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简方案框架下的英语双及物构式生成句法研究

2016-03-15单韧

新课程·下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

摘 要:从英语的双及物构式生成语法理论研究入手,对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初始状态和推导生成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使大家了解语言知识的本质,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语言的句式结构存在共同的深层结构。希望能够对语法理论研究有所帮助,全面提升学习者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运用操作能力。

关键词:英汉双及物构式;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

双及物构式(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作为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句法语义研究中占据着极为独特的地位。英语双及物构式通常包括例(1)、(2)两类。语言学界研究学者主张区分(1)和(2),把例(1)看成是双宾语结构(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DOC),把例(2)看成是与格结构(Dative Construction/DC)。

(1) I sent Zhangsan a bunch of flower. 我送张三一束花。

(2) I sent a bunch of flower to Zhangsan. 我送一束花给张三。

近年来,英语双及物结构一直成为各国语言学家和学者们热衷研究和讨论的研究课题。但是,对其结构的表征地位(初始结构),推导生成所产生的问题引起了诸多的分歧和辩驳,并一直未能解决。

一、英语双及物构式理论研究背景综述

1.国外理论研究概况

英语双及物构式经历了历史不同阶段的演变和发展。这些不同形态形式的原始双及物结构给当代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十年来,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研究引起了众多语言学者的极大关注。这些学者们是:Larson(1988, 1990),Aoun and Li(1989), Pesetsky(1995),den Dikken(1995),Harley (2002), Emonds and Whitney (2006) 等。在这些研究文献中,关于双及物构式的初始结构(原始结构)一直成为语言学界内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有的研究者(如Larson 1988)认为与格结构是基础生成的, 双宾语结构是从与格结构转换而来的; 有的(如Aoun & Li 1989)则认为双宾语结构是基础生成的, 与格结构是从双宾语结构转换而来的; 还有的(如Harley 2002,Beck & Johnson 2004) 认为这两种结构有各自的结构, 它们之间没有转换关系。直到今天,这两种结构之间到底有没有转换关系仍然是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但笔者认为,作为“最简方案”的提出者Chomsky (1995), Radford (1997) 指出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双及物构式的生成推导关系最为有效和简洁。

2.国内理论研究概况

英语双及物构式的研究一直是国内语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国的语言学家们对汉语的双及物构式进行了大量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例如:周长银(2000)在VP壳理论下,分析指出了汉语双及物结构的生成推导关系。何晓炜(2003)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对汉语双宾语结构进行了句法推导分析。王奇(2005)对英汉双宾构式的领属关系作出了新的阐释与研究。总之,这一系列的分歧主要是基于两大流派理论基础上所产生的,一个是句法生成转换理论,另一个则是句法语义理论。但这些著作及研究还存在若干方面的局限性:(1)由于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模式,使得双及物构式产生了不同的诠释,存在较大分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全面阐释双及物构式的系统而科学的理论体系。(2)一些学者至今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发生机制和派生规则存在缺陷,操作形式复杂、不简洁,不能真正理解焦点研究的本质。本文将在“最简方案”(MP)理论框架下对英语双及物构式转换关系进行全新的阐释和研究。

二、最简方案框架下的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句法特征

本研究在Chomsky(1998)特征核查理论的基础上,假设出英语双及物构式的生成句法结构,如(3)所示:

(3) [TP John [T[T has]vP John [v given [DP1Mary [VP [V given] [DP2 an apple]]]]]

[3-Pers] [Pres-Tns][3-Pers][3-Pers]

[Sing-Num][3-Pers][Sing-Num][Sing-Num]

[Nom-Case][Sing-Num][EPP][Acc-Case]

[EPP]

在句子生成过程中,本研究要遵循Chomsky(1995)的核查一致假设(Checking Uniformity Hypothesis,CUH)的条件下互相核查双及物构式中各自的不可解释性特征Feature[+F], 从而满足充分解释原则(Principle of Full Interpretation,FI), 最终使句子表征汇聚(converge)。

英汉双及物构式之间的对比,不仅有助于揭示不同语言的特点,认清不同语言的本质特性,而且对于语言类型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英汉差异对比的揭示可以让语言习得者从新颖的、灵活的角度对跨文化交流现象和方式进行思考,从而切实提高英语交流的实效性。最终才可以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Radford,Andrew.Minimalist syntax:exploring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周长银,张法科.Larson壳、VP壳与双宾语句[J].济南大学学报,2002.

[3]戴曼纯.最简方案框架下的广义左向合并理论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单韧.一种新生成转换方法下的双及物构式的研究[J].语言研究,2009(25).

基金项目:本文为沈阳工程学院博士启动基金立项课题“英汉双及物构式理论分析及其结构二语习得的启示研究”(课题批准号:RW)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单韧: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句法学。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
近年来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述评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城市营销中体育赛事选择的理论研究
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分析研究
会计理论研究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