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散文中的文学意象分析

2016-03-15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庄子分析

曾 萍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庄子》散文中的文学意象分析

曾萍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摘要:在我国思想家辈出的先秦时代,庄子因其较深的文学造诣显得更加卓尔不群,其散文著作《庄子》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其多种文学意象的表达,也使得《庄子》散文的说理精神更加强烈。在此对意象的概念,《庄子》散文的文学意象特点、成因及其影响作具体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庄子》;文学意象;分析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更是杰出的文学家。《庄子》艺术笔触丰富,想象力也汪洋恣肆,向人们勾勒了一幅意象满满的画卷,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庄子》中写有大量寓言故事,而庄子的思想也是通过这些寓言故事表达出来的,在整个表达过程中,意象便成了文学和哲学沟通的较量,是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因此,我们对《庄子》散文中的文学意象加以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庄子》散文的文学价值,深入了解庄子本人的精神世界,进而增强对其思想的理解。

一、《庄子》概述

《庄子》这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七篇内篇,十五篇外篇,还有十一篇杂篇。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三部分中,内篇是由庄子本人所著,另外两部分中大部分都是由其学生所著。《庄子》中的三十三篇文章无论是在哲学内涵还是文体风格上,都表现了一定的内在联系,自成一体,尽管其中有部分篇章不是庄子本人所著,但其所表述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内涵等,都与庄子思想极为契合。在唐代的时候,庄子被尊称为南华真人,所以《庄子》艺术也被称作《南华真经》。

二、“意象”概述

在中国,很早之前就有“意象思维”一说,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就是先人意象思维萌芽的一种体现。[1]先秦的经史典籍并没有明确界定“意象”的概念,但确实涉及不少意象问题。曾经有学者指出,《庄子》和《周易》是意象论的两大历史源头。

“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是《韩非子·解老》中关于“象”的记载。可见,在当时,人们其实是很难见到活大象的,人们通常看见的都是死象骨头,而这种骨头又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所以这些人就发挥想象力,对自己心目中大象的样子进行描述。而这一行为就像圣人寻道一样,虽然无从感知其存在方式,但是只要能够发现其功用,便能对其存在加以证明,也正是因为这种内在联系,“象”的意义就开始逐渐变得丰富。

“意象”一词的出现,最早得益于《周易》。[2]《易传·系辞》中关于“意”的记载如下: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挂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3]人们胸中有广博无穷的“意”,但是会受“言”的表达范围限制,于是乎,人们就开始立“象”表“意”,而“意”的广博性和无穷性也不断丰富了“象”的内涵。但是这个时候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意象概念,直到刘勰的出现。关于“意象”,刘勰做了如下描述:“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渝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4]

刘勰的这段话,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创作的过程,即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而这种内在的想象,就被其称之为“意象”。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意”和“象”的结合其实就是“意象”最本质的特征,是一种融入了一定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5]

三、《庄子》散文文学意象分析

(一)《庄子》文学意象特点

尽管《庄子》的文本长达十余万言,但却并不会使接触的人产生晦涩难懂之感。这主要是因为,《庄子》一书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意象来表达相关的哲学思想,具有极强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意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文学意境雄奇怪诞。意象通常都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如果频繁出现类似的意象,就难免使人因为形式雷同而产生厌烦之感。然而,《庄子》却没有这样的问题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庄子是用其奇特的想象对普通意象进行描写的,并且,其所描述出来的意境,还能够使人产生新奇之感。例如,《达生》一篇中对“孔子关于吕梁”的描写,主要描述的就是孔子在吕梁河桥边观看丈人游水的一个场景。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场景都是极为普通和单调的,但是,读完庄子的描写之后,却让人产生了惊心动魄之感。在描写丈人的游水环境时,庄子用“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这样一句话进行表述,就是说这里的瀑布太高了,已经击起了差不多四十里那么远的浪花。一般而言,如此险恶的野外环境非常不适合人们游泳的,就算是“鼋鼍鱼鳖”大概也不敢进入其中。然而,丈人却去了。在瀑布中游泳,这一行为实在是太过危险了,难免会让人为之担心,而在文章后面又有“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这样一句话,这句话的出现便与前文所描述的极其险恶的游泳环境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画面感极强,让人不得不对其所描述的丈人意象充满好奇,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其次,讽刺艺术辛辣。庄子本身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现状都极为不满,更是不愿意为统治阶级卖命,虽然他也入过官场,但时间非常短,就是因为不满官场的种种,才辞去了官职。庄子所写的很多散文都是其为人处世方式和态度的一种体现。蔑视权贵、刚正不阿等都是庄子的为人体现,其所著散文也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中所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对世人而言,无论是庄子的嬉笑还是怒骂,都是文章,而这些嬉笑怒骂被一系列的文学表现手法反映在了《庄子》一书当中,很多文学艺术意象都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意味。

