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节环城赛一路跑来

2016-03-15汪大昭

新体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环城长跑马拉松

汪大昭

新体育杂志社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首都新闻单位60年前创办了北京市春节环城赛跑。一个甲子的岁月过去,数十万人次的长跑大军踏着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路,展示着自己的强健体魄和运动热情,踩下了深深的足迹。

首届环城赛于1956年2月15日(正月初四)举行,1450人报名参赛,1447人跑完全程。北京日报和北京青年报刊登了获得前50名的名单,连苏联的体育画报都报道了这项规模最大的群众性长跑比赛。此后,春节环城赛固定在每年正月初三清晨从天安门广场起跑,沿一环路上的西单、平安里、张自忠路、东单跑回天安门,全程13300米。虽然天气比现在冷得多,甚至赶上大雪,但沿途驻足观战的市民十分踊跃,有呐喊加油的,有搜寻熟人的,小孩子骑在家长肩上大呼小叫,好不热闹。后来,主办单位逐渐增加到13家新闻机构,1972年改由北京市体委主办。由于非体育原因,环城赛两度被中断,至1989年改为春季长跑节前,共举办了25届。

2016年2月13日,又到了猴年春节,北京市体育总会等举办公园半程马拉松赛。人们顶着寒风在国安第一城跑起来,以纪念春节环城赛60周年。

参加活动的跑友中,有几位老人真正称得上资深。他们是历年春节环城赛的参加者,是首都体育文化的见证人,几十年不辍锻炼和参赛,保持着健康的体质和心态。2004年,他们合计着成立了春节环城赛跑俱乐部,为的是能凑在一起叙叙旧,交流强身健体的心得。

首届环城赛,23岁的541厂工人赵亮获得第十三名,次年比赛提升到第五名。如今他已82岁,身子精瘦,让人看了就担心他的健康。然而,老人说自己每天坚持徒步锻炼一两个小时,长走或慢跑10公里是常事。

看到那么多年轻人参与长跑活动,老人们很兴奋。1964年环城赛亚军常瑞田认为,现在各地举办了很多马拉松比赛,参赛者热情很高,主办者缺乏经验,北京、上海等地的马拉松比赛,人多得报不上名,甚至要摇号,给赛事组织带来很大麻烦。其实,全程马拉松不一定适合广大人群。过去一听马拉松,难免有畏惧,距离太长了。当年环城赛只有13000米,每届比赛总会有人无法坚持下来,说明长跑一定要量力而行。青少年一次跑个三五千米,也是很好的锻炼,不必动不动就要来个全马。

1956年首届环城赛,28岁的长辛店机车车辆修理厂技校教师张威获得冠军,成绩为46分34秒6,这条比赛线路最后一次采用是1981年,冠军王璟把成绩提高到40分23秒6。25年间的进步很大,按首届冠军的水平,只能淹没在浩浩人海之中。

当年环城赛的积极参与者主要是青年工人和学生。北京四中三好学生蓬铁权获得首届环城赛第五名,后来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成长为大型国企的厂长。第二届环城赛前三名都是高校在校生。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北京还没有专业队,到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时,北京田径队半数选手是学生。环城赛成为专业运动队选拔队员重要的人才资源。连续获得两届亚军、三届冠军的北京电子管厂磨工张芳禄进入北京队后,还参加过国际比赛。

1977年环城赛,铁道部一名普通干部李战哲获得了第七名。如今,已经62岁的李战哲在老跑友中只能算是小字辈。2015年10月12日,他以3小时48分的成绩完成芝加哥马拉松,实现了自己的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李战哲说,国外的马拉松比赛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参赛的感觉与在国内比赛时很不一样。路边没有多少人维持秩序,观众非常踊跃,是带着敬佩之情来加油的,凡是跑马拉松的人都被他们视为英雄。其实,在那里跑马拉松同样很累,但路边始终有加油的喊声陪伴,人就不觉得累,自信心大增。不光是跑在前面的强者,这条长长的队伍中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关注和支持,比赛后组委会给每名参赛者挂上一枚纪念章,不会有“自己去那边拿吧”之类听着别扭的命令。

说到现在各地举办的长跑比赛,李战哲认为应当注意打造马拉松文化,而不是简单分出名次。

参加春节环城赛与逛厂甸一样,是北京年节文化的传统方式。随着城市发展,简单复制已不可能,但过来人都相信,作为都市生活一景,大众长跑活动会越来越多姿多彩。

猜你喜欢

环城长跑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清晨 我从环城公园路过
环城旅行
长跑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中天楼
构建个性化的城市细胞膜
长跑囧事
数学儿歌两首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