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与乡村互动关系研究述评

2016-03-15庞广仪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述评乡村互动

庞广仪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工商管理系,广西 南宁 530007)



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与乡村互动关系研究述评

庞广仪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与乡村互动关系”的思索已持续百年。马克思指出西方“冲击力”借助口岸渗透至农村,“费正清模式”和“现代化”理论强调口岸以工业化和市场化为“动力机制”对农村进行辐射,“施坚雅模式”从微观角度入手对中国自身因素展开研究。1930年代千家驹、薛暮桥和费孝通等学者将历史研究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对其展开思考;1950-1970年代的史料中的多角度展示了口岸辐射对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秉承重视实证、“以小窥大”的方法精神,借鉴国外理论模式,在史料发掘、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以及理论体系构建的“本土化”等方面取得进展。继续发掘“本土元素”推进理论框架构建,应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历史时段、研究地域和学科领域深入拓展,全面展示口岸与乡村互动演进过程,揭示其经验教训,将是日后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乡村;互动;述评

“通商口岸与乡村互动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一课题的研究对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外思想家和学者对该课题进行了持续百年的探索,兹将相关学术史梳理如下:

一、国外相关的学术史梳理

西方学者对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与乡村互动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华研究的系列论著,他高度强调了口岸城市强劲的“冲击力”:中国的口岸开放将使养活中国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成百万的农村过剩人口将被从土地上赶走,充当苦力奔向开放口岸和欧、美、澳[1]285。1913年美国学者马士(H·B·Morse)所著的《中朝制度》对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中国口岸城市对农村的经济“冲击”开展了系统性的探讨[2]。

“费正清模式”使近代中国口岸和农村互动关系研究理论逐渐系统化。从1930年代开始,以美国学者费正清(Fairbank,JohnKing)为代表,拥有费里德里奇、爱德华·梅森和塔尔科特·帕森斯等国际和区域研究专家加盟的研究团队提出了著名的“费正清模式”,该模式的指导思想是“西方中心论”,西方与中国是“冲击——回应”关系,而西方冲击力是通过口岸城市渗透到农村地区,并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3]。在费正清主编的系列经典著作中所阐述的“冲击—回应”关系涉及到一个“动力机制”问题:由于西方国家城市对乡村地区的辐射是依靠工业化为动力机制,作为“世界中心”的西方向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冲击也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基础上的;在中国,通商口岸因为接受西方的冲击而逐渐开启了工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并以此为动力机制而对区域农村进行强劲辐射[4]。“费正清模式”深远地影响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近代中国口岸与乡村发展演进关系的研究。其备受争议之处是:“西方中心论”的指导思想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特殊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背景。

1950年代之后,“现代化”的研究理论框架逐渐引入到近代中国口岸与乡村互动关系的研究。“现代化”涵盖了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整合化、文化大众化和科学化等各方面内容[5],其与“费正清模式”模式相似之处在于: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阐述了“现代化”涵义,并强调了“现代化”是以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为动力机制,其他社会方面的变迁建立在这一动力基础上[6]。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现代化模式”是“西方中心论”的另一种表述。近代中国口岸城市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一方面承接西方“现代化”因素,一方面又将这些因素传播到乡村地区,促进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美国学者马若孟的《中国农民经济》、吉尔伯特.罗兹曼的《中国的现代化》和卡蒂尔的《中国南部沿海的商业城市宁波、福州和厦门》在涉及口岸与乡村互动的阐述上基本上秉承了“现代化”的研究视角。

