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016-03-15吴海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和配置。一些跨区域的重大工程,是实现资源要素的互补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水的功能多样,用途广泛,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京津冀豫华北平原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水资源日益匮乏及其加速的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大大缓解了华北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对于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新型城镇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良好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南水北调 华北平原 优化配置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02.004
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撑京津冀豫沿线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对于缓解华北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现代化实现,加快新型城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资源要素流动与水资源优化配置
资源要素流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相同的四个轮子上,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这四个轮子或经济增长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①陈秀山、张可云教授指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区域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区域要素的流动和货物及服务流动产生的外部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及货物与服务运动的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入会提高流入地区的生产能力,尤其是在一种生产要素明显短缺的境况下,短缺生产要素的流入对于一个区域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关键作用。要素区际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要素价值最大化的必然趋势。②
程必定研究员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和区域间的资源配置中实现的。要素在区际之间的流动和配置,集中体现为经济发展的区域传递。经济发展的区域传递的实现形式有多种,如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产品互补式的区域传递、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等。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是资源秉赋有差异的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以资源为对象互补不足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凡是对资源有需求而又不能在区域内实现优化配置的区域之间,都有可能发生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如: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丰富,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一些发达地区的资金丰裕和技术先进,但资源缺乏。这两类地区最有可能发生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使资源与资金、技术在区域传递中得到互补,不仅推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而且也促进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③
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的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区域之间资源秉赋的优势程度。由于自然资源种类很多,通常选择对区域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的四类自然资源来判断区域间的资源秉赋的优势程度。这四类资源是:(1)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可养殖的淡水等;(2)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等;(3)矿产资源:包括各类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4)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一些跨区域重大工程就是采取了这种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方式,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目前我国就重大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而这些重大工程将改变中国的区域版图,对我国区域发展正在产生巨大影响。④尤其南水北调,是国家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引水工程,涉及全国十几个省市,其范围之广在国内是空前的、或许也是绝后的。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调水水质有较高的要求,对沿线受水区和广大水源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将产生深远影响,因而如何实现受水区与水源区的协调发展,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
优化配置水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水的功能多样、用途广泛,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资源。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关键要素,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不仅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而且要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水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最基本的环境要素,在许多地区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越来越多的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水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水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解决日益紧迫的缺水问题,已成为关系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课题。水、粮食和石油,是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重要战略资源。
我国水资源具有人均不足和时空分布不均两大特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阻碍了水资源的潜力发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关键基础性的制约因素。现代化是以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基础的现代化。必须发挥生产要素的组合潜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让稀缺的水资源释放出最大的效用,才能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实施南水北调、合理配置水资源,是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抉择。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定区域的城市的水资源禀赋较差,就会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产业发展。城市越发展,越会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对水资源的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就会越突出。⑤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地理环境的天然属性,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一些城市水资源非常缺乏,很难通过本地自然水循环来改变,使水资源供给自给自足。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发展越来越依赖异地水源供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水资源越来越多地从水资源丰富地区输水传递到城市,因而,跨区域调水工程就成为缓解城市缺水的重要手段。跨区域调水对于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其实,古今中外跨流域调水不乏其例。我国早在战国时就已修筑了跨区域调水工程——鸿沟,此外,还有秦国的灵渠、郑国渠、汉代的都江堰及汴渠,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于隋朝的京杭大运河。这些跨区域调水工程的修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补水、航运及灌溉的需要,更是促进了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建成的典型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广东东江——深圳调水工程、引大(大通河)入秦灌溉引水工程等;其中专用于环保的调水工程有:引松入长(长春)跨流域供水与环境工程、济南引黄保泉、杭州西湖补水工程、漓江延长航期补水工程等,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水资源区域分布丰欠,是一个普遍的国际现象,尤其是那些幅员辽阔的国家。所以,为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少国家实施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如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都有跨流域调水成功的例子。美国西部素有干旱“荒漠”之称,由于修建了中央河谷、加州调水、科罗拉多水道和洛杉矶水道等长距离调水工程,使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洛杉矶市跃升为美国第三大城市。苏联已建的大型调水工程达15项之多,年调水量480多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澳大利亚为解决内陆的干旱缺水,在1949~1975年间修建了第一个调水工程——雪山工程,将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需水地区。加拿大1974年动工兴建的魁北克调水工程,引水流量1590立方米每秒,总装机容量1019万千瓦,工程还用于灌溉以及为城市供水服务。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从西三河向东三河调水,灌溉农田153万多公顷。印度兴建了多处大型调水工程,其中的巴克拉至楠加尔工程灌溉面积160万公顷。法国为了满足灌溉、发电和供水需要,1983年建成迪朗斯—凡尔顿调水工程,灌溉面积6万公顷,并供应150万人饮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工程已达160多项,分布在24个国家。
