山歌的曲牌。以曲牌名命名的《哦叶》是首著名的情歌,从滇西北澜沧江畔传唱到京城。作为云南省33个古镇之一,营盘镇地处怒江州兰坪县西部,澜沧江纵谷区中。黄柏村是营盘镇村民委员会之一,东邻澜沧江,南邻岩头,西邻碧罗雪山,北邻石登乡。作为那马人的后代,听到这山歌,自然会引发内心的共鸣,我翻山越岭到那马人山寨黄柏村,就是因这首情歌而去的。

世代传承开益调

裹着一身雾,我们敲响民间艺人李全文家木楞房的门。

李全文浓眉大眼,留着平头,国字脸上漾起憨厚的笑容,白衬衣外罩藏青夹克,米灰色裤子,黑皮鞋上沾着湿泥,头发湿湿的,一看便知也是刚刚到家。

2006年10月,李全文因表演《哦叶》参加“首届CCTV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获得圆满成功,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给他颁发纪念证书,感谢他在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作出的贡献。2007年6月9日,鉴于李全文在保护和传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的贡献,云南省文化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他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哦叶》是开益调之一。开益是那马人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歌总称,内容涵盖了盘古开天辟地、英雄传说、祖先迁徙,日常生活和生产等等,可以男女对唱、领唱、多声部合唱。节假日、婚宴丧葬,那马男子弹响四弦琴,开益响彻山谷。

开益传承人 李全文

李全文的两位师傅,一是住在科登涧的大爹,二是住在黄柏场的爷爷,可惜爷爷已经去世。爷爷不仅是他演唱开益的引路人,更是德高望重的民间艺人。说起爷爷,他深情地称呼爷爷为师傅。算起来,李全文是黄柏村第四代歌手,他的爷爷是第一代歌手。

李全文从小喜唱民歌,喜欢摆弄四弦琴,从12岁起就跟爷爷学唱开益。爷爷对他很严格,要求他把开益调的衬词、押韵、对仗、对偶、排比以及句子一丝不苟地背诵下来。他清楚地记得爷爷教给他唱的第一调开益是这样的:“我利乡多子要依,多块供水俩利高,但多昂宽乐。”(意译:我是小娃娃,水在石头下也长,终有一天会长大。)“我利乡多子要依,穿切穿切温子东,拔切地妈可。”(意译:我是小娃娃,陡处陡处跌跤多,平处又站起。)

李全文有十多个弟子,大都是黄柏村人。他们在农闲时节聚在村文化活动场地,吹拉弹唱。就像当初师傅要求自己一样,李全文教唱开益严谨,对弟子们要求严格。村里其他的民间艺人也时常来活动场地与大家交流。每当镇里召开活动,他们就代表黄柏村参演。由黄柏村农民演出的《哦叶》,可以说是营盘镇的一个品牌节目。兰坪县举办的东方情人节,黄柏村的《哦叶》一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李全文和弟子们的演出误工,有时由村委会给予适当补贴,大多时候由黄柏采选厂赞助。为了发扬光大开益,李全文把主要精力用在开益的传承上,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政府给予李全文一定的生活补贴。他们活动经费有限,有时甚至没有活动经费,李全文将自己享受的生活补贴搭了进去,为此他淡然笑笑,对开益的倾情付出毫无怨言。

说起开益,李全文神采飞扬。他从木楞房墙上取下心爱的四弦琴,放声高歌起来。简陋的木楞房收拾整洁,面对眼前沉溺于开益旋律中的人,我深深被其情怀感染。

采访完李全文,我们到第二代女歌手和桂鹏家。李全文换上白族演出服装,背着四弦琴随我们前往。

和桂鹏老人穿着典型的那马人服饰,斜对襟领褂和大襟长衣,系着围腰,头缠头帕,早已等候我们多时。随同我前往和桂鹏家的人中还有黄柏村第三代歌手李益生。三代歌手会聚一起,开益在夜空回荡。来自营盘镇畜牧站的和奎文成了我的得力助手,不仅帮我录音,遇到我听不懂的歌词,还当起了我的翻译。

开益种类繁多,调子旋律和内容也不一样,结构和格式为“七、七、五”,即每首由两个七七字句、一个五字句的两阕组成,讲究押韵和声调的协和统一,注意借字谐音,“托物起兴,借物发端”和“托物言志,借物传情”,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和桂鹏老人领唱,和同概老人和声,她们唱的是“算开益”。算开益是开益中的一种。当得知我翻山越岭到黄柏村为了抢救那马人的民族文化时,和桂鹏老人望向我的眼光慈祥而又感激,她率先唱了起来,用歌声对我的到来以示欢迎,作为三代歌手聚会唱开益的开场调:“侬估昂妈利昂衰,侬补伪侬律用心,感律情阿得。”(直译:你住何处我不知,你为我们用心了,感(恩)你情不尽。)