进入1960年代之后,“施坚雅模式”成为研究中国城乡关系新里程碑,强调以市场关系为纽带考察城乡互动,指出口岸与乡村之间的市场关系,既有外来因素冲击的影响,更是“本土”“内在”的因素发展演变的结果。“施坚雅模式”集中体现在《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1964-1965)、《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1977)和《中国历史的结构》(1984)等经典著作上。“施坚雅模式”特点之一强调是“中国中心”论,指出因为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性,城乡诸多变迁并不能全以西方世界的冲击来解释,只有进入各地区各时段的具体情境中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特点之二是融合多种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设计了“核心——边缘环带”和“城乡连续体”的理论和数据分析框架,并重点以四川省城乡互动为研究切入点,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集市体系”和“区域体系理论”等系统性的理论[7]。当然,“施坚雅模式”的缺陷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该模式是在考察平原地区个案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但在考察山区或者河流密布的地区,其研究效果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继施坚雅之后,更多国外学者从分析中国本土因素的发展演变入手探讨口岸与乡村的互动。日本学者森正夫的《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系统性考察了江南地区农村传统市镇的传承与演进[8];莫里斯·弗里德曼从人类学角度研究了闽粤农村宗族社会在保持着稳定和持续性,并伴随着口岸的开放向城市和南洋一带发展;杜赞奇则将研究领域拓宽到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9];日本学者滨下武志的《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更是强调了由中国主导、在亚洲传承千年的贸易因素在口岸开放之后还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城乡之间、乡村社会与海外之间的互动[10]。

“费正清模式”“现代化模式”和“施坚雅模式”等理论框架基本奠定了西方学术界对于近代中国口岸城市和农村互动的研究理论基础,其精髓至今得到西方和中国领域研究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从“西方中心论”到重视中国本土实际,从“单一动力因素”考察到“多种动力因素”综合考察,从“宏观层面”切入到“微观层面”切入的研究趋势,也展示了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研究真实化、全面化和细微化的研究趋势。

二、改革开放前国内相关学术史梳理

很多学者认为: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学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无论在具体层面探讨还是在理论模式的建构都远远逊色于西方学者。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诚然,由于治学传统的影响,西方学者擅长于从史料和实证中提炼理论模式,但中国学者秉承着“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对于具体层面史料的发掘和实证的探讨更为详尽。

从20世纪初年起,我国学者开始将历史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研究口岸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影响对乡村手工业、矿业、商业以及租佃、雇佣、民变等等方面的影响,以探索解决当时中国紧迫社会问题的可行之策,其中经济学家千家驹、薛暮桥和社会学家费孝通的成果堪称当世之经典。千家驹主编的《广西省经济概况》《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和薛暮桥主编的《广西农村经济状况调查报告》从实证角度探讨了口岸城市对于之后农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辐射影响,真实地展示中国小农经济在开埠大环境下所体现的强大适应性。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是人类学、社会学的经典论著,该著作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开埠后之后农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变迁,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诸多传统根本性的文化现象并不会在开埠后的环境中瓦解和消逝,而是借助新的环境的获得了发展机遇[11];沿着这一思路,费先生在1940年代写成的《乡土中国》指出支配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同样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这一结构称为“差序格局”:是人伦关系的逐步扩大,即以个人为中心而一伦一伦地‘推’出去的”[12]。该理论构架对国内外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影响深远。

千家驹、薛暮桥和费孝通“以小窥大”的研究视角和重视实证调研的方法在经济与社会研究领域实现了突破。以“施坚雅模式”来研究“口岸开放与社会变迁”而著称海内外的四川大学扬天宏教授认为:相对于国外同时期的成果,费孝通先生秉承以点滴见宏观,以实证调研获取原始资料的治学方法,对近代中国近代社会的剖析更为细致、深入。

