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星级评价在航天设计单位的有效推进
2016-03-16崔娴娴
崔娴娴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76)
现场管理星级评价在航天设计单位的有效推进
崔娴娴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76)
文摘:简述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一心”“二效”和“三节”的基本理念,论述现场管理星级评价在航天设计单位的推进过程,并就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过程作了重点介绍。
现场管理;星级评价;航天企业管理;质量理念。
航天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产业,具有其鲜明的特点和特殊性。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航天特色的质量管理也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在航天产品型号研制过程中,质量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航天产品研制流程、提高航天产品质量,有效推进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是中国质量协会依据GB/T 29590-2013《企业现场管理准则》的规定开展的一项旨在提升现场班组综合绩效的活动。自2014年开始,院研发中心在航天设计单位内率先导入此标准,以“一心、二效、三节”为抓手,在全中心内开展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利用短短的1年时间,已成功申报1个现场并参与现场管理星级评价,荣获五星级现场。
1 基本概念和理念
现场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围绕着对现场涉及各项管理活动的策划、控制和改进等几个重要阶段开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系统地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不断提升各个阶段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发挥出与现场所匹配资源的管理效能。
企业现场管理准则的核心是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提升现场管理活动的整体运行质量,实现以顾客为中心(“一心”),提升效率和效能(“二效”),优化节拍、节省时间、节约资源(“三节”)。其基本理念包括:顾客导向、系统协调、员工素质、效率提升、持续改善、现场和谐。
●顾客导向。企业应以顾客为中心,充分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关注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变化,提升现场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能力。
●系统协调。企业的领导者应促进现场实现系统化的管理,确保现场管理过程与企业整体战略运行协调一致。
●员工素质。增强员工质量意识,提高员工现场管理技能和创新能力,激发员工参与现场管理的热情。
●效率提升。采用科学适宜方法,对现场管理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流程中的浪费,提升现场管理效率。
●持续改善。对现场进行分析评价,不断优化流程,实现顾客满意。
●现场和谐。营造诚信和谐、相互协作、安全健康、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现场氛围,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推进现场管理工作
2.1 发挥领导作用,确定工作目标
高层领导在提供单位的现场管理水平中发挥首要作用。各设计部门领导应在部门内部建立推进现场管理的理念,将现场管理目标纳入部门年度目标,同时,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监督目标的完成情况。
2.2 设定目标,改进工作,创建星级现场战略
各设计部门的发展目标是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保持在各领域内的领先地位。对此发展目标进行分解,可归纳为设计水平、设计质量、生产进度、试验安全、成果申报等多个方面。通过目标详实化,保证现场管理的可行化。
各设计部门应制定部门级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部门领导带头执行,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员工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改正大家应付检查的心理,从根本上建立现场管理的习惯。
2.3 健全组织机构,有效推进现场管理工作
在组织机构方面,建立以企业领导为首的领导小组和以机关及基层领导为主的工作小组。为了保证现场管理工作的正确、有序推进,在各部门内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以领导、组织、实施、检查考评现场管理工作。现场管理工作推进委员会机构组成如图1所示。企业各部门成立“现场管理工作推进委员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分别由部门主任、副主任担任。现场管理工作推进委员会组织及职责分工见表1。
2.4 导入理念,整体策划
图1 现场管理工作推进委员会机构组成
表1 现场管理工作推进委员会职责分工
导入GB/T 29590,通过学习培训,掌握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内容与常用工具和方法。策划企业的星级现场管理工作,并确定以一个设计部门为试点开展相关工作,找出规律,逐步推广。围绕研究室发展目标,现场管理工作计划从提高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规范工作现场、加强设计质量、增强保密意识、注重成果申报等方面展开。
2.5 制定计划,确保推进工作有序开展
现场管理工作分4个阶段开展,阶段计划及有关工作见表2。第一阶段的工作分为两部分:①第一部分的工作重点在于推进组织建设,确定推进方针、目标、方法,并完成部门内的动员与宣贯工作;②第二部分的主要工作为制定部门内各项管理规范、逐条推进并落实整改措施。第二阶段目标是进一步强化整改措施的落实过程,并分期对整改结果进行检查与确认,对不达标项目进一步改进。第三阶段及第四阶段的主要工作围绕星级评选工作开展,并同时加强对现场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的监督,保证现场管理工作持续发挥作用。
现场管理推进工作主要从5个方面具体开展:技术能力、6S(6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规范、质量工作、保密安全及成果申报,各项目的整改计划见表3。
3 现场管理推进试点工作
3.1 提高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总结设计经验,制定工程规范,避免过度的设计精度,开展无差错设计方法探索,提高总体设计能力。例如,设计时应考虑容错性,接插件
