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准备在农广校退休”

2016-03-16

农民科技培训 2016年3期
关键词:办学条件萧山农广校

“我准备在农广校退休”,浙江省农广校萧山分校的许多老教师至今还记得,校长杨重卫1996年刚到学校参加第一次周末教师会上所讲的这句话。这一年,杨校长40岁不到,来农广校前是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局领导后备干部,1993年评上高级农艺师时是全省年龄最轻的,是重点培养的业务骨干。

如今他再过1年真的要退休了,当年这句话看来是要兑现了。有人时常问他:“你为什么来农广校”“为什么没有走”“为什么放弃公务员,不走仕途”,他总是淡然地说:“我就想做点事,人一辈子总要留下点什么,我也没有想过走,我就想把农广校办好”。一晃19年过去了,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萧山农广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多方面有了极大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全省一流,办学规模上集农广中专、农民培训、函授远程高等教育为一体,各类在校生约2000多人,年培训人数约5000人次,1998年被中央农广校命名为“全国育才兴农示范校”,2000年和2010年两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集体”,还被评为“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杭州市十佳农民素质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始已连续11年被评为“萧山区农民素质教育先进单位”。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杨校长在大会小会上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他多次强调这句话对农广校特别适合,特别有指导意义。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广校作为农业部门主管的涉农教育培训机构,任务艰巨,任重道远。由于多方面原因,农广校在办学条件、学校发展上相对其他教育机构会有更多的困难。而如何使涉农教育在萧山这个全国知名经济发达强县(区)得到更多关注并取得相应的支持,切实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服务,是摆在萧山农广人更是杨重卫面前的艰巨任务。

1996年6月杨重卫调到萧山农广校时,学校仅拥有1栋教学楼,2个专业4个教学班约120名学员。面对场地狭小,校舍破旧,设施落后的办学条件和日渐萎缩的办学规模,他带领广大教职员工本着“育才兴农、创新发展”的办学精神,全力做大做强农广校教育事业,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1997年投入250万元对校舍进行了较全面改造,通过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米。2008年又投入1500万元进行了整体搬迁。搬迁后学校占地45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包括近5000平方米宾馆式培训综合楼一座,课堂教学和培训全面实施多媒体电教化,成为浙江省办学条件最好的基层农广校。

这些年来,在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立足“以农立校,以农兴校”,根据萧山农村农业实际,围绕五大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学校的涉农教育培训事业,取得了较大成绩。如2000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园林专业农广中专班,系统培养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不少同学已经成为萧山区苗木产业的新生力量。最多时全日制有四个专业,600多名在校生;大力开展农广校中专函授教育,专业包括种、养殖、农经、现代乡村综合管理、农村电气化等,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专业户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为萧山农业培养留得住、用地上的实用人才,招生规模多年名列全省前茅;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在职教职工从原来的27人增加到近5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数从原来的21.4%提高到目前的77.4%。同时,广泛聘请各方面专家建立了培训师资库,满足培训需求,提高培训水平。

在多渠道办学上,从2003年起分别与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远程教育萧山学习中心,2005年成立杭州萧山三农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2007年开办了沃尔得国际英语萧山中心,2011年又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设立萧山学习中心,并举办了主要由区内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参加的“农业领军人物经济管理”函授大专/本科班,第一批录取学员79人,目前已连续招收3届共408人。在杨校长和同事多年的努力下,浙江省农广校萧山分校已成为一所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的基层农广校,在省市农广系统和农民培训方面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干农业就像吃甘蔗,越吃越甜,越干越有兴趣”。杨重卫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之前高中毕业后3年多下乡插队的艰苦生活磨炼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但从小长在城里的他并不喜欢农村农业,以至于接到浙江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后认为没有跳出“农门”曾一度想重考。但实际接触农业工作后,杨重卫对农业工作有了极大的兴趣。毕业后杨重卫被分配到浙江省乔司农场,这是一个有着3万多亩耕地的大型农场,他很快从大队技术员调到场部农业科任领导,由于业绩突出5年后如期评为农艺师。之后又调到萧山农业局负责全区麻类生产。当时萧山是全国著名麻乡,单产居全国最高。他很快掌握了红麻生产理论和专业技术,并在“红麻高产模式栽培”和“千斤麻”工程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

杨重卫调到农广校后,虽然少了在一线从事农技推广的机会,但他把过去在生产和科研上的干劲带到了农广校办学中。同时,他积极抓住时间和机会尽量为农技推广和农民致富多做一些具体工作。10多年来,杨重卫亲自培训讲课366期,听课学员16878人次。先后主持完成省(部)市区各级绿色证书、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农业农民培训项目767期,61426人次。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3篇刊登在国外SCI核心期刊,出版农业类专著1本(14万字),编印农技培训教材6本,共约49万字。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参与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8—2010年主持杭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全球变暖导致花卉害虫B型烟粉虱爆发生态学机制”,据3年统计累计推广面积21万亩,挽回经济损失约420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又取得《大棚喷淋降温系统 》 和《防漏雾化喷头》 2项国家实用新型实用专利。

杨重卫说“我准备在农广校退休”,但我们相信,在为农服务上,他不会退休。

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萧山分校

猜你喜欢

办学条件萧山农广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打通千个发布端口 打造有X-IN媒体——萧山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若干实践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证研究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