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学院方式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016-03-15朱龙英吕红明汤沛
朱龙英 吕红明 汤沛
摘要:校企合作是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用校企合作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以盐城悦达汽车学院为例,介绍了以企业学院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工程本科人才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企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54-03
长期以来,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校有困惑,社会有反响,企业有批评,学生有不满。一方面学校固守着大学的象牙塔,保持着学术上的清高;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又不断地冲击着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面临本科教育的“卓越计划”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两大背景下,如何才能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全新的工科本科高级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卓越工程师,我们盐城悦达汽车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以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时代要求
(一)实施“卓越计划”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方式来解决
2011年教育部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计划要求,改革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现代大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卓越计划有力地推进了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而实施卓越计划的实践证明,必须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才能使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收到实际效果。
(二)实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解决
去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了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意味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决策。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转型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教育部有关领导表示,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其突破口就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部分本科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型的紧迫性毋庸置疑,转型之路该怎么走?关键在于高校能否把握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转型发展路径。
(三)地方工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困境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解决
目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每年有一批大学生不能就业。在这种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的形势下,却有很多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认为学校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应用能力不足、动手能力不足、吃苦能力不足等。新闻媒体甚至出现清华大学毕业生到技校学习培训的案例。这就充分说明大学生就业已经出现结构性的矛盾,充分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肩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的地方工科本科高校,问题更加突出。学校在自身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倒逼学校要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走校企合作之路,才能破解发展难题。
二、以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校企合作办学是推进大学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校企合作也取得了很多的实践经验和成效,特别是职业技术学院在合作方面更加主动积极和深入。而相比之下,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端层次——工程本科院校,虽然也在努力进行着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然而相比高职学院来说,还处在一个浅表层次。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并非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其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要求不匹配。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认识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并没有国家层面的引导性定位,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的奋斗路径是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研究型,层层向上。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研究和学术代表着“高层次”大学,自然也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竞相追逐的目标。而走校企合作的路径来培养本科人才,对于大学来说,会不会是舍高求低,学校办学往下走。这种认识自然无形地阻碍着校企合作的深入。二是课程问题。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其课程设置要求既要与高职院校有所区别,又要与研究型学术型大学有所区别。而目前我们地方本科高校的现有课程,基本上是按照学科逻辑设置的,整个教学工作甚至是在学科建设的龙头下进行的,这就造成目前大多课程设置距离行业企业需要,距离职业岗位要求比较遥远。三是师资问题。从我国目前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看,双师型教师偏少,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学校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渠道大多是211大学的博士硕士,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加之过去几年本科教学评估要求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博士硕士比例必须达到一定比例,学校必须大量引进刚毕业的博士硕士充实师资队伍,这就更加加重了实践型教师的缺乏。四是实践问题。现在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的实习实训,企业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高校的实习实训效果不够理想。其根本原因是实习实训是非制度性的,仅仅依靠亲戚、同学、朋友关系,有的是教师联系,有的甚至是让学生自己联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整个校外实习实训效果很差。
三、以企业学院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工程本科人才的探索
面临这样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发展的困境,面对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盐城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积极主动地探索校企合作方式,努力培养适应地方汽车产业所需要的汽车专业人才。江苏悦达集团是全国重点大型国有企业之一,目前在境内外拥有两家上市公司、30多家分公司,形成了汽车和纺织两大支柱产业,稳居江苏十强、全国百强企业行列。由悦达集团联合韩国起亚汽车和国内东风汽车合作组建的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已形成年产约80多万辆汽车的生产规模,成为江苏最大、全国重要的大型综合性乘用车制造基地。在快速发展中,悦达集团对汽车专业人才极为需求。作为汽车城的盐城市,除了起亚汽车,还有中大客车、悦达专用车等汽车生产企业,汽车服务企业和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因而全市对汽车生产、服务及相关行业的人才需要量比较大。
学校以服务盐城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为应对盐城作为汽车城的产业发展,2011年设立汽车工程学院,开设车辆工程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13年,经和江苏悦达集团协商,并在盐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悦达集团需要汽车专业人才的情况下,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盐城工学院和悦达集团正式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将盐城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更名为盐城悦达汽车学院。协议主要内容是悦达集团支持盐城悦达汽车学院的事业发展,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盐城悦达汽车学院支持悦达集团的人才和技术需求。特别要求盐城悦达汽车学院的毕业生由悦达集团优先选用。学校原有隶属关系不变,但接受悦达集团的指导,进行实质性的合作办学,深度合作办学。
