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被装修过的房子

2016-03-15诚然

北极光 2015年8期
关键词:房间房子石头

诚然

我无端地端坐在一座没有被装修过的房子里,就这么无端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房子就让人想到装修,人们不管是出于住着舒适还是装给别人看,反正都要装修一下的,否则就不能搬进来住,这就如同新娘子出嫁,好赖得化一下妆才能上轿。

我的房子是小户,在东侧,东侧靠大山,北方的冬天会很冷,还会在墙角处挂一层白霜,但是早上有阳光照进来。如果起的足够早,会看到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

西边是大户,似乎是一位有权或有钱的人,他家拿到钥匙就雇了一群人把水泥地面刨了,把间壁墙打通了。我觉得都刨了打通了,那些地和墙变成了一堆垃圾有些可惜!

我依然认为房子就是房子,绝不可以来装修,一旦装修了,原来的房子的式样变了,就像是消失了,不是房子原来的自己了。

我拿到钥匙打开房间的门,新建的房,雪白的墙,我就住进了这座没有被装修过的房子里,这座房子的地面是用水泥抹的,还算平整,只是水泥标号有点低,建造者可能想最终都得刨下去,没必要抹得那么坚固。我买了一个拖布,把地擦了一遍,水泥地马上就干了,显现出来的仍像有一层尘土,我一遍遍拖地,水泥地面就是不见干净。

这时我开始往房子里搬东西了,花钱雇了三轮,把一旧写字台、旧书柜、旧行军床、破沙发等稍大些的物件搬上来,其他的比如书刊、茶具、咖啡壶、笔墨纸砚、字画之类的东西,我可以分散着一次拿点上楼,学习蚂蚁搬家那种精神,时间久了什么东西都可以搬完的。

最让我头疼的不是那些书刊,书刊虽多可分批分次搬,最让我头疼的是我那些石头,石头太多而且又都太沉。这几年又捡又买又要的弄了好多各种石头,比如:荧石、松花石、唐河石、黄蜡石、木化石、模树石、巴林石、寿山石等,当然也有一些名贵的玉石,比如:独山玉、岫岩玉、梅花玉,还有一些玛瑙蛋。

最大的几块木化石和茶几面那么大,我就索性垒起来当沙发桌用了。

我一边往上搬东西一边归置,把字画挂墙上,二室一厅十几面墙,把书法、国画、版画、剪纸画、化石像框、石板雕字,分别挂在不同的墙面上,不能显着空,也不能让人觉着到了书画店,疏密有秩,风格谐调。

墙面装饰完毕,那一箱箱的书没地方放,我虽然有一书柜,我把几样古董放里面了,还有各种小瓷器,比如釉下彩红瓷、均瓷之类,还有祖上传下来的砚台、笔筒、线装书,这些东西金贵就锁书柜里了,但是书没处放了。

刚好对门刨墙刨下来好多青砖,人家往楼下扔,我挑整块的往楼上搬,找来些木板,用砖垒垛,一层层搭上木板,书架落成了,把书刊摆上去,书的问题解决了。

接下来又归置那些石头,我这时才发现,我拥有太多的石头了,用这些石头足可以堆一个大敖包。我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且品相、色相好的,在书房顺墙根摆上一排,其余的放到阳台封闭起来。

对于旧写字台和破沙发采用布遮的办法,那种蜡染的蓝布盖在上面,煞是好看,方厅就露着水泥地面了,至于另两个房间我在地上铺了竹席子,洗手间用苇席贴墙,窗帘也挂着苇帘,一切都很茅屋,我才不管它是不是为秋风所破呢。

我在往上搬书和石头的时候,对门往上搬的据说是红木家具,而且都是崭新的,连各种家用电器也都是刚拆箱的。我看了看我的房子里,称得上电器的只有水壶还有手电筒。我原本想把咖啡壶也拿到新房子来的,觉得太现代就没拿,可还想要喝咖啡怎么办?我把几年前日本朋友送我的瓷过滤杯拿过来,还有用软纸做的过滤袋,我那时就说,日本人搞产品很精细,也很人性化。前段时间我在南方一座城市突然见到用薄钢片做的过滤杯更精细,我就说,国人终于生产人性化产品了,买了一只仔细一看,原来是越南生产的,差点把我鼻子气歪了,又一想,中国人是饮茶的,不会往咖啡上用心思。

我以为,把一个房子装饰这样就可以了。

我开始写字画画了。我起初是在南边那间屋子里写字画画的,当我想写作时,突然觉得南边的屋子没法写作,这屋有一扇很大的窗户,我没有挂窗幔,这时正值中午,炫目的阳光投射进来睁不开眼睛。阳光会搅乱人的思绪,我只好退到北边这间屋子。北边有些阴冷,在这有隐私感的地方才适合写作,这种氛围多少会让人的心里有些阴暗。

这屋的桌子很小,是我十九岁那年家里为我订做的,上边有几层格子可以放书,下边是桌子。我当年在这张小桌上写了好多废稿子,当时我还用速记符号写在一硬纸壳上一段话激励自己:要当作家,学习学习再学习一定成功!