南水北调是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的重大举措
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63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预计到2030年人口达到高峰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l760立方米。因此,水资源是我国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水资源不仅人均水平低,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长江流域以北的人口、耕地、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的47.4%、61.1%和41.2%,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9.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等资源和经济布局不相匹配。特别是华北平原,7、8两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60%~7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造成汛期常发生洪涝灾害,非汛期又严重缺水。
华北平原区域优越,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土地和矿产资源丰富,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而耕地面积却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8%;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均占全国总量的10%以上,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区。尤其京津冀豫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棉油产区;城市化进程快,交通条件好,铁路干线纵横,公路四通八达。北京既是全国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又是全国交通的总枢纽。天津是北方海陆交通枢纽、重要工业基地和首都的出海门户。河南和河北,是人口、农业和经济大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华北平原水资源极其短缺,人均、亩均占有水量仅为全国均值的16%和14%,是我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最不适应、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水量急剧增长,加上上游用水量也迅速增长,导致华北平原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不断加深,缺水危机日趋严重,城市缺水更为严重,城乡供水出现全面紧张的态势,水源枯竭、水荒频频发生。河流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大部分河道成为季节性河道,或常年无水,基本处于“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当地为了维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过度开发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不合理占用农业和生态用水,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地面下沉。随着华北经济发展,城市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缺水形势将越来越严峻。水资源日益匮乏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加速恶化,已成为制约华北城市及其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
多年来,针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华北各地采取加强水资源管理、狠抓节水和污水回用、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属于区域资源性缺水,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仅靠节水和挖掘当地水资源潜力仍难以解决。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也是支撑缺水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必须在持续加大节水力度和污水资源化的同时,实施跨流域的南水北调,进行大范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来缓解华北地区日益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南水北调工程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是我国优化配置宏观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事关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早在1952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此后几十年我国对南水北调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和反复论证。2002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我国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世界规模最宏大的水利工程。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水资源丰富且较稳定,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入海水量约占天然径流量的94%以上。从水量丰沛的长江流域,调出部分水量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是可能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统筹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调水的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到2050年三大工程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基本可以解决北方缺水地区的需水与供水矛盾,并逐步遏制因严重缺水而引发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⑥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南水北调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将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我国骨干总体水网,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充分利用多水源供水的综合优势,大幅度提高各地区的供水保证程度,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同时,南水北调是一个具有综合效益的工程,工程合理配置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南水北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总体规划把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到突出位置,提出保持水源地一池清水、建设清水廊道的目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解决京津冀豫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输水工程布置在华北黄淮海平原西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线以自流输水为主,运行成本低;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好(为Ⅱ类水),输水干线与现有河道全部立交,水质易于保护;输水渠线所处的位置地势较高,有利于为京津冀豫平原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线工程近期从丹江口水库取水,远景可根据黄淮海平原的用水需求,从长江三峡库区调水到汉江,有充足的后续水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区,包括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全部以及河北省和河南省的部分地区,总面积为15.1万平方公里。从面积上看,这些城镇虽仅占受水区总面积的很小部分,但其所占的缺水量比例却达到60%~7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供水目标为沿线130余座城镇,具体为:北京全市;天津的中心城区、滨海区、新四区、武清区及蓟县、宝坻县、宁河县、静海县四县城及建制镇;河北省的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衡水、廊坊等6个省辖市及其范围内的18个县级市和70个县城;河南省的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等11个大中城市及30个县级市和县城。2015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供水一周年,整体运行良好。⑦
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华北平原的综合功效
南水北调提供丰富的优质水源,可从根本上缓解京津冀豫华北平原受水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改善沿线用水水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同时,可将受水城市挤占的农业、生态用水归还于农业与生态,增加农业与生态供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而且,通过调水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改变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平衡状态,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⑧
有效满足城市用水,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华北平原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规模扩大,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不少城市为发展经济以牺牲当地水资源为代价,过量或超量开采地下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大量补充了华北平原城市的水资源供应量,解决受水城市的工业、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用水。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每年为京津冀豫受水城市及相关地区供水约95亿立方米(二期工程建成后供水将达到130亿立方米左右),可从根本上缓解沿线受水城市水资源不足问题,为沿线地区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促进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以用水水量的适当增长和水质的改善为前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是华北受水区居民改善生活质量、推进文明生活方式的迫切需要。根据工程水资源总体规划,依据确定的工业、居民生活和环境用水标准,南水北调工程完全通水后,沿线城市用水问题会得到基本解决。另外,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有效解决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畜不利的有害物质的自然水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和牲畜的饮水质量。