采用这种企业学院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工程本科人才,彻底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和培养思路,彻底改变了学院的管理和运行方式。盐城悦达汽车学院仍然作为盐城工学院的下属单位,在盐城工学院的领导下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二级学院身份不变,工作不变,任务不变,人财物管理不变。但是同时接受悦达集团的业务指导,成为悦达集团下属紧密型单位。盐城悦达汽车学院参加悦达集团下属单位的各项重大业务活动,诸如悦达集团年度工作部署会议、年终工作交流会议、产品发布会、重大技术活动等。在参加重大活动时,盐城悦达汽车学院和悦达下属企业一样,要进行工作汇报交流,承担集团有关工作部署,掌握集团的工作动态,特别是集团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需求信息。
四、以企业学院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工程本科人才的运行机制探索
在工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是老话题,但是如何深化合作,如何提高合作效果,如何探索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值得探索的。我们盐城悦达汽车学院对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运行机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
成立盐城悦达汽车学院发展委员会。人员由盐城工学院校长、盐城悦达集团董事长、盐城市政府分管领导、盐城市政府汽车产业办公室负责人、悦达汽车学院院长等有关方面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由盐城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委员会主任。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会,听取悦达汽车学院工作情况汇报,讨论学院教学科研和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具体解决的举措。盐城市政府汽车产业办公室主任兼任秘书长,盐城悦达汽车学院院长兼任副秘书长,由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定期分别向校企两方面的领导汇报情况,提出每次协调会的议题,报发展委员会会议讨论。之所以由政府协调,就是因为盐城市政府要求盐城悦达汽车学院承担盐城市以悦达集团为主的整个汽车行业的人才培养重任。目前这个管理机制正常运行,基本解决了学院在发展中需要由校内外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
成立由汽车学院和悦达集团有关人员组成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指导小组。由指导小组根据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和汽车行业发展以及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工作要求,共同讨论制定培养方案。提出“两重两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重基础知识,重创新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导向的。学院了解汽车生产所需求的岗位人才的具体要求和必备素质,悦达集团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用人单位顺利上岗就业。同时学生在学习期间,也非常清楚以后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到东风悦达起亚实习实训后,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己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力求达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建设机制
一是队伍建设机制。悦达集团和悦达汽车学院的人才打通使用,共建双师队伍。让学院教师和企业专家协同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竞赛指导等活动。学院定期选派教师作为访问工程师,到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工厂短期工作,在企业一线亲身了解最新技术,体验工程环境。鼓励教师到企业学习生产技能、企业运作模式、生产技术、生活流程等,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学院现有4人在企业工作。让东风悦达起亚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轮流到学院交流,企业有6名高工在校任课。二是教学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按照共同筹划、共同投入、自主研发、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我们学院建设成了专业实验室,着力营造浓厚的职场氛围和生产环境,为培养工程应用技术型人才创造条件。悦达集团在一年中,已经支持学院资金50万元,支持实习用车10辆。同时悦达集团东风悦达起亚有限公司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并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一起指导。学院和企业一起编制学生实训的教学计划。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每年提供专题经费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支持我们汽车学院组建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制作方程式赛车,参加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三是教材建设。成立由悦达集团专业技术人员和盐城悦达汽车学院教师共同组成教材编写的工作组。结合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重新编写适合企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教材。
(四)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研发机制
由盐城悦达汽车学院和江苏悦达集团共建汽车研究院。研究院落户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于去年10月正式入驻。盐城经济开发区提供研究院的研究场所。研究院承接悦达汽车在生产中的研发课题,为企业服务,也为提高师资队伍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平台。研究院同时承接在盐城经济开发区的其他汽车企业的科研任务。我校还组建了由学院和起亚汽车多名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根据悦达起亚汽车工厂的生产和技术开发需要选定技术研发项目,直接研究开发汽车生产中重大技术项目,开发汽车发展的前沿项目。
五、以企业学院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和问题
以企业学院方式进行的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盐城悦达汽车学院在进行校企合作中,加快了事业发展,推动了人才培养的转型。一是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企业学院的运作不再是简单的实习层面,而是能够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把教育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融为一体,互相渗透。通过企业学院这个平台,学院还与企业共同研讨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其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理论教师、实训教师进行观念、业务和教学等方面的培训。这些措施带动了教学改革,确保专业教学内容得以不断更新进步,提升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师资队伍扩大,双师型老师不再成为问题。学院不定期选派教师作为访问工程师,到悦达集团短期工作,同时不定期邀请企业的技术专家到学校举办专题技术讲座,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是互利共赢,学校得到事业发展,企业得到人才和技术支撑。
以企业学院方式进行的校企合作办学的问题:一是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撑。虽然校企合作是重要的,但是国家在工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办学方面还没有什么明确的政策规定。我们目前的合作,是基于政府的协调,企业的重视和学校的认知。这三个方面如果有一个方面不积极将难以推进。随着企业发展,形势变化,人员的调整,难免会在合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二是缺乏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撑。在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工作任务繁重,要对多年形成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思维方式进行调整,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要重新形成人才培养方案,要重新编写教材,要重新形成教学考核相关规定,无疑将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如何提高教师的认识,如何给予相关校内政策支持,是必须面对的。如果没有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推进工作将是非常困难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2011.
[2]卢彩晨.地方本科转向应用技术型:难点与突破[J].中国教育报,2014,(11).
[3]古天龙,景新幸,郭庆,魏银霞.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01).
[4]夏长宝.从被动到主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