从20世纪50-70年代,国内学术界根据马列主义构建了中国近代史研究框架,通商口岸与乡村的关系被界定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表征。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研究的系列成果大多涵盖通商口岸与乡村社会互动关系的内容,并以其为切入点揭示和探讨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借助口岸城市向中国广大农村农村地区进行经济与文化渗透。在此期间,学者们整理出版了一系列弥足珍贵的档案资料。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涵盖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法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专题,系列著作之一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的参编者中不乏解放前供职于海关和外国洋行的人员,所以资料能较好地反映外资势力借助口岸城市对农村进行经济渗透的方式和路径[13]。严中平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涵盖工业、手工业、农业、外贸、铁路、公债、外债等方面内容,其中的部分章节以专题史料素材的形式展示了开埠后区域农村社会的变迁[14]。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委会成员彭泽益的《中国近代手工业资料》以很大篇幅描述了开埠后农村手工业在遭受冲击后利用自身优势“绝地再生”,其产品不断在口岸城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扩大销售市场,更正了国内外学术界一度盛行的“开埠后中国手工业日趋没落”的论断[15];改革开放后,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发掘中国内在“动力因素”对开埠后城乡互动关系的维持与推动作用,彭泽益等人的资料搜集工作为后人的研究做出了良好的铺垫。李文治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840-1911)》和章有义主编的《中国农业史资料(1912-1927)》《中国农业史资料(1927-1937)》揭示开埠后中国农村的鸦片种植和销售逐渐“反客为主”,在国内市场中逐渐代替舶来鸦片,造成了部分省区经济对“毒品”的深度依赖,反应了开埠后负面影响与正面影响共生的客观事实[16]。

由于所处时代的影响,这些资料难免带有“左”的意识形态烙印,但为客观展示口岸与农村互动关系提供了史料支撑。至今国内外相关研究都从这些档案资料中获取史料支撑。

三、改革开放后国内学术史梳理

1978年之后,我国改革开放由点到面、全方位展开。为了给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智力支持,越来越多学者对与现实关系最密切的近代通商口岸与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演进关系展开研究。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和史料的不断发掘,学者们在秉承我国史学前辈重视实证、“以小窥大”的方法精神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国外研究理念,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进展:

第一,相关史料进一步发掘

资料发掘的深度广度有突破,资料所展示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更为客观清晰。如聂宝璋主编的《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按“帝国主义国家”在华轮船航运业、民族资本轮船航运业和轮船招商局三大部分划分,揭示航运业的发展对沿海沿江地区城乡联系的推动作用[17];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的《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内容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西藏、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区的通商口岸多达60余个[18],脉络清晰地展示了通商口岸对乡村地区的经费辐射影响。

第二,研究成果逐渐规模化、系统化。

学者们选取沿海沿江开放口岸,尤其是较为典型的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厦门和重庆等中心口岸为切入点展开探讨,具备学术深度的著述不断涌现,比较典型的著作有:隗瀛涛主编的《近代长江上游城乡关系研究》(2003),张仲礼主编的《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1996)、《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2002),顾朝林的《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1996),杨天宏的《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2002)、戴鞍钢的《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1998)和《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2005)以及费驰的《清代东北商埠研究》(2012)等;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樊卫国的《近代中国口岸中心市场与统一市场》(2001)、郑忠试的《论近代长江下游城市经济功能结构的变迁》(2002)、陈炜的《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二重性—对立与统一》(2008)等。

此外,城市史研究著作中对口岸与乡村的互动演进关系的研究也多有着墨,如隗瀛涛的《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1991)、《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1998)、张仲礼主编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2008)、皮明庥的《近代武汉城市史研究》(1990)、罗澎伟的《近代天津城市史研究》(1990)、何一民的《中国城市史纲》(1994)、戴均良的《中国城市发展史》(1992)和傅崇兰的《中国城市发展史》(2009)等,都将口岸与乡村经济与文化演进作为勾画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脉络。

同时,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宽使该领域的研究更具系统性。如池子华的《农民“离村”的社会经济效应——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背景》等“近代流民研究”系列著述论述了口岸城市对农民离村的客观刺激作用[19]。彭南生从1999年至2012年发表的“中国近代农村手工业史”系列论著关注口岸城市对乡村手工业的辐射影响。张仲礼的著作除了展示城市对乡村经济辐射影响之外,也对通商开埠所导致的区域民风擅变、乡村对商埠的移民导致长江沿线和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20]。陈炜的《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与民族经济开发》以城乡经济互动演进为纽带,渗透到边疆民族交往的领域[21]。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开展,广西、云南等西南省份近代口岸与乡村互动的研究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如庞广仪的《开埠对广西农村地区民生变迁的影响》[22]和《口岸开放后桂籍“南侨”群体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等论文都着眼于西南省区口岸与乡村互动的研究[23]。

