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毛泽东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精神

2016-03-15张义成王晴张洪海

北极光 2015年11期
关键词:师友交流学习自学

张义成 王晴 张洪海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他在文史哲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这一良好的习惯终其一生不辍。《毛泽东年谱》是记载毛泽东生平及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仔细研读这一文献,会发现: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逐渐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精神。这对当今青年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研究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无启发与借鉴意义。

一、强调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法

在湖南第一中学读书期间,毛泽东感到该校的课程有限,满足不了他的学习需求,便制定了一个自学计划,之后便“每日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在自修的半年中,广泛涉猎十八、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由于毛泽东的偏好在文史、哲学等方面,虽然湖南一师的课程很多,但这远满足不了他强烈的求知欲之需要。因此“他注重自学,精心安排自学计划,读书不倦,有时通宵不眠。”毛泽东不仅身体力行自学的学习方法,还主张把这一方法向社会推广。1921年8月,毛泽东在自己起草的《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提出自修大学里的学生要“自己看书,自己思索”。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张自修大学的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毛泽东是位自学成才的大师,他在政治理论、军事理论、书法等方面的深厚造诣均是最好的例证。

二、善于同师友进行交流及向先贤学习的学习方法

根据《毛泽东年谱》(1893-1949)的记载,毛泽东多次到芋园同黎锦熙交流读书、做学问的问题。毛泽东不仅勤于向师长请教学习之法,还和同学交流学习方法。如毛泽东经常和萧子升、湘生等同学通信交流学习方法等问题。毛泽东之所以喜欢同师友交流学习方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深刻体会到这一方法的重要性。1915年7月,毛泽东在和萧子升的通信中,“以‘用之而弥坚的道理,说明切磋学问、交流思想的重要。”毛泽东不仅和师友交流学习方法,还推崇历史上先贤的学习方法。1915年9月6日,毛泽东在给萧子升的信中就非常推崇曾国藩的读书方法,还向后者介绍了曾氏的方法,即“一为演绎法,察其曲以知其全,执其微以会其通;一为中心统辖法,守其中而得大,施于内而遍于外。”善于向师友、同事及他人学习一直是毛泽东的优良作风,他的名著,如《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在吸收党内人士的一些成果基础上完成的。

三、注意处理好一些学习关系:博与约、中与西、普通与专门

1915年6月25日,毛泽东在给湘生的信中谈及自己对学习的认识,认为“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今天看来,毛泽东的主张是非常有见地的。对于要学习、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功底,还需要广博的知识面,即能够对古今、中西的历史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认识。不然,他们的认识或研究就不会很深入,会缺乏一定的现实感与针对性,有时还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甚至会闹出一些笑话来。基于对中西关系的上述认识,毛泽东主张在先了解中国自己的历史文化及现实情况之后再出国学习、研究外国的东西。1920年3月14日他给周世钊的信中就表达这样的看法,并指出了先在国内进行研究的三种好处。后来,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历史、哲学、军事等诸多领域取得伟大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够正确处理好中西、古今、博与专等诸多关系。

四、不仅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

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遗训。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不唯书,不唯上”的怀疑精神。为了效法古人,进而了解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在湖南一师期间,毛泽东就约同学利用假期一起去游历。1917年7月中旬至8月16日,毛泽东和萧子升步行漫游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历时一个月,行程九百余里。这次游历使毛泽东接触到社会各阶层的人,了解一些风土人情,获得许多新鲜知识。第二年春,毛泽东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半个多月,了解社会情况,读“无字书”。毛泽东的这一做法为他能够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所接触的知识多数是中国传统的东西。他“特别喜欢读反抗阶级压迫和斗争的故事,曾读过《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等。”但是,毛泽东不是被动读这些书籍的。在这些书中看不到他身边的普通农民,它们大都以武将、文官、书生等为主角,他对此感到疑惑。后来,毛泽东逐渐弄明白了,书中所颂扬都是人民的统治者,而他们是不必种田的,因为他们掌握着土地。毛泽东认为,质疑问难是追求进步的重要手段。1915年7月,毛泽东在给萧子升的信中说自己近年来的进步,“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苟舍谭论而专求之书,其陋莫甚”。可见,毛泽东是主张在学习方面要有质疑问难精神的,是反对死读书的。毛泽东还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倡导“研究”、“批评”的精神和学术的自由讨论,认为没有批评的精神,就会做他人的奴隶。毛泽东这种敢于批评、质疑的精神使他以后能够做到不迷信权威,并能批判地继承中国的历史文化,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空军勤务学院社会科学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友交流学习自学
《体育师友》稿约简则
我校党委书记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学交流学习
逝者师友二题
交流学习
交流学习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师友交往与黄燮清戏曲创作的变革
2010年《体育师友》总目录(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