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癌患者治疗中采用CT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对其生存率的影响

2016-03-16招翔嵇先国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放疗科江苏淮安223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0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放射治疗食管癌

招翔 嵇先国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放疗科 (江苏 淮安 223001)

食管癌患者治疗中采用CT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对其生存率的影响

招翔 嵇先国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放疗科 (江苏 淮安 223001)

目的:分析CT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CT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X射线模拟定位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率。结果:实验组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率为10%,生存率为5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可增加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率。

CT模拟定位放射 食管癌 生存率 影响

食管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食管肿瘤的90%以上,同时在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中死亡率仅次于胃癌(第1名)[1]。相关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年食管癌死亡患者≥20万人,临床将其列为对人民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常见性恶性肿瘤之一[2]。目前医院里主要采用CT、X射线等方式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模拟定位放射治疗。本次选取8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的初衷是探讨CT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对其生存率以及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率的影响,结果相对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的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排除标准:①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卡氏评分≤70分者;③放疗史者;④80岁以上者;⑤临床资料不全者。选取例数为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3~78岁,平均年龄(74.5±3.5)岁;食管癌CT诊断分期:I期(肿瘤在腔内,同时食管壁未增厚)6例,II期(测量食管壁厚度<5mm)12例,III期(食管壁增厚,而且肿块对支气管、气管、左心房、主动脉弓等周围组织造成侵犯)17例,IV期(存在远处转移病灶)5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73.9±3.4)岁;食管癌CT诊断分期:I期5例,II期14例,III期16例,IV期5例。80例患者均经食管钡餐造影、胃镜、胸部CT确诊为食管癌。实验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用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常规的放疗应用WIMRT系统对剂量进行计算,将CT模拟定位结果在各坐标轴(即X轴、Y轴与Z轴)的差值视为中心点,同时计算常规放疗的射野剂量。两组采用的模拟定位方法如下:

实验组:采取CT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具体如下:①患者借助Ge 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定位时患者采取仰卧位;②扫描范围为胸部CT扫描,层厚、层间分别设置为5mm;③CT扫描信息在TPS计划系统中将体表轮廓、脊髓、肿瘤范围以及器官轮廓勾勒出来,肿瘤区包括了食管病灶、管壁增厚、肿大淋巴结等相关数据需要统计;④放射过程中,肿瘤区范围外3~4cm均为照射野长度,肿瘤区范围外1.3cm均为照射野宽度,而肿瘤区的中心为计划系统的中心点。

对照组:采取X射线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具体如下:①患者借助模拟定位机进行定位,放射野中心应根据定位机影像确定;②医生应保证照射野角度与CT模拟定位完全吻合,其中含有2个后斜野与1个垂直野,野宽为5~6cm,长度是肿块范围周围5cm2,角度控制在50~60°,透视下将病灶中心作为照射野中心;③剂量计算点依据照射野中心进行定义。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包括:①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率:指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在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等方面的毒副作用变化,毒副作用率=白细胞减少率+血小板减少率+血红蛋白减少率;②生存率:对患者随访2年,分析其1年生存情况与2年生存情况,生存率=[40-(1年死亡例数+2年死亡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采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率比较

实验组40例食管癌患者的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

实验组40例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与上段食管癌患者,原因在于此类患者手术难度极高或患者对手术不耐受,而放射治疗却恰到好处,不仅提高了现代放射治疗的精准度,也体现了先进医疗设备的技术优势,因而临床应用价值很高。在本次研究中,采取CT模拟定位放射治疗的实验组的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率、生存率分别为10%、55%,明显优于采取X射线模拟定位放射治疗的实验组的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率55%、生存率35.0%,说明CT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可降低食管癌患者的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率,延长其生存时间。

注:*表示与对照组P<0.05。

注:*表示与对照组P<0.05。

常规模拟定位时的照射野中心多为食管腔中心,由于食管肿瘤并非是对称的,因此临床治疗中存在照射野靶区不足等问题。CT模拟定位具有高安全性,而且这种定位方式将CT影像作为基础,能够极其清楚的显示人体外轮廓、内部组织,还能够清晰的虚拟显示器官,对明确病灶大小、位置等情况极有帮助,可脱离患者进行照射野设计。

模拟机定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①准确的反映食管壁弹性;②清晰的显示食管蠕动状态;③清楚的反映食管黏膜的实际情况[3]。之所以选用CT而不推荐X射线,是因为CT扫描解决了X射线模拟定位不能清晰定义靶区的问题,它能够非常准确的显示食管癌病灶的癌体周围器官及组织,还能够显示食管癌病灶的侵犯情况[4]。此外,CT模拟三维重建在获得剂量体积直方图后可以精准的反映正常肺组织照射剂量与分布等相关情况,同时能够对脊髓损伤、放射性肺炎等疾病作预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诊断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给予食管癌患者应用CT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可显著提升提高其生存率,降低其血液系统毒副作用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任宝志, 周玉霞, 张红, 等. 食管癌不同定位方式放疗协同化疗的疗效和预后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 2016,24(3):417-421.

[2] 朱旭东. 三维适行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相关性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6,24(4):284-286.

[3] 王琦, 靳激扬. CT扫描技术在食管癌诊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现代医学, 2016,44(4):569-575.

[4] 李书忠. 诊断CT模拟定位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20(20):2815-2816.

[5] 高志豪, 周莉珍, 宋燕萍, 等. 不可手术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靶区设置的临床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30(30):4250-4251.

1006-6586(2016)10-0107-02

R735.1

A

嵇先国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放射治疗食管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静心的毒副作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