第三,切合中国实际和区域实际的理论体系逐步构建

改革开放之后,学者们将理论引进和研究工作实际进行有机结合,探索理论体系“本土化”的路径。比较典型的有樊卫国以上海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口岸开放之后“城乡二元市场”的理论框架[24];杨天宏的系列著述对“施坚雅模式”进行了修正,并以“自开商埠”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本土元素对新环境的不断调适[25];戴鞍钢领衔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团队将“施坚雅模式”等国外理论框架和中国历史实际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了“港口—腹地”的理论模式,并以上海为中心考察点,探讨通商口岸对腹地经济格局、市场网络、城镇体系等方面带来的嬗变[26]。

第四,“经世致用”的传统得到发扬

“口岸城市与乡村经济与文化的演进”研究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宝贵智力支持。“七五”期间,上海、天津、武汉、重庆等沿海沿江城市的近代发展史被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八五”期间,“近代区域城市及不同类型城市的比较研究”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作为近代口岸城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岸城市与乡村经济与文化的演进”得到了广大社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从1994年到2000年,“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被列为国家哲社规划重点研究项目,“近代中国自开商埠史”“近代长江上游城乡关系研究”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该领域的项目立项构建了相对独立的研究体系。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建立和内陆沿边城市开放力度的加大,又有“历史时期边疆地区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列入2015年国家哲社规划项目;同时,对城乡经济与文化演进的研究深度、历史溯源和展望更为重视,这在2016年国家哲社规划项目“明清与民国时期我国城镇发展与区域经济、文化演进关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的选题设置上得到反映。

四、研究局限分析和趋势展望

国内外学者在占有丰富资料基础上,以不同视角审视了口岸城市与乡村的互动演进关系,撰写了大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论著,但在理论框架构建、研究方法运用和研究深度发掘上都存在着一些局限与不足,而这也是日后研究工作有待深化之处。

第一,理论框架建构的“本土化”力度有待加强

口岸开放之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在不断调适中传承,彰显着强劲的生命力。但国内学术界研究近代口岸与乡村互动演进关系所采用的主要理论框架仍然出自西方思想家和汉学家之手,尽管学者们根据国情不断地修正、补充西方学者的理论框架,但相关探索还须进一步加强,而重要突破口之一就是对中国“本土元素”的溯源与变迁进行更深层次地探讨。如厦门大学戴一峰教授在论述中国农民向沿江沿海和海外移民的历史时,指出血缘、地缘等传统元素一直是维系中国移民的纽带,这些纽带有力地促使他们在近代之前建立了庞大的环中国海贸易网络,这一网络一直延续到近代之后[27]。戴教授的观点尽管修正了传统观点,但还没有就此构建起自成体系的理论框架。除了血缘、地缘之外,很多中国传统因素既是推动近代之后近代商埠开放的重要动力,也是商埠开放后城乡经济文化互动得以强化的内在因素,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发掘以促进“本土化”理论框架的构建。

第二,研究方法有待丰富。

首先,研究的“先验论”倾向明显。鉴于国外学术理论框架的构建上明显领先的事实,国内学者往往“公式化”“机械化”地套用国外理论作为先验假设,然后再收集史料进行填充式证明。如很多学者套用“现代化”理论框架来研究近代诸多历史问题,虽然展示了该理论框架需要进一步修正之处,但对于研究的历史对象的真实性、多面性和复杂性的展示是相当欠缺的。

其次,数量统计分析运用相对欠缺,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一方面是受我国史料记载的传统制约,如地方志里较少地采用准确数据记载,更多地采用“十之八九”“难以计数”“遍及乡里”等概述性语言;另一方面是受研究习惯制约,很多史学工作者偏重于根据史料描述进行定性分析,对于经济学中常用的数学方法运用并不是很娴熟。

