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2016-03-16安佰富许大雪张丽东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36期
关键词:家族史硬化血脂

安佰富,许大雪,张丽东

1.吉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吉林长春130021;2.吉林省肿瘤医院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吉林长春130012

冠心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安佰富1,许大雪2,张丽东2

1.吉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吉林长春130021;2.吉林省肿瘤医院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吉林长春130012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预防冠心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健康人群与冠心病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3例,所有患者均将接受血运重建手术。患者逐一填写自身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喝酒情况、是否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家族史等情况。检测患者的甘油三醋、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综合征。分析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病因素吸烟对照组占39.78%,研究组占66.67%,糖尿病对照组占27.96%,研究组占45.16%,血脂异常对照组占15.05%,研究组占74.19%,家族史对照组占6.45%,研究组占33.41%,代谢综合征对照组占8.6%,研究组占76.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代谢综合征等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由此导致血栓形成阻塞管腔阻碍血流,造成脱落栓塞,促进斑块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临床上抗凝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冠心病的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老年患者数量逐年增加。针对此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两种方式[1-3]。其中血运重建即常说的冠状动脉搭桥,它逐渐成为临床上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4-6]。在此治疗期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很多,影响了患者的疾病治疗及健康的恢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好冠心病因素的分析,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发症。通过对该院冠心病的患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生的危险因素。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中华医学会最新临床指南标准[7],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原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损伤。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4.89±3.19)岁。另外选取健康人群93例,其中男53例,女40例,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63.85±2.95)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对查阅病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制定出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的统一标准。患者逐一填写自身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喝酒情况、是否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家族史。所有的调查内容均由患者或家人填写,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所有问卷均保证患者的隐私性。

1.2.2 调查方法检测患者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综合征,所有检测指标均统一输入至电脑系统中并保存。然后将上述的患者填写的个人基本资料进行统一整合,进行统计学处理,从数据初步分析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然后和患者再次确认所填写的个人资料,向患者确认电脑数据反映出的危险因素是否可靠。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吸烟

吸烟是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医院病理学结果显示,吸烟可导致斑块密度变大、病变程度加深。冠心病患者吸烟可在不同时期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促进了动脉病变从粥样斑块期到纤维粥样斑块期病变。研究结果显示,吸烟的血运重建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远远大于不吸烟者。因此,戒烟是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血运重建时必须做到的。

2.2 性别和年龄

性别及年龄是两个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其中,男性的并发症发病主要是由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形压力和竞争地位等身心因素。而女性分为绝经前和绝经后两个阶段。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病率较低。但是绝经期后,女性的发病几率就会大幅度增加。当男性和女性同时接受血运重建手术的时候,男性进行血运重建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一方面可能是男性发生冠心病的程度较为严重;另一方面是女性由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女性不能接受血运重建。接受手术的几率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应就会降低。

2.3 糖尿病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会大大增加血运重建时期的动脉粥样硬化几率。它导致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机制是影响了合成和降解街道内皮细胞的功能。只有内皮细胞正常释放活性物质时,才能确保血液充足、营养丰富,维持血管内环境动态平衡。糖尿病使平滑肌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更多的向初生粥样硬化性损害处移动,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的血清PAI-1的选择素水平升高,并且伴有胰岛素抵抗,这一原因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影响因素。另外,糖尿病患者已经存在血管性疾病,加之血运重建过程中,患者自身生理机能下降,更加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几率。

2.4 血脂异常

首先,血脂水平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联系。该调查显示,血运重建患者中血脂异常的人数较高。主要是能够入选血运重建的患者一般是冠心病病变程度较为严重的群体,在此期间如果血脂异常,能够影响血管的正常舒张,情况严重时就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一定要注意甘油三酯的控制,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的水平,避免血运重建期间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疾病的发展。

2.5 家族史

家族史的人群发生冠心病是无家族史的5倍,说明家族史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2.6 代谢综合征

调查结果显示,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肥胖的比例较高。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影响代谢综合征的潜在因素还有激素不平衡等。这些代谢性危险因素能够产生动脉粥样化的血脂异常、血栓形成前兆等。故代谢性综合征是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治疗中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性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两组患发病因素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可概括为可变因素和不可变因素[8-11]。该文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族史等为不可变因素。而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等为可变因素。要想做好此疾病的防治工作。应该尽量控制可变因素,尽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首先,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其次,饮食上尽量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少吃或不吃甜食,增加饮用水的摄入,不喝碳酸饮料。男性患者要做到戒烟戒酒。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激素药物的应用,尽量保持自身机能的平衡。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协调机能下降,并且有一些其他疾病,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遵医嘱,家属要监督和帮助患者正确用药,以免出现漏服或误服的现象。

由于该研究对象的数量较少,初步代表该院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不能完全说明整体的影响因素。因此,今后还需要加大调查的群体,增加样本量,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具有说服力。准确全面的因素分析,能够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明白需要注意的方面,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1]罗太阳,刘小慧,董建增,等.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运重建后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 33(3):348-352.

[2]刘敏,张苏川,闫杰,等.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干预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4):1219-1224.

[3]赵亚男,张颖,刘玉洁.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2):90-93.

[4]张子云,邢志娟,张祥玖.青年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5):107-108.

[5]范书英,罗荷,吴文静.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首次发病前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1):126-127.

[6]姚海木,付新,孙同文.冠心病患者植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的长期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19):161-162.

[7]李全,高阅春,何继强.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12):185-186.

[8]黄觊,钱海燕,李志忠.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2013,8(6):117-118.

[9]况志彬,何春蓉,周艳.早发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9):135-136.

[10]吴千总.早发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155-156.

[11]刘毅君,邓盛,熊荣生.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学,2014(9):172-173.

Investigation of Incidence Risk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 Bai-fu1,XU Da-xue2,ZHANG Li-dong2
1.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Jili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021 China;2.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Management Office,Jinlin Tumor Hospital,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012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risk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ng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186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an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93 cases in each,all patients received the revascularization,and patients filled in their own gender,age,height,weight,smoking and drinking and family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ne by one, and the Triglycerides,serum total cholesterol,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metabolism syndrome of patients were tested,and the risk factors of atheroscler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vasculariza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Smoking accounted for 39.78%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66.67%in the research group,and diabetes accounted for 27.96%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45.16%in the research group,and dyslipidaemia accounted for 15.05%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74.19%in the research group,and family history accounted for 6.45%in the control group,and 33.41%in the research group,and the metabolism syndrome accounted for 8.6%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76.34%in the research group,and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incidence risk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e mainly smoking,diabetes,dyslipidaemia,family history and metabolism syndrome,therefore,the anticoagulant therapy is vital in clin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cidence risk factor;Investigation

R541.4

A

1672-5654(2016)12(c)-0161-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6.161

2016-09-20)

安佰富(1977.12-),男,吉林长春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张丽东(1970.9-),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肿瘤外科护理,E-mail:hcl599@126.com。

猜你喜欢

家族史硬化血脂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你了解“血脂”吗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