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2016-03-15谢琰李平宾郭琪
谢琰 李平宾 郭琪
摘 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越来越广泛,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还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紧密相连。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形势;解决办法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
1.最近这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等教育市场渐渐向外资开放,许多国外的教育机构进入,促使很多培养人才的机构产生,他们不仅提供短期的人才培训,还积极与国内大学进行联合办学,这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国本土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2.人才招聘市场更偏重于所谓的“好”专业,也就是指当前就业市场较紧缺的专业。近年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就是大学所学专业与当前社会需求是否一致,相比大学知名度而言,用人单位更看重大学生所学专业的实用性,所以,一些“211”“985”高校不适合市场专业的学生就业也不太理想。大多数用人单位不仅看重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而且对其“特长”也很重视,相比而言,他们更青睐于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3.另外一个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冲击的因素就是所谓的“海归”,他们是国内大学生就业的强劲对手。最近几年,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很多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这无疑对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这些海外学子更加熟悉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则,对各国法律制度也了然于胸,再加上多年的国外经历,无疑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表面看来,我国大学生在国民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还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造成大学生难就业的原因有很多。
1.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存在一些误区。相比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言,他们更加关注求职大学生的文凭,把文凭视作大学生求职的“敲门砖”。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则相应的能力越强。过于注重学历,造成受聘人员综合能力与岗位不能相适应和人才浪费,甚至一些用人单位招个打字员都要研究生学历。其实,文凭不等于水平,不能主观地认为本科生的业务能力就比研究生差。
2.性别歧视现象严重。女大学生在应聘时明显处于劣势,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因素、婚姻情况的影响。完成相同的工作,女生的工作成本可能大于男生,这就造成了女大学生很难就业。
3.生源地域不平等。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通常会考虑应聘大学生是不是本公司所在地的生源,将来是否会长期留在公司工作,是否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甚至还考虑有没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所以在招聘时,一般会优先选用本地生源的大学生。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务员招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过分看重。大学生由于初入社会,难免会经验不足,可是用人单位往往希望能直接招收到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这样能很快给企业带来效益,省去很多的培训费用。但是,这往往与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相矛盾。许多用人单位看不到大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力,不能正确认识到其学习能力,真正明白经验是实践的积累。其实,大学生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极强的学习能力,能很快适应工作内容,快速融入公司这个大家庭。
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误区
1.不能做到诚实守信。一些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发现很多企业都有一些证书、文凭、荣誉等要求,所以,为了找工作方便,在校期间会考一些等级证书,比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会计、药师、普通话等。但难免会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努力程度不够,不能如愿拿到想要的证书而觉得在应聘时低人一等,所以就可能走一些极端途径投机取巧或伪造相关证书来获得企业的敲门砖。这严重损坏了大学生在用人单位心中的形象。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随着各大高校的持续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而有些大学生却不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经常在宿舍打游戏、看电影,导致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实践经验缺乏,整体素质下降。
3.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很多大学生都希望一毕业就能去待遇好、收入高的单位,没有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沿海和内地收入差距较大,而一些大学生不希望到偏远山区、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过度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造成就业过度集中,压力增大。
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复杂众多,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毕业生个人、学校、政府及全社会共同努力,以创业实现就业,完善培养机制,改善就业环境,同时作为应届毕业生本身也应该不断完善自身技能,改善就业理念,积极主动地实现就业。
1.对于政府。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2.对于高校。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人才培养结构。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不一样。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或是动手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因为,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择业技能、求职技巧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
3.对于毕业生自身。毕业生自身内在因素是解决就业难题的关键条件。因此,大学生应当主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能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政府、高校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胡晓薇.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时代报告,2011(11).
[2]谢小庆.从大学生就业难谈起[N].中国青年报,2005-9-8.
[3]岳昌君.高等教育与就业的性别比较[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10(04):1-14.
[4]康敬群.大力加强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