表2 推进工作阶段计划
表3 整改项目计划
安装方位要采用防差错设计。为增强创新能力,积极跟进专业发展步伐,掌握技术最新动态信息,设计部门制定了《员工培训管理制度》。按制度要求,每半个月组织一次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各专业的精尖技术,同时也包含航天领域最新发展情况,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
3.2 推行6S制度,规范工作现场
为保障定制定位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落实,保证设计部门工作环境的整洁,推行6S制度,落实6S制度负责人和兼职管理员。6S制度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a)员工办公桌、保密柜内物品摆放符合规定,不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物品。
b)个人负责隔断、办公桌、文件柜的6S工作。
c)最后离开办公室人员检查屋内办公桌上有无涉密文件,如有,应按保密管理规定代为保管,次日交与6S管理员处理。
d)每日班前5分钟和班后5分钟为日常清扫整理时间,员工下班前关闭电脑主机与显示器电源,最后离开办公室人员检查屋内用电设施关闭情况,填写检点表并签字。
e)避免设计文件的随意摆放,通过对各型号、各专业的文件进行最科学的排序,方便设计人员随时查看,提高工作效率。
3.3 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规范
加强设计、生产及试验的质量管理。作为总体设计部门,不仅要完成项目的总体设计工作,还应组织开展各项验证试验,同时协调各分系统的研制和生产。因此,各个环节的质量管控必须层层把关,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设计、试验、生产质量规范。具体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a)根据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制定相应的质量管控措施。在方案设计阶段,加强设计方案的评审,针对关键技术,开展专题研究和复核复算工作,确保设计源头质量可控;在产品生产阶段,加强技术状态控制,严格执行技术状态更改要求,同时应加强设计跟产和外协单位质量检查等,确保生产过程质量受控;在产品验收阶段,明确量化要求,进行表格化验收,全面细致地做好产品测试和检查;在试验过程,严格落实地面试验的相关要求;在产品总装总测及靶场测试阶段,严格按照操作细则进行操作,精细操作、认真判读,同时开展靶场“双想”(前期工作回想和后期工作预想的总称)、质量检查确认等专题质量工作。
b)围绕产品,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和测量等6个方面逐一查找薄弱点,制定对应的措施,确保不存在死角和漏洞。人员方面,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要求员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设备方面,加强生产设备、试验设备和测量设备等与产品相关的各类设备的检查、维护;材料方面,加强原材料、元器件的质量管理,以及合格供方的管理;方法方面,开展设计方法、工艺方法和测试方法的复查确认工作,确保所选用的方法正确、可行;环境方面,全面、深入地开展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分析工作;测量方面,开展测试覆盖性和试验充分性分析工作,确保测试覆盖全面、试验充分。
c)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落实责任,严格质量奖惩。通过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落实奖惩措施,进而提高员工对质量问题的重视。加强对质量案例的学习,积极开展“举一反三”工作,形成质量问题线索表。通过对已发生的质量案例进行深入学习,挖掘问题发生的技术原因和深层次的管理原因,结合自身的技术和管理现状,查找不足、及时改正,消除各种质量隐患,避免重复性质量问题的发生。
3.4 增强保密意识,加强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和政治经济利益,做好保密工作是全院涉密人员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a)建立和完善各研究室保密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各室所涉及到的专业领域的特点,制定《保密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保密宣贯培训机制,配置各项安全保密装备,严格执行涉密文件输出审批流程。
b)加强对新员工的保密教育。目前各研究室每年都有来自系统内和系统外单位的新员工,每个人对于保密的认识不同,对保密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初步考虑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保密知识的宣贯,针对发现的保密问题及时提醒、及时教育;组织室内保密知识竞赛,丰富保密教育形式;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保密知识讲座,进行规范定密、日常保密知识、注意事项等培训。
c)加强对工作场所的保密检查和保密自查。定期组织对工作场所的保密检查,排查保密隐患;定期组织保密自查,自行排查保密隐患。
3.5 注重成果申报,建立考核机制
注重全体员工参与活动的主动性,遵循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以正激励为主的原则,采取一系列的考核措施,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完成团队任务,实现团队目标。员工激励考核措施见表4。
表4 员工激励考核措施
各研究室应鼓励团队成员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申报技术改进、QC小组改进等。各室员工需要完成“五个一”工程,即申报1项成果、提交1篇论文、申报1项课题、参与1项论证和作1次公开报告,作为年底考核的依据。
通过开展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使研发中心在人员技术能力、目视化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得到提高,同时将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系统应用到基础管理工作过程中,对航天预研设计工作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今后,我们将按照“科学严谨、系统高效、精细量化、闭环落实”的质量工作思路,深化研究适合研发中心的现场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现场管理体系,不断增强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1]中国质量协会.企业现场管理准则.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崔娴娴(1982年—),女,硕士,院研究发展中心,工程师,现从事标准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