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品设计中的思维创意
2016-03-15陆超
陆超
摘 要:设计本身就是以服务大众为前提所展开一系列创造性活动,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其他设计,都与我们日常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通过正确的创意思维培训,得出一套完善的设计方法论,并以此为设计指导基础,创作出更多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和文化水准的设计产品,是文章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希望其中的理论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指导产品设计开发工作。
关键词:创意思维;产品设计开发;设计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TU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6-0008-02
1 产品设计的要素
1.1 以人为本
产品设计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以人类的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这类活动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并且贯穿于设计的始终。以产品设计中的某些元素为载体,人为核心的设计观点,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在设计艺术领域推动了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成。
1.2 资料记录
虽然在整个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思维创意决定了设计的方向。但这种思维意识仅仅只能够停留在人脑里面,设计中的资料记录指所有设计相关的思维活动内容,只要是有助于产品的设计制作的,都以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它是设计能够最终行形成的实质转化阶段。
1.3 思维创意
思维创意是产品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在整个产品设计专业和人才培养规划中,思维创意的训练课程是尤为重要的。思维中的创意表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意思维活动,在整个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思维的产生式先于实践活动的。设计师往往是通过自身所确定的思维创意,再在图面作业上将其呈现出来,最后才真正进入制作与生产的活动,思维创意与设计师本身的创造力有关,这种思维创意的训练方式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2 思维创意的理性开发
创意理性的开发是指运用理性的方法,依靠解决问题的习惯,而增加设计本身的创造力。人类在创作任何一件产品的时候一定会有其原因。这种原因的多样性是我们所不能够估量的,但是这种“原因”会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得出预期的结果。所谓依靠理性的方法,依靠解决问题的习惯来增加创造力,来进行产品设计师最能够体现“理性精神”的。
2.1 一般开发创意的方法
人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对事物的认识、探讨、学习,所的出来的经验积累,并对其进行模仿与自我要求地改造。这种应用于生活上的创意来源我们称为“一般创意”。每个人的一般创意观都是可以通过逐渐地锻炼开发出来的。
2.1.1 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但是人在自身成长的过程当中会逐渐压抑、淡化自己的好奇心,甚至丧失好奇心。所以捡回自身好奇心的方法是我们需要收集和积累的、多从事一些新奇的行业,多一些旅游开阔眼界等。这些对于好奇心的养成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自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多动脑,多思考,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2.1.2 要有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即在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认真探索,从而针对某个方面提出问题的思想准备。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时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问题意识实际是人类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事物的质疑精神,可以说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思考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一般创意练习方法正需要这种软化僵硬的思考模式。
2.2 理性创意开发方法
2.2.1 记录、分析、综合
理性创意开发方法相比较一般开发创意方法更加注重理性的思维模式,它是从一般开发创意方法中提炼出来的,其指导方法更加系统化和工程化。在整个理性创意开发方法过程中,记录、分析、综合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可以说记录、分析、综合是更有逻辑、更有方式的“思考”。
记录不仅能够将思索成果保存下来,也有助于资料的整理再利用。在产品设计行业中基本上是将所设计的结果通过记录的方式提供给生产施工者进行生产。所以在记录的过程当中需要精确又简便的工具和方法。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地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
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地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西方文化里唯物机械观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可以经过拆解而了解真相本质的。这些拆解的“万事万物”再进行重新组合可以成为“万事万物”的原貌。我们在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样可以“大”拆“小”,“小”合“大”。而在设计和创意开发上,这样的观点还要与综合概念结合在一起。