现在,书架那部分已经破坏了,被我拆下扔在了阳台里,格子上可以堆放些杂物,桌子就变成了纯粹的写字台。台面的油漆历经数年,变得很斑驳,加之原来是白油漆,显得很肤浅,我就用那蓝地(应该是白地,人总本末倒置)白花的蜡染布盖上,显着有些传统和深刻。

我在写字台上斜竖着一幅国画,画框是那种很憨实的厚木做的,很古旧很深沉,我没敢挂在墙上是怕它坠落下来砸破我的头,所以斜竖在这儿。

我抬头看了看画,这幅画大部分是用铅笔画的,有点像素描,一个很丰满的裸体女人骑在一匹公马背上,女人是侧脸,看不出是否漂亮,那马的表情很怪异,翻着白眼窥视自己身上的裸体女人……这幅画的作者叫东笠。

我想弄明白这到底是不是铅笔画,仔细看过才发现应该算国画,因为在人和马的唇上还有女人的耳轮和乳头上涂了一点色彩。

在画两边摆着两只旧蜡台,蜡台上插了两根红烛。

我突然想,应该把红烛点亮,我太久太久没点过红烛了,点亮了猛然产生了一种神圣感,写作其实是很神圣的。

就在这时,对门传来了刺耳的电钻声,我还奇怪,这个楼还没有送电,他家怎么有电呢?我按了下电灯开关,是没有电,准是他家接了专线。

奇怪的是,装修会传感,对面房间装修,他楼下也攀比着装修,他那面从上到下全在装修,都把墙和地刨了……而我这一面全不装修。

这种噪声让人心神不安,这是装修房子十分冗长的大戏,不管你愿不愿意听都得听,我写不下去了,写作是很矫情的,不是什么环境都可以写下去。

可能没有人像我这样对待和尊重房子,我一个人只用了四天就把一切都安置妥当了。也许,以后大多数的时间我会在这个工作室度过,在这个没有被装修过的房子里。

对门刨墙的声音又响起了,这种声响使楼板也随之震颤,我只好站起身,点上一支香烟,从窗子的霜花缝隙往外张望。窗外的远山覆盖着白雪,那远处树木早已被冻僵了。

我觉得有些饿了,早晨起床就来到这处房子,现在想吃东西了,在路边买了些干豆腐和腐乳,还有橄榄咸菜,这里原本就备了些啤酒,可以吃喝一顿。

到后阳台把冰冻啤酒拿进来,随手把那只支离破碎的扒鸡也拿进来,我发现人很有意思,北方人本来就活在寒冷中,还都喜欢吃冻品,冻梨、冻柿子、冻豆腐、冻白菜等,似乎在寒冷中吃冻品才和这天气协调。

我是站着在方厅喝酒的,我突然想起了茴香豆,也想起了过去的旧文人。我想了想,这只扒鸡是十天前买的,那天是狂欢夜,我不想凑热闹去酒店吃饭,这只鸡吃了好几回。

电钻声又响了,我很奇怪,这栋楼还没通电,他们是从哪儿接电钻墙的。

我躲进另一个房间,噪声小了些。看各房间的字画和陈设,一样样看着,觉着自己有那么多好东西,有各种玉石原石,有各种玛瑙,各种名人字画和线装书,我要是把这些东西变卖了,能卖好些钱,可以购置好多红木家具和电器,也可过官人和富人那样的生活,但我不能卖,卖了这些就像卖了自己一样。

我最后又把目光落在墙上的两幅字上,一幅写着:“心无挂碍”,一幅写着:“傲骨”,我正想着找位书法家再写一幅“魏晋风度”,这更适合房子的风格,或许我在夏天,光着全身沉浸在那种风度中。

许多天过去了,对门的房间一定是装修好了,家具电器可能也摆放好了,但是却没有了声音。

没有声音我更坐不住了,我习惯了那种装修房间的噪声。

我照例起得很晚,在家创作不用坐班。我刚起床就听见楼下有车声,接着咕咚咕咚,咯噔咯噔的上楼两个人,在对门停了一下,开门关门,听到男女的欢笑声和咕咚声,尔后两人开门关门下楼去了。

这种声音又持续了一些日子,有一天,警车开到搂下,对门两个人被带走了,门上被贴了封条。

我的门镜是被我塞死的,至始至终我也不知道对门是什么样的人。

楼里又平静了,我又开始写这篇小说的结尾,这时我却不知怎么结尾了,也许一切生活都没有结束。

这栋楼还没有通电,我一直点蜡烛的,我吹灭了蜡烛,两股白烟冒了一瞬就灭了。

我猛然觉得我该用拖布拖一下地,我把几个房间的水泥地面拖过之后就干净了,其实我早就知道这个道理,拖把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就在这时,我觉得大楼晃动了几下,接着传来轰隆隆的声响,我急忙打开房门,面前这一幕我惊呆了,对面从上到下塌下去了,底下一堆散着灰尘的垃圾,只有我这一面还站立着,但楼梯已破坏的无法使用了。

我处在了不能上又不能下的困境之中。

责任编辑 阿梅

猜你喜欢

房间房子石头
Chapter 4 Merrick's first home
房间
别小瞧了石头
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锁在房间里的云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