第三,研究力度有待深化。

首先,研究对象的“历史时段”拓展不够。诚然,近代口岸与乡村互动演进的研究应该集中于晚清民国史这一时间段。近代口岸与乡村的互动演进,既与中国传统社会渊源深厚,也为今天和以后留下诸多历史文化遗产,故亟需进行整体性和连续性研究。

其次,“研究地域”局限性较大。由于华北沿海和东南沿海开放口岸与区域农村的互动演进过程较具代表性,相关史料丰富,所以也成为学者们集中研究之处,而对于西南、西北内陆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则显得相对薄弱,这就使当前研究成果的结论有“以偏概全”的缺陷。

再次,“学科领域”拓展不够。学者们更多的是从经济主体探讨对于口岸与乡村的互动演进关系,而对于社会、文化等其他角度的探索则相对薄弱。

综上所述,未来学术界可以从以下方面推进“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与乡村互动”的研究:继续发掘“本土元素”,推进研究理论框架的“中国化”进程;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应用,更真实、准确地展示历史发展轨迹和趋向;对研究对象的历史时段、研究地域、学科领域进行深入拓展,全面展示其演进过程。尤其是当前“一带一路”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研究近代历史上“一带一路”沿线省区通商口岸与乡村互动关系,发掘和提炼历史经验以为今鉴,成为了广大史学工作者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H.B.Morse. The Trade and Administration of China[M].Revised Edition,Kellyand Wash, 1imited,1913.

[3]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迁[M].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4]费正清,赖肖尔.剑桥中国晚清史[M].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5]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陶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6]西里尔.爱德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7]施坚雅.中国农村的集市贸易和社会结构[M].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森正夫.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M].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2.

[9]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M].朱荫贵,欧阳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13]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委会.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15]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6]李文治,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M].北京:三联书店,1957.

[17]聂宝璋,朱荫贵.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8]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G].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19]池子华.农民“离村”的社会经济效应——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背景[J].中国农史,2002,21(4):62-70.

[20]张仲礼.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1]陈炜.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与民族经济开发[M].成都:巴蜀书社,2008.

[22]厐广仪.开埠对广西农村地区民生变迁的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15(6):121-128.

[23]厐广仪.口岸开放后桂籍“南侨”群体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J].五邑大学学报,2016,18(1):16-20.

[24]樊卫国.近代中国口岸中心市场与统一市场[J].社会科学,2001(10):76-80.

[25]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6]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M].济南:齐鲁书社,2005.

[27]戴一峰.中国海商与环中国海的贸易网络——兼论亚洲历史的重建[J].东南学术,1997(4):24-29.

[责任编辑韦杨波]

[中图分类号]F7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21(2016)03-0100-06

[作者简介]庞广仪(1977-),男,广西钦州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2015年度规划项目“近代西江口岸城市对农村地区辐射影响研究”(15FZS002)。

收稿日期2016-03-30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Trading Ports and Rural Areas in Modern China

PANG Guang-y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uangxi Cadres University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

[Abstract]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thought abou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rading ports and rural areas” for a hundred years. Max pointed out that the west “influence” was permeated by ports to rural areas; “John King Fairbank pattern” and “modernized theory” emphasized that ports carried out radiation on rural areas with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arketplace, “G. William Skinner pattern” started with microcosmic angle to research the self-factors of China . In 1930s,Chinese scholars,such as Qian Jia Ju, Xue Mu Qiao and Fei Xiao Tong,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union of history studies with field survey. From 1950s to 1970s,historical material showed ports’ effect on country economy , society and culture from many angle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scholars inherited the method of “taking demonstration seriously” “recognizing the whole through observation of parts”,draw lessons from abroad theories, and got enormous progress on the aspects of unearthing historical material, broadening the depth and width of research, and localization of structuring theory system. In the future, scholars should unearth “the local territory elements” to structure theory system, deepen researches in the aspects of history interval, region, discipline with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s, fully show the revolution progres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rading port and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Key words]Modern China; trading ports; rural areas; interactions; review

猜你喜欢

述评乡村互动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话剧《乡村》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