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建设生态城市,是新常态下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南水北调提高了华北水体环境容量,非常有利于水污染的防治。水是生态的源泉,也是生态建设的保障,城市发展与水休戚相关。华北平原的城市几乎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城市。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为沿线建设生态城市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南水北调中线城市带突出地表现为以供水干渠连接的特征,可使城市自然水体所需水量得到有效恢复,为营造水体、清污等城市环境建设和治理保证了水源,城市绿化、自然景观用水得到必要供给,这将大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可使地下水水位保持在自然状态上,逐步消除地下水漏斗现象,解决受水区地表沉降问题。事实说明,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一年来,沿线城市地下水位得到了明显回升。⑨
国家确定南水北调,要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指导方针,这就迫使各地必须努力解决本地的环境污染问题,因而促进了污染治理和环境建设。国家要求南水北调工程建立一种科学、严格、高效的城市供水管理制度,把沿线各城市的生态系统放在南水北调干渠流域大生态系统的整体来看待,这客观上督促沿线城市必须改善城市建设和管理,使之符合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这无疑将给京津冀豫沿线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带来持久的动力。根据工程用水规划,现有的地下水将基本不允许开采使用,地下水自备井将被取消,因而城市地质灾害将逐步降到最低程度。
拉动经济较快增长,扩大劳动力就业量。南水北调工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尤其对京津冀豫经济影响更大。例如一期工程投资期内,平均每年拉动河南GDP增长率提高约一个百分点。建设中线二期工程的投资数额将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进一步提高。此外,工程投资通过乘数作用放大经济增长。如,可相应增加工程建设设备和建筑材料等产品的需求,刺激相关上游产业和关联产品的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拉动经济的作用,还表现在改善当地生产条件,促进受水区生产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使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受水地区经济全面增长。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巨额投资,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仅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每年就可增加10~20万个就业机会。工程完成后吸纳就业的因素进一步增多,如,开发有价值的资源将吸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因水资源供给增加能扩大生产的产业将吸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因水资源供给增加而成长起来的新产业将吸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南水北调带来的供水改善,也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有些部门的就业规模扩大。⑩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华北平原具有广袤的良田,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其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虽然中线调水工程优先考虑的是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但由于解决了城市和工业挤占农业用水的问题,就有效缓解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争水的矛盾,客观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将扩大可浇灌耕地面积,缓解华北严重的旱情,为提高农业产量和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创造条件,从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南水北调将推动这些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尤其在缺水的贫困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往往是发展的前提。有了水,就能改善生产条件,增加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为贫困地区发展带来机遇,有利于加快脱贫步伐,抑制返贫现象。⑪农业的发展,也会加快工业化、推动沿线城镇化、增强地区经济实力。
促进区域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受水地区投资环境。京津冀豫华北平原,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由于水资源量贫乏,很多城市限制了工业生产。冀豫两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多年来,因水资源的制约影响了规模开发,使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组合开发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为本地区资源开发优势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工业城市会因供水的大量增加,重现资源开发及加工业的活力,资源开发效率的提高将促进原有企业扩大规模,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随着制约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瓶颈的逐步消除,将极大地改善华北平原的投资环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必将引起劳动力、资金、资源、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广泛的流动和组合,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的提高,促进受水地区培育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恢复水体生态环境,改善陆地生态状况。水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当某地区水资源的利用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改变或恶化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目前国际公认的限度是当地水资源利用总量的40%,也就是将某地区60%的水资源称为生态环境保证用水量。华北平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多年来水资源的短缺,加剧了华北平原生态恶化态势。华北平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已远远超过当地水资源总量的40%的警戒取水量,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破坏,如环境干化、植被退化、水土流失、风沙加剧、地下水漏斗、中低产盐碱地等问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增加华北平原的水供给量,缓解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减少对当地水资源的开采量,确保当地60%的生态环境保证用水量不受挤占,这将大大促进华北平原生态环境的改善。一是有利于水体生态环境得到迅速有效的恢复,二是有利于改善陆地自然植被生长条件和促进人工植被发展,三是有利于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在一些配套工程和措施的配合下,受水地区有望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状态,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推动华北平原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宏观区域经济协调。统筹区域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由于自然、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不平衡。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高东部地区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种战略的实施将促进各地区的共同发展,抑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基础。各地区的持续发展是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关键,而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目前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短缺造成了生产要素的大量闲置,削弱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大大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为地区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和生产力的科学布局创造先行条件,有力地推动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为国家宏观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保障。⑫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生态城市带建设及相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4BJL060)
注释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程必定:《区域经济空间秩序》,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姜南等:《城市水源地建设中的水权交易理论与实践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2002年。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10月。
吴海峰:《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年10期。
吴海峰:《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城市带研究》,《中州学刊》,2010年6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南水北调工程的宏观影响》,《经济工作者参考资料》,2001年44期。
责 编/樊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