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超级工程
2016-03-15
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驱动着历史车轮飞速旋转,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今天的中国,在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同时,正在展现强大高超的工程能力,成为世所公认的工程大国。一系列震撼世界的“超级工程”,向国际社会展现着中国的强大国力和勃勃生机,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成为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广泛研究的重要现象、重大议题。
超级工程以规模宏大、技术复杂、投入巨大、影响深远为特征,集中出现在交通运输、建筑、水利、军事和能源等领域。例如,我国只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就建设运营了1.9万公里高速铁路,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我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之一,在技术上实现了从“引进”到“引领”,自行定义高铁“4.0时代”。再如,我国建设的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管理任务最艰巨、影响最深远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世界规模最宏大的水利工程;尤其是近期的南沙群岛填海造陆工程,展现了中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力量、决心与气魄,被网友叹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另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战略规划,由于包含多个实体工程、建设过程复杂、影响区域和人口范围广泛,堪称抽象的“超级工程”。
超级工程在对内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均衡资源和保护环境,对外参与调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助力外交和巩固国防、促进中国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三峡工程顺利竣工促进了我国发电、航运两大产业的发展,在缓解淡水资源贫乏、储备灌溉水源两大领域也具有突出的战略价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大大缓解了华北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优化了区域发展环境,实现了良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而“四纵四横”的高铁铁路网超越了地理区隔带来的空间分异效应,实现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再平衡;作为“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的骨架和动脉,中国高铁向欧亚大陆的延伸对于新时代外交工作的开展、地缘政治版图的重构和世界金融秩序的重建都是有力的支撑,在国防上则提升了远程投送能力和战略机动性,有助于我国重构“新陆权”。从宏观视野看,超级工程展现了中国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角色变化。在诸多工程领域,从对世界主要国家“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并肩而行”,直到“一马当先”,完成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过程,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的历史跨越,为中国以更积极姿态融入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提供强劲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工程科技的灵魂在于开放,工程科技国际合作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于正在成长为区域乃至全球性大国的中国而言,超级工程既蕴含深刻历史逻辑,又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未来,超级工程在中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中将发挥怎样的重大作用,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中将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回答这些问题,亟需对过往实践探索进行学术分析和理论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具前瞻性的战略思维。为此,我们遴选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重要研究成果,组织了本期“中国的超级工程”专题策划,敬请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