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体育中的篮球教学实践
2016-03-15柏顺
柏顺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篮球教学课程不仅满足了现代教育对中学体育的要求,并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篮球活动将跑、跳、投等运动综合在一起,初中学生通过学习篮球的教学内容,能够在有限的初中体育教学时间中完成自我体育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现阶段的初中当中开展篮球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初中体育中的篮球教学进行实践分析,旨在为今后的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提供一些教学方面的经验。
【关键词】初中体育 篮球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14-01
引言
篮球运动在中学生广大的运动活动当中深受欢迎,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多种运用技能,同时满足学生的不同运动需求。篮球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极为灵活,教师可以通过安排篮球教学的内容、时常、联系方式等来控制篮球教学的运动量、教学目的等。因此,篮球教学在初中体育的教学当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智开发。
一、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现状分析
1.投篮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当中,对篮球教学的内容包括了投篮训练。投篮训练主要是指原地投篮或者移动投篮。该项投篮训练的内容需要初中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而执行不同的投篮训练过程。但在传统的初中体育篮球训练当中,教师一般在传授了篮球投篮的要领之后就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训练当中。由于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在投篮训练中的表现也不一样,初中体育教师不能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投篮训练内容的调节,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的困难情况。
2.带球和传球
在一场完整的初中篮球训练当中,还包括带球和传球的训练内容。在传统的带球训练和传球训练当中,初中体育教师在自身演示和讲述完毕动作的特征以后,就将篮球分发给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当中不断模仿教师示范的动作来完成带球和传球的训练内容。对学生来说,长时间、高强度的模仿会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关注到教学内容之上,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丧失自我主动练习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改进思考
1.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投入到初中体育篮球的学习当中。刚刚升入初中的同学在接触到新的知识和内容上,往往不容易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在上面,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学生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进入到学习当中去。
例如在初中体育的篮球投篮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首先可以在教学的前期给学生表演一段精彩的投篮演示,无论是定点投篮还是三步上篮,都能够让学生惊叹连连,进而对这项酷炫的篮球活动产生兴趣。学生调动了对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之后自然就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注意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体育的篮球教学当中,初中学生处在了一个心理和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进行初中体育的篮球教学中要注意考虑初中学生本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帮助初中学生更好的完成初中体育篮球课程的训练和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来实施篮球训练的内容。例如某部分学生本身在下半身的运动能力上表现较差,就不应该对其实施较为严苛和运动量过大的运球和传球的训练。对这部分学生实施专门的运动训练或者降低他们本来的运动量。
3.注重合作学习的训练方式
初中体育的篮球教学也要注意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初中篮球训练当中也可以用过篮球比赛等集体训练的方式来完成学生们对篮球课程的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为学生们腾出足够多的比赛时间,并且给学生们讲述正确的比赛规则和其中的犯规处罚。在开始正常比赛当中,要引导学生们用积极健康的心理参加篮球比赛,不要产生不良心理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初中体育教师自身也可以参与到其中,让学生们充分的在合作学习的模式当中更好的完成初中体育篮球课程的学习。
在现代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愿意自主投入到篮球运动中来。初中体育教师要通过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让更多的学生都得到正确规范的篮球训练。有效的让学生在诸如篮球投篮项目等的训练当中让自身的运动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竞赛心理,让初中学生都能够自发的进行刻苦的训练,增强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篮球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的实行,让初中学生的身心都受到积极的影响,并且能够在篮球这一集体的活动当中建立彼此之间良好的友谊和感情。
参考文献:
[1]陈永莲. 对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新课程(中学),2014,11:24-25.
[2]姜方樑. 对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及思考[J]. 科学中国人,2015,23:198.
[3]高义. 对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新课程(中学),2014,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