例如,在《秋水》一文中,庄子对其“钓于濮水”这一故事进行了描述。当时楚王派人邀请庄子前去做官,庄子当时正在垂钓,见了楚王派来的使者之后,庄子并没有立马做出任何回复,仍旧“持竿不顾”,只是说了一句“宁生而曳尾涂中”。此处,庄子便是借由神龟这一意象对统治者进行了讽刺,讽刺其不明白自己的志向。[6]在《至乐》一文中,庄子更是借助骷髅这一意象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文中的骷髅对自己所处的境遇甚是满意,就像当时的人们对社会中所存在的杀戮和暴戾行为等无动于衷一样。这两个意象都对当时的黑暗社会事实进行了深刻的讽刺,更是鲜明地将其不屑做官、不愿为统治者服务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浪漫主义风格鲜明。我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可以追溯至上古神话中,而庄子又是开启先秦时代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先驱,《庄子》中的文学意象对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推进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7]《庄子》散文中的文学意象不仅精彩绝伦,而且奇特大胆,大多采用的是夸张的手法,文章的浪漫主义风格极为鲜明。《庄子》散文的文学意象为人们构筑出了一个非常宏阔奇妙的艺术境界。《人世间》中有吸风饮露的神仙,《至乐》中有托梦的骷髅,等等。这些被庄子所表达出来的意象或宏大,或奇妙,或二者兼具。庄子以自己的实际需求为标准,对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加工和改造,使其不断变形,当客观世界中的事物不再能满足其需求时,庄子便将创造重心转移至主观世界中去,利用一些奇妙宏阔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色彩,相较先秦时代的其它作品而言,《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风格更加鲜明。

(二)《庄子》文学意象成因及其影响

《庄子》散文中的文学意象非常丰富,不仅有诸如动物和人物类较为普通的意象,还有类似神仙和妖怪等主观臆造的意象。然而,这些丰富意象的形成不仅会受到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远古神话的影响。神话思维的传承、楚地文化的呈现方式,以及当时深刻的时代背景等,都对《庄子》散文中各种意象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8]

《庄子》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奇书”,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无论是魏晋风骨还是盛唐之音,都极大地承载了《庄子》散文的余韵流风,其丰富的文学意象更是为后世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灵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较为深刻和持久的影响。

四、结束语

多样性、奇特性和丰富性都是《庄子》散文中各种文学意象的显著特点,其所体现的浪漫主义文学手法更是对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其中的文学意象更是为广大读者和后世文人构筑了一个非常纯粹的精神家园。所以,可以说,要想深入理解《庄子》散文,就必须从理解散文中的各种意象开始。

参考文献:

[1]郭宗胜.《庄子》教育故事中的典型意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应加亮.《庄子》散文中的文学意象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3]崔修彬.中国四大宝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253-254.

[4]刘勰.齐心雕花·神思[M].王志彬,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5]辜正坤.庄子哲学英译研究新发展与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序姜莉博士《〈庄子〉英译:审美意象的译者接受研究》[J].中国翻译,2014(1):63-66.

[6]刁生虎.《庄子》文学研究60年(1949-2009)[J].广东社会科学,2015(3):159-171.

[7]张俊梅,熊坤新.庄子散文中“鱼”意象的文化内涵[J].孝感学院学报,2012(1):92-95.

[8]姜红.《庄子》散文中的典型意象分析[D].延吉:延边大学,2008.

责任编辑:张彩云

收稿日期:2015-11-05

作者简介:曾萍(1981-),女,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62/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1-089-02

猜你喜欢

庄子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庄子说》(二十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