①那马人开益演唱

②天牛祭祀舞蹈

③唱着开益推磨

④编织

⑤庆丰收

⑥唱着开益打草鞋

⑦舞蹈再现农忙情景

大山深处歌传情

昏暗的灯光,温暖的火塘,朴实的山歌,一种对山的情结和来自骨髓里的爱,就在高亢、响亮而又如泣如诉般变化无穷的旋律里引起我的共鸣,开益独特的颤音令人迷醉。那马人上下辈之间忌讳较多,他们给我表演了男女对唱、领唱和多声部合唱,但绝不会在火塘边演唱情歌,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后半夜,我们的开益歌唱移到了采选厂的厨房里,在场的都是同辈之人,火塘边的情歌毫无顾忌地唱开了。尽管现场只有我是女性,但流入耳朵里的歌声是艺术,是天籁,委婉浓烈的爱情表白以及柔曼的颤音,绵绵无际的爱之音,没有矫饰,没有做作,天然而成,如山涧小溪,如蓝天白云,让忙于记录的我陶醉。

那马情歌善于采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生活中的场景随手拈来,一事一物,比拟妥切。大山养育了他们,使得他们的秉性里有山的稳重和豪放,也有了水的清澈和柔婉。男人是山,女人是水,山水相依孕育的深厚恋情,他们的表达方式就是歌谣。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那马歌谣贯穿了那马人的社会生活。一代又一代的那马民间艺人平淡地生活在大山深处,把对大山的爱用开益传承。

没有俗尘浸染的情歌,让人怦然心动:“支蜂侬顶生高土,所你高夏利不岸,不生伪到土;刀朵好行蜂虾药,侬伪心昂羊他顶,伪侬药不虾。”(意译:蜜蜂采花识路程,不分昼夜地行走,(认得)情人在前方;杜鹃花谢蜂采蜜,若不真心别说爱,不要怂恿我。)

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随着夜凉加重,我淡淡地忧愁了起来。我此行的目标是离黄柏村十多公里的黄柏场,这是《哦叶》的发源地,那里有典型的那马人山居,可泥石流将我困在黄柏村采选厂。寻踪那马人文化的遗憾,午夜的山歌难以补偿。我原打算采访完黄柏场后,回营盘街稍作休整,从古老的营盘铁索吊桥过澜沧江,翻越碧罗雪山到怒江州著名的废城知子罗,沿怒江顺流而下回到州府六库城。这条线路是怒江州历史上著名的盐马古道,被称为碧罗雪山鸟道。时下时停的雨,咆哮奔腾的澜沧江,高山峻岭间变化莫测的雾,让我在开益的情歌对唱里有了隐忧。

隐藏在我眉间的愁绪没有逃过黄柏村歌手的眼睛,李全文弹起四弦唱起了《哦叶》,李益生跟着和,磁性迷人的男声在雨夜里尤显醇厚:

“哦叶,勾农是蒙古处顿。哦叶,勾底撒勾勾吾式,古处升农勒……哦叶,为冻古堆干阿,日农撒勾农吉心,撒本农滋厄……”

和奎文关掉了录音键,跟着唱了起来,十多个人跟着唱了起来,我不由自主加入合唱里。屋外的雨渐下渐大,渐渐就有瓢泼之势。我的心在优美的旋律里渐渐释怀,融入山里汉子们用爱谱写的大山恋情里。生于斯长于斯的山里汉子,山歌人人肚中装,走在山路上,随口而出的歌声是他们感情率真的袒露。行走在盐马古道上,我对大山的如水恋情,与这些汉子们对大山的感情同出一辙。

雨夜,心旌摇曳在开益里。下意识地,我在采访本上写下《哦叶》的意译歌词:

真心相爱我两个,中间被人拦道网,难得在一起。真心相爱我两个,中间隔的这道网,让谁去剪开。爱山就说爱山话,爱岭就说爱岭话,爱山爱岭就一样。爱山就喝山上水,爱岭就喝岭上水。真心爱山(啊)真爱山,爱山饮山水一口,喝山水一滴。这么久我真想你,想你饭吃不下,肚里喝冷水。(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艳梅)

猜你喜欢

情歌黄柏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情歌的故乡是我家
甬优1540再生栽培留桩高度试验总结
山歌
彝寨情歌
七夕情歌
美丽的黄柏山
黄金分割法结合动态设计优选盐黄柏提取工艺
绵绵情歌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