综合就是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认识。综合这样的简单的概念,发展处所谓“逻辑”与“思考工具”的概念,当今很多的科学概念大多源于此。
2.2.2 产品改良与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的思想认为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工具。“形随机能”最能体现其核心思想。只要认真处理好产品设计中的整体机能问题和每个零件的机能问题。那么设计上面的造型问题很自然就解决了。机能主义强调的是意识是流通的,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由于人定胜天的看法,也衍生出程序性设计方法,在机能主义影响下,促成了许许多多实用的发明创造与产品设计的精简式改良。更多的产品设计师坚信自身能够通过主观的设计规划,创造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发明。在机能主义引导的理性创意开发过程中,创意本身倾向于实用、耐用与经济性能。从创意思维的方向来看,主要在于对工业产品的发明与改良上。大大降低厂家的生产成本,使设计品成为大众化的商品。
3 思维创意的感性开发
思维创意感性的开发指的是人类运用自身情感表现的习惯,去升华本身的创造力。运用感性的方法,依靠设计者自身表现情感的习惯来增加创造力。从事我们所说的产品设计是可以彰显创作叙述精神的,也能够凸显消费导向的产品设计观点。
3.1 设计创意开发方法
在现代设计运动展开之前,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这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是合而为一的。也就是说设计师本身同时具备其他两个专业方向人才所有的技能。所有的行业都非常重视设计创意开发的“草图阶段”,很明显设计创意开发方法要比上述我们所论述到的一般创意开发方法更加具备平行于思考的动手和动笔能力。
3.1.1 素描与设计
素描由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构成,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素描客观方面的基础是“形”。它的最高层次是整体上的“透视”。主观方面的基础是夸张,它的最高层次是个性。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造型作品的质量。在工艺方面尤为突出,因为设计更加依靠造型原理。
3.1.2 视觉思考
视觉思考属于平常我们所说的想象力的一种。它本身是指视觉形式的感受方式,借助于形式语言进行思考的方式。运用图形媒体语言对所见所思进行描述的方式。所有的视觉都根源于人的记忆。我们是可以通过人脑的记忆提取任一情景,同时也大大扩张了我们自身的视野。这些记忆中的画面可以随我们自身意识的改变而变形。这就是视觉思考的奇妙之处。当我们需要将思考的内容从大脑中转写出来的时候,最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图像来传达信息,这也是显示出它在产品设计上的重要地位。
3.1.3 全脑思考
全脑思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它可以任意改变思维方式,从多角度、多视野去发生和联想。它无所顾忌,也无正确、错误之分。它不必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更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具有新颖、独到、变通、灵活的特点。全脑思考的精髓就是不墨守成规,敢于标新立异。它不受现代知识和方法的束缚,能多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全脑思考是一种观念,训练自己左右脑同时运转,也是一种补充脑力的好办法。
3.1.4 全脑思考
全脑思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它可以任意改变思维方式,从多角度、多视野去发生和联想。它无所顾忌,也无正确、错误之分。它不必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更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具有新颖、独到、变通、灵活的特点。全脑思考的精髓就是不墨守成规,敢于标新立异。它不受现代知识和方法的束缚,能多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全脑思考是一种观念,训练自己左右脑同时运转,也是一种补充脑力的好办法。
3.2 感性创意开发方法
感性创意开发方法比较注重设计的文化取向和表达方法,在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产生了结合感性与理性的设计创作态度。感性创意开发方法则是顺沿这条主线来说明产品设计的创意开发的方法。
3.2.1 语意的创意开发
语意即语言的意义,产品设计中的语意则是研究产品语言的意义的学问。它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景中的象征特性,以及如何应用在工业设计上的学问。在语意和语境的创新发展过程中,有简单的单字语意开发和复杂的语境开发两种方法。
3.2.2 文化符码的创意开发
文化符码的创意开发也称之为叙述性的设计方法,这种创意开发的方法与语境的创意开发最大的区别在于是由大至小,而不是由小至大。在产品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首先将文化符码运用于产品造型设计,并认为文化符码是组织后的“语素”和“文法”的产品造型语言最小单位。产品设计中的文化符码指在造型设计领域,结合个别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惯所形成的特定的造型语言、造型文法和特定的象征意义。
在当今的设计领域感性创意开发方法已经是设计师所必备的技能,它也成为当代产品设计师向前发展的必然。
4 结 语
经过本论文的分析,可以理解思维方法对当代设计领域的影响,从中间可以看出我国和西方在思维方法上的巨大差异。创新能力是设计发展的核心,要加强设计创新的能力,必须了解思维创意的特点和方法,灵活运用联想、形象、灵感、发散和收敛等多样的思维。再加上现实的训练,才能成为真正与时代接轨,顺应市场潮流的具有创意思维能力的产品设计师。
参考文献:
[1] 哥海德·休弗雷(瑞士),李亦文(译).北欧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基础教程 [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
[2] 窦忠强,续丹,陈晋昌.工业产品设计与表达[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6.
[3] 钟家珍.产品设计创意表达.模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