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圣女”的悲剧
2016-03-15王蒙蒙
摘要:《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了主人公川尻松子围绕着几位男性展开的充满波折却不断挣扎的人生。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挫折无数但她又总是坚强的活着并且对生活包含希望。这其中有着男性对于理想女性的“圣女”化想象,同时也展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身的软弱与缺陷。
关键词: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被看;圣女形象
一、被看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从古至今,妇女被剥夺了享有完整人性的权利,被剥夺了创造,发明以及超越单纯的生存在不断拓宽的视野领域中需找生命意义的人权。男人“改造地球的面貌,创造新的仪器,进行发明创新,铸造未来”,女人却只能够以一个原始的他者的形象,被男人观看,也是为了供男人观看,永远都是客体而非主体。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主人公松子就是一个“被看”的对象。作为“被看”的对象,松子充当了迎合男性,满足男性欲望,不断为男性牺牲的一种形象符号。
童年时期,主人公松子从小为了迎合父亲,靠做鬼脸来引起父亲的注意,但是并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踏入社会以后,当上中学老师的松子本该靠自己努力过上正常的生活,却因为拒绝校长对她的非分之想而丢掉了工作。也失去了与一位男老师的朦胧的爱情。在之后的爱情里,松子更是受尽挫折。失去工作的松子与作家八女川同居,八女川自杀,松子陷入绝望。后与冈野在一起,在她刚刚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时,得知自己为第三者,松子惨遭抛弃。然而松子的悲剧还在继续,接连的被抛弃松子当上了浴室女郎,赚的钱又被小野寺骗光,在失控中松子失手杀了他。这时候松子又遇见了理发师小岛津,幸福甜蜜后松子还是入狱了,在狱中,爱情仍然是她对生活的希望,无奈出狱后,理发师已经和他人结婚。龙洋一此时出现在松子的生活中,松子再一次为爱奋不顾身,最后龙洋一入狱,松子终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而就在这个时候,松子迷恋上一位男性明星,男性依然是她生命的寄托。波伏娃指出,大部分的女性都错误的选择在爱情中去寻找救赎。在这里都可以看出松子是把人生的希望寄托于男性身上。
直到有一天,松子真正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却突然的死去,在枯竭的河川旁,人们发现了松子冰凉的尸体。那年,她53岁。这次对生活所燃起的希望不是因为某个男性,而是松子真正的找到了自我,一个独立的自我。松子在狱中的好友给了她一张名片,邀请她去当理发师。看着这张名片,松子看到了自我的价值。松子一直没有建立独立的自我意识,当她感悟到的时候,却无理由的死去。这其中有生命的无常,更有作为一个“被看”者命运被男性主宰的无奈。
二、被“圣女”
主人公松子不断的遭遇挫折,不断的被男人所抛弃,但总能坚强的面对生活,坦然的接受一切,独自的疗伤,然后继续爱人,并且是用尽全力毫无保留的去爱人。这并非是女性伟大的宽容与自我的觉醒。而是男性营造了一个内心中完美的“圣女”形象。“圣女”的要求标准都是男性所制定的,主人公义无反顾的付出爱的对象正是男性。女主人公松子无论怎样被“圣女”,被讴歌,被同情,始终处于的是被欣赏被同情被救赎的地位。是被塑造的“圣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而是男性理想中的完美“圣女”。就像波伏娃所言“女人并非天生,而是后天造就的”。
在男权文化制度中,艺术作品对女性的塑造通常表现为“妖魔化”与“理想化”。“妖魔化”一般体现在把女性描写成红颜祸水,例如妲己、夏姬、杨玉环这样的人物形象,或者是妒妇形象,这一形象往往是用来夸张和丑化要求男女在爱情中拥有平等地位的女性,也就是男性往往可以同时与不止一个女性来往,女性只能从一而终,如果女性反抗了,那就是被妖魔化的妒妇。与此对照的,是另一类理想化的女性,她们总是默默的奉献,她们是“伟大的母亲”、“纯洁的女儿”、“无怨无悔的妻子”也就事依附于男性,以男性为中心的“非主体”形象。
女主人公松子就是这样一个被描述成“圣女”的人物形象,日本是个男权观念相当根深蒂固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女性总是处于一种被抛弃,被统治,被奴役的边缘状态。松子就是这样一个缩影。不仅如此,松子在被抛弃,被统治,被奴役之后仍然可以继续坚强的面对下一次的重复。这无疑是男性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漠视。在作品中,松子一味的忍耐,一味的包容,一味的取悦男性,把男性当成生活中心,这就是男权观念下男性理想中的“圣女”形象。
三、女性悲剧
弗洛伊德曾把女人定义为有缺陷的男人,他认为小女孩因为没有阴茎,因此产生阳具崇拜(penis envy)和焦虑情结。在他看来,女性是非标准、有缺陷、不正常的。他们的思维是以男性为轴心、以男性为中心、以男性为标准人。拉康也曾经说“女性根本不存在”,他认为没有标准女人这一说法,只有标准男人。女人是沉默的、无语的、不完整的他者。就像松子只能是依附男人而活着,失去了男人就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松子的一生无疑是充满悲剧的一生,她的悲剧有外界的因素也有自身的性格弱点。在龙洋一一次次的殴打松子时,松子反复的告诉自己“总好过一个人”。这句话也解释了作家八女川多次殴打松子,松子却不离不弃的原因。松子情愿千百次的被欺骗被抛弃被蹂躏被侮辱,也不想忍受一分一秒的寂寞。这种性格上的缺陷也存在在现代许多女性当中。罗宾·诺伍德的《爱得太多的女人》中对象松子这样的女性做出评价。她们从小便缺乏爱,所以会更加的努力争取去被爱,于是开始不停的付出,不停的寻找,哪怕遇到的是错的人,也坚持勇往直前,如果停下来生活便失去了希望。这种不健康的思维方式也是导致其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松子自身存在的缺陷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简介:
王蒙蒙(1989-),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现就读于海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