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球类运动训练新理念的理论基础
2016-03-15李航
李航
摘 要:现代球类运动发展趋势对教练员、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方面的技术训练、人文操作、教育水平及文化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并揭示了大学生球类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球类运动训练;文化素质
现代教育特点及球类运动发展趋势要求在技术训练、人文操作、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并注意强调其重要性,达到四个方面相结合、相协调、相促进的效果,使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为大学生球类运动的发展与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技术训练新理念的理论基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球类运动的技术训练也是如此,球类运动的技术训练的客观规律就是球类运动要与运动项目的本质特征及规律相符合。在球类运动训练过程中,要以球类运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为主要依据,对球类运动训练进行科学的指导,力争做到实用、全面、朴实和结合实际,并且与事物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在球类运动训练中,一切都要以实战需求为前提,从实际出发和结合实战是运动的技战术训练最有效的方法。大学生在比赛中轻松、熟练的表现,不断的练习、训练是关键,因此,这也要求训练要与比赛的情况尽可能地一致,才能发挥训练的效果。
二、人文操作新理念的理论基础
人文操作新理念的理论基础具体体现在实际操作中的方方面面,全面、深入地了解人文操作新理念,需要认真对待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的行为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的感知意识、信念体系的指导和支配。因此,所谓的人文操作的方法,就是教练员或领导者必须按照他们的信念体系和他们要领导的大学生信念体系来认识领导工作。
其次,球类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要与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相符。理想训练效果的达成,在进行球类运动训练时,不仅要符合科学规律,还要在目标追求与实现的过程中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的价值规律,体现人文特征,还要将科学性与人文特征相结合、相统一,从而达到真与善统一的目的。
最后,人文的重点是突出人的主体性。人文不仅彰显了技术的灵动,而且也摆脱了“技术”对“人”的控制,从而达到公平竞争,培养人性,挖掘潜能的目的。这就明确了主体性以及人与技术的关系。除此之外,情感、责任感、态度、信念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体能、技能、成绩等物化的成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教育水平
大学生进行球类运动训练主要是通过教练员、大学生、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等共同参与、密切配合而实现的。而由于在球类运动训练过程中缺乏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对大学生专项教育的培养,导致以往球类运动训练等人才培养出现了一系列的不科学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依靠单一的训练过程,过多强调的是身体素质、技战术修养、心理素质;其次,对大学生的文化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够深入和全面,使得大部分运动员在激烈竞争的训练和比赛中显得力不从心。
四、文化素质
当代的球类运动的较量是体能、技能、心智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较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心智能力要较体能、技能更加重要。通常来说,具有较高球类运动心智的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高其整体的竞技能力,主要是由于其不仅能够较为深刻地把握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而且还能够更准确地认识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庄艳华,魏经纬.现代大学生球类运动科学实践与拓展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2]罗少功.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理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
[3]辜伟节.试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操作[J].上海教育科研,2005.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